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藥百科 保生青草藥 傳習(xí)中心
青草藥百科 保生青草藥 傳習(xí)中心
別 名:馬齒菜、豬母菜、瓜子菜
來 源: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干燥地上部分。夏、
秋二季采收,除去殘根及雜質(zhì),洗凈,略蒸或燙后曬干。
性 味:酸,寒。
歸 經(jīng):歸肝、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熱毒血痢,癰腫
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摘 錄:《中國藥典》
齒莧 Por小tu駁lac骨a oleracea
別 名:折耳根、豬鼻孔、臭草
來 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
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
性 味:辛,微寒。
歸 經(jīng):歸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用于肺癰
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摘 錄:《中國藥典》
魚腥草Houttu小yn駁ia骨cordata Thunb.
別 名:赤蘇、紅蘇、紅紫蘇
來 源: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紫蘇的帶枝嫩葉。9月上
旬花序?qū)㈤L出時,割下全株,倒掛通風(fēng)處陰干備用。
性 味:辛,溫。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用于風(fēng)寒感冒,頭痛,
咳嗽,胸腹脹滿。
摘 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紫蘇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別 名:黃花地丁、婆婆丁
來 源: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
初開時采挖,除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
性 味:苦、甘,寒。
歸 經(jīng):歸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淋。用于疔瘡
腫毒,乳癰,瘰癘,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
疸,熱淋澀痛。
摘 錄:《中國藥典》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來 源:本品為唇形科薄荷屬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
分。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或花開至三輪時,選晴天,分
次采割,曬干或陰干。
性 味:辛,涼。
歸 經(jīng):歸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宣散風(fēng)熱。清頭目,透疹。用于風(fēng)熱感冒,
風(fēng)溫初起,頭痛,目赤,喉痹,口瘡,風(fēng)疹,麻疹,胸
脅脹悶。
摘 錄:《中國藥典》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別 名:銀花、雙花、忍冬藤
來 源:本品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
的花。夏初花開放前采收,干燥。
性 味:甘,寒。
歸 經(jīng):歸肺、心、胃經(jīng)。
功能主治:熱解毒,涼散風(fēng)熱。用于癰腫疔瘡,喉痹,
丹毒,熱毒血痢,風(fēng)熱感冒,溫病發(fā)熱。
摘 錄:《中國藥典》
金銀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
別 名:鐵扇子、蠶葉
來 源:本品為??浦参锷5母稍锶~。初霜后采收,
除去雜質(zhì),曬干。
性 味:甘、苦,寒。
歸 經(jīng):歸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疏散風(fēng)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用于風(fēng)熱
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
摘 錄:《中國藥典》
桑葉Morus alba L.
別 名:藠頭、薤白頭、野白頭
來 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鱗莖。
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燙
透,曬干。
性 味:歸肺、胃、大腸經(jīng)。
歸 經(jīng):辛、苦,溫。
功能主治:通陽散結(jié),行氣導(dǎo)滯。用于胸痹疼痛,痰飲
咳喘,泄痢后重。
摘 錄:《中國藥典》
薤白Allium macrostemon Bge.
別 名:土藿香、大葉薄荷、野藿香
來 源: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地上部分。6-7月,當(dāng)花
序抽出而未開花時,擇晴天齊地割取全草,薄攤曬至日
落后,收回堆疊過夜,次日再曬。第2次在10月收割,
迅速晾干,曬干或烤干。
性 味:味辛;性微溫
歸 經(jīng):歸肺;脾;胃經(jīng)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濕和胃。主夏令感冒;寒熱頭
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妊娠嘔吐;鼻淵;手;足癬。
摘 錄:《中華本草》
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 Kuntze
別 名:谷茴香、谷茴
來 源: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實。秋季果實初熟時
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有時鹽炒用。
性 味: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
摘 錄:《中藥大辭典》
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