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SF在生殖領域
的專家共識解讀
G-CSF在生殖領域
的專家共識解讀
目
錄 CONTENTS
G-CSF在生殖領域的臨床應用
G-CSF用藥的安全性評價
G-CSF在用藥前檢查、監(jiān)測和方法
1
2
3
4 G-CSF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G-CSF在薄型子宮內膜患者的應用
子宮內膜厚度影響妊娠結局
? 子宮內膜過薄會導致妊娠率降低,適當?shù)淖訉m內膜厚度和形態(tài)對成功妊娠至關重要。
? “薄型”和“正?!弊訉m內膜的界限目前仍存在爭議,部分學者將薄型子宮內膜定義
為在排卵日、新鮮體外受精(IVF)周期中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或凍融
胚胎移植(FET)周期中孕酮開始日測量的子宮內膜厚度<7mm或8mm。
薄型子宮內膜的治療方法
? G-CSF
? 西地那非
? 已酮可可堿
? 維生素E
? 左旋精氨酸
? 富含血小板血漿
新型治療方案
? 雌激素
? 阿司匹林
? 中藥
常規(guī)治療方案
G-CSF治療薄型子宮內膜的基礎研究
G-CSF可提升子宮內膜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表達量,可增加整合素αvβ3和白血病
抑制因子(LIF)表達,亦可通過對滋養(yǎng)層和蛻膜局部的免疫調節(jié)促進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
進而影響子宮內膜血管重塑、改善子宮內膜血流和厚度。
薄型內膜+GCSF 薄型內膜+鹽水 P值
纖連蛋白 0.79 0.71 0.71
血管內皮生
長因子受體
(VEGFR2)
3.11 1.84 0.0011
生殖細胞核
抗原
(PCNA)
10.56±4.25 2.31±2.01 P<0.01
脫氧核苷酸
末端轉移酶
(TUNEL)
16.97±4.42 28.50±7.92 P<0.01
G-CSF治療薄型子宮內膜的臨床研究
G-CSF治療薄型子宮內膜的臨床研究體外受精的薄型子宮內膜患者,無論是新鮮胚胎移植還是
凍融胚胎移植,采用G-CSF宮腔灌注可增加子宮內膜厚度,改善子宮內膜下血流狀況,提高臨
床妊娠率。
對于復發(fā)性流產(RSA)的患者,采用宮腔灌注G-CSF也可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降低流產率。
專家意見和推薦
薄型子宮內膜宮腔灌注G-CSF的適用人群:
經(jīng)過個體化的綜合病因篩查與分析,對于常規(guī)雌激素、阿司匹林和
中藥治療無效的薄型子宮內膜患者,可以嘗試宮腔灌注G-CSF改善
子宮內膜容受性。
專家意見和推薦
不同助孕、移植方式患者宮腔灌注G-CSF的臨床應用建議:
? 擬行新鮮周期胚胎移植患者可于hCG日進行宮腔灌注G-CSF300ug。
? 擬行凍融胚胎移植且采用激素替代治療準備內膜患者,可于月經(jīng)第8天、11天、
13天宮腔灌注G-CSF,每次300ug。
? 擬自然受孕的薄型子宮內膜患者,可于圍排卵期(排卵前2天、前1天排卵當天)
連續(xù)3天進行G-CSF宮腔灌注治療,連續(xù)治療2個月經(jīng)周期或月經(jīng)干凈后2~3天
開始宮腔灌注G-CSF,每次300ug,隔2~3天灌注1次,共3~4次。
G-CSF在RIF患者的應用
反復種植失敗定義 (RIF)
? 反復種植失敗的精準定義尚未達成共識,一
般定義為:
? 年齡<40歲
? 連續(xù)3次及以上鮮胚或凍胚移植
? 至少移植4個優(yōu)質胚胎
? 未獲得臨床妊娠
? 經(jīng)過遺傳、內分泌、感染、免疫、男性等因
素全面篩查后仍病因不清楚及相應常規(guī)治療
后效果不佳的反復種植失敗被稱為不明原因
RIF。
RIF的病因復雜,母體因素占RIF病因的2/3
? 生殖器官病變
? 子宮內膜容受性不良
? 血栓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
? 染色體異常
? 透明帶硬化
? 胚胎培養(yǎng)環(huán)境
? 移植技術不佳
? …………
母體因素(占2/3) 胚胎因素(占1/3)
RIF的病因
針對RIF的母體因素涌現(xiàn)出多種新型治療方案
絨毛膜促
性腺激素
(HCG)
糾正子宮
解剖異常
宮縮抑制
劑
免疫治療
子宮內膜
搔刮術
自體新鮮外
周血單核細
胞
抗凝劑 G-CSF
G-CSF治療RIF的臨床研究
多項研究提示,在不明原因RIF治療中,采用宮腔灌注和皮下注射G-CSF,無論是在
新鮮胚胎移植周期或冷凍胚胎移植周期,均可提升化學妊娠率、種植率和臨床妊娠率,
且未有相關不良事件報道。
專家意見和推薦
G-CSF治療RIF的適用人群:
經(jīng)過個體化的綜合病因篩查與分析,推薦G-CSF作為嘗試治療不明
原因RIF的可選擇方法
專家意見和推薦
G-CSF治療URIF的臨床應用建議:
? 擬行新鮮周期胚胎移植患者可于hCG日實施宮腔灌注G-CSF300ug隨后取卵
日開始每日或隔日皮下注射G-CSF100-200ug (2-4ug/kg/次),至取卵后15
天或至胚胎發(fā)育正常時停藥。
? 擬行冷凍胚胎移植方案患者可于移植后當天皮下注射G-CSF100-200ug(2-
4ug/kg/次),每日或隔日1次,至胚胎發(fā)育正常時停藥。
G-CSF在RSA患者的應用
復發(fā)性流產的定義 (RSA)
國內外對于復發(fā)性流產的定義尚未統(tǒng)一:
? 2011年英國皇家婦產科協(xié)會(RCOG):與同一性伴侶連續(xù)發(fā)生3次或3次以上并于
妊娠24周前的胎兒丟失,包括生化妊娠,并強調流產連續(xù)性。
? 2012年美國生殖醫(yī)學會(ARSM):2次或2次以上的繼續(xù)妊娠失敗,明確排除生化
妊娠未強調流產的連續(xù)性及流產的孕周。
? 2017年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ESHRE):連續(xù)發(fā)生2次及以上妊娠24周前的胎
兒丟失,強調了流產的連續(xù)性。
? 復發(fā)性流產診治專家共識 (2022) : 建議將與同一配偶連續(xù)發(fā)生2次及以上在妊娠
28周之前的妊娠丟失定義為RSA,包括生化妊娠。
RSA病因復雜多樣,約50%RPL病因不明
? RSA的病因主要包括: 染色體或基因異常、解剖結構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栓前狀態(tài)、
內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男方因素以及環(huán)境心理因素等。
? 約50%RSA的具體原因及發(fā)病機制不明,排除以上因素的RSA稱為不明原因復發(fā)性流產
(RSA)。
環(huán)境心
理因素
染色體
或基因
異常
解剖結
構異常
自身免
疫性疾
病
血栓前狀態(tài) 內分泌
因素
感染因
素
男方因
素
RSA病因
先
天
性
獲
得
性
遺
傳
性
獲
得
性
不明原因復發(fā)性流產(RSA)被認為與同種免疫密切相關,又被稱為同種免疫型復發(fā)性流產。
子宮畸形
(雙角子宮、
單角子宮、
弓形子宮)
宮腔粘連、
子宮肌瘤
等疾病
糖尿病、腎病、
高血壓等疾病
隨著診斷技術的提升,RSA比例逐步下降
? 一項對1676例日本RSA患者進行的分析發(fā)現(xiàn),在未進行胚胎染色體檢測情況下,
69%RSA患者沒有明確病因,而進行胚胎染色體檢測后,RSA發(fā)病率下降至25%。
針對RIF的母體因素涌現(xiàn)出多種新型治療方案
靜脈注射
免疫球蛋
白
淋巴細胞
免疫治療
羥氯喹
環(huán)孢素
腫瘤壞死因
子α拮抗劑
G-CSF
G-CSF治療RSA的基礎研究
? G-CSF通過激活滋養(yǎng)層細胞的侵襲能力,促進滋養(yǎng)層細胞生長和胚胎著床。
? G-CSF通過調節(jié)妊娠免疫,幫助妊娠維持。
G-CSF治療RSA的臨床研究
G-CSF治療可提升妊娠率和活產率,降低流產率,不良反應輕微可耐受。
專家意見和推薦
G-CSF治療RSA的適用人群:
經(jīng)過個體化的綜合病因篩查與分析,推薦G-CSF作為嘗試治療RSA
的可選擇方法,但不推薦G-CSF作為未進行全面病因篩查的RSA的
常規(guī)治療方法。
專家意見和推薦
G-CSF治療RSA的臨床應用建議:
從排卵日或胚胎移植日開始每日或隔日皮下注射G-CSF100-200ug(2-
4ug/kg/次),至月經(jīng)來潮或確認妊娠后第7-8周陰道超聲檢查見到胎心時
酌情停藥。
G-CSF在hCG上升緩慢、胎發(fā)育遲緩患者的應用
初始hCG水平可預測妊娠結局
? 在一定范圍內,初始hCG值越高,上升速度越快,活產可能性越高。
? 排卵后12天和14天初始β-hCG值和翻倍情況對妊娠結局的預測價值更高。
排卵后12天βhCG(mIU/mL) <30.2 <30.2 ≥30.2 ≥30.2 <31.5 <31.5 ≥31.5 ≥31.5
排卵后12天14天β-hCG翻
倍量
<2.85 ≥2.85 <2.56 ≥2.56 <2.51 ≥2.51 <2.38 ≥2.38
臨床妊率 (%) 28.2 65.8 85.8 97.8 26.3 69.1 69.0 96.7
hCG動態(tài)上升情況預測妊娠結局
最早的研究報道,妊娠女性2天內hCG上升率至少為66%,隨后擴大樣本研究提示早
孕期出現(xiàn)疼痛和或出血的女性,2天內hCG的上升速率至少為53%,否則預示不良妊
娠。1天上升的中位數(shù)為50%,2天上升的中位數(shù)為124%。
G-CSF治療hCG上升緩慢、胚胎發(fā)育遲緩的機制
促進滋養(yǎng)細胞 調節(jié)妊娠免疫
的活性
調節(jié)子宮內膜
容受性
調節(jié)子宮內膜血管
重塑局部免疫及細
胞粘附系統(tǒng)。
刺激滋養(yǎng)細胞增殖并
抑制其凋亡,促進滋
養(yǎng)層細胞系的遷移、
侵襲。
降低T細胞的反應性,
并促進Th細胞向Th2
亞型極化,促進Treg
等多種負向免疫細胞
活性,參與母體對胚
胎免疫耐受的調節(jié)。
G-CSF治療hCG上升緩慢的臨床研究
? RSA患者經(jīng)G-CSF治療后,hCG水平顯著提升。
? 針對初始hCG值低、反復生化妊娠的患者,應用G-CSF可提升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
而NK細胞比例增加或TNF-α/IL-10比值升高的同種免疫異?;颊呖赡苁莾?yōu)勢人群。
專家意見和推薦
G-CSF治療hCG上升緩慢、胚胎發(fā)育遲緩的適用人群:
在排除禁忌證和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可以嘗試應用G-CSF治療
hCG上升緩慢或/和胚胎發(fā)育遲緩,以提高妊娠成功率。
專家意見和推薦
G-CSF治療hCG上升緩慢、胚胎發(fā)育遲緩的臨床應用建議:
每日或隔日皮下注射G-CSF100-200ug (2-4ug/kg/次),hCG上
升至正?;蚺咛グl(fā)育正常后再注射1周,hCG和超聲復查無異常酌
情停止注射G-CSF。
目
錄 CONTENTS
G-CSF在生殖領域的臨床應用
G-CSF用藥的安全性評價
G-CSF在用藥前檢查、監(jiān)測和方法
1
2
3
4 G-CSF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G-CSF用藥的安全性評價
? 幾乎沒有證據(jù)顯示在孕期使用G-CSF具有安全風險。動物模型的數(shù)據(jù)表明,僅在家
兔劑量比人類應用的劑量高出了1000倍時才發(fā)生胎盤栓塞。
? 研究報道,在接受G-CSF治療(植入期和早孕期)的患者中,沒有觀察到G-CSF對
母體、胎兒或嬰兒有任何重大不良反應,僅觀察到輕微的不良反應。
? 另外,重度慢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國際登記處(SCNIR)有大量關于妊娠期應用GCSF的數(shù)據(jù),沒有觀察到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
? 一項研究顯示,接受G-CSF長期治療的慢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孕婦,未發(fā)現(xiàn)該藥
物對妊娠或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建議慢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女性妊娠期
適當應用G-CSF。
G-CSF在輔助生殖治療中的安全性
輔助生殖治療中應用G-CSF未增加不良圍產期結局的發(fā)生風險。
專家意見和推薦
G-CSF在生殖醫(yī)學相關領域應用安全性建議:
盡管未見研究報道妊娠期間使用G-CSF對孕婦和新生兒會造成不良影響,
但因G-CSF是強效促進中性粒細胞增殖的細胞因子,并非孕婦常規(guī)的治
療藥物,臨床上應嚴格規(guī)范使用,注意避免無指征、超大劑量或長期使
用。
目
錄 CONTENTS
G-CSF在生殖領域的臨床應用
G-CSF用藥的安全性評價
G-CSF在用藥前檢查、監(jiān)測和方法
1
2
3
4 G-CSF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G-CSF用藥前檢查、用藥監(jiān)測和操作方法
G-CSF用藥前檢查、用藥監(jiān)測:
宮腔灌注G-CSF前需排除生殖道感染及妊娠,進行陰道分泌物和血常規(guī)
等檢查。在助孕期間進行陰道彩色多普勒動態(tài)監(jiān)測子宮內膜厚度、形態(tài)
和卵泡發(fā)育情況。
皮下注射G-CSF前需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不高于正常值上限方可注射;注
射后建議院內留觀30min無異常再行離院。
G-CSF用藥前檢查、用藥監(jiān)測和操作方法
G-CSF宮腔灌注的操作方法:
用2mL注射器抽吸藥液后連接一次性人工授精管,通過宮頸管進入宮腔
注入藥液,灌注后保持頭低臀高位10-15分鐘。灌注后48h及96h分別
監(jiān)測內膜厚度、形態(tài)分型和子宮內膜血流動力學指標的變化,若內膜持
續(xù)<7mm,再次行宮腔灌注。
目
錄 CONTENTS
G-CSF在生殖領域的臨床應用
G-CSF用藥的安全性評價
G-CSF在用藥前檢查、監(jiān)測和方法
1
2
3
4 G-CSF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G-CSF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
? G-CSF皮下注射的常見不良反應為骨骼肌肉
酸痛、食欲不振、乏力;少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發(fā)熱、
注射部位紅腫等,一般易于耐受無需特殊處理,
減少用藥劑量或停藥后即可消失。
? 對于首次使用G-CSF的患者,應加強安全性
監(jiān)測。
G-CSF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
? 藥效學數(shù)據(jù)顯示,單次皮下注射后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ANC)在給藥后12h達
到最大值。
? 每日給予G-CSF150ug皮下注射,連續(xù)10天,ANC維持在10-20x109/L,在停
藥后1-2天ANC迅速下降,停藥后4天內外周血白細胞恢復至正常水平。
專家意見和推薦
G-CSF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
? 根據(jù)病情需要,每日或隔日皮下注射G-CSF100-200ug (2-4ug/kg/次),再次注
射前檢查血常規(guī),WBC<25x109/L,可繼續(xù)注射WBC≥25x109/L,酌情延期至
WBC≤25x109/L時再次注射。若三次血常規(guī)監(jiān)測未發(fā)現(xiàn)WBC>25x109/L,可調
整為6-10天監(jiān)測1次。用藥期間多飲水(每日攝入2L以上),促進藥物代謝。
? 基于G-CSF的藥代和藥效學分析,每日皮下注射有助于維持穩(wěn)定的有效藥物濃度,
且安全可控,可能是更優(yōu)的給藥方案,但仍需大規(guī)模臨床數(shù)據(jù)進一步驗證。
謝謝您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