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ustic wall art
古典音樂聲學(xué)裝飾畫圖庫
Acoustic wall art
古典音樂聲學(xué)裝飾畫圖庫
目錄吸音畫簡介 -----------------------------------------------------------------P5擴散畫簡介 -----------------------------------------------------------------P10阿蘭·勒弗雷(Alain Lefèvre) --------------------------------------------P15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Alban Berg Quartett) ----------------------------------P17阿爾多·奇科里尼(Aldo Ciccolini) -------------------------------------------P20亞歷山大·薩洛(Alexandre Tharaud) ------------------------------------------P22波戈斯特金娜(Alina Pogostkina) ---------------------------------------------P25艾利森·巴爾松(Alison Balsom) ----------------------------------------------P29阿納斯塔西婭·科比金娜(Anastasia Kobekina) ---------------------------------P34安德魯·馮·奧恩(Andrew von Oeyen) -----------------------------------------P38安妮-索菲·穆特(Anne Sophie Mutter) ----------------------------------------P41安娜琳·蕾娜茲(Anneleen Lenaerts) ------------------------------------------P49安東尼奧·帕帕諾(Antonio Pappano) ------------------------------------------P53阿爾忒彌斯四重奏(Artemis Quartet) ------------------------------------------P56矢乃·上村(Ayano Kamimura) -------------------------------------------------P59貝阿特麗絲·拉娜(Beatrice Rana) --------------------------------------------P61柏林愛樂樂團(Berlin Philharmonic) ------------------------------------------P63貝爾通·沙馬尤(Bertrand Chamayou) ------------------------------------------P65劉曉禹(Bruce Liu) ----------------------------------------------------------P67布達佩斯節(jié)日管弦樂團(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P69卡米爾和朱莉·貝爾托萊特(Camille and Julie Berthollet)-------------------P71卡洛斯·西帕(Carlos Cipa) ------------------------------------------------P74諾頓姐妹(Christina & Michelle Naughton)-----------------------------------P76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P78達拉(Dalal) --------------------------------------------------------------P80丹尼爾·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P83德累斯頓愛樂樂團(Dresdner Philharmonie)-----------------------------------P85愛德嘉·莫羅(Edgar Moreau))-----------------------------------------------P87帕胡德(Emmanuel Pahud)----------------------------------------------------P89?,敿~埃勒·艾姆(Emmanuelle Ha?m) -----------------------------------------P91陸逸軒(Eric Lu) -----------------------------------------------------------P93法佐·賽依(Fazil Say) -----------------------------------------------------P95芬蘭廣播交響樂團(Finn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P97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P99
弗朗茨·威爾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st) ---------------------------------P101戈蒂耶·卡普松(Gautier Capu?on) ------------------------------------------P103黎卓宇( George Li) -------------------------------------------------------P106吉東·克雷默( Gidon Kremer) ----------------------------------------------P108格倫·古爾德( Glenn Gould) -----------------------------------------------P110埃萊娜·格里莫( Hélène Grimaud) ----------------------------------------P112赫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P116希拉里·哈恩(Hilary Hahn) ------------------------------------------------P119伊扎克·帕爾曼(Itzhak Perlman) -------------------------------------------P122杰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Mary du Pré) ----------------------------------P124珍妮·楊森(Janine Jansen) ------------------------------------------------P128約翰·達林(Johan Dalene) -------------------------------------------------P132喬伊斯?迪多納托(Joyce DiDonato) ------------------------------------------P134朱莉婭·費舍爾(Julia Fischer) --------------------------------------------P136凱倫·五明(Karen Gomyo) --------------------------------------------------P139基里爾·格施泰因(Kirill Gerstein) ----------------------------------------P141郎朗 (Lang Lang) -----------------------------------------------------------P143勞倫斯·艾爾貝 (Laurence Equilbey) -----------------------------------------P146利夫·奧韋·安茲涅斯(Leif Ove Andsnes) -----------------------------------P149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P151麗莎·德勒沙爾(Lise de la Salle)------------------------------------------P155露西安娜·勒諾丹·瓦莉(Lucienne Renaudin Vary) ---------------------------P157瑪麗亞·卡拉斯(Maria Callas) ---------------------------------------------P160瑪麗亞·杜尼亞斯(Maria Due?as)--------------------------------------------P162瑪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P166莫里斯·安德烈(Maurice Andre) --------------------------------------------P170毛里奇奧·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 --------------------------------------P172羅斯托羅波維奇(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P174慕尼黑愛樂樂團(Münchner Philharmoniker) ---------------------------------P177美國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P179拉杜洛維奇(Nemanja Radulovi?) --------------------------------------------P181尼古拉斯·安吉里奇(Nicholas Angelich)-------------------------------------P184尼古拉斯.阿爾斯達德 (Nicolas Altstaedt) -----------------------------------P186尼古拉·德·安捷羅斯 (Nicolas de Angelis) ---------------------------------P188
奈吉爾·甘乃迪(Nigel Kennedy) --------------------------------------------P190諾婭.維德舒(Noa Wildschut) -----------------------------------------------P191帕布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 -------------------------------------------P194佩佩·羅梅羅(Pepe Romero) ------------------------------------------------P197阿羅德四重奏(Quatuor Arod) -----------------------------------------------P200埃本四重奏(Quatuor ébène) -----------------------------------------------P202雷切爾·科利·阿爾巴(Rachel Kolly d’Alba) -------------------------------P204雷諾·卡普松(Renaud Capu?on) ---------------------------------------------P207里卡爾多·穆蒂(Riccardo Muti) --------------------------------------------P209RIOPY ----------------------------------------------------------------------P211鹿特丹愛樂樂團 (Rotterd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 ------------------------P213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P216謝米揚·畢契科夫(Semyon Bychkov) -----------------------------------------P218西蒙娜·拉姆斯瑪(Simone Lamsma) ------------------------------------------P221西蒙·拉特爾爵士(Sir Simon Rattle) ---------------------------------------P224修兒.嘉碧妲(Sol Gabetta) -------------------------------------------------P227波蘭華沙愛樂樂團(The Warsaw Philharmonic Orchestra)----------------------P230蒂鮑特·加西亞(Thibaut Garcia) --------------------------------------------P232維爾德·弗朗(Vilde Frang)-------------------------------------------------P234楊雪霏(Xuefei Yang)-------------------------------------------------------P237馬友友(Yo-Yo Ma)----------------------------------------------------------P239王羽佳(YUJA WANG)---------------------------------------------------------P245
▏ 吸音裝飾畫? HP 系列▏Acoustic wall art
有效消除回音專利復(fù)合吸音結(jié)構(gòu)吸音下限低至125Hz-5-
超清畫質(zhì)A 級透聲畫布超清顯印大畫專供-6-
陽極氧化磨砂鎂鋁合金邊框美觀堅固-7-
▏結(jié)構(gòu)原理?HP系列▏-8-
型號 厚度 邊框 吸音頻段 規(guī)格防火環(huán)保HP-44 44mm
磨砂黑
玫瑰金
260HZ 以
上
750mm*500mmBE0900mm*600mm1000mm*700mm1200mm*800mmHP-70 70mm
磨砂黑
玫瑰金
125HZ 以
上
750mm*500mmBE0900mm*600mm1000mm*700mm1200mm*800mm*尺寸可定制
▏參數(shù)信息?HP系列▏-9-
▏聲學(xué)擴散畫DP 系列▏Acoustic Diffusion painting
聲學(xué)擴散裝飾畫二次余數(shù)擴散序列超清畫布-10-
20 世紀 70 年代,著名的聲學(xué)家施羅德先生提出的基于數(shù)學(xué)的二次剩余序列方法設(shè)計的表面擴散表明,這些周期序列的性質(zhì)能平衡分配豐富的諧波。換句話說,由房間幾何學(xué)或者早期反射聲引起的聲波在時間上被重新分配,并被平滑的釋放出來。QRD 算法 實木材質(zhì)基于二次余數(shù)算法的擴散序列-11-
?基于二次余數(shù)理論的擴散序列?擴散范圍 1365HZ-9555HZ 頻率?增加空氣感保留自然氣氛?實木材質(zhì) 環(huán)保氟碳涂層當(dāng)吸音過度時吸收環(huán)境音使聲音聽上去不自然,干癟。由JMK聲學(xué)自主研發(fā)的擴散畫系列用于提升高頻,保留空氣感和空間感。同時提供了非常好的裝飾性能。如果您的空間已經(jīng)吸音過度,并且擴散板與您的裝飾風(fēng)格不搭配,JMK 擴散畫是您最好的選擇。-12-
▏結(jié)構(gòu)原理?DP系列▏-13-
型號 厚度 邊框 擴散頻段
最低聆
聽距離
規(guī)格重量防火環(huán)保DP-70 70mm
磨砂黑
玫瑰金
1365HZ- 9555HZ
0.37M
750mm*500mmBE0900mm*600mm1000mm*700mm1200mm*800mm900mm*600mm1000mm*700mm1200mm*800mm*其他尺寸可定制
▏參數(shù)信息?DP系列▏-14-
阿蘭·勒弗雷(Alain Lefèvre)(生于 1962 年 7 月 23 日,法國普瓦提埃)是一個法裔加拿大鋼琴家和作曲家。他是唱片銷量最佳的魁北克鋼琴家之一。他錄制的唱片涵蓋了廣泛曲目,包括與指揮卡爾·圣克萊爾合作約翰·科里利安諾的代表作品《鋼琴協(xié)奏曲》獲得了樂評人的一致好評---最近該專輯還被英國廣播公司(BBC)音樂雜志評價為最佳演繹版本;另外,勒弗雷在 Megaron 音樂廳錄制的由李斯特改編巴赫和瓦格納作品專輯在法國文化周刊《Telerama》上被評選為“Telerama 重大事件”;法國網(wǎng)上視聽雜志《Audiophile Audition》盛贊“勒弗雷演繹李斯特的改編作品與近半個世紀前古爾德演繹巴赫的音樂藝術(shù)一樣開天辟地?!?/p>
他為 Analekta 唱片公司錄制了一張收錄了安德烈·馬蒂厄的《魁北克協(xié)奏曲》、格什溫的《F 大調(diào)協(xié)奏曲》和阿丁塞爾的《華沙協(xié)奏曲》的專輯,該唱片榮獲今日古典音樂網(wǎng)(ClassicsToday.com)古典網(wǎng)絡(luò)大獎并連續(xù) 68 個星期蟬聯(lián)加拿大最佳古典專輯銷量前五名。他更曾經(jīng)五次獲得魁北克唱片業(yè)協(xié)會頒發(fā)的“費利克斯獎”,這其中包括勒弗雷最近與指揮家馬蒂亞斯·巴默特和蒙特利爾交響樂團合作為 Analekta 唱片公司現(xiàn)場錄制的新專輯《狂想曲》,該唱片一經(jīng)發(fā)行,英國廣播公司(BBC)音樂雜志就盛贊勒弗雷擁有“偉大的激情和熱忱”,并推薦該唱片“值得購買”。專輯的熱賣,使他成為世界上唱片銷售最佳的古典鋼琴家之一。 -15-
-16-
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Alban Berg Quartett)樂團四人自身的技藝本就非常優(yōu)秀、職業(yè)經(jīng)歷同樣閃閃發(fā)光:格特早年經(jīng)指揮大師卡拉揚推薦,成為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首席、而瓦倫狄則曾摘取慕尼黑國際大提琴比賽的金獎… 他們演奏時極佳的平衡感和凝聚度是促成其在世界室內(nèi)樂團領(lǐng)域登頂?shù)淖钪匾蛩亍?/p>
40 多年來,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樂團的足跡遍及了全球范圍內(nèi)最重要的音樂廳,其演繹曲目涵蓋廣泛,從古典時期到當(dāng)代作曲家的樂曲都包含在內(nèi),但他們始終堅持著發(fā)揚新維也納樂派的初衷。
組團之初他們曾有過一個約定——無論其中任何一位成員出于何種原因離隊,樂團都將宣告解散。 2005 年,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痛失中提琴手托馬斯·卡斯庫卡,在臨終前,卡斯庫卡推薦了自己的學(xué)生依莎貝爾·卡芮休斯接替他的位置。雖然有人續(xù)弦,但傷痛終究沒有被時間沖淡,時隔三年,大提琴瓦倫狄·厄爾本憶起卡斯庫卡,依然難抑傷感:“卡斯庫卡的離開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打擊很大,在每個人的心里都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傷痕。既然我們有諾在先,又無法忘卻傷痛,便還是決定解散樂團。解散的想法最初是我提出來的,爾后也得到了其他幾位團員的支持?!庇谑?,2008 年 7 月 16 日,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樂團于北京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奏響解散前的最后一場演出,就此落幕。
-17-
-18-
Alban Berg Quartett-5
-19-
阿爾多·奇克利尼:(Aldo Ciccolini)當(dāng)代最著名的鋼琴藝術(shù)大師之一,16歲時便在那不勒斯成功演奏了肖邦 F 小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
1947 年,他成為那不勒斯音樂學(xué)院的鋼琴教授。1950 年,他與紐約愛樂樂團合作在美國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在 1971 年和 1988 年間,他擔(dān)任巴黎音樂學(xué)院的鋼琴教授。他曾經(jīng)和眾多著名的指揮合作,ANSERMET,CLUYTENS,MITROPOULOS等。阿爾多·奇克利尼有著深厚的鋼琴造詣,從巴赫到近現(xiàn)代音樂家的作品他都能有自己的詮釋,他所演繹的李斯特的鋼琴作品更是讓人難以忘懷。
-20-
-21-
亞歷山大·薩洛(Alexandre Tharaud),法國鋼琴家,1968 年出生,1985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于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xué)院。他在慕尼黑 ARD 國際音樂大賽拿到第二名之后正式出道。
薩洛受到 Marcelle Meyer、Robert Casadesus、Yvonne Lefébure 等人的典范影響甚深,他在室內(nèi)樂的表現(xiàn)是相當(dāng)高段的,無論是早年他在 naxos 一系列普朗克室內(nèi)樂錄音,或者后來與大提琴家 Jean-Guihen Queyras 地合作,Tharaud 皆保持它樂音靈巧的高品質(zhì),不僅架構(gòu)明晰,同時重視與合奏者之間的對話,也不至於過份搶眼。這樣的特質(zhì)使得Tharaud與 Queyras 的舒伯特琶音琴奏鳴曲濃而不沉、甜而不膩,成為新世代的經(jīng)典版本。他的錄音聽來,永遠像個不老的小精靈揮灑著各式音樂色彩,俐落無比。當(dāng)然,Tharaud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這兩年相當(dāng)暢銷的庫普蘭「滴答振動」,這也是Tharaud在現(xiàn)場音樂會常拿來當(dāng)做返場的小品,Tharaud 以一種驚人的圓融與詼諧,將這曲子游戲出另一個更意想不到的精巧境界。
聽多了俄系鋼琴家主導(dǎo)的,以炫技與扎實觸鍵為特色的詮釋方式,回過頭聆聽這種偏向無重力的,品味上南轅北轍的風(fēng)格,就好像踏上新大陸地讓人驚喜。Tharaud固然不是這股風(fēng)潮的開創(chuàng)者,但如此充滿現(xiàn)代感的拉摩與庫普蘭(甚至拉威爾),絕對會為他在鋼琴錄音史上留下重要一筆。 -22-
-23-
-24-
波戈斯特金娜(Alina Pogostkina) 是一名 1983 年出生于前蘇聯(lián)St. Petersburg的德國小提琴家,4 歲開始學(xué)琴,父親是小提琴家,母親是管弦樂家。4 歲起和父親學(xué)琴并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天賦,5 歲登臺演出并且多次上過電視,本來是有著大好前途的孩子由于前蘇聯(lián)解體,很多音樂家失去了資助流亡到了各個國家變成街頭藝人,而小Alina 也終止了演奏生涯跟隨家人開始流亡。
1992 年,Pogostkina 一家來到德國 Heidelberg,他們沒有錢在德國也不認識任何人,小 Alina 只能和父母一起在街頭表演為生。不過 Heidelberg 的人們總是很友善的給他們食物,甚至還讓他們夜里去家里住。后來 Pogostkina 一家慢慢融入德國社會,父母還有了自己的學(xué)生逐漸有了收入,終于有錢租到一間公寓。
小 Alina 也很努力,13 歲時參加了 Freiburg 舉辦的 Louis Spohr 小提琴大賽并且贏得了第一名,成為了這個比賽歷史上最年輕的獲勝者。這也讓Alina 正式進入了職業(yè)演奏之路。15 歲時,贏得了 Concours Reine Elisabeth 小提琴項目第一名、18歲時贏得了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 in Indianapolis 第一名、22 歲時贏得了InternationalJean Sibelius Violin Competition 金獎和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最佳演奏獎,并且在獲獎之后收到 Academy of Music Hanns Eisler 的就讀邀請,師從Antje Weithaas。-25-
-26-
-27-Alina Pogostkina-11 AlinaPogostkina-4
-28-
艾利森·巴爾松(Alison Balsom,1978—),英國小號演奏家。1978 年10月7日生于英國;自 11 歲隨 John Miller、Paul Benniston、John Wallace 學(xué)習(xí)。1999年進入法國國立高等音樂學(xué)院,隨 Antoine Cure 學(xué)習(xí)。
1997 年獲 John Fletcher 銅管大賽優(yōu)勝獎;98 年獲得 BBC 年度銅管青年演奏家稱號;1999 年獲得倫敦交響樂團招考半準決賽入圍。Alison 隨后又在巴黎音樂學(xué)院的市府學(xué)校學(xué)習(xí)小號,師從著名小號演奏家哈登伯格并在第四屆莫里斯·安德烈國際小號比賽中獲得第三名和最具美感銀色獎。
近年來,她被任命為市府音樂及戲劇學(xué)校的小號訪問學(xué)者,并被英國古典音樂獎評為年度最佳青年英國表演者。
-29-
+
-30-
-31-Alison Balsom-3 Alison Balsom-1 AlisonBalsom-30
-32-
-33-
阿納斯塔西婭·科比金娜(Anastasia Kobekina) 是俄羅斯大提琴家,2019年獲得第十六屆國際柴可夫斯基大賽三等獎。
科比金娜 1994 年出生于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的一個音樂世家,四歲時接受了她的第一堂大提琴課。 2006 年,她被莫斯科音樂學(xué)院錄取,并于 2016 年繼續(xù)在柏林藝術(shù)大學(xué)跟隨Jens Peter Maintz 接受教育。 她目前在巴黎音樂學(xué)院師從Jér?me Pernoo,在法蘭克福音樂與表演藝術(shù)大學(xué)師從 Kristin von der Goltz。
作為獨奏家,阿納斯塔西婭與世界著名的管弦樂隊合作,如柏林康澤爾薩斯管弦樂團、不來梅愛樂樂團、維納交響樂團、英國廣播公司愛樂樂團、克里梅拉塔·巴爾的卡、馬里因斯基劇院管弦樂團、莫斯科演奏家、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并在克爾茲托夫·彭德雷基、瓦萊里·格吉夫、海因里?!は7?、奧馬爾·韋伯的指導(dǎo)下,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和德米特里·基塔延科。
2019 年 6 月,阿納斯塔西婭在圣彼得堡舉行的第十六屆柴可夫斯基國際比賽中獲得銅牌。在瑞士冬季音樂節(jié)上,她還獲得了蒂埃里·謝爾茲大獎賽和安德烈·霍夫曼大獎賽,該獎項包括與交響樂團為瑞士唱片公司 Claves(2019 年 4 月發(fā)行)錄制的唱片。從2018 年到2021年,科貝基納一直是 BBC 新一代藝術(shù)家。
-34-
-35-
Kobekina-13 Kobekina-8-36-
-37-
美國青年鋼琴家安德魯·馮·奧恩(Andrew Von Oeyen)出生在美國洛杉磯,5歲開始學(xué)習(xí)鋼琴,10 歲就舉行了自己的第一次獨奏音樂會,座位在音樂上有發(fā)展的年輕人,他先后被哥倫比亞大學(xué)和茱莉亞音樂學(xué)院錄用,1999 年這位年輕人音樂被授予吉爾莫青年藝術(shù)家獎,首次引起了業(yè)界和評論界的矚目。2001 年他又贏得了 LENI FE BLAND 基金會主辦的全美青年鋼琴比賽的一等獎,以后以獨奏家的身份出現(xiàn)在美國以及世界的舞臺上。-38-
-39-
-40-
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1963 年 6 月29 日生于德國萊茵費爾登,德國小提琴演奏家。
穆特有著嚴謹?shù)乃季S邏輯和內(nèi)在的個性,這些特點在她的演奏當(dāng)中體現(xiàn)得較為充分,并促使她形成了優(yōu)良的演奏素質(zhì)和高檔次的藝術(shù)修養(yǎng)。穆特在演奏中能夠處處體現(xiàn)出純德奧式的嚴謹風(fēng)格。既能夠在熱情的精神狀態(tài)下保持冷靜和理智,又能夠?qū)⒁魳返妮喞徒Y(jié)構(gòu)表現(xiàn)得當(dāng)。她在演奏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德奧作曲家的作品時,以上的特點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和鮮明,她對每一個樂句的處理都讓人感到是那樣的合理,對每一種力度和色彩的對比也都感人感到十分的舒服,而在情感的控制上,她的表現(xiàn)是不冷不熱,恰到好處,于微妙之中體現(xiàn)出了極為貼切的效果。
她不但擅長演奏德奧古典主義和意大利古典主義小提琴作品,而且對整個浪漫主義時期的經(jīng)典小提琴作品及現(xiàn)代派小提琴作品,都能成熟地詮釋。進入21 世紀后,穆特開始朝著巴洛克和現(xiàn)代作品兩個方向擴大自己的演奏領(lǐng)域。
在室內(nèi)樂演奏領(lǐng)域中,她與大提琴演奏者羅斯特羅波維奇和中提琴演奏者基奧皮納一起組成的三重奏組進行了廣泛的演出。
-41-
-42-
Anne Sophie Mutter-1
-43-
-44-
-45-
-46-
-47-
-48-
比利時豎琴家安娜琳·蕾娜茲(Anneleen Lenaerts)于2010 年起即擔(dān)任維也納愛樂豎琴首席至今。1997-2009 年間蕾娜茲在全球獲獎無數(shù),包括:2005 年法國「莉莉.拉絲金」國際大賽冠軍與〈巴赫:夏康舞曲〉最佳詮釋獎,以及 2009 年慕尼黑ARD國際大賽首獎與觀眾票選大獎。蕾娜茲從 2010 年開始就擔(dān)任維也納愛樂的豎琴首席。從1997 年到2009年,蕾娜茲幾乎橫掃全球各大豎琴比賽,從家鄉(xiāng)比利時開始,到法國、奧地利、匈牙利、西班牙,跨過大西洋到美國,她將德國舉辦的「莉莉.拉絲金」國際大獎賽掄元,以及在慕尼黑的ARD國際大賽一舉拿下首獎與觀眾票選大獎,最具有代表性。
新世代的比利時豎琴名家安娜琳.蕾娜茲近年聲譽鵲起,無論是獨奏事業(yè)或擔(dān)任維也納愛樂豎琴首席,耀眼的實力一如她甜美的笑容般令人無限著迷。在2019 年最新專輯中,蕾娜茲選擇向四十年前過世的意大利作曲家尼諾羅塔致敬,除了詮釋大師較少人知的古典曲目,還重新演繹《教父》、《殉情記》等電影金曲,并邀請到長笛名家帕胡德與培魯頌指揮布魯塞爾愛樂共襄盛舉。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