国产AV88|国产乱妇无码在线观看|国产影院精品在线观看十分钟福利|免费看橹橹网站

冰雪藝術(shù)24.3月刊

發(fā)布時間:2024-3-23 | 雜志分類:其他
免費制作
更多內(nèi)容

冰雪藝術(shù)24.3月刊

禪意人生文 | 趙春秋人生,如同一場漫長的旅途,我們在時光的長河中漂泊。有時風(fēng)雨交加,有時陽光明媚;有時波濤洶涌,有時風(fēng)平浪靜。在這紛繁復(fù)雜的世界里,我們追尋著那一絲禪意,尋找內(nèi)心的寧靜與安寧。禪意,并非遠離塵世的清高,而是在喧囂中守住本心的那份淡定。它如同一股清泉,在心靈深處流淌,潤澤我們疲憊的靈魂。當我們學(xué)會以禪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便能在瑣碎中發(fā)現(xiàn)美好,在困境中找到力量。人生的起起落落,如同四季的更替。我們不應(yīng)為春天的離去而憂傷,也不應(yīng)為冬天的到來而恐懼。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獨特的韻味,都給予我們成長和領(lǐng)悟的機會。關(guān)鍵在于,我們能否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接納,去感受。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人,經(jīng)歷許多事。有些人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溫暖,有些事會讓我們感到痛苦和困惑。但無論是喜悅還是痛苦,都是生命的饋贈,都是我們成長的磨礪。讓我們以一顆寬容和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的種種,去體會其中的禪意。禪意的人生,不在于追求物質(zhì)的富足,而在于內(nèi)心的豐盈。當我們放下對外在的執(zhí)著,關(guān)注內(nèi)心的成長,便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蛟S是一朵盛開的鮮花,或許是一抹燦爛的夕陽,或許是一個溫暖的微笑,都能讓我們在瞬間領(lǐng)悟到禪... [收起]
[展開]
冰雪藝術(shù)24.3月刊
粉絲: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內(nèi)容
第3頁

禪意人生文 | 趙春秋

人生,如同一場漫長的旅途,我們在時光

的長河中漂泊。有時風(fēng)雨交加,有時陽光明媚;

有時波濤洶涌,有時風(fēng)平浪靜。在這紛繁復(fù)雜

的世界里,我們追尋著那一絲禪意,尋找內(nèi)心

的寧靜與安寧。

禪意,并非遠離塵世的清高,而是在喧囂

中守住本心的那份淡定。它如同一股清泉,在

心靈深處流淌,潤澤我們疲憊的靈魂。當我們

學(xué)會以禪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便能在瑣碎中發(fā)

現(xiàn)美好,在困境中找到力量。

人生的起起落落,如同四季的更替。我們

不應(yīng)為春天的離去而憂傷,也不應(yīng)為冬天的到

來而恐懼。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獨特的韻味,都

給予我們成長和領(lǐng)悟的機會。關(guān)鍵在于,我們

能否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接納,去感受。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人,經(jīng)

歷許多事。有些人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溫暖,有些事會讓我們感到痛苦和困惑。但無論是喜悅還是痛苦,都是生命的饋贈,都是我們成長的磨礪。讓我們以一顆寬容和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的種種,去體會其中的禪意。禪意的人生,不在于追求物質(zhì)的富足,而在于內(nèi)心的豐盈。當我們放下對外在的執(zhí)著,關(guān)注內(nèi)心的成長,便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蛟S是一朵盛開的鮮花,或許是一抹燦爛的夕陽,或許是一個溫暖的微笑,都能讓我們在瞬間領(lǐng)悟到禪意的真諦。讓我們在喧囂的世界里,保持一顆禪心。用淡定和從容去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用智慧和慈悲去關(guān)愛他人,用感恩和寬容去對待自己。在這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讓禪意陪伴我們,引領(lǐng)我們走向內(nèi)心的寧靜與自由。

第4頁

趙春秋 潑墨禪畫

第6頁

北京研山書畫院元宵晚會回顧(通訊員 曹娟)在這張燈結(jié)彩火樹銀花的夜晚,在這萬家燈火共同歡慶的佳節(jié),北京研山書畫院元宵節(jié)網(wǎng)絡(luò)文藝晚會如約于 2024 年 2 月 24 日(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晚19:30隆重舉行。首先由歐陽雪妮秘書長致開場詞,趙春秋院長給研山書畫院的家人們致節(jié)日祝詞和美好愿望,接下來就是五個組精彩紛呈的節(jié)目表演,節(jié)目都是研山書畫院會員們精心準備而成。最后的猜燈謎環(huán)節(jié)更是達到了晚會高潮。此次晚會為大家?guī)砹艘粓鼍式^倫的視聽盛宴。在這歡樂的時刻,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令人難以忘懷的節(jié)目,共同感受那份溫馨與美好。節(jié)目回顧:

在熱烈的氣氛中,晚會節(jié)目開場,首先由一組單永剛組長主持,開場歌曲馬喜華《我愛你中國》抒發(fā)了對祖國最真摯的情感和無限的熱愛;緊跟其后的是塤曲《西海情歌》、雙人劍舞《蘇堤春曉》、歌曲《東風(fēng)破》、電吹管演奏《這世界那么多人》、還有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陳式太極拳》表演等等,節(jié)目豐富多彩;

第7頁

夜半風(fēng)殘霜色裁,冬寒月引物云臺,天公眷戀隨花舞,世澤中華福運來。張俊卿的朗誦《新春瑞雪》把節(jié)目帶到了二組現(xiàn)場,由冷力組長主持,那唯美的主持詞引出那詩一般的吟誦《蒹葭》《再別康橋》《夕陽之美》,還有那動人的歌曲《海闊天空》《萱草花》《這世界那么多人》《惜別的海岸》《驛動的心》,李凌云的巴烏演奏《竹樓情歌》韓留平的葫蘆絲演奏《映山紅》更是錦上添花。

第8頁

當我們聽到倪建蓉朗誦的《新年的美》,就進入了三組的節(jié)目現(xiàn)場,由組長曹娟、副組長鄒煥蓮主持。三組的節(jié)目可謂是五花八門,極具多樣性,有飽含深情的朗誦《年是一扇門》《讀中國》,有優(yōu)美純樸且包含濃郁地域風(fēng)情的歌曲《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西海情歌》《梅花賦》《青藏高原》《你家在哪里》《好人一生平安》,有剛?cè)岵奶珮O《楊氏太極拳》,有最優(yōu)美最深情的舞蹈《九兒》,有各種樂器的演奏:陶笛演奏《故鄉(xiāng)原風(fēng)景》,鋼琴演奏《茉莉花》,古箏演奏《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口琴演奏《愛爾蘭畫眉》,古琴演奏《臥龍吟》,隨著優(yōu)美的節(jié)奏和余音繞梁的琴聲,節(jié)目轉(zhuǎn)到了四組現(xiàn)場。

第9頁

四組由組長陳小燕、副組長楊大鵬主持,四組節(jié)目也是精彩絕倫,以劉瑞玲的薩克斯曲《畫你》開場,曲聲繞梁,后有動聽的歌曲《守望草原》,有充滿青春活力的廣場舞《我怎么瀟灑怎么活》,有悠揚的簫曲《斯卡布羅集市》,還有動人的舞蹈《異域風(fēng)情》,真是舞動人生唱出精彩呀。

第10頁

新春綻春意,上元花顏開,火樹銀光照,明月逐影來,隨著五組組長曲春節(jié)副組長王超那激昂高亢的主持詞響起,我們來到了五組節(jié)目現(xiàn)場,開場節(jié)目宋志宏的古箏曲《雪山春曉》立刻給我們帶到了那雪山巍峨、紅日噴礴、冰雪消融、春水初生的美景中。接下來的非遺徽州剪紙更是精美絕倫,讓我們感受到了徽州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徽州人民對美的追求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孫立新的一曲飽含傳統(tǒng)戲曲元素的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把我們帶入了老北京那京腔京韻自多情的春日浪漫情懷里。后面還有精彩的葫蘆絲演奏《把你帶回我的草原》,朗誦《元宵節(jié)抒懷》,電吹管演奏《鴻雁》,貫口《熱鬧的長安城》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盛世安樂的長畫卷,至此五組節(jié)目結(jié)束。

第11頁

節(jié)目結(jié)束了但會員們的熱情更加高漲了,因為接下來到了猜燈謎環(huán)節(jié)。由趙春秋院長親自出題,歐陽雪妮秘書長截屏選出第一個猜中者,拼腦速、拼手速、拼網(wǎng)速,會員們猜得不亦樂乎,熱情高漲到頂峰,趙春秋院長不斷增加題目,簡直嗨翻全場。晚會就在熱情的歡呼雀躍聲中結(jié)束了。

在這個溫馨美好的夜晚,我們共同見證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元宵晚會。愿這份美好永遠留在我們心間,愿每一個元宵佳節(jié)都充滿歡聲笑語。愿北京研山書畫院是每一個書畫愛好者的樂園!

第12頁

慶三·八“墨韻茶香”書畫分享會(通訊員 孫紅梅)北京研山書畫院聯(lián)合濰

坊時晴堂畫廊舉辦慶三.八‘’墨韻茶香‘’書

畫分享會。

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當日,陽光明媚,春意盎

然。在這特殊的節(jié)日之際,北京研山書畫院推

廣大使孫紅梅聯(lián)合濰坊時晴堂畫廊與北京研山

書畫院精心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書畫分享

會?;顒蝇F(xiàn)場墨韻茶香交織,書畫藝術(shù)與文化

交流相得益彰,為節(jié)日增添了濃厚的藝術(shù)氛圍。

孫紅梅大使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通過此次

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書畫藝術(shù)的魅力,感受傳

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同時,也希望通過書畫藝

術(shù)的力量,傳遞出女性堅韌、優(yōu)雅、自信的精

神風(fēng)貌。

活動現(xiàn)場,書畫藝術(shù)家們紛紛揮毫潑墨,

展示了自己的精湛技藝。一幅幅充滿韻味的書

畫作品展現(xiàn)了藝術(shù)家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傳

承。同時,現(xiàn)場還設(shè)置了品茶環(huán)節(jié),大家圍坐

在一起,泡上一壺好茶,一邊品嘗著茶的香醇,

一邊聊著中國書畫與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覺

時間都慢了下來,好愜意的時光……活動現(xiàn)場,書畫藝術(shù)家們紛紛揮毫潑墨,展示了自己的精湛技藝。一幅幅充滿韻味的書畫作品展現(xiàn)了藝術(shù)家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傳承。同時,現(xiàn)場還設(shè)置了品茶環(huán)節(jié),大家圍坐在一起,泡上一壺好茶,一邊品嘗著茶的香醇,一邊聊著中國書畫與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覺時間都慢了下來,好愜意的時光……此次墨韻茶香慶三八書畫分享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書畫藝術(shù)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xué)習(xí)的平臺,也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研山書畫院推廣大使們將在各地攜手書畫愛好者舉辦形式各異的書畫類活動,共同推動書畫藝術(shù)的繁榮發(fā)展,讓更多人領(lǐng)略到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讓更多的書畫愛好者走進研山書畫院這個藝術(shù)殿堂。

慶三.八‘’墨韻茶香‘’書畫分享會圓滿結(jié)束,朋友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不僅更加了解研山書畫院,而且對冰雪繪畫有個直

第13頁

接的感受,收獲滿滿。感謝王珂珊老師,高恒

長老師,張杰華老師讓來畫廊的朋友們感受到

中國書畫的魅力,給大家?guī)淼臅嬒硎?;?/p>

謝李教授提供的手釀美酒,草莓紅酒,米酒,茉莉白酒;祝所有參加此次活動的女神們節(jié)日快樂!

第15頁

北京研山書畫院藝術(shù)團成立大會圓滿召開2024 年 3 月 11 日晚 19:30,北京研山

書畫院藝術(shù)團成立大會在書畫院藝術(shù)團群隆重

舉行。本次大會旨在匯聚藝術(shù)力量,為廣大藝

術(shù)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與展示的平臺。

大會由歐陽雪妮秘書長主持并致開場詞,

書畫院趙春秋院長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1、北京研山書畫院自成立以來,我們始終

秉持著弘揚傳統(tǒng)文化,促進藝術(shù)交流的宗旨,

致力于書畫藝術(shù)的傳承與發(fā)展,我們今天。藝

術(shù)團的成立為我們又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更

加新穎的舞臺,讓我們有機會將包括書畫在內(nèi)

的傳統(tǒng)文化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2、研山書畫院藝術(shù)團的成立,不僅可以豐

富我們的文化生活,還會為我們研山書畫院的

發(fā)展帶來有利的促進。我們每一位同仁都是懷

揣著對書畫藝術(shù)的熱愛和執(zhí)著才走到一起的,

是我們共同的努力,讓我們研山書畫院不斷的

壯大。

3、我們就是要以藝術(shù)為媒介,傳承我們中

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弘揚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偉

大的精神。同時我們還得積極的參與到社會的

公益事業(yè)里邊來傳播正能量,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作為一個畫家,作為一個書法家,我們貢獻力量的方式。除了書畫之外,還有更多的藝術(shù)形式,所以希望大家要多多展示,多多參與。4、身處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的書畫藝術(shù)迎來了新的春天,所以我們得攜手共進,以我們新成立這個藝術(shù)團為新的起點,為書畫藝術(shù)繁榮貢獻力量。隨后歐陽秘書長進行了團隊介紹,宣布了藝術(shù)團團長人選,介紹了藝術(shù)團的基本情況及藝術(shù)團的章程和規(guī)則;接下來由藝術(shù)團團長曹娟主持藝術(shù)團成員進行自我介紹,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shù)團成員們紛紛表示將積極支持藝術(shù)團的發(fā)展,積極參加藝術(shù)團的各種活動;最后,歐陽雪妮秘書長詳細闡述了藝術(shù)團的發(fā)展目標和未來的規(guī)劃,并表示藝術(shù)團將定期舉辦藝術(shù)交流活動,為藝術(shù)團成員們提供一個展示才華、交流心得的舞臺。大會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圓滿結(jié)束了,我們期待著藝術(shù)團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第16頁

趙春秋院長《空山聽雪》亮相第四屆中國詩歌詩詞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通訊員 麥田) 2024 年 3 月 18 日,

第四屆中國詩歌詩詞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在北京市大

興區(qū)文化館隆重舉行,數(shù)百位詩詞界大咖匯聚

一堂,用詩歌歌頌祖國。北京研山書畫院趙春

秋院長為本次晚會創(chuàng)作的《空山聽雪》驚艷登

場。

趙春秋先生的冰雪畫《空山聽雪》,不僅展

現(xiàn)了他對藝術(shù)的獨特見解和深厚造詣,更是傳

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生動表現(xiàn)。通過

詩與畫的相互輝映,觀眾們得以在當代藝術(shù)的

璀璨舞臺上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讓中華文

化的光芒在現(xiàn)代藝術(shù)中得以煥發(fā)。趙春秋院長

表示,參與本次活動與研山書畫院“弘揚國學(xué)

國藝,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念非常契

合,今后將不斷推動畫院成員組織參加各類藝術(shù)交流活動,為書畫藝術(shù)的繁榮發(fā)展,為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做出積極貢獻。第四屆中國詩歌詩詞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由中國網(wǎng)絡(luò)春節(jié)晚、中國詩歌詩詞春晚主辦,人人文學(xué)網(wǎng)、三月雨朗誦藝術(shù)團、中國詩歌詩詞朗誦藝術(shù)團聯(lián)合承辦,著名媒體人王博生老師擔任活動總策劃總導(dǎo)演。晚會以“詩與遠方、詩意中國”為主題,以熱愛偉大祖國、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堅持文化自信、促進文化繁榮為內(nèi)容,以鼓勵原創(chuàng)詩歌演唱和詩詞朗誦為導(dǎo)向,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層次展現(xiàn)了詩歌詩詞包含的正能量,以及詩歌詩詞朗誦的藝術(shù)魅力。

第18頁

趙春秋 冰雪畫 《空山聽雪》

第20頁

山水畫苔點的藝術(shù)魅力與繪制技巧文 | 趙春秋

山水畫作為中國繪畫藝術(shù)的瑰寶,歷史悠

久,流派紛呈。在山水畫中,苔點是一種不可

或缺的元素,它對于豐富畫面層次、提升藝術(shù)

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苔點在山水畫中的作用

1、豐富畫面層次:

苔點位于山石、樹木之間,能夠有效連接

不同物體,使畫面更加和諧統(tǒng)一。同時,苔點

的大小、形狀、顏色等方面富有變化,有助于

增強畫面的層次感。

2、突出主題:

苔點常常點綴在畫面的關(guān)鍵部位,如山峰、

樹干等,能夠起到突出主題、引導(dǎo)觀者視線的

作用。

3、 營造氛圍:

苔點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如生命力、古

樸等。在山水畫中,苔點能夠營造出獨特的藝

術(shù)氛圍,使畫面更具詩意。

4、 提升藝術(shù)價值:苔點的繪制需要較高的技藝,恰當?shù)奶c能使山水畫更具藝術(shù)價值。古代畫家十分重視苔點的運用,認為苔點是衡量山水畫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怎樣畫好苔點?1、 選材:繪制苔點時,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材料。一般來說,軟毫筆如羊毫筆、兼毫筆等是繪制苔點的最佳選擇,因為它們能夠更好地把握苔點的形態(tài)和質(zhì)感。2、墨色:苔點的墨色要有變化,既可選用單一的墨色,也可根據(jù)畫面需要,調(diào)和多種墨色。在繪制過程中,要注意墨色的干濕、濃淡,以表現(xiàn)出苔點的質(zhì)感。同時,也要注意墨色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使苔點與整體畫面和諧統(tǒng)一。3、形狀:

第21頁

趙春秋 傳統(tǒng)山水畫

第22頁

苔點的形狀多種多樣,如圓點、橫點、豎

點等。在繪制時,要根據(jù)山石的紋理、樹木的

形態(tài)等,選擇合適的苔點形狀。

4、大?。?/p>

苔點的大小要適中,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

畫面的整體效果。在繪制時,要注意苔點的大

小與周圍物體之間的關(guān)系。

5、位置:

苔點的位置要恰到好處,過于密集或稀疏

都會影響畫面的美感。在布局時,要充分考慮

苔點與山石、樹木等元素的關(guān)系,使苔點能夠

起到連接、突出、點綴等作用。

6. 筆法:

繪制苔點時要掌握恰當?shù)墓P法。一般而言,

應(yīng)以側(cè)鋒為主,輔以中鋒,使苔點具有自然的

形態(tài)和豐富的變化。在繪制過程中,要注意筆

力的把握,既要表現(xiàn)出苔點的生動活潑,又要

避免過于生硬或模糊。7、畫面關(guān)系:苔點與畫面其他元素的關(guān)系要和諧統(tǒng)一。在繪制時,要注意苔點與山石、樹木、水流等元素之間的穿插、呼應(yīng),以增強畫面的整體感。8、練習(xí)與經(jīng)驗:畫好苔點需要不斷的練習(xí)和積累經(jīng)驗。通過多次實踐,觀察和摸索,逐漸掌握苔點的繪制技巧,使苔點能夠更好地融入山水畫作品中,提升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苔點作為山水畫中的一種重要元素,對于豐富畫面層次、提升藝術(shù)價值具有重要意義。要畫好苔點,需要掌握選材、墨色、形狀、大小、位置、筆法等方面的技巧。通過不斷練習(xí)與探索,相信廣大山水畫愛好者一定能夠?qū)⑻c運用得恰到好處,創(chuàng)作出更具藝術(shù)魅力的山水畫作品。

第23頁

提高山水速寫的技能,你得這樣做!

文 | 趙春秋

山水速寫是一種繪畫藝術(shù)形式,它屬于速

寫范疇,專指以山水為題材的速寫作品。速寫

是一種快速記錄和表達物體形態(tài)、光影效果和

空間關(guān)系的繪畫技巧,通常使用簡潔的線條和

塊面來捕捉對象的主要特征。在山水速寫中,

畫家通常使用毛筆、鉛筆、鋼筆等工具,以水

墨、鉛筆、炭筆等材料,快速地描繪自然景觀,

如山峰、樹木、水流、云彩等。

山水速寫強調(diào)的是速度和即時性,畫家需

要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作品,因此它要求畫家具備

敏銳的觀察力、熟練的繪畫技巧和快速的表現(xiàn)

能力。山水速寫不僅是畫家對自然景觀的記錄,

也是藝術(shù)表達的一種方式,通過簡練的線條和

墨色,傳達出畫家對自然美景的感受和情感。

山水速寫可以作為獨立的藝術(shù)作品,也可以作

為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草圖或素材。它在中國傳統(tǒng)繪

畫中占有重要地位,許多著名的山水畫家都通

過速寫來積累素材和訓(xùn)練技巧。山水速寫不僅

是一種藝術(shù)創(chuàng)作,也是一種藝術(shù)訓(xùn)練的手段,有助于畫家提高對自然景觀的感知能力和繪畫技巧。

畫好山水速寫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我根據(jù)個人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來的一些步驟和建議,希望可以幫助朋友們提高山水速寫的技能:1. 觀察和構(gòu)圖:- 在開始畫之前,先觀察你要畫的山水的整體構(gòu)圖和光影效果。- 確定你的視角和畫面的主要元素,如山峰、樹木、水流等。- 簡化對象,抓住主要特征,忽略細節(jié)。2. 線條練習(xí):- 練習(xí)使用毛筆或鋼筆繪制不同類型的線條,如直線、曲線、折線等。- 學(xué)習(xí)如何通過線條的粗細、長短、虛實來表現(xiàn)物體的遠近和質(zhì)感。

第24頁

趙春秋 鋼筆速寫

第25頁

3. 透視和空間感:

- 了解基本的透視原理,如一點透視、

兩點透視等,以增強畫面的空間感。

- 通過近大遠小的原則來表現(xiàn)遠近關(guān)

系。

4. 光影和明暗:

- 觀察自然光線下山水的明暗對比,學(xué)

會如何用線條和陰影來表現(xiàn)光線效果。

- 使用淡墨或留白來表現(xiàn)高光部分。

5. 筆法和墨色:

- 學(xué)習(xí)不同的筆法,如勾勒、皴擦、潑

墨等,以及如何運用不同的墨色層次。

- 通過控制墨水的干濕程度來表現(xiàn)不

同的質(zhì)感和光影效果。

6. 速寫練習(xí):

- 多進行實地速寫練習(xí),捕捉自然景物

的瞬間變化。

- 速寫時不要過分拘泥于細節(jié),而是注重表現(xiàn)整體氛圍和動態(tài)。7. 創(chuàng)作和靈感:- 在速寫的基礎(chǔ)上,可以進行創(chuàng)作,添加個人風(fēng)格和創(chuàng)意。- 保持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好奇心,從生活中汲取靈感。8. 反復(fù)練習(xí):- 不斷練習(xí),從每次練習(xí)中總結(jié)經(jīng)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9. 學(xué)習(xí)和借鑒:- 學(xué)習(xí)傳統(tǒng)山水畫的理論和技法,借鑒大師的作品,但也要發(fā)展自己的風(fēng)格。希望通過以上的步驟和建議,你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山水速寫技巧。記住,速寫是一種快速記錄和表達的方式,重要的是捕捉到景物的精神和氛圍,而不是過分追求細節(jié)的完美。

第26頁

弘仁:獨特的山水畫筆墨風(fēng)格特征弘仁(1610 年—1663 年),俗姓江,

名韜,字六奇,出家后釋名弘仁,號漸江學(xué)

人,又號無智、梅花古衲,安徽歙縣人。明

亡后入武夷山為僧,云游各地后回歙縣,住

西郊太平興國寺和五明寺,常往來于黃山、

白岳之間。他重視師法自然,善畫黃山、武

夷山諸景,傳達山川之美,意境偉峻秀逸,

“得黃山之真性情”,與石濤、梅清同成為

“黃山畫派”的代表人物。在安徽與查士標、

孫逸、汪之瑞并稱“海陽四家”,形成“新

安派”。同時,與石濤、八大、髡殘合稱“清

初四僧”。

一 、筆墨景致渾然融合

山水畫境界優(yōu)美,這是因為畫家將丘陵

山壑以及江湖溪水作為主要的描繪對象,以

此為繪畫志趣與審美取向,并在圖式呈現(xiàn)方

面將山水美景與筆墨之美巧妙融合在一起,

從而形成了唯美統(tǒng)一的山水佳作。弘仁山水

畫中的筆墨之所以能夠?qū)崿F(xiàn)“筆墨景致渾然

融合”的創(chuàng)作理念,主要還是得益于其對好山好水的長時間、全方位的不斷地觀察與選擇。

弘仁出生于安徽歙縣桃源塢,該地處于崇山峻嶺的環(huán)繞之中,境內(nèi)河谷縱橫、溪水纏繞,可謂現(xiàn)實版的桃花源,這種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對其畫風(fēng)的形成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弘仁置身于美景之中,很自然地完成了從實景到畫中景的具體轉(zhuǎn)變過程,弘仁對周圍的真山真水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觀察與體悟,并經(jīng)過長期的修煉,感悟于心,造化生成內(nèi)心深處的林泉之志,然后借助筆墨的描繪闡述,將山水畫造境物化的過程落實到了實處。他在《為與進畫山水軸》中曾題詩曰“老年意緒成孤澀,忽見山云有會心。筆墨無意需一轉(zhuǎn),縱橫交錯有全神?!弊髡咴趧?chuàng)作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景中有畫,畫中有景的幻化之境,對此弘仁也是深有體會:“南北東西一故吾,山中歸去結(jié)

第27頁

跏跌。欠伸忽見枯林動,又記倪迂舊日圖?!?/p>

總之,弘仁在對山水長期的體悟過程中,自

然而然地在心中將自然山川美景與筆墨表現(xiàn)

形式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并不斷地找尋人

與自然融合的最佳結(jié)合點,以更好地傳遞出

筆墨景致渾然融合的理念,并更好地體現(xiàn)出

山水畫家用筆墨結(jié)景造境的最佳創(chuàng)作態(tài)度。

二 、宗法元人自我超越

要想對弘仁山水畫的筆墨進行全面的分

析,我們還得從弘仁取法眾家以及個人心性

理想方面加以考慮。

首先,弘仁山水畫的筆墨用法是師法于

傳統(tǒng)的,其受元代山水畫家的影響最深,以

黃公望、倪瓚為首,清代著名山水畫家馮仙

湜曾經(jīng)在《圖繪寶鑒續(xù)傳篡》中評論道“漸

江初學(xué)宋人,后其畫風(fēng)實為元派,尤以倪黃

擅長也。”同時,弘仁對于自己的繪畫也有

偈語“……誦讀之余,我思倪公?!边@些都

反映出了弘仁山水畫對元代繪畫的敬重和傳

承,尤其是對倪瓚、黃公望筆墨的仰慕和追

隨。

具體而言,弘仁的山水畫無論畫幅大小,

其筆墨在經(jīng)營構(gòu)圖、物象結(jié)構(gòu)以及意境營造

等方面都有倪、黃二位大師的影子。如弘仁為靈運祠作的《山水扇面》,其線條豐富多樣,多采用披麻皴以及苔點皴,這一點是和元代畫家黃公望的筆墨用法極為相似的。雖然說師法前人對于一個畫家來說有著很大的必要性,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繼承,就會重蹈前人的覆轍,會在繪畫的道路上漸行漸遠,弘仁的山水畫之所以能夠屹立于清初畫壇,也是因為它沒有死板地停留在前輩的窠臼中??梢哉f,對于元代山水畫家筆墨之法的欣賞和借鑒并不是弘仁山水畫法筆墨追求的全部內(nèi)容,弘仁是以此作為基礎(chǔ)來更好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筆墨特征,他的內(nèi)心是帶有一種“突破”的愿景。古人云:“風(fēng)流失盡是荊關(guān),后學(xué)衣缽亦等閑。獨怪本師元付處,猶分缽水做云山。”這句話就表明了弘仁山水畫筆墨用法在追求荊關(guān)古法真髓的前提之下,不獨一家為大,而是對此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應(yīng)用。從造景審美方面而言,弘仁山水筆墨采用了元代畫家的基本構(gòu)形之法,在繪畫精神上也帶有元人的氣息,但是其對筆墨境界的追求以及雅韻之風(fēng)卻已經(jīng)大大地超越了前人,變得更加的成熟

第29頁

與完善,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比绾?/p>

仁的代表作《黃山松石圖》《暮春圖》等巨

幅山水畫作都能體現(xiàn)出這一筆墨特征,雖然

畫作的局部物象以及結(jié)構(gòu)布局效仿了黃公

望、倪瓚、王蒙、吳鎮(zhèn)“元四家”,但是其

突破了元代山水畫的簡約柔軟、清逸雋秀,

畫面中呈現(xiàn)出了崇山峻嶺、怪石嶙峋,筆墨

方進剛折而又嚴謹細密,是前人所不能企及

的。

三 、筆墨造境心性使然

“筆墨造境心性使然”是弘仁山水畫筆墨的

另外一個重要特色。如今,雖然我們無從得

知弘仁在繪制山水畫時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以及

其畫作的具體時間跨度,但是我們能夠從它

畫作中的筆墨軌跡來推斷出,弘仁的每一幅

畫作都不是“率而為之”或是“潦草不

清”。

弘仁在每次作畫之前,會有一個所謂的

持養(yǎng)階段,爾后屏氣凝神、深思熟慮,然后

再借助于手中的筆墨將浩然無塵的內(nèi)心心境

表露出來,從而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穩(wěn)

定的心理境界,這樣才能夠更加細膩地表現(xiàn)

出山川美景,也才能夠造就心境與山水之景

的通誘之感。此外,在作品完成之后,弘仁還會對作品進行反復(fù)的揣摩和觀看,并與先人進行比較,然后找到自己畫作的不足及時進行修正。同時,弘仁對自己的山水畫作有著很大的信心,他認為在日夜不間斷的修煉過程中,自己的繪畫水平是有著很大的提高的,而這種進步與自信皆能用繪畫這一種謙遜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一點恰好體現(xiàn)出了弘仁繪畫之時的心境,即閑適自若,不驕不躁,緊隨內(nèi)心真實想法,并時刻不忘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以保持一種物我合一、兩兩相忘的精神狀態(tài)。

總歸,弘仁在創(chuàng)作山水畫時,并不是自已潑墨而為之,而是在有穩(wěn)定的心理預(yù)期和把握之后才加以創(chuàng)作的,畫作中的層層渲染以及豐富多彩的筆墨都是畫家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的結(jié)果,是畫家內(nèi)心情感最為真摯、細膩的表達。而環(huán)環(huán)相扣、恰到好處的筆墨之情,也使弘仁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達到了一種物我合一、渾然天成的境界,為所有的受眾帶來了一次妙筆生花般的奇幻之旅。四 、簡中帶渾淡中現(xiàn)韻

在我國的傳統(tǒng)繪畫中,筆墨是最為基本

第30頁

的技法,所謂的“筆”指的是勾、勒、皴、

擦、點等筆法;所謂的“墨”是指破、烘、

染、潑、積等墨法。在理論技法上,“筆”

為主導(dǎo),“墨”隨筆出,兩者不可分割,共

同表情達意,以營造出神形兼?zhèn)涞囊曈X效果。

就弘仁的筆墨技法而言,其總體呈現(xiàn)出“簡

中帶渾淡中現(xiàn)韻”的特征。弘仁的山水畫整

體用筆都是極為的簡潔,設(shè)色也是十分的清

淡,但是簡淡之中卻不乏渾厚和風(fēng)韻。

縱觀弘仁的山水畫作可以發(fā)現(xiàn),他所繪

制的山石多為空勾的筆法,很少對其進行皴

擦渲染等的修飾,最常采用的就是渴墨點苔

法,用細而有力的線條對其進行勾勒,顯得

十分生動而又沉穩(wěn)有力。尤其是在對黃山景

致進行描繪的時候,這種簡淡的筆墨特征表

現(xiàn)得更為明顯,弘仁將山石概括成為簡單而

又極具概括性的幾何體,沒有過多的點染,

整幅畫面筆墨雖少,但是概括性卻非常強,

畫面也十分的干凈,絲毫沒有悶塞擁擠之感,

從而產(chǎn)生了一種絕佳的藝術(shù)視覺效果,讓觀

者感受到了黃山的險峻冷寂。

同時,弘仁在繪畫的過程中常常采用水

墨,無論是兼工畫梅還是畫寫竹石,設(shè)色也

較為清淡,多為淺絳色,一些重色以及復(fù)色則很少出現(xiàn)在畫作中,但是卻未曾有失風(fēng)韻,正如楊瀚在《歸石軒畫談》中所言“……欲辯弘仁之畫……雖淡無可淡,卻饒有風(fēng)韻,此乃真本耳……”在具體的用墨設(shè)色方面,他常常根據(jù)畫面的需要,進行簡單的黑白配色,計白當黑,虛實相生,這樣畫面效果就會顯得明凈而又和諧。如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的《岡陵圖卷》,這幅畫描繪的是浙江岡陵一帶的風(fēng)景,畫面中兩顆古松相依相偎,所用線條簡潔有力,皴似折帶少皴擦,將云林之意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設(shè)色也較為清淡、簡單,雖然畫面因此而透露出一絲孤寂、清涼之意,但其仍不乏靈秀之感;同時,這種經(jīng)過弘仁改變后的長線條,也表現(xiàn)出了畫家剛毅、冷峻的性格特征。總之,弘仁這種用墨清而不浮、淡而不虛、簡而有韻的筆墨特征,表露出了其個人精神世界的空虛、孤寂,具有一種內(nèi)在的“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的靜態(tài)之美。綜上所述,弘仁的山水畫蘊含古今鮮見的奇特之美,同時其作為新安畫派的代表人物,更是在明末清初的畫壇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開一代

第31頁

風(fēng)氣之先。而這種特殊的成就和地位是和其

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以及社會背景有著一定的聯(lián)

系,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弘仁對繪畫的熱愛

和孜孜不倦的學(xué)習(xí)精神,由師承傳統(tǒng),到師

造化,再到實踐和不斷創(chuàng)新,最終才形成了

自己獨特的山水畫筆墨風(fēng)格特征。

第33頁

《龔賢論畫》(畫論)

(清)龔賢 撰

學(xué)畫先畫樹,后畫石,畫石外為輪廓,內(nèi)

為石紋,石紋之后方用皴法。石紋者,皴之現(xiàn)

者也。皴法者,石紋之渾者也。

畫石筆法亦與畫樹同,中有轉(zhuǎn)折處,勿露

稑角。

畫石塊上白下黑。白者陽也,黑者陰也。

石面多平,故白。上承日月照臨,故白。石旁

多紋,或草苔所積,或不見日月為伏陰,故黑。

石最忌蠻,亦不宜巧。巧近小方,蠻無所

取。

石不宜方,方近板。更不宜圓,圓為何物?

妙在不方不圓之間。

石必一叢數(shù)塊,大石間小石,然須聯(lián)絡(luò)。

面宜一向,即不一向,亦宜大小顧盼。

石下宜平,或在水中,或從土出,要有著

落。今人畫石皆若倒懸,可笑!可笑!

石有面,有肩,有足,有腹,亦如人之俯

仰坐臥,豈獨樹則然乎?

畫樹易,畫石難。樹有體段,石無端倪。

石自石而山自山。今人作畫,樹下轉(zhuǎn)似山,山

頭轉(zhuǎn)似石。

石有背面。面多皴,背不宜多皴,惟屋亦

然。景在下面朝我,景在上面朝外,石亦然。

石面有似平臺者,然平臺者即破山也,山

倒去半邊即成平臺。故作色平臺面染綠,苔草

色也。旁染赫色,命倒去沙土色也。

初畫高手亦自可觀。畫至數(shù)十年后,其好

處在何處分別?其顯而易見者皴法也。皴法名

色甚多,惟披麻、豆瓣、小斧劈為正經(jīng),其余

卷云、牛毛、鐵線、鬼面、解索,皆旁門外道

耳。大斧劈是北派,戴文進、吳小仙、蔣三松

多用之,吳人皆謂不入賞鑒。剌梨皴即是豆瓣

皴之變,巨然常用此法。

山頭宜分土石,或石戴土,或土戴石。所

第34頁

以欲分者辯深淺耳。深山大壑純用石山不妨,

若淺水沙灘,不妨用土山耳。土山下不妨用小

石為腳。大山內(nèi)亦宜用土山為肉,純用石恐無

煙云縹緲之態(tài)耳。

學(xué)畫先畫樹起,畫樹先從枯樹起,畫樹身

好,然后點葉。

樹身中直皴數(shù)筆謂之樹皮,根下闊處補一

點兩點,謂之樹根。

四筆即成樹身,以后即添枝。身向左則枝

皆向左,左枝多石枝少,若向右樹反此。四筆

之曲直,視一筆之曲直,但上狹而下稍寬耳。

續(xù)三筆而直下,全合一筆為樹身。

合二筆之半,自上而下為右杈,自左而右

即轉(zhuǎn)而上,共一筆也。

二筆左半合一筆之杪為左杈。

自上而下,上銳下立,中宜轉(zhuǎn)折。轉(zhuǎn)折在

中半之上,轉(zhuǎn)折處勿露棱角,惟用中鋒自無芒

剌。

凡向左枝皆自上而下,向右枝皆自下而上,

此自然之理,即欲反畫,亦不順手。

向右樹第一筆自上而下,又折上,折上謂

之送,送筆宜圓,若偏鋒即扁筆矣。

向左樹先身枝,向右樹先枝后身。

向左,樹大枝向右;向右,樹大枝向左,

亦有變體即不論。

向左樹大枝即分丫,分丫處勿結(jié),凡自上

而下,自左而右,謂之走筆。

一株獨立者,其樹必作態(tài),下覆式居多。

二株一叢,必一俯一仰,一欹一直,一向

左一向右,一有根一無根,一平頭一銳頭,二

根一高一下。

古云:“三樹一叢,第一株為主樹,第二樹

三樹為客樹?!被騿柡我詾橹鳂??曰:“根在下

者為主樹?!?/p>

主樹近樹也。三株或四株一叢,一樹二樹

相近,則三樹四樹必稍遠,謂之破式。主樹欹,

客樹直,則客樹不得反欹矣。

主樹根在下則樹杪不得高出客樹之上,主

樹多欹者,所以讓客樹之直也。

大叢中不妨添小樹直立,如孔門弟子,冠

者中雜立童子也。

一樹二樹相近直立,則枝宜橫出頂上。

一樹向前,則二樹向后。中添小樹,則兩

向。雖向前者必顧后,向后者必應(yīng)前。

亦有群樹一向謂之變體,偶一為之,不可

多作也。

第35頁

清 龔賢 山水冊之一

第36頁

三樹一叢,一樹有根,則二樹無根。

添葉一樹一色,葉子不可雷同。五樹之下,

雜以變體;十樹之外,不妨雷同。

四樹一叢添葉式:此四樹一叢,三樹相近,

一樹稍遠。添葉子最要濃濃澹澹,始有分別。

且其中要一縱一橫,如扁點橫也,下垂葉縱也,

縱者直也。半菊頭縱之類,松針葉橫之類,不

縱不橫,夾圈圓點子也。

六樹一叢,大叢九樹,小叢三樹,六樹中

叢也。六樹六色,葉子不可雷同。

無葉謂之寒林,數(shù)點謂之初冬,葉稀謂之

深秋,一遍點謂之秋林,積墨謂之茂林,小點

著于樹杪謂之春林。

平橋兩面俱見者,其面必狹。

空者為亭,實者為團瓢。

畫屋有正有旁,正為堂,旁為舍,不得倒

置。

畫屋要設(shè)以身處其地,令人見之皆可入也。

橋有面背。面見于西上,則背見于東下,

往往有畫反者,大謬也。小橋、平橋不必著欄,

高橋危橋不可不著欄。

亭子有三足者,四足者,其常也。亦有多

至八九柱者,有四面者,六面、八面者。

凡安寺觀大小,亦宜視山之深淺、林之厚

薄、設(shè)橋亦然,小橋、板橋止可設(shè)于平灘沙水

之際;深山大澤,須用石橋。樓臺宜聳出在松

楸林木之外,然亦須襯貼。大石橋邊必有古寺。

樓閣第二層宜淺。

畫屋固不宜板,然須端正,若欹斜使人望

之不安??凑卟话玻瑒t畫亦不靜。樹石安置尚

宜妥貼,況屋子乎?

亭子宜置著高爽處,在下之亭必矮而闊,

中多柱。

凡畫風(fēng)帆,或其下有水草、蘆葦、楊柳之

屬,皆宜順風(fēng)。若帆向東而草頭、樹杪皆向西,

謂之背戾,乃畫家之大忌。

大船著桅宜在中,小船著竿子在前半,見

有著于船頭者,非是也。篷索遠則不見,然不

畫出又無勢,止得畫一根,遠不見人手持之處,

其人隱于梢篷內(nèi)即不見也。

遠帆宜短,又是一法。

如三船同行,一船獨,二船稍近,三船均

停擺去,可笑也。

畫泉宜得勢,聞之似有聲。即在古人畫中

見過,摹臨過,亦須看得真景始得。

畫石宜穩(wěn),今人畫石不管著落何地,或著

第37頁

水如在水中,或著土如在土上。今人常畫一尖

倒垂似懸而無無所依附,可笑也,可嘆也。

大石間小石,染墨小石宜黑,大石宜白。

松葉宜厚。

畫松平頂多于直頂。

畫松與畫栁相反,畫栁從下分枝,畫松枝

在樹杪。栁枝向上,松枝兩分。畫栁根多,畫

松根少。松宜直,栁宜欹,松針宜平。

玲瓏石最忌瑣碎,瑣碎美人圖中物也。

玲瓏石宜在水邊,近日文、沈圖中多畫此。

玲瓏石多直于書屋酒亭旁,大邱大壑中不

宜著此。

栁欲身短而干長,根宜遠引,宜出土。

畫栁最不易。余得之李長蘅。從余學(xué)者甚

多,余曾未以此道示人。今告昭昭曰:“畫栁若

胸中存一畫栁想,便不成栁矣。何也?榦未上

而枝已垂,一病也;滿身皆小枝,二病也;榦

不古而枝不弱,三病也。惟胸中先不著栁想,

畫成老樹,隨意勾下數(shù)筆,便得之矣?!?/p>

俯螳螂枝最忌枝枝相似,犯此謂之刻板耳。

惟用筆法,即無此病。(《知不足齋叢書》)

,五遍仍用四遍筆中未盡墨,參差加點一

層,六遍仍以淡墨籠罩之。大約一遍為點,二

遍為皴,三遍為染,四五六遍仍之。如此可謂

深矣,濃矣,濕矣。然又有一種吃墨紙,至五

遍仍不見黑,故又用六遍焦墨點于最濃之處以

醒之。

一遍二遍三遍一歇,俟干再點四遍,五遍

又一歇,俟干再點六遍七遍,不干而點則紙通

矣。七遍大約耳,其中皴染原無定數(shù),今人但

知點葉,不知葉中有皴染,點不成點,染不成

染,故謂之皴。

點葉粒粒宜分,若先模糊,后則不見筆法

矣。然亦不宜太散,太散點成望之不盛。

此學(xué)仲圭法,仲圭別號梅花道人,此點遂

謂之梅花點。點宜聚不宜散,聚而能散,散而

能聚,方見奇橫。

純用中鋒點。點欲圓。今人非不點此葉,

望之不厚者,必其中點不圓也。

此學(xué)石田老人雨林也,千載之下,猶見蒼

翠欲滴,此在潤不在濕。潤墨鮮,濕墨死。墨

含筆內(nèi)為潤,墨浮筆外為濕。

濕染可也,先濕則上不可加,濕者所以渾,

皴點也。

……松宜高宜直,枝宜轉(zhuǎn)折如手臂。松宜禿,

第38頁

雙松茅舍圖全卷紙本 龔賢 清 局部

第39頁

針要枝杪勿附身,頂葉宜少,根在土。孤松宜

奇,成林不宜太奇。雖要古,然須秀。秀而不

古則穉,古而不秀則俗。

松忌俗,栁忌嫩,畫栁畫松不宜矣。

松針有數(shù)種大(方),他如圓松不得多樹。

孤松宜圓葉。

一層葉則下石宜乾皴,下石點染,針葉加

點一層。樹多則葉密,孤立則葉稀,或留一枝

二枝不點葉亦可。

松宜欹不宜屈,宜古不宜俗。古易俗,欹

易屈,故宜別之。

枝雖折下而針俱向上,畫針作楷法。

畫樹惟栁最難,惟荒栁枯栁可畫。最忌嬝

娜娉婷,如太湖石畔之物。今人不知畫栁。予

曾謁一貴客,朝登其堂,主人尚未起,予飽看

堂上《荒栁圖》,然不知從何處下手,抑郁者久

之。一日作大樹多,欲改為古栁,隨意勾數(shù)條

直下,竟儼然貴客堂中物也。始悟畫栁起先勿

作畫栁想,只作畫樹,枝干已成,隨勾數(shù)筆,

便蒼老有致,非美人家之點綴也。身宜闊,枝

宜長,條下垂宜直,轉(zhuǎn)折處宜有力。宜欹斜不

宜特立,宜交加不宜遠背,根宜現(xiàn),節(jié)宜(密)

榦宜挺上,絲宜疏少,皮宜皴黑,枝不盡條,

條宜長短有致。

枝長于身,條長者可以至地。然松在山,

柳近水,亂生於野田僻□之間,至妙。

雜樹中偶見柳即有致,柳樹中隱雜枝不得,

柳下但宜蘆葦。

向右條自上而下,向左條自下逆上,左多

則右少,右長則左短,不得左右一致。

此山之輪廓也。重一遍,皴之半。言重勾

一遍,已得皴之半矣。此后照石文略皴數(shù)筆,

便有眉眼。

正面山如大人,望之儼然聲色不動。

群山一叢,如列辟朝君之象。

一遍者筆宜燥,燥則靈活。山有頭有面,

有背有脊,有肩有腰有足。

高出為頭,向望為面,反面為背,聯(lián)絡(luò)為

脊,傍起為肩,中路為腰,兩分為足。

勾一遍,謂之輪廓,輪廓之內(nèi)縷縷分者,

謂之石文,石文之后然后加皴。

文人之畫有不皴者,惟重勾一遍而已。重

勾筆稍乾即似皴矣。

重不可泥前筆,亦不可離前筆。有意無意,

自然不泥,自然不離。下不礙闊,上筆宜細,

似亂勿亂,有力有氣。

第40頁

此三種皆重一遍法,重一遍,皴之半,言

重一道之后,稍加皴即如皴矣。

輪廓重勾三四遍,則不用皴矣。即皴亦不

過一二小積陰處耳。

加皴法,皴下不皴上,分陰分陽也。皴處

色黑為陰,不皴處色白為陽。陽者日光照臨處,

山脊石面也。陰者草木積蔭虛,山凹石坳也。

皴法先乾后濕,故外潤而內(nèi)有骨;若先濕

后乾,則墨死矣。濕墨每淡于乾墨。

皴在石為(文),在土為痕。積而至于黑者,

非苔蘚之故跡,即草木之余根。

小石若積。

石亦有面,面有向背,向背要有情。石有

石嘴,山有山面。山以石為五官,石以山為四

體。

山無石則無脈絡(luò),石無山則無包含。

純山無石為堆,純石無山為骷髏。石面宜

白,不白則與山無分矣。石上不生草木故白,

土面非草即苔,故宜染墨。非黑無以顯其白,

非白無以判其黑。大約皴處皆草木苔蘚也。石

面有苔,又草木之顯著者。

皴宜燥,不燥即墨矣。皴下不皴上,此書

家之同法也。有斧劈皴,有大斧劈皴,有牛毛

皴,有披麻皴,有解索皴,有鐵線(皴),有卷

云皴,有鬼臉皴,有骷髏皴,有刺梨頭皴,有

丁字皴,有豆瓣皴,有斧劈兼披麻皴,有解索

兼披麻皴。披麻為正,解索次之,豆瓣不失為

大方,且見本領(lǐng)。大小斧劈古人多用之,今入

北派矣。卷云與解索相近,牛毛太細不足取。

然未有不皴下而留上者,皴處是積陰處也。

重皴一遍,墨稍潤矣,謂之半染。

危峰如笏,拳石若螺,陰陽剖判,岌棄嵯

峨,生無端倪,云態(tài)水波。

結(jié)處勿結(jié),散處勿散。結(jié)處稍濃,散處稍

淡。

渾淪包破碎,端正蓄神奇,書石法也。

竅心拳面,白(骨)蒼根。琢而不磨,天

斧無痕。一闔一張,神鬼之門。

圓石要有棱,方石要層層,亂石要連屬,

奇石要有根。危者要勿損,據(jù)地要有情,聚則

為累累,散則為星星。

點苔有宜扁點者,有宜直點者,趁勢也。

有單點,有重點,有三五七遍點,以樹葉之疏

密為疏密,以樹葉之淺深為淺深。

無論直點扁點,俱宜圓厚,圓氣圓,厚氣

厚,非謂梅花點也。

第41頁

清 龔賢 山水冊之二

第42頁

石嘴山脊上苔宜黑,肢體膚肉上苔宜淡。

黑宜墨活,淡不可濕,濕則墨死矣。

古人謂奇石若杯棬,此類是也。

苔有瓣,無妨亂。

點苔要茸茸,點圓內(nèi)或空。要知圓厚處,

只在筆中鋒。淡處無妨淡,濃邊不礙濃。須眉

生有處,莫作毛仙翁。

用筆宜活活能轉(zhuǎn),不活不轉(zhuǎn)謂之板。活忌

太圓板忌方,不方不圓翕且張。拙中寓巧巧無

傷,惟意所到成低昂。要之至理無古今,造化

安知董與黃?

平臺上無屋(可以)有路登,可以無路入。

平臺上有屋,有屋必有路,無路誰來往?譬若沙

盡頭,也沒橋為渡。水闊不可橋,扁舟泊其處。

此理宜較然,不能成窘步。

石多宜靜,靜在安妥。一石磽確,群山參

錯。理境勿差,亂無不可。近山色白,積石蒼

蒼。遙峰則青,淺灘則黃。黃者白色,不然水

光。有皴無皴,須知陰陽。

氣宜渾厚,色宜蒼秀,譬若士人,肌豐眉

瘦,百巧千奇,甯須梁竇?

苔助染,染助皴,皴助勾,勾似皴,皴似

染,染似苔。理有……

橫如爪,豎如爪,橫豎看來恕不差。造化

一輪擎在手,生天生地任憑他。

平山之下腳為坡,坡之疊起者即山矣。然

近山之平者皆謂之坡可也。遠坡之微有起伏者,

即謂之山可也。

大約土山之腳,俱謂之坡,坡下橫筆數(shù)道

即謂之沙。

坡宜淺,沙宜長。

沙灘石塊,俱立水傍。石宜輪囷,沙宜委

長。高沙為阜,高阜為岡,高岡為嶺,高嶺蒼

蒼。山因云厚,水以灘長。岸薄水闊,苔少山

荒。山荒水闊,畫之最良。我?guī)熢煳?,安知?/p>

黃?

千里萬峰,中有主宰。昂然者君,拱立臣

采。又若兒孫,高高矮矮。罔不正直,各舒精

彩。翠列眉端,已在天外。

或瘦若刀,或利若劍,插入云中,千片萬

片。下士柔腸,試此或斷。

近見吾甥戚子良學(xué)畫山水,筆頗有古致,

然用墨鈍滯,未能盡洗塵俗。因□畫意十(數(shù))

則遺之,暢其心志,當必有進也。奚岡。

第43頁

《芥子圖畫傳》畫翎毛淺說

清 王概等撰

○畫法源流

詩人六義,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月令》四

時,亦記語默榮枯之候。然則花卉與翎毛,既

同見于《詩》、《禮》,自宜兼善丹青矣。花卉源

流,先編草本,已附蟲蝶;今于木本,合載翎

毛。考唐宋名流,皆花卉、翎毛交善,安得重

編再錄?至若翎毛,為類不同。薛鶴郭鷂,已

見稱于古人,后此豈無專以一體擅長者哉!如薛

稷之后,馮紹政、蒯廉、程凝、陶成俱善畫鶴。

郭乾暉、乾祐之后,姜皎、鐘隱、李猷、李德

茂俱善畫鷹鷂。邊鸞善孔雀。王凝善鸚鵡。李

端、牛戩善鳩。陳珩善鵲。艾宣、傅文用、馮

君道善鵪鶉。范正夫、趙孝穎善鹡鸰。夏奕善

鸂鶒。黃筌善錦雞鴛鴦。黃居寀善鶉鴿山鷓。

吳元瑜善紫燕黃鸝。僧惠崇善鷗鷺。闕生善寒

鴉。于錫、史瓊善雉。崔慤、陳直躬、張涇、

胡奇、晁悅之、趙士雷、僧法常善雁。梅行思

善斗雞。李察、張昱、毋咸之、楊祈善鶴。史

道碩、崔白、滕昌祐、曹訪善鵝。高燾善雞鴨浮雁。魯宗貴善鵝雛鴨。黃唐垓善野禽。強穎、陳自然、周滉善水禽。王曉善鳴禽。此俱歷代名家,或花卉中安置,耑善一長?;虮婙B中描寫,尤稱最妙。至若山禽水鳥,諸方產(chǎn)育不同,錦羽翠翎,四季毛色各別。以及飛鳴宿食之態(tài),嘴翅尾爪之形,圖中之未悉載者,又當以意求之耳。

○畫翎毛用筆次第法畫鳥先從嘴之上腭一長筆起,次補完上腭,再畫下腭一長筆,又次補完下腭。點睛須對嘴之呀口處為準,其次畫頭與腦,又次畫背上披蓑毛及翅膀,再則畫胸,并肚子至尾,末后補腿樁及爪??傊B形不離卵相,其法具見后訣。○畫翎毛訣翎毛先畫嘴,眼照上唇安。留眼描頭額,接腮寫背肩。半環(huán)大小點,破鏡短長尖,細細梢翎出,徐徐小屋填。羽毛翅脊后,胸肚腿盹

第44頁

前。臨了才添腳,踏枝或展拳。

○畫鳥全訣(首、尾、翅、足、點睛及飛、

鳴、飲、啄各勢)

須識鳥全身,由來本卵生。卵形添首尾,

翅足漸相增。飛揚勢在翅,舒翮捷且輕。昂首

須開口,似聞枝上聲。歇枝在安足,穩(wěn)踏靜不

驚。欲飛先動尾,尾動便高升。得其開展勢,

跳枝如不停。此為全身訣,能兼眾鳥形。更有

點睛法,尤能傳其神,飲者如欲下,食者如欲

爭,怒者如欲斗,喜者如欲鳴。雙棲與上下,

須得顧盼情,亦如人寫肖,全在點雙睛。點睛

貴得法,形采即如真。微妙各有理,方足傳古

今。

○畫宿鳥訣

凡鳥之各狀,飛嗚與飲啄,此則人所知,

但未知其宿。枝頭安宿鳥,必須瞑其目;其目

下掩上,禽之異乎畜。嘴插入翼中,毛腹藏雙

足。因稽宿鳥情,證之古諺語。雞宿必上距,

鴨宿必下嘴。下嘴咮插翼,上距縮一腿。雖言

雞鴨性,亦具眾禽理,作畫所當知,一切類推

此。

○畫鳥須分二種嘴尾長短訣

畫鳥分二種,山禽與水禽。山禽尾必長,

高飛羽翮輕;水禽尾自短,入水堪浮沉。須各得其性,方可圖其形。尾長必短嘴,善鳴易高舉;尾短嘴必長,魚蝦搜水底。鶴鷺則腿長,鷗鳧亦短腿;雖俱屬水禽,亦須分別此。山禽處林木,毛羽俱五色,鸞鳳與錦雞,輝燦鋪丹碧。水禽浴澄波,其體多清潔;鳧雁色同蒼,歐鷺色共白。惟有雙鴛鴦,形須分雌雄,雄者具五色,雌與野鶩同。翠鳥多光彩,羽毛皆青蔥。翠色帶青紫,嘴爪丹砂紅;羨此一禽色,獨冠水鳥中?!鹪O(shè)色諸法畫傳初集山水中,已載設(shè)色諸法于卷首矣。茲后編之譜,花卉蟲鳥也,尤當以著色為先。今附本卷者何也?從前諸譜,各首述源流,次法訣,次分式,次全圖。茲總以設(shè)色終焉,為諸譜中初學(xué)旨歸。有如《書》所謂:“若作梓材,既勤樸斫,惟其涂雘”,因粗治以及細削,然后飾以丹朱采色。亦若《逸詩》之巧笑美目,具此倩盼之姿,而后加以華采之飾。昔因詩而喻以給事之有后光,今因繪事而引《詩》、《書》以見層次。門庭堂奧,了如指掌矣。○石青

石青須擇梅花片者,敲碎入乳缽細研,用

第45頁

華嵒 花鳥畫

第46頁

水漂成三號,曬乾。最上輕清色淡者用染正面

綠葉,方得深厚之色。其中為質(zhì)粗細得宜,為

色深淺正當者,用著純青花瓣及鳥之頭背。最

下質(zhì)重而色深者,用著鳥之翅尾,及襯深綠葉

后。凡著鳥身花瓣,青淺者以靛青分染,深者

以胭脂分染。

○石綠

石綠研漂法同石青,亦分三種。其上色深

者,只宜襯濃厚綠葉,及綠草地坡。其中色稍

淡者,宜襯草花眾葉,或立著正面,罥以草綠。

或著翠鳥用草綠絲染。其下色最淡者,宜著反

葉。凡正面用石綠,俱以草綠勾染,深者草綠

宜帶青,淺者草綠宜帶黃。

凡用石青石綠,將乾者用廣膠水研開,膠

不可多,多則黏滯不任筆;不可少,少則稀淡

易脫。須審度用之。如絹上正面用草綠,只宜

背面襯石綠。若于扇頭紙上用濃重之色,不能

反襯。則用于正面,再加草綠染罥方覺厚潤,

未可一次濃堆,不妨數(shù)層漸加,則色勻而無痕

跡。用后必將滾水漂出膠,次日再加色,方鮮

明。

○朱砂

入畫之大紅,必須朱砂方不變色,以銀朱

色久則變也。細研少加清膠水,澄去下面重腳,漂去上面浮黃,將中間鮮明者曬乾加膠,用著山茶、石榴大紅花朵瓣。以胭脂分染,在下沉重,只可反襯。○銀硃

如朱砂不佳,反不如銀硃鮮明,則以銀硃代之。須用標硃細研,漂澄其浮面沉腳,取中間者加膠用之?!鹉嘟?/p>

將真金箔以指略黏膠水,蘸金箔逐張入碟內(nèi)乾研,膠水不可多,多則水浮金沉,不受指研矣。俟研細,金箔如泥,黏于碟內(nèi),始加滾水。研稀漂出膠水,微火熾乾,再加輕膠水用之。泥金只宜于朱砂石青上方發(fā)光彩。用之鉤染鸞、鳳、錦雞之毛羽,愈顯丹翠輝煌。亦有用染果色,及鉤正面著青綠之葉筋者,用后亦宜出膠,如青綠法?!鹦埸S

選明凈者細研,漂如青綠法。加膠水,用著花中金黃之色。但其色日久或變,竟有只用藤黃以朱砂浮標罥之,即成金黃色矣。○博粉

用杭洲回鉛定粉擂細,再入膠細研,以水

第47頁

洗入碟內(nèi),少定片時另過一碟。將下面沉重者

不用。置微火上,俟面上浮起黑皮,此乃鉛性

未盡,以紙拖去,再起再拖。黑盡乃止。加輕

膠水和研,微火熾乾。畫時滾水洗用,或著白

花,或合眾色。凡絹上正面用粉,后面必襯。

又蒸粉去鉛法:將老豆腐一塊,中挖空,安成

塊鉛粉,入鍋內(nèi)蒸之,蒸后取粉研用,則鉛之

黑氣,豆腐內(nèi)收盡矣。

著粉法:正面著粉宜輕宜淡,要與墨框相

合,不可出入。如一層未勻,再加一層,故宜

輕,便于再加。若先已重傅,再加則掩去墨框,

無從分染;且不可太重,太重則有日久鉛性變

墨者矣。

染粉法:如牡丹、荷花雖經(jīng)傅粉,必再以

粉染其瓣尖,方有淺深層次。諸花之瓣如求驕

艷,亦必先于粉上加染。

絲粉法:花如芙蓉、秋葵,瓣上有筋,須

鉤粉色染。菊花每瓣亦有長筋,以粉絲出,并

鉤外框,再加色染。眾花心須,從中先圈一圓

圈,由圈四圍絲出粉須,須上點黃。

點粉法:寫生花不用鉤框,只以粉蘸色濃

淡點之。宜意在筆先,與鉤勒花不同。其枝葉

俱宜用色筆畫成,名為沒骨畫是也。若點花蕊

之粉,須合藤黃,不可過深,入膠宜輕,點出黃蕊,方外高內(nèi)凹不晦暗也。襯粉法:絹上各粉色花,后必襯濃粉方顯。若正面乃各種淡色,背后只襯白粉。皆系濃色,尚覺未顯,則仍以色粉襯之。若背葉正面色用淺綠,背面只可粉綠襯,不可用石綠?!鹫{(diào)脂

胭脂,須上好雙料者,以滾水浸絞,取汁去滓,曬乾用之。如天陰需用,則火上熾之,將乾取起,不可乾枯也。花之得色,惟脂與粉。粉取潔白,為花之形質(zhì)。脂取鮮明,為花之精神。爭嬌奪艷,似醉如羞。其妖嬈之態(tài)則全在乎脂矣。又如美人雙頰,不在深紅。但染色不可過重,須輕輕漸次加染,得宜即止?!馃熋?/p>

煙煤,惟畫鳥獸、人物毛發(fā)用之。將油燈上支碗虛覆半時,俟其煙頭熏結(jié),掃下入膠研用。膠不可多,多則光亮,鉤墨不顯。蟲鳥中如染鸜鵒、百舌之翎羽,白鶴之裳,峽碟之翅,先濃淡染出,以濃墨絲其細毛,鉤其大翅,則煙煤色暗,墨色光亮悉見矣。○靛花

靛花,在青綠金朱中可謂草色最賤者,然

第48頁

華嵒 花鳥畫

第49頁

其合成聚眾,加染石青,于青綠金朱中決不可

少。其色必須精妙,較眾色為難。眾色俱可一

日合成,惟靛青必須數(shù)日。眾色四季俱宜,惟

靛青入膠研漂去滓宜于夏日。以便烈日曬成,

不假火力。若急用則以火熬,但勿致枯焦為妙。

畫花卉人,只知脂粉之色為功居多,然花與葉

各相映帶。若葉色不佳,花容亦減,靛之有俾

于綠,綠之有俾于紅,交有賴焉。其制法已詳

具于畫傳初集中,今不再錄。

○藤黃

名筆管黃者佳。其色有老、嫩二種:嫩則

輕清,老則重濁。合色自宜嫩者,用水浸化不

可近火,近火則凝滯皆滓矣。若著黃色花頭,

淺者仍以黃染,深則用赭染或脂染。靛與藤黃

合成綠色,亦有三種,用分深、淺、老、嫩也。

深綠:靛七黃三,宜著山茶、桂、橘之葉,

鉤染純用靛青。

濃綠:靛黃相等,宜著一切濃厚之葉,鉤

染用深綠。

嫩綠:靛三黃七,宜著一切木本嫩葉草花

梗葉及深綠之反葉,鉤染用濃綠。

又有一種最嫩之葉,全用黃著,以脂染脂

鉤,襯以綠粉。

○赭石

須選石色鮮潤,其質(zhì)不剛不柔,于沙盆中細磨,澄去面上白水,并棄腳下粗渣,入膠熬干,作老枝、枯葉、辛夷苞蒂,并用合眾色也。合墨為鐵色,著樹根莖。合脂墨為醬色,點海棠、杏花蒂。合黃為檀香色,可染菊瓣。合綠為蒼綠色,可點臘梅、秋葵苞蒂,并畫樹花嫩枝,草花老梗。合朱為老紅,可染菊瓣?!鹋浜媳娚鞣N綠色,已附見靛花、藤黃之后,赭石后亦附載有配合諸色,尚有未盡者,今為補載,以便配用。靛青加脂為蓮青,再加粉為藕合。濃綠加墨為油綠。淡綠加赭為蒼綠。藤黃合朱為金黃。粉紅加赭為肉紅,加朱為銀紅,脂加朱為殷紅,脂加黃為金黃。五色相配,變化無窮。無益花鳥者,不及備載?!鸷湍?/p>

寫花自不可少墨,有寫色花間以墨葉者。有不由顏色全以墨描墨點者。墨色全在濃淡分之,花與葉之墨宜二色,但花色內(nèi)少加藤黃,則畫成花葉分明不異用色矣。

第50頁

○礬絹

將生絹自上由左右三面黏嶬上,其下未黏

一面,用細長竹簽鉆眼,起伏插穿,曬乾。將

細繩穿縫竹簽于嶬枋之下。敲開嶬之兩邊,用

削塞定再緊收下繩,俾絹平安。先熬廣膠擂明

礬未,冬月膠一兩用礬三錢,夏月膠七礬三,

將膠預(yù)以滾水浸之入凈鍋熬開,將礬末入瓷碗

中,用冷水浸化,俟膠漸冷,加入礬水攪勾,

再加滾水。將嶬絹豎于壁間,用排筆由上而下

刷于絹上,曬乾再上,須三次方妙。后二次,

膠水更宜輕淡,可用滾水加之,則不致膠冷凝

滯。若冬月,膠水宜微火溫之,至于膠水厚薄,須審其彈之有聲則可矣。○礬色

絹畫上如用青綠朱砂厚重之色,恐裱時脫落顏色,須於未落嶬時,上輕礬水一通,其礬之輕重,須嘗之略帶澀味可也。礬時用筆輕過,不可使其停滯,反增痕跡耳。若背后有襯青綠,則亦宜礬之。右設(shè)色諸法。系繪事秘傳,茲不憚艱幸,多方訪輯,委曲詳盡,為后學(xué)津梁,慎毋忽焉。

百萬用戶使用云展網(wǎng)進行電子期刊在線制作,只要您有文檔,即可一鍵上傳,自動生成鏈接和二維碼(獨立電子書),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網(wǎng)站!
收藏
轉(zhuǎn)發(fā)
下載
免費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費制作
x
{{item.desc}}
下載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