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88|国产乱妇无码在线观看|国产影院精品在线观看十分钟福利|免费看橹橹网站

日本青少年的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特征和文化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1-02 | 雜志分類:其他
免費制作
更多內(nèi)容

日本青少年的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特征和文化因素分析

第 75 卷 第 1 期 2022 年 1 月Vol. 75 No. 1 Jan. 2022. 047-060DOI:10. 14086 / j. cnki. xwycbpl. 2022. 01. 004日本青少年的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特征和文化因素分析———以抖音日文版 Tik Tok 為例王朝陽 吳 可摘要: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的普及和智能移動終端的廣泛使用,促進了移動短視頻社交的發(fā)展。以抖音 APP 的日文版本 Tik Tok 為研究個案,構(gòu)建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評估指標體系,并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可以從微觀視角探尋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的自我呈現(xiàn)特征。 研究發(fā)現(xiàn),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的自我呈現(xiàn)特征為:“偽后臺”化的前臺表演、戲劇化的形象塑造和理想化的低齡用戶。 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的自我呈現(xiàn)整體積極樂觀,自律謙遜,或受到日本偶像文化等影響。關(guān)鍵詞:自我呈現(xiàn);短視頻;日本青少年;Tik Toker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5443(2022)01-0047-14項目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20SK021)隨著智能終... [收起]
[展開]
日本青少年的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特征和文化因素分析
粉絲: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內(nèi)容
第1頁

第 75 卷 第 1 期 2022 年 1 月

Vol. 75 No. 1 Jan. 2022. 047-060

DOI:10. 14086 / j. cnki. xwycbpl. 2022. 01. 004

日本青少年的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特征和文化因素分析

———以抖音日文版 Tik Tok 為例

王朝陽 吳 可

摘要: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的普及和智能移動終端的廣泛使用,促進了移動短視頻社交的發(fā)展。

以抖音 APP 的日文版本 Tik Tok 為研究個案,構(gòu)建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評估指標體系,并采用文

本分析方法,可以從微觀視角探尋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的自我呈現(xiàn)特征。 研究發(fā)現(xiàn),日本

青少年 Tik Toker 的自我呈現(xiàn)特征為:“偽后臺”化的前臺表演、戲劇化的形象塑造和理想化

的低齡用戶。 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的自我呈現(xiàn)整體積極樂觀,自律謙遜,或受到日本偶像

文化等影響。

關(guān)鍵詞:自我呈現(xiàn);短視頻;日本青少年;Tik Toker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5443(2022)01-0047-14

項目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20SK021)

隨著智能終端的發(fā)展和普及,短視頻應(yīng)用作為一種原生的移動應(yīng)用產(chǎn)品得到快速發(fā)展。 據(jù)相關(guān)

數(shù)據(jù)顯示,抖音海外版 Tik Tok APP(以下簡稱:Tik Tok)已覆蓋 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先后在 40 多個

國家應(yīng)用商店排名前列,已經(jīng)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短視頻社交應(yīng)用。 特別是日本,Tik Tok 的市場表

現(xiàn)更是出人意料。 Tik Tok 于 2017 年 8 月登陸日本,3 個月就超越 LINE、YouTube、Instagram 等主流

應(yīng)用,位列 APP store 排行榜第一。 Tik Tok 的日本用戶以 20 ~ 39 歲年齡層為主,占比 30. 5%,其中

20 ~ 29 歲之間的用戶占比最高,達 18. 7%

[1]

。

目前,Tik Tok 已成為日本年輕群體展現(xiàn)自我、交流互動的主要短視頻社區(qū)平臺之一。 但日本

APP 市場向來是較為封閉的,且日本國內(nèi)還有很多諸如移動社交巨頭 LINE 一樣具有壟斷性質(zhì)的互

聯(lián)網(wǎng)公司,為何 Tik Tok 能夠突出重圍在年輕的日本青少年群體中流行,他們又是如何借助這一平臺

展示自我并具有什么特征呢? 本研究基于自我呈現(xiàn)理論,通過文獻梳理,構(gòu)建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評估

指標體系,通過文本分析從微觀視角探析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的自我呈現(xiàn)特征,并結(jié)合日本文化背

景,分析短視頻應(yīng)用在日本流行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 短視頻作為當前應(yīng)用廣泛的傳播形態(tài),成為不同

類型用戶自我呈現(xiàn)的舞臺,本研究所構(gòu)建的自我呈現(xiàn)評估指標體系為短視頻相關(guān)研究提供了一種評

價標準。 同時,挖掘短視頻在青少年人群中流行背后的文化基因,對于正確認識、了解和推廣短視頻

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在線自我呈現(xiàn)的形式維度

“自我呈現(xiàn)”是指社會個體通過各種符號載體向他人傳遞信息,使他人形成特定印象的過程。 在

這一過程中,個體不斷接收來自他人的反饋信息,一方面完善自我認知,另一方面調(diào)整自我呈現(xiàn)的行

為策略,使他人形成的特定印象符合個體期待。

發(fā)展心理學(xué)將青少年期認定為十一二歲至十七八歲的初高中階段,作為新興成年人,特別可能

處于改變自我認同和自我呈現(xiàn)的階段[2]

。 在此階段里,青少年的社會化主要表現(xiàn)為追求獨立自主、

第2頁

形成自我意識、認同性別角色等。 大學(xué)生階段就是最容易產(chǎn)生自我認同危機的階段,青春期需要充

分的自我表達和社會交往,逐步建立自我認同感[3]

。 20 世紀末,研究者認為計算機媒介交流將成為

青少年和十幾歲到 20 多歲的新興成人重要的身份認同和實驗場所。 本研究將青少年概念界定為年

齡處于 10 ~ 25 歲之間,生理上趨于成人,但心理上還未真正成熟的人群。 青少年的自我呈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

世界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

在線上自我呈現(xiàn)的相關(guān)研究中,研究者們一般會選取個人資料頁中展示個人信息的部分進行分

析,包括網(wǎng)絡(luò)名稱(網(wǎng)名) 、個人圖片(頭像、照片) 、自我描述(職業(yè)、家庭、觀點、興趣愛好) 、好友列

表、超鏈接等要素(見表 1) 。

表 1 線上自我呈現(xiàn)形式的相關(guān)研究

學(xué)者 社交媒介 自我呈現(xiàn)形式

Woll 和 Young

[4] 視頻錄像 個人資料、照片、視頻錄像

Dominick

[5] 個人主頁

人口統(tǒng)計學(xué)信息(性別、年齡、職業(yè)和婚姻狀況)

個人信息(描述性傳記、簡歷、職位描述、家庭信息、朋友信息、配偶/ 伙伴信息)

興趣愛好、個人觀點、照片、超鏈接

Stern

[6] 個人主頁

形式特征(組織、顏色、長度)

模式(圖片、鏈接、聲音、文本)

實質(zhì)性特征(內(nèi)容、風(fēng)格)

Papacharissi

[7] 個人主頁 興趣愛好、超鏈接、相冊、個人簡介、個人觀點、圖形、圖形用戶界面

Trammell 和

Keshelashvili

[8] 博客

個人信息(姓名、性別、傳記、聯(lián)系方式、興趣愛好、家人或朋友、感情或想法)

照片(個人照片、家人或朋友的照片、訪問地照片)

Zhao

[9] 網(wǎng)絡(luò)媒介 屏幕名稱、個人檔案、好友列表

武小軍[10] 網(wǎng)絡(luò)媒介 網(wǎng)名(構(gòu)成、內(nèi)容、存在形式、語境)

Schmitt 等人[11] 個人主頁 主頁創(chuàng)建能力、圖形、網(wǎng)頁鏈接、興趣愛好、體育、游戲和身份

Zhao 等人[12] 社交網(wǎng)站

個人資料(真實姓名、大學(xué)名稱、封面圖片、性別、生日、婚姻狀態(tài))

私密信息(電子郵件地址、IM 聯(lián)系方式、電話號碼、住宅位置)

社交網(wǎng)絡(luò)(好友列表、團體信息)

自我描述(興趣愛好、喜愛的摘要)

Banczyk 等人[13] 社交網(wǎng)站 個人姓名、個人圖片、設(shè)計/ 背景、好友列表、個人信息量、個人細節(jié)信息

Mazur 和 Kozarian

[14] 博客

個人簡介(年齡、出生日期、性別、地理位置、上次更新或登錄日期)

其他信息(加入網(wǎng)站的原因、種族、學(xué)校、就業(yè)、家鄉(xiāng)、興趣、性取向)

朋友列表、音樂、照片、圖像、鏈接、視頻、背景、場景動畫

Zhao 和 Jiang

[15] 社交網(wǎng)站

合影照片

定制照片(帶有數(shù)字效果的自拍照、名人照、嬰兒照、動物照、風(fēng)景照、美術(shù)照、物

體照)

Rui 和 Stefanone

[16] 社交網(wǎng)站 照片、聯(lián)系人、個人信息

文涵[17] 社交網(wǎng)站

照片(自拍、朋友家人、感情狀態(tài)、生活方式與興趣愛好、私人物品、個人資訊、飲

食、其他)

·48· 2022 年第 1 期

第3頁

綜上,本研究將選取線上自我呈現(xiàn)形式中的文本信息和圖片信息進行個人基本信息評估指標體

系構(gòu)建。 其中,文本信息包括個人網(wǎng)名和自我描述,主要有個體在自我描述中傳遞的人口統(tǒng)計學(xué)信

息、學(xué)校、職業(yè)、愛好等信息;圖片信息包括個人頭像、照片等。

二、Tik Toker 的自我呈現(xiàn)評估指標體系建構(gòu)

(一)研究方法和路徑

本研究采取個案研究、判斷式抽樣和文本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

首先,以 Tik Tok 為研究案例,對平臺上的 Tik Toker① 的自我呈現(xiàn)方式進行分類。 并在此基礎(chǔ)上

構(gòu)建 Tik Tok 的自我呈現(xiàn)評估指標體系。 其次,在 Tik Toker 選擇中,采用判斷式抽樣的方法,結(jié)合研

究問題和研究條件因素,根據(jù)粉絲量、年齡、性別等指標選取研究樣本,再根據(jù)點贊量篩選短視頻作

品作為文本分析樣本。 隨后,通過文本分析方法對 Tik Toker 的個人主頁、短視頻作品進行分析,最終

提煉總結(jié)得出短視頻社交類 APP 的自我呈現(xiàn)評估模型,并得出青少年在 Tik Tok 上的自我呈現(xiàn)特

征等。

(二)Tik Toker 的自我呈現(xiàn)評估指標體系建構(gòu)

目前,Tik Toker 進行自我呈現(xiàn)主要有 2 種形式:個人主頁和短視頻作品。 本研究在綜合前人研

究成果和 Tik Tok 的產(chǎn)品特點基礎(chǔ)上,構(gòu)建 Tik Toker 自我呈現(xiàn)評估指標體系,包括個人基本信息評估

指標體系和短視頻作品評估指標體系。

1. 個人基本信息評估指標體系

Tik Toker 的個人信息主要通過用戶的個人主頁界面呈現(xiàn)。 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個人頭像、個人網(wǎng)

名、Tik 號、個人簡介(宣言、年齡、地區(qū)、星座) 、關(guān)注的人、發(fā)布作品以及喜歡作品等信息。

本研究中,個人基本信息評估指標體系包含個人頭像、個人網(wǎng)名和個人簡介等 3 部分。 其中,個

人頭像照片評估指標基于 Banczyk 等人[13] 和汪璇[18] 的相關(guān)研究構(gòu)建;個人網(wǎng)名指標則結(jié)合了丁道

群[19]

、Banczyk 等、武小軍[10]的相關(guān)研究;個人簡介一般以文本形式呈現(xiàn),是個體展現(xiàn)興趣愛好、優(yōu)點

特長、性格特點等更多個人信息的版塊,本研究結(jié)合 Banczyk 等的研究,綜合 Tik Toker 個人簡介的現(xiàn)

實情況,構(gòu)建了個人簡介評估指標框架。

2. 短視頻作品評估指標體系

與文字、圖片等傳播媒介相比,視頻媒介能最直觀地動態(tài)呈現(xiàn)用戶的表情、動作、穿著等個人特

征,還能傳遞聲音等聽覺要素,塑造更加立體的人物形象。 本研究綜合洪崗等[20]

、姚銀燕等[21]

、嚴慧

仙[22]等的研究,首先以聽覺、視覺兩種視角對研究樣本的自我呈現(xiàn)特點進行分析,隨后結(jié)合 Tik Toker 發(fā)布短視頻作品的特點,構(gòu)建 Tik Toker 短視頻作品評估指標框架,包括視覺元素評估指標和聽覺

元素評估指標。

在面對面的人際傳播中,語言、文字、表情、姿態(tài)、服裝、發(fā)型、裝飾品、攜帶品等都是自我呈現(xiàn)的

重要符號載體。 而基于短視頻媒介進行的線上交往行為也具備“多媒體”傳播特點。 因此,本研究綜

合相關(guān)研究、個人頭像評估指標體系和短視頻媒介形式特點等,構(gòu)建短視頻作品視覺元素評估指標

框架。 在聽覺元素評估指標框架構(gòu)建中,本研究參考洪崗等及姚銀燕等的研究,從語言(解說詞) 、音

樂、音響(音效) 、蒙太奇效果、旁白、音樂和效果音響等維度創(chuàng)建。 整體評估指標體系框架如圖 1

所示。

王朝陽 等:日本青少年的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特征和文化因素分析 ·49·

①Tik Toker 指頻繁在 TikTok 上發(fā)布自拍視頻的人。

第4頁

圖 1 Tik Toker 自我呈現(xiàn)評估指標體系框架

(三)研究樣本選擇

本研究從 Tik Tok 中選取 12 個高人氣個人 Tik Toker 作為研究樣本。 研究樣本的選取參考粉絲

數(shù)、年齡、性別等指標,其中粉絲數(shù)是主要指標。 本研究綜合考慮日本 Tik Toker 的實際情況,選取了

Tik Tokランキング-TiToRa( https: / / ttranking. net / )榜單前 100 名,并以年齡和性別作為次要指標,根

據(jù)本研究對青少年年齡的限定,從 100 名 Tik Toker 中選取 25 歲以下的用戶,最終共得到 12 個樣本,

男女比例均衡。 Tik Toker 的前 5 名樣本平均年齡為 16 歲,多為 00 后群體,低齡化傾向更為明顯。

研究樣本數(shù)據(jù)如表 2 所示。

表 2 研究樣本

編號 網(wǎng)絡(luò)名稱 性別 年齡 粉絲數(shù) 獲贊數(shù)(m) 作品數(shù)

1 Hinata 女 12 2. 5m 59. 7 489

2 ねお 女 17 1. 1m 23. 0 304

3 はやたく 男 18 1. 1m 16. 0 411

4 ゆな たこ 女 14 987. 5k 22. 8 505

5 りかりこ 女 19 949. 7k 10. 4 268

6 ひなた 男 21 852. 9k 11. 0 362

7 まいきち 女 14 741. 9k 24. 6 635

8

まあたそ@ 岡山が生んだ

奇跡の不細工

女 23 731. 3k 6. 5 144

9 ☆イニ☆(じん) 男 23 645. 7k 7. 8 170

10 こたつ《にょ 》 男 23 587. 4K 15. 8 95

11 馬場海河 男 18 527. 2k 6. 7 151

12 きょーへい 男 23 502. 5k 4. 8 182

說明:表中 m 是指百萬;k 是千

在 12 個樣本用戶中,除一人(ねお)未設(shè)置頭像外,共得到 11 張 Tik Toker 頭像圖片,本研究選

取抖音短視頻中高于平均獲贊數(shù)的短視頻作品,共得到 473 個短視頻研究樣本。

·50· 2022 年第 1 期

第5頁

三、日本青少年個人基本信息和短視頻作品的自我呈現(xiàn)

(一)日本青少年個人基本信息的自我呈現(xiàn)分析

1. 個人頭像:美化后的現(xiàn)實形象

個人頭像往往是個人形象塑造、虛擬交往中的關(guān)鍵符號,而且經(jīng)常變化。 本研究從個人頭像的

照片取景、人物面部表情和照片類型等 3 個二級指標進行分析,如表 3 所示。

表 3 樣本用戶個人頭像的照片取景、人物面部表情和照片類型

項目 數(shù)量(人) 占比(%)

取景

肩部以上 2 18. 18

膝蓋以上 8 72. 73

全身 1 9. 09

表情

笑容(積極) 6 54. 55

平靜(中性) 3 27. 27

其他(消極) 2 18. 18

類型

藝術(shù)照 2 18. 18

生活照 6 54. 55

自拍照 3 27. 27

其他 0 0. 00

合計 11 100. 00

表 3 中取景、表情項目的分類、標準和短視頻作品的評價保持一致。 通過數(shù)據(jù)整理,有以下 4 個

發(fā)現(xiàn):①日本青少年傾向于設(shè)置個人照片作為頭像,包括生活照、藝術(shù)寫真和自拍照等;②照片的取

景一般為中景,與用戶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親密也不疏遠;③以生活照為主,其次為自拍照和藝術(shù)

寫真,照片的還原度更高;④表情多為笑容,照片生活氣息更重、更符合個體的現(xiàn)實形象,偏向于呈現(xiàn)

一個溫暖、親和的外在形象。

2. 個人網(wǎng)名:個性化的可視化符號

個人網(wǎng)名的選取是個體呈現(xiàn)自我、與他人進行交往的第一步。 個人網(wǎng)名的設(shè)置過程中,個體能

掌握主動權(quán),極大地發(fā)揮主動性,塑造出個性化的角色形象。 本研究從個人網(wǎng)名的來源和文本符號

情況來做分析,如表 4 所示。

表 4 樣本用戶個人網(wǎng)名的來源情況和文本符號情況

項目 數(shù)量(人) 占比(%)

來源

真實姓名 1 8. 33

昵稱 8 66. 67

其他 3 25. 00

文本符號

純本國文字 7 58. 33

本國和外國文字組合 0 0. 00

文字圖形組合 5 41. 67

合計 12 100. 00

王朝陽 等:日本青少年的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特征和文化因素分析 ·51·

第6頁

通過數(shù)據(jù)整理分析,有 5 點發(fā)現(xiàn):①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個人網(wǎng)名來源主要包括真實姓名和昵

稱。 其中,使用昵稱的接近 67%,如“りかりこ” “きょーへい” ,這種網(wǎng)名更符合朋友或同學(xué)間互相

稱呼的小名或者外號,親近度更高。 昵稱的結(jié)構(gòu)相對復(fù)雜,包括文字、文本符號、卡通圖標等,取名來

源多出自小名、綽號等。 ②文本符號組合包括中英文組合和文字圖形組合,Tik Toker 網(wǎng)名中文字圖

形組合占比較高,如“ Hinata ” “ ゆな たこ ” ,這種方式使網(wǎng)名更富有想象力。 ③日本

青少年 Tik Toker 個人網(wǎng)名設(shè)置彰顯了自身的個性和獨特,使用“純?nèi)照Z”的占比最高(58%) ,如“

Hinata ” ,但“Hinata”是“ひなた”的音讀拼寫,與個體的社會現(xiàn)實姓名一致。 ④圖片符號的使用不

分性別,且具有多重含義。 如“ ”代表愛心,可以表現(xiàn)出女性可愛、親和的個性特點,也可以表達男

性熱情、活力的一面;“ ”代表火焰,可能表達個體熱情的性格特點,也可能是個體向觀者傳達自身

人氣高或希望人氣更高的信息。 ⑤英語文化的滲透迎合了大眾追逐時尚、走向國際化的需求。 日本

青少年 Tik Toker 傾向于使用卡通圖標等視覺化符號表現(xiàn)出親切、可愛的個性特點。 綜上,Tik Toker

傾向于呈現(xiàn)親切、活潑、個性的自我形象。

3. 個人簡介:去匿名性與互動性

在個人簡介的“簽名”中一般填寫自我描述、粉絲互動和其他社交鏈接等相關(guān)信息。

(1)自我描述方面

自我描述包括個人信息、職業(yè)信息、學(xué)校信息、住址信息、心情狀態(tài)等。 作為個人簡介的重要組

成部分,自我描述能體現(xiàn)個體的性格特征,粉絲互動能增強粉絲黏度。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 Tik Toker 都

有較為詳細的自我描述,會透露自己的年齡、職業(yè)、學(xué)校、家庭住址、心情狀態(tài)等信息,如“はやたく”

介紹自己是一名男高中生,“ ゆな たこ ”介紹自己 14 歲,讀初中二年級,“ひなた ”表達今

天有很愉快的心情,“☆イニ☆(じん) ”陳述自己為一名 Tik Toker。

(2)粉絲互動方面

粉絲互動信息的內(nèi)容多為對粉絲的感謝、粉絲團名稱、粉絲團標志等。 研究發(fā)現(xiàn),Tik Toker 會在

個人簡介中介紹自己粉絲團的昵稱或標志,或是希望粉絲關(guān)注自己在其他平臺的社交賬號。 如“

Hinata ”的粉絲團叫作“ひなちょす” ;“まいきち”的粉絲團標志為“ ” ,是一只可愛的藍色鯨魚

圖案;“きょーへい”會拜托瀏覽者點擊界面右上角的鏈接跳轉(zhuǎn)至 Twitter 和 YouTube 關(guān)注自己的社交

賬號。

(3)其他社交鏈接方面

其他社交鏈接包含了 Twitter、Instagram 和 YouTube 等。 研究發(fā)現(xiàn),Tik Toker 個人簡介中鏈接占

比從高到低分別是 Twitter 的 67%、Instagram 的 67%和 YouTube 的 58%。 日本青少年很希望借助 Tik

Tok 平臺進行其他社交平臺的跳轉(zhuǎn),進一步加強和粉絲的互動和溝通。

(二)日本青少年短視頻作品的自我呈現(xiàn)分析

短視頻作品的自我呈現(xiàn)評估指標體系包含了視覺元素評估指標和聽覺元素評估指標。 其中,視

覺元素包括人物數(shù)量、視頻取景、拍攝場景、外貌修飾、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和視頻特效等方面;聽覺

元素則包含了音樂類和人聲類等方面。

1. 短視頻作品視覺元素:喜劇感與積極性的融合

(1)人物數(shù)量方面

Tik Toker 拍攝的視頻作品中,人物主體均以用戶本人為主。 在人物數(shù)量上,有單人、雙人及多人

等。 其中,單人短視頻占比超過 60%,其次是雙人短視頻。 在雙人或多人短視頻中,合拍對象通常為

朋友、同學(xué)、同事及親人等關(guān)系,視頻內(nèi)容一般為合照、舞蹈和故事等。

·52· 2022 年第 1 期

第7頁

表 5 短視頻人物數(shù)量情況

項目 數(shù)量(條) 占比(%)

單人 284 60. 04

雙人 146 30. 87

多人 43 9. 09

合計 473 100. 00

(2)視頻取景方面

Tik Toker 的短視頻取景方式主要有 3 種,分別是肩部以上、膝蓋以上和全身。 Tik Toker 傾向于

膝蓋以上的取景方式,既能清楚傳遞面部表情細節(jié),又能展示相關(guān)的肢體配合動作,使視頻畫面、傳

遞訊息更豐富。

表 6 短視頻取景情況

項目 數(shù)量(條) 占比(%)

肩部以上 101 21. 35

膝蓋以上 257 54. 34

全身 115 24. 31

合計 473 100. 00

(3)拍攝場景方面

Tik Toker 短視頻拍攝的場景一般分為室內(nèi)和室外兩類。 室內(nèi)場景一般包括家庭、學(xué)校教室、商

場休息區(qū)和辦公室等地,其中家庭場景具體包括客廳、房間、浴室和陽臺等。 室外場景一般包括公

園、街邊、廣場、學(xué)校走廊、操場和天臺等。 數(shù)據(jù)表明,Tik Toker 短視頻拍攝場景傾向于室內(nèi),占比達

到 70%以上,其中家庭場景出現(xiàn)頻率最高,各種空間都有甚至包括浴室,這可能與家庭場景的自由、

開放等因素有關(guān)。

表 7 短視頻拍攝場景情況

項目 數(shù)量(條) 占比(%)

室內(nèi) 372 78. 32

室外 103 21. 68

合計 475 100. 00

(4)外貌修飾方面

Tik Toker 短視頻作品中,外貌修飾可分為面部、發(fā)型和服飾三類。 Tik Toker 一般都比較注重面

部和發(fā)型修飾,性別差異不大。 如人氣榜第一“Hinata”雖然只有 12 歲,但已經(jīng)懂得化妝、編發(fā)等。

在服飾方面,通常有日常、正式和特殊穿著 3 類。 正式穿著一般為襯衫、西裝和禮服等,用于出

席聚會或活動現(xiàn)場。 特殊穿著主要包括校服、古裝、和服、Cosplay 用服飾等。 Tik Toker 基本以日常

穿著為主,一旦改變?nèi)粘P蜗?往往會有較高的點贊。 特殊穿著也有較大比例,達到 12%,主要出現(xiàn)

在萬圣節(jié)、元旦和學(xué)校慶典等特殊的時間節(jié)點,Tik Toker 傾向于穿上非日常服飾進行表演,帶有濃厚

的節(jié)日氛圍和生活氣息,使短視頻的自我呈現(xiàn)也具有儀式感。 如“ねお”在萬圣節(jié)身穿惡魔裝跳舞,

王朝陽 等:日本青少年的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特征和文化因素分析 ·53·

第8頁

“まいきち”在新年之際身穿和服唱歌等。

表 8 短視頻服飾搭配情況

項目 數(shù)量(條) 占比(%)

日常穿著 409 86. 11

正式穿著 7 1. 47

特殊穿著 59 12. 42

合計 475 100. 00

(5)面部表情方面

Tik Toker 短視頻作品中,面部表情有積極情緒、消極情緒、中性情緒和其他 4 類。 積極情緒包括

笑容、搞怪、賣萌和大叫等,消極情緒包括哭泣、憤怒和瞪眼等,中性情緒一般為平靜和注視等。 Tik

Toker 的表演以積極情緒為主,主要有笑容和搞怪,笑容有微笑、露齒笑和大笑等,搞怪有做鬼臉、吐

舌頭和翻白眼等。 如“ Hinata ” “ねお” “ひなた ”等人在視頻中會時不時翻幾下白眼。 而消

極情緒、中性情緒占比較低,不足 2%,此類情緒一般為 Tik Toker 配合音樂的刻意表演,如配合敘事

型音樂而表現(xiàn)出的吃驚、疑惑、發(fā)呆等各類表情。

表 9 短視頻人物面部表情情況

項目 數(shù)量(條) 占比(%)

積極情緒 457 94. 23

消極情緒 7 1. 44

中性情緒 6 1. 24

其他 15 3. 09

合計 485 100. 00

(6)肢體動作方面

Tik Toker 短視頻作品中,肢體動作包括全身動作、手部動作和其他動作等。 其中,以手部動作為

主,包括互動類、輔助類和手勢舞 3 種。 互動類手勢指視頻主體通過鏡頭直接與觀者進行互動,比如

直指鏡頭、向鏡頭伸手等動作;輔助類手勢一般與音樂節(jié)奏或歌詞含義相符,此類視頻通常包含運鏡

技巧和視頻特效;手勢舞是用手來表現(xiàn)音樂節(jié)奏和歌詞的舞蹈,最能體現(xiàn)抖音特色。 在全身動作方

面,包括輔助類和舞蹈類。 輔助類全身動作一般與音樂節(jié)奏或歌詞含義相符,或是進行敘事類表演;

舞蹈類即幅度更大的全身性舞蹈動作。

表 10 短視頻人物肢體動作情況

項目 數(shù)量(條) 占比(%)

手部動作 297 65. 85

全身動作 153 33. 93

其他 1 0. 22

合計 451 100. 00

·54· 2022 年第 1 期

第9頁

(7)視頻特效方面

視頻特效包括 Tik Tok 自帶視頻特效和視頻剪輯特效兩類。 Tik Tok 自帶視頻特效包括濾鏡、快

慢速、貼圖拍攝等前期特效和抖動、倒放、反復(fù)、慢動作等后期特效;視頻剪輯特效包括拼接、字幕、表

情包等。 整個樣本中,特效視頻占比達到 39%,表明用戶習(xí)慣在拍攝或剪輯視頻時添加特效,也能體

現(xiàn)出年輕用戶借助這種手法表達自我、塑造自我形象的特性。

2. 短視頻作品聽覺元素:節(jié)奏感與敘事性的并存

本研究將從音樂類和人聲類對短視頻作品的聽覺元素進行分析。

(1)音樂類

研究發(fā)現(xiàn),Tik Tok 比較熱門的短視頻音樂主要有 3 種類型:節(jié)奏類、敘事類和演唱類。

節(jié)奏類音樂占比最大。 該類型音樂一般節(jié)奏強烈、旋律易記,便于拍攝者配合音樂節(jié)奏運用運

鏡技巧或添加視頻特效,或是利用音樂節(jié)奏或特殊音色進行其他表演。 此類音樂容易被觀者所記

憶,與之對應(yīng)的手勢或肢體動作更易于觀者進行模仿和二次創(chuàng)作,進一步擴大音樂視頻內(nèi)容的傳播

范圍。 如“ねお”發(fā)布的第一部短視頻作品選取了《 beautiful》英文歌曲,在她的視頻中配合音樂節(jié)奏

做出相應(yīng)的手勢動作,并運用運鏡技巧和視頻的后期特效,使視頻畫面隨節(jié)奏一起“抖動” ,增強了視

頻的內(nèi)容觸達效果。

敘事類音樂,歌詞攜帶的信息豐富、畫面感較強。 此類型音樂便于拍攝者把握、配合節(jié)奏和歌詞

做出相應(yīng)的手勢或肢體動作,為音樂增添配套的視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音樂視頻的內(nèi)容觸達

效果。 如《 heartbeat》等英文歌曲,《手振りダンス》等日文歌曲爆款。 “ Hinata ” 選取了《少林

英雄》歌曲拍攝一條手勢舞短視頻,該作品點贊量達 277. 6k,高于平均點贊量 127%。 除手勢舞外,

敘事類音樂也便于拍者配合歌詞做出相應(yīng)的表情和動作,視頻風(fēng)格多為幽默搞怪類,趣味性更強,更

易引起觀者的情感共鳴。 敘事類音樂視頻同樣易于觀者的記憶和模仿,便于觀者的二次創(chuàng)作和

傳播。

演唱類音樂即拍攝者利用伴奏演唱或無伴奏清唱,一般分為專業(yè)演唱者和業(yè)余演唱者。 Tik Toker 多以業(yè)余演唱者為主,如“はやたく” “ ゆな たこ ” “まいきち” 等,視頻多以無伴奏清唱

為主,演唱設(shè)備一般為手機和耳機,且此類視頻數(shù)量較少。

表 11 短視頻背景音樂選取情況

項目 數(shù)量(條) 占比(%)

節(jié)奏類 264 60. 00

敘事類 168 38. 18

演唱類 8 1. 82

合計 440 100. 00

(2)人聲類

Tik Toker 發(fā)布的短視頻中,也有不添加背景音樂,而選擇純?nèi)寺曌鳛槁犛X要素的,但比例較低。

純?nèi)寺曇话惴譃閱蜗蝾惡突宇悆煞N。 單向類即拍攝者直視鏡頭,仿佛在和觀者直接溝通一

樣,直接以言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當視頻主體為兩人或以上時,主體間產(chǎn)生以語言為媒介的

人際交往或群體交往,即為互動類人聲,此類視頻內(nèi)容一般為故事類表演或日常生活片段。 單向類

一般為提問、聊天等形式。 樣本中互動類人聲視頻較少,朋友間合拍視頻一般也會選擇背景音樂。

王朝陽 等:日本青少年的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特征和文化因素分析 ·55·

第10頁

表 12 短視頻背景人聲情況

項目 數(shù)量(條) 占比(%)

單向類 26 96. 30

互動類 1 3. 70

合計 27 100. 00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在個人基本信息評估指標體系中,Tik Toker 呈現(xiàn)出去匿名性,注重粉絲

關(guān)系維護等特征。 Tik Toker 的表演并未明確劃分現(xiàn)實社會和虛擬網(wǎng)絡(luò)社會,“前臺” “后臺” 界限較

為模糊,實際上拉近了與觀眾的社會交往距離。 而在短視頻作品評估指標體系中,短視頻作品的視

覺元素更多地體現(xiàn)為喜劇感和積極性的融合。 而在定位為音樂短視頻社交產(chǎn)品的 Tik Tok 中,大多

數(shù)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會選擇為自己的短視頻作品添加背景音樂,并以動感、活潑、快節(jié)奏的流行節(jié)

奏類音樂為主,結(jié)合運鏡等拍攝技巧制作酷炫創(chuàng)意的短視頻作品。 多種聲音元素的使用有效地打破

了國家、文化界限,受到青少年喜歡,成為跨文化傳播載體之一。

四、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自我呈現(xiàn)的特征和文化因素

(一)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自我呈現(xiàn)的特征

網(wǎng)絡(luò)創(chuàng)造的虛擬空間為當代青少年群體提供了多元化的“表演” 舞臺,線上“虛擬自我” 與線下

“真實自我”之間的界限逐漸被社交網(wǎng)絡(luò)的跨時空特性打破,一種受制于“場景地理”

[23] 的局面正在

形成。 在網(wǎng)絡(luò)空間的缺場交往里,青少年的自我呈現(xiàn)更加積極主動。 在 Tik Tok 中,日本青少年通過

對節(jié)奏感、敘事性較強音樂的選取,以笑容為主體的積極情緒表達,通過“化妝”等手法對個人形象的

美化,運用運鏡等拍攝技巧和抖動等視頻剪輯特效發(fā)揮自身的能動創(chuàng)造性,與觀者積極互動實現(xiàn)虛

擬交往等行為都充分展現(xiàn)出他們渴望表達自我、尋求社會認同,他們擅長于快速適應(yīng)新媒介并為己

所用,在社交網(wǎng)絡(luò)空間里塑造更加積極個性的個人形象。

1. “偽后臺”化的前臺表演

戈夫曼認為人的行動區(qū)域主要分為“前臺” 和“后臺” ,與陌生人或偶然結(jié)識的人發(fā)生的行為被

稱為“前臺行為” ,而后臺則是演員們真實行為的區(qū)域,一般只有親近的人才能看到。 在互聯(lián)網(wǎng)場域,

大眾被賦予自我整飭的權(quán)力和后臺空間,表演者有意“給予”的表達被強化,而無意傳達的“流露”被

削弱[24]

,前臺的呈現(xiàn)行為總是帶有一些表演成分[25]

。 但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自我呈現(xiàn)行為卻具有

“偽后臺”化特征。 在場景方面,雖然日本青少年在短視頻平臺面對的觀眾大多數(shù)都是陌生人,但他

們通過在“后臺”區(qū)域,如臥室、浴室等私密場景的表演,將“后臺前臺化” ,形成了一種“偽后臺”化的

表演。 在行為方面,當面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進行表演時,日本青少年也不會有絲毫膽怯、尷尬和抵

觸等情緒,甚至?xí)ㄟ^一些好友間的互動行為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如比心、貼近鏡頭等。 這與戈

夫曼認為的“在彼此不太熟悉的鄰居來說,了解對方的私生活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

[25] 的狀況是

截然相反的。

2. 戲劇化的形象塑造

日本文化向來以“謹言慎行”為準則,在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下,作為動物和人類與生俱來的性格特

質(zhì)———“愛演” “愛表現(xiàn)”的表達天性一直被束縛。 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智能移動終端時代,一方面,傳播技術(shù)

賦予個體表達自我的能力,人人皆是媒體;另一方面,傳播技術(shù)聯(lián)結(jié)起傳統(tǒng)意義上的傳者受眾,建立

起詹金斯的“家庭情境”

[26]

,不僅增強了群落內(nèi)部的聯(lián)結(jié),也加強了群落外群體對特定文化內(nèi)容的忠

誠。 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的戲劇化形象塑造特點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其一,個性化和多元化。 他們充

分利用視覺元素和聽覺元素,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背景音樂等方面打造戲劇效果,使其自我呈現(xiàn)

·56· 2022 年第 1 期

第11頁

具備獨特的個性特征,形式也更為多元。 這種戲劇化的舞臺形象塑造,使粉絲借助互動更為依賴。

其二,低齡化。 Tik Tok 人氣用戶排行榜的平均年齡較低,但 Tik Toker 樣本發(fā)布作品數(shù)量卻很高,表

演過程也充滿了搞怪類表情、敘事類音樂,整體表演欲更強。

3. 理想化的低齡用戶呈現(xiàn)

年齡可能是導(dǎo)致自我呈現(xiàn)差異的另一影響因素,比較而言,年輕的青少年喜歡玩耍和展示,不斷

地重新創(chuàng)造高度裝飾、風(fēng)格精致的身份,而年長的青少年傾向于選擇一種樸素的美學(xué),以此來證明自

己和他人的聯(lián)系,表達真實的身份概念。

[27] 同時,自我意識較不穩(wěn)定的青少年的在線自我呈現(xiàn)更頻

繁,且呈現(xiàn)更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和個人偏好,自我意識較穩(wěn)定的青少年呈現(xiàn)的在線自我與離線自我

較為一致。

[28]本研究中,Tik Toker 樣本的年齡平均值更低,且小于 15 歲的“ Hinata ” “ ゆな

たこ ” “まいきち”等用戶的短視頻發(fā)布量分別為 489 條、505 條、635 條,比其他 Tik Toker 短視

頻發(fā)布量平均值 310 條高出 75%。 因此,年齡較小、還未形成穩(wěn)定自我意識的個體會更加頻繁地在

社交類平臺上呈現(xiàn)自我,且個人形象普遍積極化、理想化。

(二)自我呈現(xiàn)特征背后可能的文化因素

社會個體的自我呈現(xiàn)不可避免會受到文化差異性的影響。 一項研究表明,日本的語前聾人使用

移動社交媒體進行短信文本傳播時,頻繁使用表情符號來表達情緒、樹立可愛形象以及抒發(fā)更豐富

的內(nèi)心情感。

[29-30]這與日本青少年群體對漫畫和動畫的喜愛,以及在日本文化中固有的對視覺藝術(shù)

的偏好有關(guān)。

[31]日本民族的偶像文化、蘿莉文化、共同體文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本青

少年群體的自我認知與表露,類似于中國青少年用戶在抖音平臺上的“狂歡化”景觀并未出現(xiàn),現(xiàn)有

的非日本研究中社交媒體使用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如和學(xué)習(xí)成績的負相關(guān)[32]

、網(wǎng)絡(luò)成癮[33]

、失落

感和孤獨感,及現(xiàn)實的社交圈縮小[34]等問題也并未在日本普遍出現(xiàn)。

與英文里的 Idol 相比,“偶像”被定位成謙卑的甚至是過分羞怯以及自貶的客體,常常由對自我

的否定出發(fā),尋求積極向上、不懈努力以換取他人認可的形象。

[35] 日本“偶像”文化的典型特征即為

親近和謙卑,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培養(yǎng)” “陪伴成長”為訴求點的“養(yǎng)成系偶像” 。 “養(yǎng)成”是日本偶像

與粉絲的共同成長模式,粉絲可以全程目睹和陪伴偶像的成長過程,甚至可以將自己代入理想偶像

的身份中,對偶像的成長變化感同身受。 “養(yǎng)成”具有精心的情感投入、高黏度的參與感及養(yǎng)成結(jié)果

所帶來的滿足與認同[36]等特點。 粉絲利用社交網(wǎng)絡(luò)“心智消費”

[37] 偶像的小故事,構(gòu)建起“心智消

費網(wǎng)絡(luò)” 。 養(yǎng)成系偶像往往以低齡、萌系為特征,以青澀感與天然感彌補專業(yè)性的不足。

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低齡化,樣本平均年齡為 16 歲。 這不僅與養(yǎng)成系偶

像相似,與日本蘿莉文化也很接近。 “蘿莉” (Loli)一詞最早來自納博科夫的小說《洛麗塔》 。 在歐美

蘿莉文化中,“蘿莉”是年齡在 8 ~ 14 歲,“有著超逸的風(fēng)度,有別于她們同年齡女孩難以捉摸、變幻不

定、銷魂奪魄、陰險狡黠的性感少女”

[38]的統(tǒng)稱。 20 世紀 90 年代初,“蘿莉”文化傳入日本,因其“深

深契合了日本本土文化的精髓、迎合了民眾的心理”

[39] 而快速發(fā)展,也和日本 ACG 文化的助推有

關(guān)。 在 ACG 文化中,“蘿莉”被定義為“外表年齡 8 ~ 15 歲,衣著美麗,嗓音稚嫩,沒有高挑性感的身

材,不能少年老成,相貌甜美的可愛少女” 。 后來,在日本又出現(xiàn)了“正太” ,即“年紀小、沒有胡子、很

可愛的男孩子” 。 日本最知名的 AKB48 系偶像的女孩們,平均入社年齡在 13. 6 歲,平均出道年齡約

16 歲。 杰尼斯男性偶像則是最小 8 歲就入社,平均出道年齡約 15、16 歲。

日本偶像文化中,對待偶像的丑聞是零容忍的態(tài)度。 偶像作為販賣夢想和愛的一種職業(yè),不允

許飲酒、吸毒、戀愛,必須保持其在粉絲心目中的形象,有責(zé)任保持對粉絲的忠貞。 Tik Tok 使日本偶

像文化由線下變?yōu)榫€上,但偶像和粉絲之間的傳統(tǒng)關(guān)系并未改變。 Tik Toker 在短視頻社交網(wǎng)絡(luò)中很

注意自己的形象,也很看重他人對自我形象的看法,并主動表現(xiàn)出美好、積極的一面。 另外,日本人

的生活不是個人的生活而是作為共同體的一員的生活。 在這種共同體文化或恥感文化中最為推崇

王朝陽 等:日本青少年的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特征和文化因素分析 ·57·

第12頁

的是共同體內(nèi)部人與人之間互相的和睦關(guān)系。 因此,日本青少年成長中,經(jīng)常會聽到諸如“ 他人

(人)正看著呢” “不感到害羞嗎” “做什么樣事情都可以,只是不要做使別人感到討厭的事”等諸多訓(xùn)

誡。

[40]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青少年之間的交往保持界限和距離,不談?wù)撟约旱目鄲馈?dān)憂等個人問

題。 近現(xiàn)代日本社會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蝕,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正在膨脹,個性和張揚成為他們的標

簽。 即便如此,日本青少年的人際交往還有恥感文化的影子,Tik Toker 的自我表現(xiàn)也依然謙遜和積

極。 具體來看,他們會通過提升短視頻的發(fā)布頻率,增強和粉絲的互動性,積極回應(yīng)粉絲對他們的關(guān)

注;其次,他們會控制社交網(wǎng)絡(luò)中的負面態(tài)度和行為,盡量避免負面情緒的表達。 在短視頻作品中,

他們會盡量避免生氣、悲傷等消極情緒的流露,多以笑容等積極情緒完成表演,傾向于呈現(xiàn)一個積極

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個人形象。

在自拍文化成為流行和智能手機成為年輕一代的娛樂核心等多因素的推動下,Tik Tok 成為日本

青少年喜歡的移動社交應(yīng)用之一。 15 秒的短視頻勾勒出媒介技術(shù)重構(gòu)下虛擬的“后偶像” 時代,不

論是形態(tài)、特征都和傳統(tǒng)的“偶像” 存在相似,但短視頻創(chuàng)設(shè)的交互空間使 Tik Toker 不再是一種職

業(yè),存在更多自主性和個性。 Tik Toker 和粉絲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 生活中的握手、廣告接拍成

為 Tik Toker 的日常,而不再需要“握手劵”等的束縛。 Tik Toker 也不再是“養(yǎng)成” ,而是一種個人空間

的自然生長。 “后偶像”時代的形成,不僅千絲萬連于日本傳統(tǒng)文化,更深受短視頻高度互動性、開放

性的影響。 短視頻在日本青少年人群中的廣泛使用,給傳統(tǒng)“偶像”文化帶來了危機感,重構(gòu)了現(xiàn)代

日本“偶像”文化。

雖然國家和文化背景存在差異,但技術(shù)發(fā)展帶來的社交媒體沉迷往往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青少年

的成長也具有相似的特征,對日本青少年 Tik Toker 的自我形象呈現(xiàn)的了解,有助于加深對海外短視

頻用戶的行為認知,對中日青少年的跨國友好交流具有積極作用。 同時,線上自我呈現(xiàn)行為對個體

的自我認同、群體認同均產(chǎn)生影響,還會推動社會觀念、社會文化等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進而再次作

用于社會個體的社會化進程。 青少年在社會信息系統(tǒng)中的位置和作用理應(yīng)受到關(guān)注。

參考文獻:

[1] SNS 利用狀況、Facebook35. 0%、Twitter44. 7%、Instagram34. 5%、TikTok7. 7%. 2019-08-22. [ 2021-02-22] https: / /

mmdlabo. jp / investigation / detail_1813. html.

[2] J. J. Arnett. Emerging Adulthood: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5) :469.

[3] E. H. Erikson.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W. W. Norton & Company. 1994.

[ 4] S. B. Woll,P. Young. Looking for Mr. or Ms. Right:Self-presentation in Videodati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89,51:483-488.

[5] J. R. Dominick.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Personal Home Pages and Self-represent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9,76(4) :646.

[6] S. R. Stern. Virtually Speaking:Girls’ self-disclosure on the WWW. Women's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2002,25( 2) :

223-253.

[7] Z. Papacharissi.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Virtual life: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 Home Page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2,79(3) :643-660.

[8] K. D. Trammell,A. Keshelashvili. Examining the New Influencers:A self-presentation Study of A-list Blog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5:968-982.

[9] S. Zhao. The Digital Self: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of Telecopresent Others. Symbolic Interaction, 2005, 28 ( 3) :

387-405.

[10] 武小軍. 網(wǎng)名成因的社會語言學(xué)闡釋. 求索,2006,11:191-192.

[11] K. L. Schmitt,S. Dayanim,S. Matthias. Personal Homepage Construction as an Express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8,44(2) :496.

·58· 2022 年第 1 期

第13頁

[12] S. Zhao,S. Grasmuck,J. Martin. 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Facebook:Digital Empowerment in Anchored Relationship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5) :1816-1836.

[13] B. Banczyk,N. Kr?mer,M. Senokozlieva. The “wurst” Meets “ fatless” in MySpa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Personality and Self-presentation in an Online Community.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Montreal,Canada) ,2008.

[14] E. Mazur,L. Kozarian. Self-present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Blogs of Adolescents and You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2010,25(1) :124-144.

[15] C. Zhao,G. Jiang.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Visual Self-Presentation Through Social Networking Site Profile Images/ /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ACM,2011:1129-1132.

[16] J. Rui,M. A. Stefanone. Strategic Self-presentation Online:A Cross-cultural Stud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3,

29(1) :110-118.

[17] 文涵. 私人領(lǐng)域公共化現(xiàn)象研究———基于 Instagram 用戶自我呈現(xiàn)的內(nèi)容分析. 西安: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

論文,2017.

[18] 汪漩. 女性在社交網(wǎng)站中的自我呈現(xiàn)———以“校內(nèi)網(wǎng)”為例. 沈陽:遼寧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0.

[19] 丁道群. 網(wǎng)絡(luò)空間的自我呈現(xiàn)———以網(wǎng)名為例. 湖南師范大學(xué)教育科學(xué)學(xué)報,2005,3.

[20] 洪崗,張振. 多模態(tài)視頻語篇《我和你(You And Me) 》的構(gòu)成意義分析. 外語電化教學(xué),2010,6:20-24.

[21] 姚銀燕,陳曉燕. 對視頻語篇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以一則企業(yè)形象電視廣告為例. 外國語文,2013,1:86-91.

[22] 嚴慧仙. 多模態(tài)視頻話語分析對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的啟示———以《舌尖上的中國》 為例. 外語電化教學(xué),2015,3:

69-74.

[23] 約書亞·梅羅維茨. 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 肖志軍譯. 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2:22.

[24] 董晨宇,丁依然. 當戈夫曼遇到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媒體中的自我呈現(xiàn)與表演. 新聞與寫作,2018,1:56-62.

[25] 歐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xiàn). 馮鋼譯. 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8:29,103.

[26] H. Jenkins. Convergence Culture: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6:81.

[27] S. Livingstone. Taking Risky Opportunities in Youthful Content Creation:Teenagers’ Use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Intimacy,Privacy and Self-expression. New Media & Society,2008,10(3) :393-411.

[28] C. Fullwood,B. M. James,C. H. Chen-Wilson. Self-concept Clarity and Online self-presentation in Adolescents. 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2016,19(12) :716-720.

[29] N. Gottlieb,M. McLelland. Japanese Cybercultures. New York:Routledge. 2003:50-59.

[30] K. Miyake. How Young Japanese Express Their Emo-tions Visually in Mobile Phone Messages:A Social Linguistic Analysis. Japanese Studies,2007,27(1) :53-72.

[31] H. Katsuno,C. Yano. Kaomoji and Expressivity in a Japanese Housewives' Chatroom / / B. Danet,S. C. Herring. The Multilingual Internet:Language,Culture,and Communication Online. Ox-ford,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278-300.

[32] D. Liu,P. A. Kirschner,A. C. Karpinski.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Academicperformance and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7,77:148-157.

[33] 盧西亞·羅莫,斯蒂芬妮·比烏拉克,勞倫斯·科恩,格雷戈里·米歇爾. 青少年電子游戲與網(wǎng)絡(luò)成癮. 葛金玲

譯.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2016.

[34] R. Kraut,M. Patterson,V. Lundmark,et al. 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1017-1031.

[35] 陳霖,薛景. 日本偶像文化傳播的“粘合力” . 蘇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8,1:53-61.

[36] 好娜. “養(yǎng)成系” :偶像文化產(chǎn)業(yè)在中國的興起與困境. 傳播力研究,2019,2:5-6.

[37] 田中秀臣. AKB48 的格子裙經(jīng)濟學(xué)———素人偶像的創(chuàng)意行銷效應(yīng). 江裕真譯.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

司,2013:85.

[38] 神樣. 蘿莉兇猛———“萌”文化淺淡. 大眾軟件,2006,18:2.

[39] 劉樹晟. 當代“蘿莉”文化解讀. 當代青年研究,2010,10:13-18.

[40] 趙書文. 試析日本文化深層特質(zhì). 科技信息,2008,28:499;507.

王朝陽 等:日本青少年的短視頻自我呈現(xiàn)特征和文化因素分析 ·59·

第14頁

The Self-pres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Adolescents

on Short Video and Analysis of Cultural Factors:

Taking Japanese Version Tik Tok as a Case

Wang Chaoyang,Wu Ke(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The popularity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wide use of intelligent mobile terminal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short video social networking. This study takes tiktok APP Japanese version Tik

Tok as a case study,constructs a short video self-present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and uses the text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self-pres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adolescent Tik Toker from a micro perspectiv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self-pres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adolescent Tik Toker are "

pseudo backstage" stage performance,dramatic image building and idealism of young users. Janpanese adolescent Tik Tokers' self-presentation is positive and optimistic,self disciplined and modest, which may be influenced by the Japanese idol culture.

Key words:self-presentation; short video; Japanese adolescents; Tik Toker

■收稿日期:2021-03-24

■作者單位:王朝陽,武漢大學(xué)媒體發(fā)展研究中心、武漢大學(xué)新聞與傳播學(xué)院;湖北武漢 430072

吳 可,武漢大學(xué)新聞與傳播學(xué)院

■責(zé)任編輯:劉金波

·60· 2022 年第 1 期

百萬用戶使用云展網(wǎng)進行在線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檔,即可一鍵上傳,自動生成鏈接和二維碼(獨立電子書),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網(wǎng)站!
收藏
轉(zhuǎn)發(fā)
下載
免費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費制作
x
{{item.desc}}
下載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