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88|国产乱妇无码在线观看|国产影院精品在线观看十分钟福利|免费看橹橹网站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發(fā)布時間:2023-6-21 | 雜志分類:其他
免費制作
更多內(nèi)容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前言FOREWORD中貿(mào)圣佳影像藝術部備感榮幸將在今年春拍呈現(xiàn)「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在過去的兩百年光景里,香港作為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在攝影術誕生之初活動就十分活躍。此外,沙龍攝影的繁榮與香港的攝影文化乃至整個中國的攝影發(fā)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使得香港沙龍攝影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受到“海派”與“嶺南文化”的影響,光影、構圖、影調(diào)等構成沙龍攝影的重要標志。攝影家們充滿現(xiàn)代主義精神的影像探索,對現(xiàn)實題材的關注視角,以及與國際攝影文化接軌的態(tài)度,時至今日都深刻影響著中國攝影的發(fā)展。去年十月,我們有幸征集到來自亞洲重要藏家提供的 20 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沙龍攝影作品近 900 幅?;赝袊跋袷袌霭l(fā)展歷程,這批作品的體量及重要性都堪稱罕見,令人震撼。經(jīng)過長達四個月的考證和梳理,今年二月,我們在上海圣佳藝術空間策劃了「人生舞臺·何藩和他的朋友們」展覽,受到了業(yè)界的高度關注,獲得了良好反響。四月,中貿(mào)圣佳影像藝術部與《中國攝影》雜志共同推出“風起湘江”專題月刊。本次春拍,我們從中精選了 150 幅極具代表性的原作,多維度、全方位地展現(xiàn)了香港攝影人的創(chuàng)作方式、風... [收起]
[展開]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粉絲: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中貿(mào)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是一家國際綜合性拍賣公司,成立于1995年,具備國家一類文物拍賣資質(zhì)。中貿(mào)圣佳總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東三環(huán)南路25號北京汽車大廈17層,并在上海、廣州、香港、臺灣、日本及北美多地區(qū)設有辦事處。
文本內(nèi)容
第3頁

前言

FOREWORD

中貿(mào)圣佳影像藝術部備感榮幸將在今年春拍呈現(xiàn)「又見:亞洲重要私

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在過去的兩百年光景里,香港作為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在攝影

術誕生之初活動就十分活躍。此外,沙龍攝影的繁榮與香港的攝影文

化乃至整個中國的攝影發(fā)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使得香港沙龍攝

影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受到“海派”與“嶺南文化”的影響,

光影、構圖、影調(diào)等構成沙龍攝影的重要標志。攝影家們充滿現(xiàn)代主

義精神的影像探索,對現(xiàn)實題材的關注視角,以及與國際攝影文化接

軌的態(tài)度,時至今日都深刻影響著中國攝影的發(fā)展。

去年十月,我們有幸征集到來自亞洲重要藏家提供的 20 世紀五、六十

年代香港沙龍攝影作品近 900 幅?;赝袊跋袷袌霭l(fā)展歷程,這批

作品的體量及重要性都堪稱罕見,令人震撼。經(jīng)過長達四個月的考證

和梳理,今年二月,我們在上海圣佳藝術空間策劃了「人生舞臺·何

藩和他的朋友們」展覽,受到了業(yè)界的高度關注,獲得了良好反響。

四月,中貿(mào)圣佳影像藝術部與《中國攝影》雜志共同推出“風起湘江”

專題月刊。本次春拍,我們從中精選了 150 幅極具代表性的原作,多

維度、全方位地展現(xiàn)了香港攝影人的創(chuàng)作方式、風格流變,以及沙龍

攝影的評選機制,喚醒了我們關于香港沙龍攝影黃金年代的記憶,勾

連起 20 世紀中后期香港與內(nèi)地攝影文化交織融匯的歷史,映射出 20

世紀中葉新中國構建本土攝影文化的嘗試與努力。

在此,我要感謝藏家選擇中貿(mào)圣佳作為合作伙伴,感謝中貿(mào)圣佳總經(jīng)

理薛世清的支持,影像藝術部劉申飛、樊航利、張藍冰為此次專場所

做的長期準備工作,感謝《中國攝影》雜志副主編李波和編輯王江,

感謝香港藍蓮畫廊(Blue Lotus Gallery)創(chuàng)辦人、何藩代理人 Sarah

Greene,業(yè)內(nèi)專家伍小儀、劉鼎為本專場提供的學術建議。我熱情地

邀請您同我們一道,見證中國攝影重要的里程碑。

牛婕

影像藝術部負責人

2023 年 6 月

It is a great honour to present “Resee: Hong Kong Salon Original

Photography-Important Private Asian Collections” in this spring

auctions.

For the past 200 years, Hong Kong, one of China's earliest trading

ports, has been active in the early days of photography. In addition,

the prosperity of Salon photography is inextricably linked to the

photographic culture of Hong Ko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otography as a whole, which makes salon's photography in Hong

Kong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Influenced by“Shanghai style”

and“Lingnan culture”, light and shadow, composition, tone and other

important signs of salon photography. The image exploration full of

modernism spirit, the attention angle of view to the realistic subject

matter and the attitude of keeping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culture have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otography to this day.

Last October, we were lucky to collect nearly 900 photographs of salon

from important Asian collector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Looking

back 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hotography market, the size

and importance of these works are rare and shocking. In February,

we curated the exhibition of “On the stage of life: Ho Fan and his

friends” at Sungari art space in Shanghai. The exhibition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industry, received a good response. In April,

Sungari Photography Department and Chinese photography magazine

jointly launched the “Iinspiration and Inheritence” monthly issue.

In this spring auction, we have selected 150 representative original

works from the collection, which offer a multi-dimen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Hong Kong photographers' creative styl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ir styles, as well as the selection mechanism of

Salon's photographs, it evokes the memories of the golden age of Salon's

photography in Hong Kong and brings together the photographic

culture of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in the mid-to-late 20th

century, it reflects the attempt and effort of New China in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to construct the local photography culture.

Here,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collectors for choosing Sungari as

a partner, and thank the general manager of Sungari Photography

Department, Xue Shiqing, for his support, liu Shenfei, Fan Hangli and

Zhang Lanbing of the Sungari Photography Department have made

long-term preparations for this special event. Then thank Li Bo, deputy

editor of China Photography Magazine, and Wang Jiang, editor of

China Photography Magazine, i would like to thank Sarah Greene,

founder of Blue Lotus Gallery in Hong Kong and Ho Fan's agent, and

industry experts Wu Xiaoyi and Liu Ding for their academic advice. I

warmly invite you to join us in witnessing the important milestone of

Chinese photography.

Niu Jie

Supervisor of Photography

June 2023

第4頁

生命綻放:50-60 年代香港沙龍攝影初探

BLOSSOMING LIFE:

AN INITIAL EXPLORATION OF 1950S - 1960S

HONG KONG SALON PHOTOGRAPHY

1950-60 年代是香港沙龍攝影迅猛發(fā)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沙龍攝影不僅在香

港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也對整個世界攝影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春拍

中貿(mào)圣佳影像藝術部特別推出“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

場”,集納何藩、陳復禮、陳跡、陳汝炬、何綬、何宗熹、黎兆芳、李健暉、

李永堂、麥烽、歐陽熊、潘日波、譚國鋆、許福明、張寶璣、張伯根、趙錦超、

鐘文略等活躍于香港沙龍攝影界的藝術家們的 150 幅珍罕原作,追根溯源壯闊

年代下香港攝影的面貌與狀態(tài),再現(xiàn)社會劇變之下的人文情懷。使得我們可以

多維度、全方位的展現(xiàn)香港攝影的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方式、風格流變以及深遠影響。

通過原作來系統(tǒng)地勾勒出特定歷史時代下的香港攝影文化生態(tài),對中國乃至整

個世界攝影史的梳理與研究都意義非凡。

香港的攝影歷史可追溯到 19 世紀 40、50 年代,隨著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在

香港建立遠東據(jù)點,攝影也隨之而來,在這片土地生根發(fā)芽。這之后以照相館

為主的專業(yè)攝影生態(tài)在香港十分興盛,大量的外籍攝影師,在港開店競爭,高

峰時期僅在皇后大道附近就有十余家。由于當年的攝影技術十分復雜,難以操

弄,故業(yè)余攝影愛好者并不普及。而以沙龍攝影為代表的業(yè)余攝影發(fā)端于 20

世紀 30 年代,1937 年香港攝影學會成立,這是一個由英國人主導的沙龍攝影

組織,華人占比非常的小,業(yè)余攝影活動自此開展了組織性的推動。與此同時

日本侵略者在上海發(fā)動了淞滬會戰(zhàn),戰(zhàn)火瞬間在這個大陸攝影藝術中心蔓延開

來,大量優(yōu)秀攝影師、攝影團體的組織者、紛紛逃離上海,香港則成為了許多

人的避難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讓香港文化形態(tài)變得豐富多元。當年滯港人士,

不少是已經(jīng)成名的或者經(jīng)驗豐富的攝影家,他們以香港作為暫居地,假以時日

便會返回大陸老家,在精神文化上他們依戀著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念及創(chuàng)作定向,

在當?shù)赜质艿轿鞣降默F(xiàn)代主義藝術思潮的影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藝術觀念的

相互融合,形成了香港獨特的攝影生態(tài),為之后香港的沙龍攝影多元化的發(fā)展

提供了豐富的土壤。

時間指到 1950-60 年代,當時正處于香港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的重要轉(zhuǎn)型期。

香港逐漸成為一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政治相對穩(wěn)定的國際都市。經(jīng)濟的起飛和城

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的日常生活變得繁忙而充滿活力。這使得香港的攝影界

興起了一系列以華人為主導的攝影俱樂部和展覽,以陳復禮為首的香港中華攝

影學會就是在此時成立的。這些俱樂部成為攝影愛好者們相互交流、學習和展

示作品的平臺。沙龍攝影師們通過參與這些俱樂部的活動,互相啟發(fā),共同推

動了香港沙龍攝影的發(fā)展。以俱樂部為基礎,大量的攝影刊物、畫報也應運而生,

使得攝影文化交流不僅僅停在本地,而是以香港為中心,進而輻射包括澳門、

臺灣甚至整個東南亞地區(qū)。這些不僅促進了技術和藝術的交流,也為香港攝影

師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和創(chuàng)作機會。

香港的社會氛圍也為攝影師們提供了廣泛的題材和創(chuàng)作靈感。作為一個國際交

匯點,香港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形成了獨特的社會環(huán)境。攝影師們開始關注城

市的多元文化、社會變遷和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他們以鏡頭記錄下這些瞬間,呈

現(xiàn)出香港社會的多樣性和變化。攝影師們紛紛捕捉到了這種文化融合的特點,

將其呈現(xiàn)在他們的作品中。無論是街頭風景、人物肖像還是社會現(xiàn)象,這時期

的沙龍攝影作品都展現(xiàn)出了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而在這當中,何藩

是一個無法繞過去的名字。

青年何藩與他最重要的作品《影 》

曾在 1956-1967 年間獲得 54 個國際攝影獎項

第5頁

何藩的攝影靈感仿佛是與生俱來的,他就像是為攝影而生。在他

十七八歲到二十七八歲黃金的年紀就已經(jīng)在香港沙龍攝影最為輝

煌、佳作頻出的時期聲名鵲起。就拿他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影》

(Approaching shadow,拍品編號 5033)來舉例,這幅作品拍攝

于 1954 年,那時的他只有 23 歲!

何藩的攝影雖始于以風光畫意的唯美風格為主的沙龍攝影,但卻未止

步于此。他十分注重對光線和陰影的運用,以及精確的構圖。善于觀

察和捕捉光線的變化,利用光影的對比來增強照片的效果。他的作品

華麗調(diào)和、品味優(yōu)雅,以幾何抽象構成打造視覺經(jīng)驗,既會尋找有趣

的光影交織,也會創(chuàng)造出戲劇性的效果,使照片更具張力和表現(xiàn)力,

這也是何藩作品中獨特之處。同時他的鏡頭又是建立在香港的城市之

上感悟世態(tài)炎涼與真美。他的攝影既嚴守現(xiàn)代攝影的構圖美學意識和

畫意攝影的神髓,又真正體察三教九流的市民社會,一個車夫,旗袍

女子,行走的老婦人,對現(xiàn)實生活做出異常高超的藝術升華。

本次專場我們特別呈現(xiàn)了光影大師何藩的專題,用 20 幅 50、60

年代的原作來展現(xiàn)何藩的攝影藝術??梢哉f這些作品是何藩最誠摯

的熱血青春,同時這也是香港這座城市留給我們的獨家記憶。

在香港沙龍攝影中何藩是獨特的,但也不僅僅有何藩。許許多多的

攝影師都在為極致的視覺所探索與努力。他們追求獨特的視覺體驗,

常常通過不同的角度或特殊的構圖角度來呈現(xiàn)主題。同時,他們也

善于捕捉瞬間的表情、動作和情感,來展現(xiàn)生活的真實和精彩。就

比如專場中趙錦超的代表作《雨日》(拍品編號 5136),攝影師

運用高角度的俯拍,拍攝了一幅極具電影感的作品。畫面中冒雨前

行的人力車夫,其實是映射了當時廣大香港人的處境與心理,在那

個風雨飄搖的時期,香港就如畫面中的人力車夫一般,面對東方與

西方的兩條道路,負重如何前行,可能是縈繞在每個香港人心頭的

問題。攝影師重新將藝術表現(xiàn)與民族精神進行了歷史性的聯(lián)系與思

考,以史為鑒,以現(xiàn)實為基,畫面如刀刻,濃烈又厚重,震撼人心,

展現(xiàn)出攝影藝術強大的精神張力。同為香港中華攝影學會的代表人

物的麥烽,在他的代表作《春雨》(拍品編號 5086)中,對于雨

景有了不同于趙錦超的詮釋。不斷前行的電車與街景閃爍的霓虹燈

將雨中的香港描繪的亦真亦幻、浪漫且深情。

還有一些攝影師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嘗試抽象表達和實驗性的探索。他們

通過運用特殊的拍攝技術、暗房處理和創(chuàng)意構圖,創(chuàng)造出具有藝術

性和想象力的照片。這些實驗性的作品展示了攝影藝術的邊界和可

能性,為香港攝影界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創(chuàng)作方向。比如作為香港沙

龍攝影的領軍人物,香港中華攝影學會創(chuàng)始人的陳復禮的風光攝

影被人們熟知并廣為流傳,但他于 1951 年創(chuàng)作的《戰(zhàn)爭與和平》

(拍品編號 5001)卻用象征的手法,以鐵絲網(wǎng)中的鴿子為主角,

配以布滿烏云的天空背景。展現(xiàn)了鴿子沖破戰(zhàn)爭的樊籠,終將遨游

廣闊藍天之下,而和平也終將到來的情感,充滿了力量。專場中

的另一位攝影家許福明的作品或許會為藏家?guī)砀鼮槎恳恍碌某?/p>

現(xiàn)。他的《月夜行舟》(拍品編號 5114)使用了暗房中的色調(diào)分離

技法,使得整個畫面仿如木刻版畫一般,攝影語言之強烈與作品呈

現(xiàn)出的中國傳統(tǒng)畫意符號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同樣是以“船”為主

題,《輕舟已過萬重山》(拍品編號 5118)則是另外一番景象。攝

影師在室內(nèi)運用靜物模型創(chuàng)造了一幅恬淡悠揚,詩意十足的畫面,

把中國山水畫意的韻味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秲?yōu)美的曲線》(拍品編

號 5119)是本次專場中少見的人體攝影作品。少女優(yōu)美的玉體重重

疊疊,在攝影是賦予斑駁的紋理后,一如連綿無盡的沙丘,而左側(cè)

的一朵小花又讓略顯蕭瑟的畫面充滿生機。而在《愛與恨》(拍品

編號 5120)這幅作品中我們又能體會到攝影師非常幽默的性格以及

極強的創(chuàng)造力,這幅別具一格的作品給人以寓言般的感受,讓人會

心一笑的同時也能思考這背后的意義。許福明的攝影追求意象、哲

理與畫面造型的深度延伸與拓展,寓思想于畫面之中,意味深遠而

不澀,時空多維而統(tǒng)一,視覺強烈而和諧。

50、60 年代香港沙龍攝影師們在對照片風格和美學的探索以及追求

視覺美感、光影運用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整個中國攝影提供了啟示和參

考,對于推動大陸攝影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1979 年 7 月,“香

港攝影家陳復禮攝影作品展覽”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展

出了 120 幅陳復禮的經(jīng)典攝影作品,展覽持續(xù)了 25 天,吸引觀眾

75979 人次,創(chuàng)下了當時的展覽人次記錄,在之后的 1984 年由徐

肖冰、吳印咸帶隊楊紹明、王文瀾及王苗等人組成的中國攝影家協(xié)

會訪港代表團來港交流,這是內(nèi)地與香港的一次重要交流,進而促

成了 1985 年在北京舉辦的港澳攝影藝術作品展覽。這次大規(guī)模的

京港澳活動,是港澳攝影界與大陸各地攝影界人士的一次空前盛大

的藝術交流活動。這些攝影活動使得剛剛打破封閉,迎來改革開放

的中國大陸攝影界吹進了一陣清風,一時間中國攝影被充分的調(diào)動

與活躍起來。再加上香港攝影師一直與世界攝影界保持緊密聯(lián)系。

他們通過交流將先進的藝術觀念和技術帶回大陸,向內(nèi)地攝影界推

廣,這種交流使得內(nèi)地攝影師們接觸到了國際攝影潮流和先進的創(chuàng)

作理念,為他們的攝影創(chuàng)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許多攝影師在

攝影創(chuàng)作中仍然受到這些傳統(tǒng)的啟發(fā),將其與現(xiàn)代技術和潮流相結

合,創(chuàng)造出許多的獨特而引人注目的作品。促進了整個中國攝影的

多樣化、國際化與創(chuàng)新化的發(fā)展。

回顧這個時期的香港沙龍攝影,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其作為一種獨特

的文化現(xiàn)象在香港的歷史變革與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更能感受

到它在攝影風格、藝術觀念以及美學傳承上對整個中國攝影的深遠

影響。本次專場中的 150 幅原作在反映攝影具備的社會學和歷史學

的圖像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大家呈現(xiàn)其作為“原始的物”本身

所帶來的獨特體驗,即一種來自藝術家和歷史深處的作品被觀看和

被傳播的生命信息。正是這種凝聚著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與生命的精神氣

息,成為我們希望此次專場作品被研究、收藏、銘記的初心。

鐘文略與他重要作品合影

第6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2

個人榮譽

香港沙龍影友協(xié)會高級會士(FPSEA)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高級會士(FRPS)

香港中華攝影學會榮譽高級會士(Hon FCPA)

代表作

《陳復禮攝影集》,香港攝影畫報社 1978

《陳復禮影展》,中國攝影學會,1979

《陳復禮攝影集》,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陳復禮攝影作品欣賞》,新華出版社,1982

《影畫合璧》攝影集,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

《陳復禮攝影·江蘇履蹤》,江蘇美術出版社,1986

《中國風景線—陳復禮旅遊攝影集》, 三聯(lián)書店,1988

《陳復禮自選攝影集》,中國旅遊出,1996

《陳復禮·詩影凡心》,中國旅遊出版社,2005

《陳復禮·影畫合璧》,中國旅遊出,2008

展覽

陳復禮個展,香港聖約翰教堂副堂,1959

陳復禮個展,泰國曼谷,1964

陳復禮攝影作品展覽“京華影壇添異彩”,中國美術館,1979

陳復禮江蘇履蹤攝影藝術展,南京,1983

陳復禮個展,華潤大廈香港展覽中心,1984

陳復禮攝影近作展,香港、北京,1984

陳復禮攝影藝術展,溫哥華,1992

陳復禮攝影藝術展,臺灣臺北市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1992

浮生光影—陳復禮的黑白世界,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6

錦繡河山,溫哥華華埠中華文化中心,2007

“影畫合璧”陳復禮攝影作品展,百年印象攝影畫廊,2009

中國香港攝影大師陳復禮經(jīng)典原作展,深圳市羅湖美術館,2021

陳複禮

TCHAN. FOU-LI

1916-2018

出生於廣東潮州市潮安縣;1935 年畢業(yè)於廣東省立

第二師範;1944 年在越南開始涉足攝影,1955 年

定居香港從商後開始從事業(yè)餘攝影創(chuàng)作,早期熱衷於

紀實攝影,對社會、人生均觀察入微,深刻而細膩;

1956 年,參加香港攝影學會;1958 年,與友人創(chuàng)

立香港中華攝影學會;1959 年,在香港聖約翰教堂

副堂舉辦第一次個人攝影展覽;1960 年獨資創(chuàng)辦香

港《攝影藝術》(後改為《攝影畫報》)月刊,任督

印兼主編;1980 年,與友人創(chuàng)辦香港中國旅遊出版

社,任社長;1988 年,與友人共同創(chuàng)辦“港澳攝影

協(xié)會”,任會長;1960 年代初提出“紀實與畫意結

合”的藝術風格,並主張融合中西文化,古今傳承,

作品富詩情畫意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韻味,在國內(nèi)外均享

有很高的聲譽。

第7頁

3

5001

陳複禮 戰(zhàn)爭與和平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51

38.5×48.5cm.

TCHAN. FOU-LI

RESTRAINED PEACE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20,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攝影俱樂部》第 58 期,p13,新中華畫報副刊;

《陳複禮攝影集》,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年;

《陳複禮攝影作品欣賞》,p26,陳勃 編著,新華出版社,1982 年;

《中國攝影》,p42-43,2023 年 4 月刊。

第8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4

陳跡

CHAN CHIK

1918-2004

原名陳浩明,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後曾擔當隨軍記者,拍

攝過許多戰(zhàn)爭影像;1930 年代任《大公報》記者;

1940 年加入全國木刻協(xié)會香港分會,組“激流劇團”

宣傳抗日;1950 年代初,進入長城電影公司《長城

電影畫報》負責攝影;1960 年代初,任《新晚報》

新聞部攝影記者;1976 年,調(diào)任《新晚報》週刊《良

夜》做編輯。鍾情於漁民、農(nóng)民、拾荒者等勞苦大眾

的生活寫照。

代表作

《桂林山水 陳跡攝影》,萬葉出版社出版,1972

《實用旅遊攝影》,香港萬裏書店,1975

《香港記錄 1950’s-1980’s——陳跡攝影集》,香港三聯(lián)書店,2012

《昨日的家園》,方國榮、陳跡,香港三聯(lián)書店,1993

《Contact 52 位香港當代攝影家》,博藝集團有限公司(Pop Art Group

Limited),2010

展覽

攝影香港五十年:陳跡作品展,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2000

藝述香江(聯(lián)展),香港藝術中心,2001

城市漫遊者—社會紀實攝影(聯(lián)展),香港文化博物館,2010

香港攝影系列三:一人像一故事(聯(lián)展),香港文化博物館,2012

第9頁

5

5002

陳跡 烈火無情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50s

49×39cm.

CHAN CHIK

FIRE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20,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攝影俱樂部》第 96 期 封面,新中華畫報副刊;

《第四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目錄》,中國攝影學會,1960 年;

《中國攝影》,p47,2023 年 4 月刊。

獲獎:

香港中華攝影學會第一屆國際沙龍銅章獎

第10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6

第11頁

7

5003

陳跡 難得知音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54

49.5×39.5cm.

CHAN CHIK

HAWKER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15,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香港國際攝影沙龍第十五屆黑白及彩色照片展覽》,p46,香港攝影學會,1960 年;

《藝影春秋:香港藝術攝影 1900-2000》volume2,p100,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01年;

《咔》(KLACK)攝影文化志 - 沙龍攝影專刊,咔攝影及文化有限公司,2012 年。

獲獎:

1960 年香港國際攝影沙龍(銅牌獎)

第12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8

5004

陳跡 樓下人??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2

50×38cm.

CHAN CHIK

THE MAN DOWNSTAIRS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15,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參考出版:

《香港記錄1950’s-1980’s

—陳跡攝影集》,香港三聯(lián)書店,2012 年;

《中國攝影》,p46,2023 年 4 月刊。

第13頁

9

5005

陳跡 花傘舞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50s

49.5×40cm.

CHAN CHIK

FLOWER UMBRELLA DANCE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第14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10

陳建邦

CHAN KIN-PONG

20 世紀 50 年代初開始以筆名編著攝影理論及應

用書籍多本,包括《戶外攝影》《攝影技術手冊》等。

1964 年,與好友創(chuàng)立香港大眾攝影會,任首任會長。

1976 年與顏震東、許良、招樹棋、餘自強等人創(chuàng)

辦海鷗攝影會,以培育新人為宗旨,任創(chuàng)會會長。

5006

陳建邦 門中門??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48×33cm.

CHAN KIN-PONG

IN THE DOORS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代表作

《戶外攝影》《攝影技術手冊》《攝影漫談》

《閃光攝影》《攝影常識》《攝影術捷徑》

第15頁

11

5007

陳建邦 在工作??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48.5×32cm.

CHAN KIN-PONG

AT WORK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第16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12

5008

陳建邦 蓋屋頂??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28.5×47.5cm.

CHAN KIN-PONG

ROOFING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第17頁

13

第18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14

5009

陳錦志 飛輪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50.5×39cm.

CHAN KAM CHI

FLYING WHEEL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陳錦志

CHAN KAM CHI

第19頁

15

5010

陳錦志 圈中人??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40×50cm.

CHAN KAM CHI

LIFE IN CIRCLE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第20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16

陳汝炬

CHAN YU-KUI

1923-1998

1959年加入成人教育康樂中心攝影組,師從鄧雪峰;

1962 年獲《大公報》舉辦的香港大會堂專題比賽冠

軍以及《星島晚報》舉辦的“亞鐸”菲林公開比賽全

年總冠軍;1963 至 1970 年,以作品投寄國際沙龍

黑白照片組,連續(xù)八年名列“世界沙龍攝影十傑”,

其中 1966 年、1969 年和 1970 年曾名列第一;

1973 年、1976 年曾任香港卅五攝影研究會主席;

1974 年至 1976 年任沙龍影友協(xié)會會長,亦曾任

多間攝影會名譽顧問、國際沙龍評委和名銜評委等

要職。

個人榮譽

香港沙龍影友協(xié)會榮譽高級會士(HonFPSEA)

美國攝影學會影藝專業(yè)級認證(EPSA)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高級會士(FRPS)

香港中華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HonFCPA)

布宜諾斯艾利斯攝影俱樂部榮譽會員(MHFCBA)

香港攝影學會博學會士(FPSHK)

香港卅五裏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HonF35mmPS)

代表作

《陳汝炬先生藝術攝影作品展》,1999

第21頁

17

5011

陳汝炬 一飛沖天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48×35.5cm.

CHAN YU-KUI

FLYING COUPLE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20,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香港沙龍影友協(xié)會會刊》,p34,1974 年。

獲獎:

1966 年十傑首名代表作

展覽:

《時光存影:趙羨藻藏香港攝影藝術家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2021年。

第22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18

第23頁

19

5012

陳汝炬 寂寞???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50s

50×39.5cm.

CHAN YU-KUI

LONESOME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20,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香港國際攝影沙龍第十七屆黑白及彩色照片展覽》,p19,香港攝影學會,1962 年;

《攝影沙龍年鑒》,沙龍影友協(xié)會,1965 年。

獲獎:

1962 年香港國際攝影沙龍(金像獎)

第24頁

5013

陳汝炬 快樂的男孩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48.5×38cm.

CHAN YU-KUI

JOLLY BOYS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15,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參考出版:

《攝影畫報》第 1 期 封面,香港攝影畫報社,1964 年。

第26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22

5014

陳汝炬 哀鳴孤雛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4

37.5×49.5cm.

CHAN YU-KUI

LONELY CRY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15,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攝影沙龍年鑒》,沙龍影友協(xié)會,1965 年;

《藝影春秋:香港藝術攝影 1900-2000》volume2,p289,香港康樂

及文化事務署,2001年。

第27頁

23

第29頁

5015

陳汝炬 上落平安圖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45.5×36cm.

CHAN YU-KUI

UP AND DOWN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15,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攝影畫報》第 11 期,香港攝影畫報社。

第30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26

5016

陳汝炬 聚會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3

38.5×48.5cm.

CHAN YU-KUI

AT MEETING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15,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藝影春秋:香港藝術攝影 1900-2000》volume2,p288,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01年。

第31頁

27

5017

陳汝炬 黑與白????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50-1960s

48.5×25.5cm.

CHAN YU-KUI

BLACK AND WHITE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15,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攝影畫報》第 7 期,香港攝影畫報社;

《中國攝影》,p70,2023 年 4 月刊。

第32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28

陳紹文

CHAN SHIU-MAN

1937-2014

在經(jīng)營酒業(yè)的同時業(yè)餘教授攝影;1955 年高中畢

業(yè)後踏入攝影創(chuàng)作;1957 年參與籌辦澳門攝影學

會,該學會於 1958 年成立,同年陳紹文來到香

港,翌年加入香港中華攝影學會,師從潘日波;於

1968 年開辦攝影班,此後長達 30 多年堅持不懈

地培育新秀;曾經(jīng)在國際沙龍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

成績;榮獲海內(nèi)外多間攝影學會團體頒發(fā)的“攝影

藝術家”榮譽。

個人榮譽

香港中華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HonFCPA)

香港沙龍影友協(xié)會最高榮譽博學會士(FPSEA)

香港沙龍影友協(xié)會榮譽高級會士 HonFPSEA

香港中華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HonFCPA)

代表作

《彩色攝影技法》,萬裏書店有限公司,1973

《黑白攝影技法》,萬裏書店有限公司,1975

《怎樣欣賞藝術攝影》,攝影畫報出版,1984

《陳複禮攝影作品評介》,攝影畫報出版社,1988

《陳紹文攝影同學會會員作品展覽 1999》,1999

《陳紹文攝影作品回顧(1958-2014)》,2015

展覽

“陳紹文藝術攝影展覽”,香港大會堂展覽廳,2000

陳紹文、羅朱玲玲《眼中的二維世界》聯(lián)合攝影展,佛山

嶺南天地,2013

5018

陳紹文 豔陽天??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36×30cm.

CHAN SHIU-MAN

GIRL IN SUN LIGHT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第33頁

29

5019

陳紹文 街道???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1

49×38.5cm.

CHAN SHIU-MAN

ON THE STREET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10,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中國攝影》,p50,2023 年 4 月刊。

第34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30

個人榮譽

美國攝影學會五星攝影家(PSA 5 Star-PPDM)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最高榮銜博學會士(FRPS)

代表作

《陳修瑜先生遺作集》,發(fā)行攝影畫報有限公司,1983

展覽

陳修瑜攝影紀念展,香港藝術中心,1983

陳修瑜

CHAN SHAU-U

1911-1982

著名攝影導師。漁村風光作品是唯美、寫實的巧妙

結合。其一生致力發(fā)揚影藝,曾受聘於教育署成人

教育中心及其他社院為攝影班導師。曾名列世界十

傑多次。曾任香港中華攝影學會創(chuàng)會理事及副會長,

又為沙龍影友協(xié)會創(chuàng)辦人之一,並歷任該會副會長

和會長。

第35頁

31

5020

陳修瑜 晨渡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35×49cm.

CHAN SHAU-U

MORNING FERRY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15,000-3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參考出版:

《攝影俱樂部》第 97 期,p3,新中華畫報副刊。

第36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32

陳英

CHAN YING

第37頁

33

5021

陳英 舞步????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28.5×49cm.

CHAN YING

DANCING STEPS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第38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34

5022

陳英 令人著迷??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48×37.5cm.

CHAN YING

CHARMING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攝影沙龍年鑒》,沙龍影友協(xié)會,1965 年。

第39頁

35

5023

陳英 靜物????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50.5×40.5cm.

CHAN YING

STILL LIFE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第40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36

陳盈達

CHAN YING-TAT

1937-2016

第41頁

37

5024

陳盈達 二對二??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22×49cm.

CHAN YING-TAT

TWO AND TWO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第42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38

韓釗

HON CHIU

5025

韓釗 仲夏夜之夢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50s

49×40cm.

HON CHIU

A MID SUMMER NIGHT DREAM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參考出版:

《攝影畫報》第 11 期,p34-35,香港攝影畫報社。

第43頁

39

5026

韓釗 無題????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0s

49×39cm.

HON CHIU

NO TITLE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8,000-15,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第44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40

何藩之于今日意義

A MODERN RETROSPECTION

撰文:夏楠

by Xia Nan

2014 年 9 月的 Photo Shanghai 開幕上,我跟隨擁擠的人群經(jīng)過 AO

Vertical 畫廊的位置,那幅著名的何藩作品再次映入眼睛,正是很高的

白墻,墻腳下一位穿黑衣的女人站著。我取走了一張明信片。一個月后,

通過明信片的背面信息,我聯(lián)系到畫廊的 Siddal,同時確知何藩這次

個展信息以及他專程回港事宜。

雖然何藩先生年屆八十三歲,卻不避旅途勞頓,專程從舊金山回港;

而其作品亦參與慈善拍賣,善款用于扶持香港攝影發(fā)展。

促成這次展覽以及何藩先生在時隔十多年后攜病堅持歸來,最重要的

原因,無疑是他對香港的摯愛。他在這里生活的時間跨度是 1948 到

1994 共四十六年的時間。用他自己的話說,“在香港讀書·就業(yè)、成

家、立事……成功失敗都在香港?!苯K其一生,他與香港的關系從未

割舍。而自 2014 年 9 月后,香港正處在遭受身份認同危機的敏感時期。

有些香港人懷疑她是否還是昨日的明珠。我們在何藩的作品中,真實

地看見了昨日的光影,在光影下,那些平凡普通的香港人,以一種平

淡安靜的堅韌面對日常。

也許你和我一樣,被他的這種散淡、不經(jīng)意、不刻意展示給我們的他

所見的香港而打動。

這卻是何藩常常流連于街頭巷尾,以極大耐心等待“最佳時機”,等到光,

等到人物形象與幾何結構和線條構建的背景“不期而遇”才按下快門;

如果等不得呢?“那就不拍。我拍就是因為我等到了。”

青少年時代到二十八歲是何藩最為高產(chǎn)的時期。他的作品在當時已經(jīng)

獲得廣泛關注,通過參加畫廊比賽贏得近三百個地區(qū)和國際性大獎。

這位出身良好、被視為攝影王子的人物,攬獎無數(shù)之后轉(zhuǎn)投電影,理

由是“電影和攝影雖然是兩件事,但,照片是呆的,影片是活的,呆

的拍多了,替別人拍的也拍多了,便想到兼兼口味,拍些活的,也讓

別人替自己拍拍”。

自此,何藩為了追求導演大師的夢,陷入對電影的深切復雜的感情。

但至情至性如他,在愛與痛中希望始終做到持平守中,這是何其的難。

一面兀自背負著文人的包袱。一面心有耿耿于很多人認為他只是拍過

三級片的導演;不了解他拍過相當棒的文藝電影實驗電影,甚至也不

了解他的攝影若干年后從沉迷的夢中驚醒,他淡淡言,“沒有完美的夢?!?/p>

一個人要如何回首昨日呢?

“你后悔嗎?”

何藩先生不諱言地說,他需要考慮一下再回答這個問題。

《圣經(jīng)》里有一句話,“存心忍耐,奔?!币馑际窃谕纯嗟臅r候躺下來,

在厄運的打擊下保持安靜,隱含著力量;但隱含著更大力量的,是心

雖有重壓而仍然奔跑。

這句話贈送給香港和熱愛香港的人們。

( 原文選自 2015 年《生活月刊》第 110/111 期別冊《光影何藩》???/p>

At the opening of Photo Shanghai in September 2014, I followed the

crowds past the AO Vertical gallery, The famous works of Ho Fan

came into my eyes again, a tall white wall, at the foot of the wall stood

a woman in black. I picked up a postcard. A month later, through the

back of the postcard, I contacted Siddal of the gallery, confirming Ho

Fan's solo exhibition and his trip back to Hong Kong.

Although Mr. Ho Fan was eighty-three years old, he made a special trip

back to Hong Kong from San Francisco. His works are also auctioned

for charity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y in Hong Kong.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this exhibition and Mr. Ho Fan's return

after more than a decade of illness is undoubtedly his deep love for

Hong Kong. He lived here for forty-six years, from 1948 to 1994. In his

own words, “Studying in Hong Kong, getting a job, starting a family,

setting up a business... success and failure are all in Hong Kong.”

Throughout his life, he never lost his relationship with Hong Kong.

And since September 2014, Hong Kong has been in a sensitive period of

identity crisis. Some Hong Kong people wonder if she is still the jewel

of yesterday. In Ho Fan's works, we can truly see the light and shadow

of yesterday. Under the light and shadow, ordinary Hong Kong people

face their daily life with a kind and calm tenacity.

Perhaps you, like me, were moved by his casual, unintentional vision of

what he sees in Hong Kong.

It was Ho Fan who would linger on the streets, patiently waiting for

the “perfect moment”, for the light, for the characters to “unexpected

encounter” the geometric and line-based background; what if it can't

wait? “Then don't. I'm doing it because I got it.”

Ho Fan was most productive in his teens until he was twenty-eight. His

work had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t the time, winning nearly

300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wards through gallery competitions.

The well-born prince of photography, who won numerous awards

before turning to film, for the reason that“movies and photography

are two different things, photos are dumb,films are alive. If you take

too many dumb photos, you will also take too many photos for others.

Therefore, you have to think of a way to have both tastes. so I thought

of taking some live pictures and letting others take pictures for me.\"

Since then, Ho Fan has pursued the dream of a master director,

falling into deep and complicated feelings for the film. But he is so

affectionate,and wanted to be balanced in love and pain, this is so

difficult. One side, he still bears the burden of literati, on the one hand,

there's a nagging feeling in his heart that many people think he's just

a director who's made pornographic film; they didn't know that he

had made great experimental films for art-house films., or even his

photography. After several years, he woke up from an indulged dream

and said, \"There is no perfect dream.\"

How does one look back on yesterday?

“Do you regret it?”

Mr. Ho Fan says bluntly that he needs to think about it before

answering.

There is a saying in the Bible, “Bear with it, and run.” It means to lie

down in pain, to be quiet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for there is strength

in it; there is greater strength in it, it is the heart that runs despite its

pressure.

This is for Hong Kong and people who love Hong Kong.

(The original article is selected from the special issue of \"Ho Fan Light

and Shadows\", Life Monthly, Issue No. 110/111, 2015, reproduced with

authorization of the author)

第45頁

何藩曾在 2015 年《光影何藩》??霭婧蠼o本文作者夏楠作出回應,一年后的 2016 年 6 月 19 日,他于舊金山逝世。

第46頁

面頗大,如果能夠具備多種精良的照相機,優(yōu)美的藥品和放大紙,

以及完美的暗房設備,然后再加上科學頭腦和技術配合,于是一個

藝術修養(yǎng)不高的人也不難制作出影像清晰、色調(diào)優(yōu)美、層次豐富、

質(zhì)素優(yōu)良的照片,雖然內(nèi)容空洞、言之無物,但仍會到處受到歡迎

和贊賞。如果各位稍為留意一下,便會發(fā)覺這種例子并不算少了。

這種風氣不是應該改變一下么?

不但如此,目前這種過度崇尚形式美的風氣所趨,使攝影藝術家蒙

受了不白之冤。正如剛才所說,形式優(yōu)美的照片借助于物質(zhì)和科學

方面頗大;愈要形式優(yōu)美,則愈要具備精良的機械和材料,以致一

般物質(zhì)條件缺乏的攝影朋友們吃虧最甚。雖有創(chuàng)作力,雖然有藝術

修養(yǎng),雖有充實深刻的內(nèi)容,但缺乏優(yōu)美的形式,所以依然不受推

重。人們既過分看重物質(zhì)條件所造成的結果,過分加意于形式美的

競爭,因此怪不得別人說攝影是有錢人的玩意了。為了要使這個新

興的藝術更形普及化,使得一般物質(zhì)條件缺乏的攝影朋友們都有機

會參與這個藝術的創(chuàng)造,都有平等的資格來受到考慮和見重,更為

了要改變不少人輕視這個藝術的觀念,提高這個藝術的地位,我們

應要注重內(nèi)容,研究思想上的深入,追求更高的理想,不必再過分

看重形式了。

假如我們仔細研究一下文學、戲劇、音樂和繪畫,便會發(fā)覺它們的

偉大作品都是深刻感人的:有些向我們的靈魂呼喚,有些向我們作

深心對語,有些使我們心神向往,感動不已,有些給我們啟示,使

我們更認識了人生和世界。但難以否認,攝影藝術中不少所謂“名

作”的照片,都多少缺乏了這些力量顯而易見的,力量實潛存于形

式背后的內(nèi)容,并在其本身,單是優(yōu)美的形式而缺乏深刻的內(nèi)容的

“名作”是無法具備這些力量的——誰能想象高超的暗房技術能夠

令人感動?誰能想象優(yōu)美的質(zhì)素層次能夠發(fā)人深???誰能想象清晰

堅銳的影像能夠使人共鳴?請不要以為這些是攝影術特質(zhì),便奉之

若神明,倘以此為目的,不再追求更高的理想,便無異舍本逐末,

反被這些法寶貽誤了。缺乏力量和內(nèi)容的照片是經(jīng)不起時間考驗的。

不管初看時是多么優(yōu)美奪目,但因為它缺乏深度,多看便淡然無味,

十五歲時我便開始研習攝影,到如今已有十一年了。但藝術是無止境

的,短短的十一年算不了什么,因此實在談不上成就和心得,只能將

個人對攝影藝術的一些感想和期望貢獻給各位。

我曾經(jīng)聽過不少人批評攝影藝術??蜌庖稽c的,就說它不過是雕蟲小

技;苛刻一點的,就說它簡直不算是藝術。說這些話的,而且是一些

有學問·有藝術修養(yǎng)的人。我以為這是值得注意的·試問我們曾經(jīng)懷

疑過音樂、繪畫、詩歌、戲劇等是不是藝術么?當然不會。攝影今被

人懷疑是否算是藝術,它本身可能是有些缺陷,有些問題了吧?然則

問題又在哪里呢?

初學攝影的時候,常常聽見一些“老前輩”批評我的照片:這張色調(diào)

不好,那張構圖不妥,那張又質(zhì)素不良。看來只要這些改善了,便可

成為佳作了。我聽了心中雖有點懷疑,但是沒有提出,因為自己初學,

大概還未曾懂得這門藝術吧。然而至今,我這點懷疑不但沒有減低,

反而更增加了。因為近年來我仍聽到有些老前輩贊賞某些沙龍名作,

不是說它們色調(diào)鮮美、影像清晰、層次豐富、質(zhì)素優(yōu)良,便是說它們

構圖周密、用光熟練、手法新穎、黑房技術高超,似乎攝影藝術的最

高目標就在這些地方,不必再要求更充實深刻的內(nèi)容、意義和含蘊了。

如果用這種過于偏重形式而忽略了內(nèi)容的看法來衡量攝影作品,又怎

不令我懷疑呢?

難道一張照片做到這些地步時,便已達到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高目的了么?

似乎不會是那么簡單吧?我覺得它們不論做到如何登峰造極,依然不

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些表現(xiàn)方法而已。攝影家就憑著這些表現(xiàn)方法,

來表現(xiàn)出他的創(chuàng)作目的。因此它們本身的價值并不高,只有充實的內(nèi)

容、深刻的意義才能賦予它們以真正的價值。但這并非說形式不重要,

而是說內(nèi)容更重要而已。優(yōu)美的形式固然更有助于內(nèi)容的表達,但缺

乏了內(nèi)容,形式還有什么意義呢?這不是變?yōu)闆]有靈魂的軀殼了么?

雖然,形式中的構圖法配光術處理手法等,不僅是缺之不能的表現(xiàn)方

法,而且是攝影術的特質(zhì),是攝影藝術的表現(xiàn)媒介。作品應該表現(xiàn)出

攝影術的特殊性能,固然無可非議,但它們依賴于物質(zhì)條件和機械方

我的期望——對攝影藝術的一些感想

MY EXPECTATIONS

撰文:何藩

by Ho Fan

左:何藩撰寫《我的期望》發(fā)表在

第 54 期《攝影俱樂部》雜志,闡述

了其對攝影藝術的一些感想。

右:第 58 期《攝影俱樂部》雜志刊

登的一組何藩作品專題。

第47頁

不能有持久的價值了。這和其他藝術的偉大作品恰恰相反,它們是神

意深遠,回味無窮的。這其實是藝術作品的深度問題,攝影藝術自然

應向這方面追求——抒發(fā)作者的心靈,或追求真、善和美,或表現(xiàn)人

生和世界;形式雖然各異,而其內(nèi)容則一。因此攝影藝術倘要與其他

藝術相提并論,受人敬重,就不得不注入深刻的內(nèi)容和感人的力量。

有了這些,攝影藝術才有真正的生命。

藝術不是玩意,而是嚴謹?shù)?、積極的、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攝影

藝術自然也不應例外。但可惜得很,以攝影作為茶余飯后的玩意的人

實在太多,而以嚴謹?shù)乃囆g態(tài)度去從事創(chuàng)作的人實在太少了。一些人

大概是生活太忙了,只能玩玩攝影作來消遣,當然沒有時間再求思想

上的深入。但有些人卻為了沽名釣譽,于是投機取巧,偷天換日,不

擇手段以取悅他人,以求名成利就。這和真正嚴謹?shù)乃囆g態(tài)度相去何

止千里!這一類照片竟然到處受歡迎,揚名四海,成為 \" 名作”,那就

難怪別人看后搖頭不已,不得不懷疑到攝影藝術本身的地位和價值了。

一個優(yōu)秀的攝影家應該有哲學家的智慧、音樂家的敏感、畫家的觀察

力、詩人的心。對人生和世界,都比常人看得深入,而且有獨特的領

悟和感覺。他以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去從事創(chuàng)作:既不取悅他人,亦不作

宣傳工具;既不墨守成規(guī),亦不標奇立異,只要忠實地表現(xiàn)出他的“真

我”和這個“真我”眼中所見的世界。正因為作品有他的個性存在,

便產(chǎn)生了個人的風格。在他每一張照片中,我們便可看出他整個的

“人”——他對人生和世界的特殊看法:他的觀念和感覺,想象和偏見,

理想和了解,以至于“他的”哲學。此時觀者所欲欣賞的當不只是構圖、

配光、色調(diào)、層次、質(zhì)素或暗房技術等形式而已,他們所獲得的是形

式背后更充實、更深刻、更寶貴、更永恒的內(nèi)容——因此攝影家的個

展是最值得重視的。我們應要提倡個展,鼓勵個展的誕生,如此方能

做到百家齊鳴,洋洋大觀的地步。

末了,如果我們希望攝影能夠像其他藝術一樣有崇高的地位和恒久的

價值,不致流于雕蟲小技,就不得不進一步來求思想上的深入了。這

幾年來我都在不斷地思索,不斷地實驗,希望能夠想出一些理論,做

出一些工作,來改變別人對攝影藝術的輕視。雖然一無所成,但不會

因此氣餒,反而決定做下去。別人對攝影藝術的批評和輕視,我們不

必強詞辯護,也不應置之不理。心平氣和地反省吧,冷靜地思考吧,

熱烈地工作吧!事實將會給予他們以答案的。更希望我們不要固步自

封,沾沾自喜于攝影藝術既得成就。我們不妨謙虛些,但卻不必因此

自卑。因為我們雖然還未長大成人,但誰敢說我們將來沒有前途呢?

真正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去從事攝影藝術的朋友們,真正希望提高攝影藝術

的地位的朋友們,讓我們攜手吧!

第48頁

又見: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沙龍攝影專場 44

何藩

HO FAN

1931-2016

生於上海;1946 年開始學習攝影;1949 年與家人

移居香港;1958 年開始投寄國際沙龍攝影比賽,曾

入選“世界沙龍攝影十傑”近十次;1960 年代他以

演員身份參演過多部電影,後期又以導演身份參與

電影工作,曾執(zhí)導電影二十多部;另有多部電影被

中國臺灣和香港的電影資料館永久收藏;1982 至

1985 年間,曾在多所學府擔任客席教授,講授攝影

與電影。

個人榮譽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最高榮銜博學會士(FRPS)

美國攝影學會最高榮銜博學會士(FPSA)

香港沙龍影友協(xié)會最高榮銜博學會士(FPSEA)

美國攝影學會最高榮銜五星攝影家(5-Star Exhibitor)

東南亞攝影學會榮博學會士(Hon FSEAPS)

香港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Hon FPSHK)

香港中華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Hon FCPA)

香港卅五裏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Hon F 35mm PS)

香港青年會幻影會榮譽博學會士(Hon FBSC)

德國攝影學會永久榮譽會員(Hon AMF)

比利時攝影學會永久榮譽會員(Hon F Kortrijk)

巴西攝影學會永久榮譽會員(Hon SG)

阿根廷攝影學會永久榮譽會員(Hon PFR)

美國威靈頓國際沙龍永久榮譽會員(A-Member Wilmington Salon)

美國匹茲堡國際沙龍永久榮譽會員(A-Member Pittsburgh Salon)

展覽

何藩個展,香港思豪酒店美術室,1956

“香港回憶”何藩個展,香港 AO Vertical 藝術空間,2014

何藩個展—步入光芒,上海 M97 畫廊,2015

何藩新作個展—人生的舞臺,上海 M97 畫廊,2016

視覺對話:何帆鏡頭下的香港,香港蘇富比畫廊,2017

代表作

《街頭攝影叢談》,海光出版社,1959

《現(xiàn)代攝影欣賞》,藝術圖書公司,1972

《何藩國際大獎攝影全集》,歐語出版社,1982

《現(xiàn)代攝影欣賞》,藝術圖書,1982

《往日時光,四友攝影精選集》,張五常、簡慶福、陳復禮、何藩,p72-

124,壹出版有限公司,1993

《香港追憶》,Modernbook Editions,2006

《人生舞臺》,Modernbook Editions,2009

《香港 · 往日情懷》,Modernbook Editions,2014

《光影何藩》,生活月刊,2015

《念香港人的舊》,香港人出版,2017

《感情·感悟·感覺》,p9,香港人出版,2021

《Fan Ho|Selected Works》,京都便利堂株式會社(Benrido,Inc),

2022

何藩和他的 Rolleiflex 3.5F 相機

部分私人和公共機構收藏

M+ Museum-香港

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

Bibliothèque National de France-法國巴黎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美國加州舊金山

Santa Barbara Museum of Art-美國加州圣塔芭芭拉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

The Margulies collection-美國佛羅里達邁阿密

Brent Townshend collection (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的發(fā)明者)-

美國硅谷

葉文(電視名人/設計師)- 美國

喬安娜·克恩斯 (Joanna Kern) (影視明星)-美國加州

好菜塢

Ron Pietersma collection(Biggest Dairy Farmer in

USA)-美國加州芝加哥

Centro Andaluz de la Fotografia-西班牙巴塞羅那

Laurence Miller collection (藝術經(jīng)銷商/收藏)-美國紐約

Spencer Throckmorton collection (藝術收藏)-美國紐約

John Scallon collection (工業(yè)/石油和天然氣)-美國新

墨西哥州圣達菲

Kevin Longino collection (風險投資)-英國倫敦

David Shen collection (風險投資)-美國加州舊金山

Russell and Sara Hirsch collection (風險投資)-美國硅谷

Mariana and Howard Nord collection (企業(yè)家)-挪威

Elaine Tajima collection (企業(yè)家)-美國加州好萊塢

Craig Tanimoto collection (藝術收藏)-美國加州好萊塢

Jeff Ayeroff collection (藝術收藏/Virgin Record)-美

國加州好菜塢

第49頁

45

5027

何藩 小婦人??

銀鹽紙基 沙龍展覽印章 1961

38×46cm.

HO FAN

LITTLE WOMEN

Gelatin Silver Print, Salon Exhibition Seal

RMB: 30,000-50,000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人生舞臺》,p171,Modernbook Editions,2009年;

《感情·感悟·感覺》,p27,香港人出版,2021年。

百萬用戶使用云展網(wǎng)進行在線電子書制作,只要您有文檔,即可一鍵上傳,自動生成鏈接和二維碼(獨立電子書),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網(wǎng)站!
收藏
轉(zhuǎn)發(fā)
下載
免費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費制作
x
{{item.desc}}
下載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