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88|国产乱妇无码在线观看|国产影院精品在线观看十分钟福利|免费看橹橹网站

《書都·走讀深圳》2023年12月刊總第45期

發(fā)布時間:2023-11-03 | 雜志分類:其他
免費制作
更多內容

《書都·走讀深圳》2023年12月刊總第45期

主管單位 _ 深圳出版集團主辦單位 _ 深圳出版社出版單位 _ 深圳市書都出版有限公司 《書都·走讀深圳》編輯部國際標準刊號 _ISSN 2096-0840國內統(tǒng)一刊號 _CN 44-1720/G2郵發(fā)代號 _46-549出品人 _ 唐漢隆社長 _ 聶雄前總編輯 _ 魏甫華總策劃 _ 李曉鋒視覺總監(jiān) _ 韓湛寧攝影總監(jiān) _ 吳忠平編輯部主任 _ 李奇蔚文字編輯 _ 曾嵐?黃美霖特約編輯 _ 何瀅?呂詩琪圖片統(tǒng)籌 _ 黃偉釗英文編輯 _ Kyra?Sophia校對編輯 _ 黃騰?張麗珠?平面設計 _ 亞洲銅設計編輯部地址 _(518033)深圳市彩田南路海天綜合大廈 711 室編輯部電話 _0755-83460090印刷 _ 深圳市國際彩印有限公司發(fā)行范圍 _ 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發(fā)行 _ 深圳出版社市場營銷部發(fā)行電話 _0755-83464033 / 83460239定價 _30 元人民幣版權聲明 _本刊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必須征得深圳市書都出版有限公司的許可2023 年 12 月刊總第 45 期深圳·南京文化對視回顧特刊45Contents打開 Opening打開一個新視界旁白 Narra... [收起]
[展開]
《書都·走讀深圳》2023年12月刊總第45期
粉絲: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內容
第3頁

一座城市的文化說明書

A Cultural Manual

to the City

第4頁

主管單位 _ 深圳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 _ 深圳出版社

出版單位 _ 深圳市書都出版有限公司

《書都·走讀深圳》編輯部

國際標準刊號 _ISSN 2096-0840

國內統(tǒng)一刊號 _CN 44-1720/G2

郵發(fā)代號 _46-549

出品人 _ 唐漢隆

社長 _ 聶雄前

總編輯 _ 魏甫華

總策劃 _ 李曉鋒

視覺總監(jiān) _ 韓湛寧

攝影總監(jiān) _ 吳忠平

編輯部主任 _ 李奇蔚

文字編輯 _ 曾嵐?黃美霖

特約編輯 _ 何瀅?呂詩琪

圖片統(tǒng)籌 _ 黃偉釗

英文編輯 _ Kyra?Sophia

校對編輯 _ 黃騰?張麗珠?

平面設計 _ 亞洲銅設計

編輯部地址 _(518033)深圳市彩田南路

海天綜合大廈 711 室

編輯部電話 _0755-83460090

印刷 _ 深圳市國際彩印有限公司

發(fā)行范圍 _ 國內外公開發(fā)行

發(fā)行 _ 深圳出版社市場營銷部

發(fā)行電話 _0755-83464033 / 83460239

定價 _30 元人民幣

版權聲明 _

本刊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必須征得深圳市書都

出版有限公司的許可

2023 年 12 月刊

總第 45 期

深圳·南京文化對視回顧特刊

45

Contents

打開 Opening

打開一個新視界

旁白 Narration

城市文化名片與城市精神塑造

看見城市文化生長之樹

—一場深圳與南京的激情“對視”

讀城 City Reading

一場重塑“設計”的城市實踐

—深圳何以成為“設計之都”

春歸秣陵樹

—解碼“世界文學之都”南京

對視 Dialogue

城市的符號

—用設計語言與文學語言解讀一座城

文學南京 :一雙腳 + 一雙眼 + 一雙手

愛護藝術家是一個城市的可貴品質

深圳作家與深圳的作家

城市的詩性

—用藝術與詩歌描繪一座城

城市的詩性 :和詩畫獨處

詩意把城市帶往更高處的視野

“與這座城市一起成長起來”的詩意

004

目錄

006

024

城市的符號

036

044

064

第5頁

城市的想象

—用建筑與文學構想一座城

“設計”與“文學”的方法論

所有的作家都是偉大的建筑師

新的城市與新的舊城市

城市的種子

—用藝術與文學滋養(yǎng)一座城

設計與文學的批判與共情

非偶然的城市 DNA

文學與設計的相互滋養(yǎng)與豐富

讀書 Book Reading

十本書,讀懂深圳的精神之旅

十本書,打開“文都”南京的十個側面

城市的種子

城市的詩性

城市的想象

082

100

112

第6頁

書都 004 Inspiring a New Vision

打開一個新視界

如何打開一個新視界?深圳人有著自己的方法論。

深圳是典型的 “知識改變命運”的城市,讀書成為無數(shù)追夢者圓夢的階梯。深

圳的人均購書量連續(xù) 31 年位列全國第一,這是 40 年的城市開拓、奮斗史積累

出來的,體現(xiàn)了閱讀對城市的內驅作用。閱讀在改變奮斗者命運的同時,也成就

了深圳這座城市創(chuàng)新、果敢、跳躍、包容等特質,為之提供了不竭動力,塑造了

“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的精神內核。

閱讀塑造城市精神,閱讀走出文化自信。深圳的閱讀文化推廣之路可圈可點。

建市之初,“拓荒者”們就為這座移民城市植入了熱愛閱讀和崇尚文化的基因,讓

深圳人很早就由內生發(fā)出“文化自覺”的價值理念和精神涵養(yǎng)。經過 20 多年的

堅持與不懈努力,深圳全民閱讀走出了一條市民精神生活不斷豐富和城市文化形

象更加彰顯之路,開創(chuàng)了一系列全國第一。深圳讀書月的總主題是“閱讀 進步 圓

夢”,每年有一個年度主題,2021 年的年度主題是“打開一個新視界”。

如何打開一個新視界?讓閱讀與設計實現(xiàn)跨界融合,是打開新視界的路徑與

方式。深圳是一座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城市,創(chuàng)新是深圳之魂。深圳要持續(xù)發(fā)展,要先

行示范,就必須堅持創(chuàng)新,而設計恰恰是與創(chuàng)新相生相融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離不開設

計,離不開設計的賦能增值。創(chuàng)新引領深圳設計的勃發(fā),設計也持續(xù)激發(fā)源源不

絕的創(chuàng)新動能。在第二十二屆深圳讀書月,我們把設計導入閱讀活動中,特別策

打開

第7頁

005 Book Capital

劃了“當設計之都遇上文學之都”深圳 · 南京的文化對視系列活動,讓南京的文

學家與深圳的設計師對談,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城市的雅集”,讓設計力量與文

學力量碰撞出化學反應,促進著城市之間、不同地域文化之間的文化交融。

兩座城市之間的對視,本身就充滿想象。“設計之都”深圳與“文學之都”南

京都致力于以創(chuàng)意助力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創(chuàng)意領域的相互交流,為彼此提供

了城市建設的靈感和可供借鑒的經驗。在讀書月這個平臺上讓深圳與南京 “對視”

使得深圳這屆讀書月更具現(xiàn)場感、更加豐富立體。

“對視”是心靈的交流?!皩σ暋笔遣煌I域的人一起來創(chuàng)造一個場域,也是

人文精神的共同燭照 ;“對視”是站在鏡前的自我打望與凝思,也是從他者眼中觀

看自身的便捷方式 ;“對視”是城市形象與品質的相互傳遞與刷新,也是城市文化

賦能城市發(fā)展的獨特視角。“對視”在喚起城市文化自覺與自信的同時,也建構起

城市的思想與觀念體系。

在世界聚光燈下,深圳立意不斷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涵養(yǎng)城市文化氣質,提

升城市文化品位,不斷講好深圳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讓城市形象更具親和力,

讓城市文化更豐厚,讓每一位關注深圳的人來共同建構“美麗新視界”。

Opening

第8頁

006 旁白 書都 城市文化名片與

城市精神塑造

文 _ 吳筠

Urban Culture Signature

and Shaping City Spirit

旁白 書都 006

第9頁

007

Narration

Book Capital

深圳是一座建市僅 40 多年的年輕城市。40 年來,深圳

從一個邊陲小鎮(zhèn)迅速成長為現(xiàn)代化、國際化的大都市,成為

一座充滿魅力、活力、動力和創(chuàng)新力的創(chuàng)新型城市。這座城

市的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跡,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從未

忽視文化建設,城市發(fā)展和文化建設同頻共振,經濟科技與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共生共榮,一起推動形成了深圳非常獨特的、鮮明

的城市氣質。2008 年,深圳榮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

“設計之都”稱號,是中國首個入選的城市 ;2013 年,深圳

榮獲“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稱號,成為全球唯一獲此殊

榮的城市。這兩張文化名片對于深圳的城市文化、精神塑造

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Narration

007 Book Capital

第10頁

008

旁白 書都 閱讀深圳 :城市的精神

閱讀塑造城市精神。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這座城市的快速發(fā)展吸引了全國乃至

全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者。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創(chuàng)業(yè)的驅動和對知識的渴望有著密切的關

聯(lián)。深圳人的求知和創(chuàng)業(yè)是水乳交融的,相互賦能,拉動了城市閱讀與城市建設

的契合度和關聯(lián)度,通過求知、通過閱讀推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推動城市的運轉和進步。

深圳人邊闖邊讀、邊讀邊闖,通過閱讀去適應工作、獨立創(chuàng)業(yè),開辟新天地,在

改革進取中建造這座城市,形成這座城市的精神風貌。

深圳是典型的“知識改變命運”的城市,讀書成為無數(shù)追夢者圓夢的階梯。

1996 年,深圳第一次承辦全國性書展——第七屆全國書市,現(xiàn)場銷售圖書碼洋

2100 萬元,在當時是個非常巨額的銷售量。深圳的人均購書量連續(xù) 31 年全國第

一,這是 40 年的城市開拓奮斗史積累出來的,體現(xiàn)閱讀對城市的內驅作用。閱讀

在改變奮斗者命運的同時,也成就了深圳這座城市創(chuàng)新、品質、活力、包容等特

質,為之提供了不竭動力,塑造了“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

的精神內核。

旁白

深圳圖書館

Urban Culture Signature

and Shaping City Spirit

第11頁

Narration

009 Book Capital

閱讀走出文化自信。深圳的閱讀文化推廣之路可圈可點。建市之初,

“拓荒者”們就為這座移民城市植入了“熱愛閱讀”和“崇尚文化”的基

因,讓深圳人很早就由內生發(fā)出“文化自覺”的價值理念和精神涵養(yǎng)。

1996 年第七屆全國書市期間,訂貨總額達 3.2 億元人民幣,圖書零售額

2117 萬元,深圳人的“愛閱讀”可見一斑。從那時起,經過 20 多年的堅

持與不懈努力,深圳全民閱讀走出了一個市民精神生活不斷豐富和城市

文化形象更加彰顯的閱讀之路,開創(chuàng)了一系列全國“率先”:率先在全國

舉辦讀書月(2000 年),并連續(xù)舉辦了 22 年,以“高貴的堅持”培育了

讀書向學的城市風尚 ;第一個在全國提出建設“圖書館之城”(2003 年),

深圳圖書館也是全國第一家面向所有市民無差別開放、自動化程度最高的

公共圖書館 ;擁有超大型書城數(shù)量居全國首位(7 個);第一個以人大立法

形式出臺《深圳市經濟特區(qū)全民閱讀促進條例》(2016 年);城市閱讀指

數(shù)全國第一,城市個人閱讀指數(shù)全國第一,人均購書量連續(xù) 31 年居全國

第一 ;研發(fā)首臺 24 小時自助圖書館服務系統(tǒng)、首創(chuàng)把書店與多文化業(yè)態(tài)融

合在一起的書城模式。

閱讀建構城市觀念。深圳讀書月今年已是第二十二屆。專心做一個讀

書品牌,為讀者營造一個閱讀的節(jié)日,在喚起城市文化自覺的同時,也建

構起這個城市的觀念體系。深圳讀書月的總主題是“閱讀 · 進步 · 圓夢”,

每年有一個年度主題,2021 年的年度主題是“打開一個新視界”??傊黝}

與歷年的年度主題,一方面彰顯了讀書月“文化的鬧鐘”的功能定位,另

一方面也把這座城市關于讀書、關于人文精神的態(tài)度與追求傳播開去,廣

受關注?!白尦鞘幸驘釔圩x書而受人尊重”“實現(xiàn)市民文化權利”“閱讀永

恒,載體創(chuàng)新”“讓城市的每扇窗戶都透著閱讀的燈光”等觀念已融入市民

思維、植入城市文化根系,讓閱讀成為這座城市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聯(lián)

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干事伊琳娜 · 博科娃女士訪問深圳,兩度參觀中心書

城后說 :“我走過很多地方,去過很多城市,沒有一個城市一個地方像深圳

那樣,那么多家庭、那么多孩子聚集在書城盡享讀書之樂,這快樂溫馨的

場面,我永遠都會記得?!甭?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原文化助理總干事弗朗西斯

科 · 班德林稱,深圳對閱讀推廣的高貴堅持,彰顯了這座城市對人文精神

的守望、對知識就是生產力的高度認同,這為深圳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快速發(fā)展提供

了綿綿不絕的動力,為全世界城市經濟文化同步發(fā)展樹立了一個優(yōu)秀的范例。

城市需要被深度閱讀。從單純的圖書閱讀跳出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深圳

這座城市也是我們的閱讀對象。我們需要更多、更深入地閱讀這座城市,

解讀深圳這本大書的豐厚內涵。每座城市的歷史積淀和氣質都不一樣,深

圳獨特的發(fā)展經歷使其具有更豐富的文化元素、文化積累以及特征氣質。

城市的進程是動態(tài)的,我們還需要對深圳這座城市再發(fā)現(xiàn)、再解讀,打開

我們的新視界,讓這座城市的內涵更加豐厚,積累更加扎實。

第12頁

010 書都 旁白

設計深圳 :城市的品質

深圳,一座設計出來的城市。眾所周知,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是鄧小平同志。

習近平總書記說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深圳用 40 多年的時間,走過了國外一些國際

化大都市上百年走過的歷程。深圳是中國按照現(xiàn)代城市規(guī)劃實施起來的一座城市,

一張藍圖繪到底。深圳當下的城市格局是組團式的,最早的城市規(guī)劃布局跟現(xiàn)在

總體上差別不算太大。城市離不開設計,品牌需要設計,工業(yè)需要設計,智能更

需要設計,衣食住行都離不開設計。深圳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經濟、科技、產業(yè)、產品

的發(fā)展依然離不開設計。深圳產出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的一批設計師和設計

引領的品牌,各行各業(yè)都有。中國很多優(yōu)秀的設計師是從深圳走出去的,因為當

時深圳發(fā)展很快,需要各個領域各個行業(yè)的設計師。1997 年,深圳平面設計協(xié)會

成立 ;2008 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設計之都”。

設計與深圳的城市精神特質在基因上是相通的。深圳是一座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城

市,創(chuàng)新是深圳之魂。深圳要繼續(xù)發(fā)展,要先行示范,就必須堅持創(chuàng)新,而設計

恰恰是與創(chuàng)新相生相融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離不開設計,離不開設計的賦能增值。創(chuàng)新

引領深圳設計的勃發(fā),設計也持續(xù)激發(fā)源源不絕的創(chuàng)新動能。設計和品質也是密

切相關的。一般來說,提升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內涵設計、審美設計等

層次水平。

2000 年 11 月 1 日,首屆深圳讀書月在深圳書城正式啟動

深圳讀書月宣傳展覽

Urban Culture Signature

and Shaping City Spirit

第13頁

011

Narration

Book Capital

坪山圖書館

Narration

011 Book Capital

第14頁

深圳設計周現(xiàn)場

012 旁白 書都 設計也是滿足市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yōu)質文化產品需求和生活需求的一個非常

重要的賦能領域。推動文化服務文化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給老百姓更好

的、更美的文化產品,與設計密不可分。提升設計水平,不僅滿足了市民的需求,

也對社會進步、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深圳設計”與城市經濟同步發(fā)展。多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堅持將設計發(fā)

展作為城市高質量發(fā)展的內在要求,推動經濟、產業(yè)、行業(yè)發(fā)展與設計同步同行,

促進“深圳設計”不斷為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領域賦能提質,與工業(yè)、服裝、珠

寶、家具等產業(yè)同步發(fā)展、相輔相成。“深圳設計”已經成為城市經濟發(fā)展增長的

重要動力,呈現(xiàn)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繁榮局面。深圳平面設計、室內設計、工

業(yè)設計、包裝設計、服裝設計、建筑設計及軟件設計等門類領跑全國,在國際設

計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提升。中國平面設計類刊物的起步從深圳開始。2020

年,深圳設計師就有 253 件作品獲得德國紅點獎,177 件作品獲德國 iF 獎,43 件

作品獲日本 G - Mark 好設計獎,32 件作品獲意大利 A'Award 獎,12 件作品獲美

國優(yōu)秀工業(yè)設計獎。已經舉辦了四屆的“深圳設計周”,加強了深圳與全球設計界

的交流與合作。國際設計理事會主席大衛(wèi) · 格羅斯曼認為“深圳的經濟發(fā)展速度

Urban Culture Signature

and Shaping City Spirit

第15頁

013

Narration

Book Capital

聞名世界,而創(chuàng)意設計在深圳經濟發(fā)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閱讀與設計實現(xiàn)跨界融合。第二十二屆深圳讀書月把設計導入閱讀活動中。

在“當設計之都遇上文學之都 :深圳 · 南京的文化對視”系列活動中,邀請深圳 4

位頂級設計師與南京的 4 位知名文學家(文學評論家)對談,從不同的視角、立

場發(fā)現(xiàn)深圳、解讀深圳 ;配套舉辦“設計之都”遇見“文學之都”設計交流展及

“美哉書籍”深圳南京書籍設計邀請展,讓設計力量與文學力量碰撞出化學反應。

傳播深圳 :城市的聲音

傳播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

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城市既要建設好,也

要推廣好。講好深圳故事,讓大家知道什么是真實、全面、立體的深圳,就是講

好中國故事、改革開放故事,就是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指引下的現(xiàn)代化城

市發(fā)展的故事,就是講好一個城市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故事。當前,深圳對外傳

播的力度還不夠,形象不夠立體,沒有做到讓大家發(fā)現(xiàn)深圳豐富與多元的一面。

第16頁

014 旁白 書都 在傳播城市上,深圳仍需進一步努力。通過打造諸如設計、閱讀這樣的文化名片,

潤物細無聲,讓深圳這座城市的形象傳播得更遠、更好。

國際傳播。加強國際傳播是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責無旁貸

的使命、任務。面對全媒體、數(shù)字化、后疫情時代的國際傳播這個課題,深圳需

不斷探索新發(fā)展格局下媒體融合、國際傳播創(chuàng)新的路徑。深圳是“新聞富礦”,也

是最好的試驗田和傳播主體。以城市形象推廣為主題,加強內容建設,不斷提升

和豐富深圳的城市表達,提高國際傳播效能。文化品牌活動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平

臺。以城市品牌活動為平臺,加強文化建設,精準定位城市各領域活動與城市特

質的銜接,把每一次重大文化品牌活動與深圳的創(chuàng)新、品質、活力、包容等特質

相融合,讓每一個品牌項目都成為城市特質的展示、宣推平臺,久而久之,匯聚

呈現(xiàn)城市的立體多元形象。本屆深圳讀書月主題活動,注重突出“全域、全景、

全民、全媒”活動與傳播同步,通過全程全媒體、矩陣化傳播,展示深圳的城市

形象。

雅集城市 :城市的互視

雅集是中國文化里的一個傳統(tǒng),中國文人借此以文會友,并在這樣的場合進

行卓有建樹的文化創(chuàng)造。這樣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城市發(fā)生化學反應,原有的雅集就不

僅是名人名士的沙龍,更是每一位市民的文化盛宴。深圳是一座超大型移民城市,

現(xiàn)有 2000 多萬實際管理人口,1700 多萬常住人口,外來人口居多。深圳有一個

非常響亮的口號,“來了就是深圳人”。各個城市的資源,在這里形成了多元文化

的碰撞。全民閱讀,不但激發(fā)了城市的文化自覺,也促進著城市之間、不同地域

文化之間的文化交融。深圳讀書月正是一場“城市的雅集”,全國乃至全球的愛書

之人齊聚深圳,高朋滿座、書香滿城。

深圳素來重視城際文化交流。早在 1997 年,上海、臺北、香港、深圳四座城

市的文化工作者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城市文化交流會議”。今年的城際交流,我們特別策

劃了深圳與南京的文化對視系列,讓南京的文學家與深圳的設計師對談,這是讓

人非常期待的交流過程。

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南京的歷史文化氣息一直流淌在城市的血液

中,“天下文樞”“世界文學之都”的文化名片更顯文脈繁盛。與南京歷史悠久、

人文薈萃的文化底蘊不同,深圳則是在改革開放中拔地而起的年輕城市,充滿著

Urban Culture Signature

and Shaping City Spirit

第17頁

015

Narration

Book Capital

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吳筠(右)與南京市新聞出版局專職副局長鄭玲玲(左)在深圳 · 南京全民閱讀交流會上互贈圖書

青春活力。兩座城市之間的對照,本身就充滿想象。“設計之都”深圳與“文學之

都”南京都致力于以創(chuàng)意助力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創(chuàng)意領域的相互交流,為彼

此提供了城市建設的靈感和可供借鑒的經驗。在讀書月這個平臺上讓深圳與南京

“對視”,使得深圳這屆讀書月更加立體。

閱讀、設計、傳播以及城市交流,是城市形象、品質的重要內核和載體,是

城市文化賦能城市發(fā)展的獨特視角。當前,深圳進入了“雙區(qū)”(粵港澳大灣區(qū)、

深圳先行示范區(qū))驅動、“雙區(qū)”(深圳經濟特區(qū)、深圳先行示范區(qū))疊加的黃金

發(fā)展期,迎來了“雙改”(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區(qū)改革開放)示范、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重大歷史機遇。在世界聚光燈下,深

圳將不斷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涵養(yǎng)城市文化氣質,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不斷講好

深圳故事,讓深圳形象傳播出去,豐厚起來,向每一個關注深圳的人“打開一個

新視界”。

本文是作者在 2021 年深圳·南京全民閱讀交流會上的發(fā)言

第18頁

016 旁白 書都 看見城市文化生長之樹

——一場深圳與南京的激情

“對視”

文 _ 謝湘南

Seeing the Growth of Urban

Culture—a Lively Dialogue

Between Shenzhen and Nanjing

對視是一種欲走進對方心底的“觀看之道”,兩個城市的文化對視,

則是話語的交織與審美的對流。深圳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設計之

都”,南京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文學之都”,“當設計之都遇上文學

之都”,一場主動設計的美學戀愛便開始了。

“ 當 設 計 之 都 遇 上 文 學 之 都 ”, 第 22 屆 深 圳 讀 書 月 期 間, 一 場 深

圳 · 南京的文化對視——名家對談活動在深圳舉行。兩座城市共同邀請著

名設計師與著名作家,展開話語的共振,構筑城市觀察,暢想城市文化發(fā)

展藍圖。同期舉辦的“城市閱讀新視界”深圳 · 南京全民閱讀交流座談會

上,兩座城市的代表分享城市閱讀推廣的實踐經驗和重要體會。在深圳與

南京之間,在設計與文學之間,對話名家,對談城市,探討雙城文化共融,

打開城市閱讀新視界。

旁白 書都 016

第19頁

017

Narration

Book Capital

此次“設計師 × 作家”對話,深圳、南京都高度重視,派出“精兵

強將”。代表深圳方面參與對話的有第 22 屆深圳讀書月主視覺設計人、著

名設計師韓家英,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研究員張宇星,深港城

市 \\ 建筑雙城的年展(深圳)學術委員劉曉都,香港設計師協(xié)會副會長高

少康。南京方面,則包括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江

蘇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畢飛宇,詩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韓東,文學批評家汪

政,作家黃蓓佳。

四場對話分別從城市的符號、城市的詩性、城市的想象、城市的種子

四個維度展開,激蕩起設計與文學的話語波濤,高揚起城市文化的本源精

神,見山見水,觀城觀海,觀點的碰撞與深情的對白,共同構建出一個極

具延展性的文化現(xiàn)場。

Narration

017 Book Capital

第20頁

018 旁白 書都 展開城市大書的深度閱讀

“城市需要被深度閱讀。從單純的圖書閱讀跳出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深圳這座城

市也是我們的閱讀對象。我們需要更多、更深入地閱讀這座城市,解讀深圳這本

大書的豐厚內涵。每座城市的歷史積淀和氣質都不一樣,深圳獨特的發(fā)展經歷使

其具有更豐富的文化元素、文化積累以及特征氣質。城市的進程是動態(tài)的,我們

還需要對深圳這座城市再發(fā)現(xiàn)、再解讀,打開我們的新視界,讓這座城市的內涵

更加豐厚,積累更加扎實?!鄙钲谑形麄鞑扛辈块L、市新聞出版局局長、深圳讀

書月組委會秘書長吳筠在“城市閱讀新視界”深圳 · 南京全民閱讀交流座談會上,

作《城市文化名片與城市精神塑造——從城市形象傳播看全民閱讀的作用與意義》

的主旨演講時如此說。

吳筠從深圳的城市精神、城市品質、城市聲音三個層面,闡明了深圳讀書月

作為深圳城市文化名片正在對城市進行的精神塑造。她也深入地談到了在“深圳

讀書月”發(fā)起“當設計之都遇上文學之都”這場城市雅集的因由,她說 :“全民閱

讀,不但激發(fā)了城市的文化自覺,也促進著城市之間、不同地域文化之間的文化

交融。深圳讀書月正是一場 ‘城市的雅集’,全國乃至全球的愛書之人齊聚深圳,

高朋滿座、書香滿城。深圳素來重視城際文化交流,早在 1997 年,上海、臺北、

香港、深圳四座城市的文化工作者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城市文化交流會議’。今年的城際

交流,我們特別策劃了深圳與南京的文化對視系列,讓南京的文學家與深圳的設

旁白

Seeing the Growth of Urban

Culture—a Heated Discussion

Between Shenzhen and Nanjing

第21頁

019

Narration

Book Capital

計師對談,這是讓人非常期待的交流過程?!?/p>

而為什么選擇南京來激情對視,吳筠同樣給出了充分的理由——

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南京的文化氣息一直流淌在城市的血液中,

“天下文樞”“世界文學之都”的文化名片更顯文脈繁盛。與南京歷史悠久、人文

薈萃的文化底蘊不同,深圳則是在改革開放中拔地而起的年輕城市,充滿著青春

活力。兩座城市之間的對照,本身就充滿想象?!霸O計之都”深圳與“文學之都”

南京都致力于以創(chuàng)意助力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創(chuàng)意領域的相互交流,為彼此提

供了城市建設的靈感和可供借鑒的經驗。在讀書月這個平臺上讓深圳與南京 “對

視”,使得這屆深圳讀書月更加立體。

南京市新聞出版局(南京市版權局)專職副局長鄭玲玲在座談會上熱烈回應。

她介紹,南京是全國最早開展讀書節(jié)的城市之一,已成功舉辦了 26 屆,每屆開展

各類閱讀活動 1 萬余場,“共讀南京”“朗讀者”“9 · 28 經典誦讀”等活動已成為

龍頭品牌。南京以文學為載體,建設書香南京。2019 年,南京成功入選“世界文

學之都”,連續(xù)兩年被評為 “全國十佳數(shù)字閱讀城市”,連續(xù) 8 年全市居民綜合閱

讀率位居江蘇省第一,以閱讀新品牌提升引領力。南京集聚了一批國際知名作家、

詩人、學者,成立南京“文學之都國際寫作中心”,建立全球跨文化的平臺,壯大

文學之都的朋友圈。2021 年 10 月,南京首批 109 處“世界文學之都地標”全城

啟動,搭建文學共享的平臺,讓文學可感、可知、可觸,讓文都南京深入人心。

深圳與南京的相遇不是偶然,是建立在雙城同樣濃厚的閱讀氛圍之上,而且

同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創(chuàng)意城市網絡”的成員,兩個城市有著各自清晰的文化

愿景,這也是雙城展開對視與對話的堅實基礎。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專職副

主任、深圳出版集團副總經理丘干在接受深圳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這是兩座城市

之間一種特別的淵源,體現(xiàn)了深圳與南京共同的文化追求。

設計與文學是相輔相成

的。 文 學, 為 設 計 提 供 了 取

之 不 盡 的 養(yǎng) 分 ;文 學 產 品 的

推廣,也離不開設計的助力。

“我們希望通過‘深圳 · 南京

的文化對視’,讓設計與文學

‘親密接觸’,產生思想上的碰

撞,促進深圳與南京的文化交

流,推動兩座城市文化特質的

交會與融合,期待產生 1+1 >

2 的效果?!?/p>

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名譽會

長、南京大學教授徐雁在接受

深圳媒體采訪時表示 :“全民

閱讀,不但激發(fā)了城市的文化

自覺,也促進著城市之間、不

南京 12 個讀書會的會長介紹每個月的名著品讀和推廣活動

第22頁

020 旁白 書都 同地域文化之間的文化交融。當全民閱讀成為眾多城市共同的自覺與默契時,如

何開展城市之間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更新形式的文化交流與碰撞,成為當下群

眾性讀書文化活動的新課題?!?/p>

深圳與南京之間的城市對視,便是富有創(chuàng)意的新課題,也是找準對標城市與

參照系,展開城市之間持續(xù)、深度、雙向閱讀的開始。

創(chuàng)新城市觀念的文化實踐

在一定程度上,深圳是一座觀念之城,“來了就是深圳人”“讓城市因熱愛讀

書而受人尊重”“實現(xiàn)市民文化權利”……深圳正是因為有了眾多“敢為天下先”

的觀念,才有 40 年的高速發(fā)展,才會誕生世界城市建設史上的奇跡,才會被聯(lián)

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設計之都”、表彰為“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而此次

“當設計之都遇上文學之都”深圳 · 南京的文化對視——名家對談系列活動,亦是

創(chuàng)新觀念的文化實踐,是深圳“涵養(yǎng)城市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藝術精神”的深

化體現(xiàn)。

四場“對視”分別以“城市的符號——用設計語言與文學語言解讀一座

城”“城市的詩性——用藝術與詩歌描繪一座城”“城市的想象——用建筑與文學

構想一座城”“城市的種子——用藝術與文學滋養(yǎng)一座城”為主題,話題以文學與

設計為出發(fā)點,涵蓋不同形態(tài)的藝術語言、符號、詩性、想象力,從寬廣的視野

“打開一個新視界”,給廣大讀者與現(xiàn)場觀眾以啟發(fā)的同時,為深圳城市精神注入

新的元素。

在第一場“對視”中,作家畢飛宇與設計師韓家英共同探討了如何用設計語

言與文學語言解讀一座城。在畢飛宇看來,南京成為“文學之都”是歷史的兩只

腳、讀者的兩只眼和作家的一雙手合力的結果,缺一不可。而深圳成為“設計之

都”,是這個時代賦予深圳的使命,是合理的。未來的深圳一定會出現(xiàn)偉大的作

家,深圳有可能在中國文學史已有的維度里,開創(chuàng)出新的維度,為我們的漢語文

學走出完全不同的寫作路徑。他對深圳的寫作者說 :“當你說‘我是一個深圳作

家’的時候,那就意味著不僅你成功了,深圳的文學也成功了。因為我們深圳的

作家身上,有某種目前還無法界定、無法概括的來自深圳的文學要素,我覺得深

圳作家首先要找到一個類似于深圳的文學符號,這是極為重要的?!?/p>

在韓家英看來,深圳能成為“設計之都” 的原因主要在于設計行業(yè)都聚集在

這里,像是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時裝設計、建筑設計的上市公司非

常多,與文學不同,設計是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所以他覺得深圳能夠成為

Seeing the Growth of Urban

Culture—a Heated Discussion

Between Shenzhen and Nanjing

第23頁

2021 年深圳書展現(xiàn)場

021

Narration

Book Capital

“設計之都”,是中國市場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他覺得未來文學和設計是可以融合的,

就像深圳和南京城市本身,多對視,多“混在一起”才會好玩。

第二場“對視”在詩人、小說家、導演韓東與建筑師、深圳坪山美術館館長

劉曉都之間展開,他們一起探討了城市如何擁有詩性,如何用文學或建筑來表達

城市的詩意狀態(tài)。劉曉都認為,創(chuàng)造各式各樣的節(jié)慶、事件性的東西對于城市也

特別重要,能讓社會生活變得非常豐富多彩,城市的豐富感、生活感和趣味性是

要慢慢制造出來的。如果在文化、生活上進行一定投入,深圳氛圍就會逐漸活躍

起來,善用這種富足,這個城市的未來就會有非常強的保證。

韓東直言,“在中國所有的城市里面,我其實最喜歡深圳。因為家庭原因,我

經常來深圳,我深圳的朋友也很多。來深圳的次數(shù)多了以后,我感覺深圳是一個

很先鋒、具有未來感的城市,給我的是新興的、朝氣蓬勃的感覺”。

兩人都覺得城市的豐富性相當重要,韓東認為,南京的城市性格非常適合文

學與作家的生存,對養(yǎng)育作家、發(fā)展寫作也特別恰當。而能擁有“與這座城市一

起成長起來”的這種情感特別詩意,深圳詩人、作家、設計師有這種福氣。

第三場“對視”,關乎想象力,如何用建筑與文學構想一座城?這一主題在

文學評論家汪政與設計師張宇星之間碰撞出火花,他們的話語不僅本身具有張力,

而且激發(fā)起對于城市歷史、城市記憶、城市空間與場域、城市未來的無限想象。

張宇星認為,設計其實是一套方法論,從微觀到宏觀。他相信文學也一樣,

因為整個文學背后的語言系統(tǒng),是一套整體的信息傳播,如果從信息角度看,文

學和設計的對象其實是重疊的。汪政認為文學的想象非常重要,像鄧一光這樣的

作家很重要,無數(shù)像他這樣的作家會塑造出一個空間,但更重要的是故事,是深

Narration

第24頁

022 旁白 書都 圳的精神。汪政表示 :“我最大的期待是在深圳將會誕生出像狄更斯、巴爾扎克、

雨果、老舍這樣的城市文學精神的代言人?!?/p>

第四場“對視”在兒童文學作家黃蓓佳與設計師高少康之間進行,通過他們

的對話,我們亦辨識與厘清了城市的個性、土壤、DNA,以及如何更好地培育閱讀

的種子,如何用藝術與文學滋養(yǎng)一座城,讓城市的設計和創(chuàng)作氛圍更加濃烈。正

如黃蓓佳所說,“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設計”,亦如高少康所言 :“深圳成為‘設計之都’

不是偶然,我覺得深圳的 DNA 是創(chuàng)新,設計最重要的 DNA 也是創(chuàng)新。深圳是改

革開放的試驗地,我認為深圳的精神、創(chuàng)新與包容性推動了這個城市在短短 40 年

里,發(fā)展成在中國版圖里獨樹一幟的城市?!?/p>

世界聚光燈下的中國故事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城市?城市渴求什么樣的文化?這不僅是參與此次系列

“對視”活動的嘉賓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深圳眾多市民與文化主管部門在思慮與探

求解答的問題?!霸O計之都”深圳青春時尚,“文學之都”南京淡定從容,盡管兩

個城市直線距離 1150 多公里,但兩個城市都具有極富個性的文化標識,擁有世界

性的文化知名度。通過互讀,通過“對視”,兩個城市找到同頻共振的藝術入口,

共生共融的文化路徑,擰成一股同步前行的力量,更是擴大了國際傳播的聲音。

四場“對視”活動(包括配套舉辦的“設計之都”遇見“文學之都”設計交

旁白

Seeing the Growth of Urban

Culture—a Heated Discussion

Between Shenzhen and Nanjing

深圳書城龍崗城

第25頁

023

Narration

Book Capital

流展及“美哉書籍”深圳南京書籍設計邀請展,讓設計力量與文學力量碰撞出化

學反應),是交流對話,也是激情擁抱、深度互閱,更是通過嘉賓的思想路徑與話

語激蕩對兩個城市的精神畫像,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設計語言與文化表達,將

城市精神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公眾,展示給世界。

從城市文化生產、城市人文心理與國際文化傳播的多重視角看,這一系列活

動,也是對深圳文化內生力的放大與增值,不僅讓城市雙方看見城市文化生長之

樹,通過國際傳播,也讓世界感受到,深圳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與文化自

強,逐步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的堅實步履。

正如吳筠所言,閱讀、設計、傳播以及城市交流,是城市形象、品質的重要

內核和載體,是城市文化賦能城市發(fā)展的獨特視角。當前,深圳進入了“雙區(qū)”

(粵港澳大灣區(qū)、深圳先行示范區(qū))驅動、“雙區(qū)”(深圳經濟特區(qū)、深圳先行示范

區(qū))疊加的黃金發(fā)展期,迎來了 “雙改”(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區(qū)改

革開放)示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重大歷史機遇。在世

界聚光燈下,深圳將不斷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涵養(yǎng)城市文化氣質,提升城市文化

品位,不斷講好深圳故事,讓深圳形象傳播出去,豐厚起來,向每一個關注深圳

的人“打開一個新視界”。

文化立場,雙城視角,國際傳播。吳筠在主旨演講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

調,要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

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城市既要建設好,也要推廣好。講好深圳故事,讓大

家知道什么樣是真實、全面、立體的深圳,就是講好中國故事、改革開放故事,

就是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指引下的現(xiàn)代化城市發(fā)展的故事,就是講好一個

城市的 “中國式現(xiàn)代化”故事。當前,深圳對外傳播的力度還不夠,形象不夠立

體,沒有做到讓大家發(fā)現(xiàn)深圳豐富與多元的一面。在傳播城市形象上,深圳仍需

進一步努力通過打造諸如設計、閱讀這樣的文化名片,潤物細無聲,讓深圳這座

城市的形象傳播得更遠、更好。

加強國際傳播是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責無旁貸的使命、任務。

面對全媒體、數(shù)字化、后疫情時代的國際傳播這個課題,深圳需不斷探索新發(fā)展格局

下媒體融合、國際傳播創(chuàng)新的路徑。深圳是“新聞富礦”,也是最好的試驗田和傳播主

體。以城市形象推廣為主題,加強內容建設,不斷提升和豐富深圳的城市表達,提高

國際傳播效能。文化品牌活動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平臺,以城市品牌活動為平臺,加強

文化建設,精準定位城市各領域活動與城市特質的銜接,把每一次重大文化品牌活動

與深圳的創(chuàng)新、品質、活力、包容等特質相融合,讓每一個品牌項目都成為城市特質

的展示、宣推平臺,久而久之,匯聚呈現(xiàn)城市的立體多元形象。

這正是第 22 屆深圳讀書月主題活動注重突出 “全域、全景、全民、全媒”,活

動與傳播同步,通過全程全媒體、矩陣化傳播,展示深圳城市形象的核心要義。

第26頁

024 讀城 一場重塑“設計”的城市實踐

——深圳何以成為“設計之都”

文 _ 謝湘南

An Urban Practice to Redefine

Design—How Shenzhen Became

a UNESCO\"City of Design\"

City of D024

讀城 書都

第27頁

025

City Reading

Book Capital

“深圳源于一個偉大的設計”,在深圳,這是一個共識,也

是深圳能成為“設計之都”的邏輯起點與最深層的內因與依據(jù)。

2008 年,深圳榮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設計之都”稱號,

是中國首個獲此稱號的城市。15 年來,“深圳設計”實現(xiàn)了跨越

式發(fā)展,已經成為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引擎。今天,回過頭來追問

深圳為何能成為中國首個“設計之都”,回溯“設計之都”之路,

其實是對中國改革開放思想觀念的致敬,是對這個城市總設計師

的致敬,也是對生活與工作在深圳的 20 多萬設計從業(yè)者的致敬,

更是對鑄就深圳城市精神的動力進行“再設計”。

從某種層面講,現(xiàn)代設計驅動著深圳的工業(yè)生產與城市生活

形態(tài)不斷升級,深圳也以自身的城市發(fā)展“激活”了現(xiàn)代設計。

深圳是一個設計的大試驗場,不僅有眾多深圳設計師在此展示自

身才華,也吸引了庫哈斯、扎哈 · 哈迪德、黑川紀章、槇文彥、

磯崎新、讓 · 努維爾等諸多國際著名設計師來此進行設計實踐。

Design

City Reading

第28頁

026 讀城 探尋中國的設計語言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曾說 :“設計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從這句樸素的

話語中,我們或可理解為什么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在深圳就會興起一場“平面

設計在中國”的設計大展。因為設計源于人們對生活品質的需求及對品質生活的

追求。深圳是經濟特區(qū),是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是一個新興的移民城市,深圳

集聚著來自全國的優(yōu)秀人才。改革開放初期,深圳是一個生產加工型城市,因為

有市場需求與開放的視野,在設計領域得風氣之先,如同設計師韓家英在“當設

計之都遇上文學之都”深圳 · 南京的文化對視活動上所講的,在那個年代,設計

師只有在深圳才能找到工作機會,才能找到自己的發(fā)展機遇。

已故設計師,深圳市平面設計協(xié)會前主席、顧問孔森曾與我談起,深圳的平

面設計是從 1992 年“GDC”設計獎起步發(fā)家的。當時可以說是中國平面設計現(xiàn)代

運動的一個開始,一個萌芽。在 27 年里,辦了 11 屆“平面設計在中國”大展,

影響了中國、亞洲地區(qū),甚至世界。在這個背景下,1995 年 8 月 26 日,國內第

一個平面設計組織—— 深圳市平面設計協(xié)會在深圳大

劇院昭告成立,這是至今在全國仍然十分活躍的設計

組織,也是眾多設計活動的組織者。

GDC 促進了中國平面設計的迅猛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全

球華人平面設計師同臺競技與交流的先河,書寫了中

國平面設計歷史的光輝篇章。GDC 自創(chuàng)辦以來,由單

純關注平面設計,延伸至空間設計、產品設計、新媒

體、實驗性及綜合性項目等領域,GDC 不斷尋找和引

領設計領域新的發(fā)展方向和課題,并積極將設計融入

社會變革、經濟發(fā)展和民眾的日常生活,通過各種方

式更廣泛地與企業(yè)以及民眾接觸。

“平面設計在中國”的提出,體現(xiàn)了深圳人的自

信,也是構建深圳“設計之都”的一個基石。設計師

曾令波表示 :“GDC 歷經 11 屆,讓我們更加充滿文化

自信,探尋中國的設計語言?!盙DC 可以說是深圳設

計實踐中最鮮活的個案,它帶動的是深圳整體的設計

氛圍。從市場需求到認知變革,設計與深圳緊密聯(lián)系,

相互形塑,并推動開放社會的觀念迭代與更新,隨著

40 年的發(fā)展,深圳其他行業(yè),比如建筑、室內、服

裝、珠寶等等,都在迅速崛起與壯大。這一點無疑也

City of De2023 深圳設計周作品(上)

流動的平面——2022 OCT-LOFT 創(chuàng)意節(jié)展覽現(xiàn)場,

another design(中國)作品,攝影 :黃京(下)

書都

第29頁

027

City Reading

Book Capital

得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

2008 年深圳被賦予“設計之都”稱號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評價是 :

“深圳在設計產業(yè)方面擁有堅固的地位,其鮮活的平面設計和工業(yè)設計部門,快速發(fā)

展的數(shù)字內容和在線互動設計,以及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環(huán)保方案的包裝設計,均享

有特別的聲譽?!鄙钲诎言O計作為戰(zhàn)略工具指導城市轉型,同時與社會文化相關領域

結合,尊重經濟發(fā)展機會的平衡,這一戰(zhàn)略性眼光受到專家小組的高度重視。

世界舞臺的對話能力

深圳榮獲“設計之都”稱號,可謂實至名歸。從 2008 年申請“設計之都”成

功之后,深圳的設計在各個行業(yè)里面都呈現(xiàn)出了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相互競爭

的態(tài)勢。尤其是在政府的推動下,大量國際性的設計大獎落戶深圳,比如影響世

界的新銳獎、七彩獎,以及深圳自身舉辦的環(huán)球設計大獎等等,正因為這些獎項

的設置,深圳成為全球設計師(不管他身處哪個行業(yè))關注的地點。

設計改變生活,設計也在改變未來。深圳取得“設計之都”的稱號已經 15

年,15 年來人們對設計的認知越來越深,對設計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日漸繁榮

的設計刷新的不僅是物質形態(tài)與生活方式,更是深圳人的思想與觀念。

設計師韓湛寧就認為,“設計之都”顯著的成就,是社會整體對設計的認可。

這一點,在深圳取得“設計之都”榮譽后特別明顯。這 15 年來,設計已經從專業(yè)

群體走向社會、走向大眾。從政府、媒體、企業(yè),到老百姓都可看出對設計的要

求越來越高,設計已成為人們生活審美的一部分,成為提升個人生活品質的一個

基本訴求,設計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現(xiàn)在,我很多來自外地,像北京、西安、上海、東北等地的朋友,他們特別

羨慕深圳,覺得深圳的環(huán)境太好了,能看到各種展覽,政府支持國際交流,企業(yè)

esign

2023 深圳設計周作品

City Reading

第30頁

2023 年第四屆中國設計大展及公共藝術專題展

028 讀城 也注重設計,愿意付款,尊重商業(yè)的規(guī)則。我覺得這是我們 40 年成就的一個結

果,令我們設計師感到欣慰,并且為深圳這座城市感到驕傲。”韓湛寧說。

縱觀深圳設計 40 多年的發(fā)展,呈現(xiàn)了從無到有、跳躍式發(fā)展的路徑。深圳設

計不僅在全國屹立潮頭,而且已成為世界“設計之都”的核心成員。深圳除了平

面設計、工業(yè)設計在全國占有相當?shù)膬?yōu)勢,在建筑設計、服裝設計、空間設計等

諸多設計領域都展現(xiàn)了自身的發(fā)展勢能。從全球視野來看,深圳設計也是非常強

大的,它的設計哲學和設計實踐,具有與世界設計舞臺平等對話的能力。

韓湛寧認為,深圳“設計之都”不僅是改革開放的標本,而且是中國改革開

放以來,整個社會對審美的認知、設計的注重,設計影響社會層面的一個標本,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成功的、有成就的 40 年。

深圳市工業(yè)設計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封昌紅表示,在深圳實施“引進來,走出去”

發(fā)展戰(zhàn)略中,工業(yè)設計成為響亮的國際交流語言,在全球設計的中心舞臺掀起一

股“深圳旋風”,在諸多領域實現(xiàn)“彎道超車”,開創(chuàng)一個又一個中國設計的世界

第一。

金頂獎設計師羅崢認為,深圳設計的顯著特點是年輕、活潑、開放、包容、

自信、多元化,沒有什么條條框框,創(chuàng)新意識強。設計已包含在各行各業(yè),如服

裝、建筑、室內、工業(yè)等多方面,設計不是孤立無援,深圳的最大特色是設計與

產業(yè)深度融合。在深圳,設計以人為本的特征也非常明顯,設計并非高高在上,

而是融入市民平常生活當中。

著名空間設計師李瑞麟說 :“全國裝飾看廣東,廣東裝飾看深圳。深圳在室內

設計的發(fā)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一直是國內裝飾設計行業(yè)的排頭兵。深圳

的裝飾設計企業(yè),‘雙甲’單位有 200 余家,上市公司十幾家,其他中小型裝飾設

計公司數(shù)以萬計,設計師也數(shù)以萬計,在為深圳創(chuàng)造了巨額的生產總值之外,就

全國范圍來講,承攬的重大項目和重大獎項都占到了 1/3 以上?!?/p>

City of De書都

第31頁

029 Book Capital

City Reading

構建未來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深圳這座從一開始就被“圈”(設計)出來的城市,是改革開放思想觀念的勝

利標志,其順應時代需求之變成為“設計之都”的舉措,亦是改革開放觀念的持

續(xù)與深化。所以今天回過頭看,深圳“設計之都”的建設,正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

生動實踐,它一方面來自城市自身的發(fā)展需要,另一方面順應了全球化背景下創(chuàng)

意城市理念在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傳播與接受。深圳以開放的身姿擁抱世界潮

流,將“設計之都”這塊具有象征與符號意義的招牌擦亮,成為深圳向海外講述

中國故事的方法論。

新世紀以來,設計文化成為深圳最重要的文化形態(tài)之一,隨著城市產業(yè)的升

級與城市文化形象的刷新,一座新興的創(chuàng)意城市躍然出現(xiàn)于中國南海之濱,“深圳

設計”成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在文化實踐上最生動形象的注解。深圳從經濟特區(qū)向國

際文化創(chuàng)意先鋒城市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的華麗轉身,設計文化在全

城各領域的融會貫通成為其中最重要的推動力量。深圳從市場驅動轉向技術驅動,

再轉向設計與文化驅動的發(fā)展路徑,清晰地呈現(xiàn)了中國式現(xiàn)代化最具活力城市的

生長樣本。

深圳設計的前瞻性,對國際設計以及時尚發(fā)展趨勢的把握、對市場需求天然

的敏感,使得深圳設計一直立在潮頭。目前,深圳創(chuàng)意設計服務法人單位超過 3.3

萬家,設計上市企業(yè) 30 多家,設計師人數(shù)超過 22 萬人,其中平面設計、工業(yè)設

計、服裝設計、家具設計、珠寶設計等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同時,設計生態(tài)不

斷完善,現(xiàn)有文化創(chuàng)意園區(qū) 70 多家,設計類行業(yè)協(xié)會 19 家,累計建成 13 家國家

級工業(yè)設計中心、114 家省級工業(yè)設計中心,深圳設計周、環(huán)球設計大獎、深圳

創(chuàng)意設計新銳獎、中國設計大展、深圳國際工業(yè)設計大展、深港城市 \\ 建筑雙城

雙年展等一批國際化的設計活動影響力與日俱增,深圳已成為世界設計領域一支

重要的先鋒力量。

深圳正在構建“大設計”生態(tài)鏈系統(tǒng),以“設計 + 雙創(chuàng)”為核心,打造面向

未來的國際設計中心城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創(chuàng)意城市網絡負責人丹尼絲 · 巴克

斯稱贊深圳的創(chuàng)意設計活力,認為深圳是“設計之都”建設的成功樣板。

以“設計之都”之名,深圳正在重新塑造設計,未來,深圳將成為設計驅動

型城市。正如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研究員張宇星所言 :“‘設計之都’是

一個重要的平臺,可以凝聚共識,促進設計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成,并鏈接整個粵港澳

大灣區(qū)的產業(yè)鏈,推動灣區(qū)經濟發(fā)展。除了依托強大的產業(yè)鏈,以設計賦能產業(yè)

發(fā)展,深圳還可以發(fā)揮移民城市的優(yōu)勢,通過設計,打造在地文化特色,強化人

群的連接融合,增強社區(qū)凝聚力,讓城市更有內涵?!?/p>

esign

第32頁

030 讀城 書都 春歸秣陵樹

——解碼“世界文學之都”南京

文 _ 宋世明 國麗蕓

恢宏龐大的城市和波瀾壯闊的英雄人物一直是人們喜歡

和崇拜的對象,而南京這種帶著淡淡憂傷的城市,卻是文人

墨客的最愛打卡地。

“因為一棵樹,愛上一座城。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p>

這是南京文青們引以為傲的一句話。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

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這是李清照筆下的南京城。

2019 年 10 月 31 日,南京獲評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創(chuàng)意城

市網絡之“文學之都”,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此稱號的城市。

低調溫婉的南京,突然爆出了這么個喜事。王謝家的燕

子,憑啥飛進了尋常百姓的家里呢?“世界文學之都”,何以

是南京?南京有哪些突出的文化特性?更重要的是,在中國

文學乃至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南京的經驗對國內其他城市

有何借鑒?捋捋文都南京的前世今生,重新打量這張世界級

文化名片,或許能有新的感悟和收獲。

City of Li讀城

書都

第33頁

031

City Reading

Book Capital

宋世明

男,1976 年出生,連云港贛榆人,

南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國作協(xié)會

員,高級記者?,F(xiàn)任江蘇法治報

副總編輯。出版有長篇小說《死

街風箏》、小說集《打馬過江湖》

等六部作品。電視劇《人民的名

義》《大博弈》策劃、文學編輯。

獲中國新聞獎、夏衍杯電影劇本

獎、江蘇紫金山文學獎、金陵文

學獎等。

國麗蕓

女,河北衡水人,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碩士,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

院副教授,參與編寫《世界文學

之都 南京讀本》等。

The Spring for Mo-ling

Woodlands Comes—

Decoding UNESCO\"City of

Literature\" Nanjing

“天下文樞”何以“世界文都”

中國古都那么多,為什么偏偏是南京成了中國的“世界文學

之都”第一城?首先,恐怕與南京在中國文學乃至文化史上的地

位有關。

南京是中國文學開始走向獨立和自覺的起步之城,中國歷

史上第一個“文學館”即設立于此。南京還是中國近代教育的起

點,中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和批評專著《詩品》、第一部文學理論

和批評專著《文心雕龍》、第一部兒童啟蒙讀物《千字文》、現(xiàn)存

最早的詩文總集《昭明文選》等均誕生在南京?!都t樓夢》《本草

綱目》《永樂大典》《儒林外史》《封神演義》《世說新語》等中華

傳世之作都與南京密不可分。

近現(xiàn)代以來,魯迅、巴金、朱自清、俞平伯、張恨水、張愛

玲等文壇巨匠也都與南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美國作家賽珍珠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大地》就是在南京創(chuàng)作完成的。當

代南京作家群集,畢飛宇、蘇童、葉兆言、周梅森、朱蘇進、范

小青、韓東等名家一直活躍在文壇上。

天下文樞,六朝古都,這是南京引以為自豪的文化文學資

源,一般認為,這樣的文化古都入選“世界文學之都”理所當

然。其實,僅憑“祖上闊過”,申報世界文都,也不一定能夠

“躺贏”。否則,西方那幾個文都城市,如挪威的利勒哈默爾,人

口不到 3 萬,論祖上的文化遺產估計只能算“貧下中農”,它們

terature

第34頁

032

讀城 City of Lit南京天下文樞 的入選就無法解釋了。

其實,對照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申報標準,共有 15 大項條款 48 條細則,條

件相當苛刻,細化到了一個城市的書店數(shù)量有多少,參與國際組織的水平如何,

對特殊群體、困境群體的文化關照水平如何,創(chuàng)意發(fā)展的具體措施,等等??梢姡?/p>

“世界文都”更關心這樣的“闊”對這個城市有什么積極的影響?未來還有哪些可

持續(xù)發(fā)展的文化創(chuàng)意和參與性活動?這些都比文化底子更為重要,權重更高。

因此,在南京申報過程中,最為人稱道的是發(fā)動了全社會的力量,廣泛地參與

到這場文化活動中去,體現(xiàn)了深厚的群眾基礎,包括 15 個專業(yè)協(xié)會、20 余家出版

企業(yè)、500 余個文學社團和民間閱讀組織及廣大市民讀者。甚至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法國著名作家勒 · 克萊齊奧都為南京站臺,時年 78 歲高齡的他親自趕赴巴黎,不僅

全程出席活動,一生主要從事小說寫作的他還深情朗誦了一首詩歌《致南京》。

有歷史風云際會,有千年文脈打底 ;有浩如煙海名著輝映,有如過江之鯽作

家堆積 ;有手不釋卷萬千讀者支撐,還有國家日益強大的實力力挺。南京,恰好

在一個恰當?shù)臅r代翩然登臺,從“天下文樞”連接上了“世界文都”。

文都南京的三個文化向度

南京有許多面向。說她虎踞龍盤,可最終“霸氣盡而江山空”;說她高貴驚艷,

可卻又“商女不知亡國恨”;說她兒女情長,卻又“無情最是臺城柳”;說她現(xiàn)世

安好,卻又“風雨縱橫亂入樓”;說她柔弱溫婉,可見證了“人間正道是滄?!薄?/p>

經歷了太多的政權更替、代際興亡,就像那逶迤殘缺的城墻,層層累積,有著重

重疊疊的前世今生。

如果非要歸納一下南京突出的文化特性,可以用“里子”“面子”和“日子”

這三個關鍵詞加以概括。

所謂的“里子”,指的是在文化薪火相傳上,南

京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承載地、蓄水池和避難所。

歷史學家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

燕京四大古都后,言 :“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

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

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p>

(《金陵古跡圖考》)

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章燦教授接受本文作者

訪談時,這樣說南京 :“從文化存續(xù)的角度看,南京

是為中國文化續(xù)香火而生的,是復興基地。東晉衣

冠南渡、南宋南渡、元朝之后的文化南遷,甚至抗

戰(zhàn)時期的知識分子向西南大撤退,如果沒有南京作

為文化的蓄水池和承載地,中國歷史文化發(fā)展走向

書都

第35頁

City Reading

033 Book Capital

是不可想象的?!?/p>

南京城歷史上曾經六次被毀滅,又六次重生,“霸氣盡而江山空,皇風清而

市朝改”(王勃《江寧吳少府宅餞宴序》)。歷史興亡,難免有悲情色彩,唐代的

大詩人們下?lián)P州的空隙,也一定要來南京打個卡,寫寫懷古詩,而且一寫就能

傳世,僅李白一人就留下了近百首?!短圃娙偈住防镉?11 首寫南京,連沒到

過南京的劉禹錫都能隔江眺望,寫出《烏衣巷》《北固山懷古》來。

文脈連著國運,文學承載著人心。從對中國文學文化之作用來看,南京乃

是為中國文脈續(xù)香火而生的。南京,夠資格擔當起華夏文明“薪火相傳”中的

“避難所”“回旋地”的特別地位。

所謂的“面子”,指的是這方水土養(yǎng)出了燦若星河的作家詩人,貢獻出了

流芳百世的鴻篇巨制?!疤煜挛臉小蹦暇┗蛟S與中國文學是互文的,相互成為鏡

像。在璀璨的文學大地上,千年文脈南京構筑了中國文學的后花園。

她天然麗質,風華絕代。那些寫南京的詩詞文賦,恨不得寫進她的骨肉里,

寫進她的肌膚里,寫出她的高貴,寫出她令人驚艷的美。

比如李白詠嘆金陵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

樓。亡國生春草,王宮沒古丘??沼嗪蠛?,波上對瀛州。”

比如吳敬梓《風雨渡揚子江》:“幾日秣陵住,扁舟東復東。濃云千樹合,

驟雨一江空?!?/p>

可她又低調內斂,溫婉可人。在歷史的云煙退回大背景之后,呈現(xiàn)出來的

是烏衣巷的煙火和淡定,是長干人家的小兒女情懷。哪怕是一草一木,都透著

江南的況味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所謂的“日子”,指的是文學乃至文化賦能、浸潤了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

塑造了人民群眾的文化氣質。

terature

古雞鳴寺

2023“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論壇研學活動 - 南京眼 南京文學作品翻譯資助計劃活動現(xiàn)場

第36頁

034 讀城 一個城市,有幾個文學大咖坐鎮(zhèn),有幾個名人雅士埋著,也不算什么了不得

的事。南京文學之可貴,不僅在于文學史上來來往往的那一撥撥人,還在于那風

雅播撒之處,深深浸染了文學之氣的菜傭酒保、引水賣漿之流。這就是《儒林外

史》里所說的 :“菜傭酒保皆有六朝煙水氣?!彼麄儤嫵闪宋膶W的受眾基礎、傳播

基礎和繁盛基礎。否則,背景板一片荒蕪,僅僅只有文人墨客登臺的文壇一定是

荒草幽徑、衣冠古丘。

都說南京人愛讀書。如今在南京,有實體書店 348 家,僅讀書會等閱讀組織

就有 500 多家,每年有近千場文學活動。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南

京城為尋常日子留下了“詩與遠方”的空間。即便在今天,南京書店里賣得最多

的書,是文學書。

“里子”是精神層面的,“面子”是器物層面的,而“日子”是世俗層面的,這

三個向度共同形塑了文都南京的樣子。南京文學面子上是柔媚,骨子里是硬氣。如

米苔花,也學牡丹開 ;魏晉風骨,堅韌而卓然,這正是她千年文脈綿綿不絕的密碼。

文都南京啟示 :文學如何“創(chuàng)意”城市

“城市是文學的搖籃嗎?”哈羅德 · 布魯姆在他主編的《巴黎文學地圖》中提

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他感慨道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也許可以重新喚醒人們對這

些文學名城的記憶,緬懷它們歷史悠久但依然燦爛的古老的文學藝術?!?/p>

文都南京,就是這樣一座文明之城、一張活的文學地圖。在信息時代,依然

能讓我們追尋千年堆積的文學印記,觀察城市空間與文學空間的關系,從而緬懷

燦爛悠久的文學藝術,激發(fā)文學創(chuàng)作的活力。

獲評“世界文學之都”,南京是中國第一個城市,但一定不會是最后一個。伴

隨著中國文學乃至文化更多地走向國際視野,會有越來越多的古都或名城走出去,

在世界舞臺上展示自我。城市如何“文學”?文學如何激發(fā)創(chuàng)意?在展示中國城

市、中國文學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越來越自信和專業(yè),也要會講中國故事,突出

南京傳世名著

City of Lit書都

第37頁

035

City Reading

Book Capital

2018 年青年代表大報恩寺塔合影

文學及文化的唯一性、世界性、地方性、參與性和創(chuàng)新性。

文學不是空中樓閣,不是紙上談兵,不是風花雪月,不是高山流水,不只是

文化名人的堆疊,文化場所的興建,抑或是文學作品的量產,而是要實打實地一

場場活動、一個個創(chuàng)意、一位位讀者、一篇篇文章堆出來的,是貼著城市行走、

冒著煙火氣的。

文學是市民的文學,是與一個城市的生活融為一體的。這樣的文學之都,市

民才會為之驕傲,文學才會深具生命活力。文學在城市是如何鮮活存在的?文學

在地域中留下了哪些印記?最重要的是,文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如何進入我們

的記憶和文化?這需要城市展開對未來的文學規(guī)劃和文化想象。

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國,老祖宗給大多數(shù)城市都留下了厚重的“古城”底

子,我們要著眼著力現(xiàn)在和未來,利用文學載體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要促進文

學與市民生活有機結合,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與幸福感。

terature

035 Book Capital

第38頁

對視 書都 036

第39頁

Dialogue

037 Book Capital

第40頁

對視 書都 038 城市的符號

——用設計語言與文學語言

解讀一座城

Symbols of the City —

Reading a City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Design and Literature

第41頁

Dialogue

039 Book Capital

作家與設計師,深圳與南京,這是一場跨領域與跨地域的交流與對話。

作為“當設計之都遇上文學之都”深圳 · 南京的文化對視——名家對

談系列活動的第一場,來自南京的小說家畢飛宇與深圳設計師韓家英,分

別從各自的角度對“文學之都”“設計之都”展開講述,他們的話語不僅分

別解答了“文學之都”與“設計之都”成立的因由,亦展現(xiàn)出各自城市的

文化特性,為廣大讀者描繪出不同的城市文化景觀。

一個古都,一個新城,在兩個城市的相互對望中,協(xié)同學習,取長補

短,激發(fā)出時代的共振與人文的共鳴,亦交織出一個全新的創(chuàng)意城市現(xiàn)場。

Symbols

第42頁

對視 書都 040 BI

FEIYU

第43頁

Dialogue

041 Book Capital

畢飛宇

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英仕曼亞洲文學獎、人民文學

獎、莊重文文學獎獲得者。1964 年出生于江蘇興化,現(xiàn)為江蘇

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南京大學教授。代表作有《哺乳期的女人》

《玉米》《推拿》等。2022 年推出《畢飛宇文集》十二卷本。

評論家認為,畢飛宇是一位高度注重文體實驗的作家,在小

說語言、節(jié)奏和形式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與追求。畢飛宇對語

言的要求非常苛刻,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具有很高的辨

識度。畢飛宇小說語言力避陳詞濫調,追求智性與原創(chuàng)。畢飛宇

一開始是寫詩的,后來才轉向小說創(chuàng)作,正是得益于早年的詩歌

創(chuàng)作經驗,他小說語言中夾雜許多詩意性的意象,讀來令人回味

不已。

畢飛宇直面這個時代復雜豐盛的經驗,舉重若輕地克服認識

和表現(xiàn)的難度,在日常人倫的基本狀態(tài)中呈現(xiàn)人心風俗的經絡,

誠懇而珍重地照亮人心中的隱疾與善好。他有力地回到小說藝術

的根本所在,見微知著,以生動的細節(jié)刻畫鮮明的性格。在他精

悍、體貼、富于詩意的講述中,尋常的日子機鋒深藏,狹小的人

生波瀾壯闊。

在畢飛宇的作品中,人物、命運、細節(jié)等小說藝術的基本

價值得到雄辯的確證和肯定,人的獨特性格、人在生活中充滿激

情的夢想和斗爭,構成了他的小說世界的基本動力。由此,畢飛

宇準確地、富于歷史深度地探討和表現(xiàn)了處于現(xiàn)代化轉型壓力下

的中國社會中生活的內在戲劇性和人的復雜的精神境遇。他的寫

作在現(xiàn)代藝術經驗的基礎上接續(xù)了小說藝術的經典傳統(tǒng),體現(xiàn)了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中國小說藝術發(fā)展的主要趨向。

文?學

第44頁

對視 書都 042 韓家英

中國知名設計師,國際平面設計聯(lián)盟 AGI 會員,英國設計與

藝術協(xié)會 D&AD 會員,紐約藝術指導俱樂部 ADC 會員。1961 年

生于天津,1990 年任職于深圳萬科企業(yè)有限公司影視部,后任職

萬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設計總監(jiān),1993 年成立韓家英設計有限公

司。主要作品有《人以食為天》《融合》《海語》等,在深圳、上

海等城市多次舉辦個展。

韓家英立足深圳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在深圳成長

與發(fā)展起來的設計師代表之一。他不斷推出重量級的平面設計作

品,曾獲國內外多個重要的設計獎項,獲得廣泛的國際認可???/p>

佳、創(chuàng)維、新大洲摩托車、北京東方銀座、萬科地產、香榭里

花園、怡寶純凈水、雪花啤酒的廣告設計和產品包裝都是他的杰

作。海報《溝通》,《天涯》雜志封面等作品的成功使他走上了國

內平面設計領域的巔峰,并獲得國際聲望。

“韓家英的作品給人以‘由書法到繪畫、由文字到圖像’的

印象,可謂是在漢字和墨韻文化背景下,以‘書畫同源’思想為

源頭的現(xiàn)代化表達?!比毡驹O計評論家柏木博,如此評論道?!霸O

計師所做的工作,從某個層面上講,就是用象征意味的平面構

圖和色彩來解讀文化?!边@是韓家英對平面設計的解讀,在他的

“象征意味”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無法脫離的元素。

在韓家英的設計作品中,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化”、對于

自由表達的實踐和追求貫穿始終。設計師何見平認為,韓家英的

設計語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時尚審美結合的鏡像 ;韓家英的設

計思維,也是他這一輩知識分子心態(tài)的鏡像 ;韓家英的設計歷

程,是改革開放后中國平面設計發(fā)展軌跡的鏡像。設計批評與設

計研究學者陸丹丹認為,一種東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設計文化交流的

表征,是韓家英設計的核心魅力。

設?計

第45頁

Dialogue

043 Book Capital

HAN

JIAYING

第46頁

對視 書都 044 文學南京 :

一雙腳 + 一雙眼 + 一雙手

歷史的兩只腳、讀者的兩只眼和我們作家的一雙手——腳、眼、手——使我

們南京成為“文學之都”。

——畢飛宇

深圳能成為“設計之都” 的原因主要在于設計行業(yè)都聚集在這里,像是平面設

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時裝設計、建筑設計的上市公司非常多,與文學不同,

設計是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所以我覺得深圳能夠成為“設計之都”,是中國

市場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韓家英

\"City of Literature\"

Nanjing: Feet + Eyes +

Hands

對視

Sym書都 044

第47頁

Dialogue

045 Book Capital

胡洪俠 :“設計之都”指深圳,“文學之都”指南

京。2004 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 “全球創(chuàng)意城市

網絡”,每年都會在全球若干個城市中選擇最合適的城

市授予設計之都、文學之都、音樂之都等稱號。經過

一番努力,深圳在 2008 年獲評 “設計之都”稱號,南

京在 2019 年獲評 “文學之都” 稱號。深圳是中國第一

個獲評 “設計之都”的城市,除深圳外還有北京、上

海、武漢 ;南京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評

“文學之都”的城市,兩個城市都是中國第一,非常奇

妙。

今天我們有幾個問題 :

一、請談談各自的城市,為什么南京是“文學之

都”,南京成為“文學之都”是基于哪些杰出成績?為

什么深圳是中國第一個“設計之都”?

二、請兩位各自談一談對方的城市。

三、請談談兩位的專業(yè)與城市的關系,自己和與

城市的關系。

畢飛宇 :我不打算完全聽你的話,一上來就談南京文學。我特別喜歡設計,

設計師是干什么的?腦子里面虛擬,遇上美學,把他腦子里面的東西搬到現(xiàn)實來,

把虛擬的世界構成一個現(xiàn)實世界,這是他們要做的事情。

我們是干什么的?我們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吃喝拉撒,忙到最后,把筆拿起

來,用寫作建構一個虛擬的世界。你看看我們這個對談活動海報的設計,它是一

個動態(tài)影像,現(xiàn)在又變了,我剛剛看底下是一個實線一個虛線,一個從虛向實,

一個從實向虛,韓家英如果是現(xiàn)實的,我就是他現(xiàn)實世界的倒映。這個設計理念

特別好,一個設計,一個文學,裂變,突然變成 4 個空間。世界由此豐富,世界

由此多層,空間一下拓展開來。深圳到底是“設計之都”,即便是如此小的設計,

都非常棒,我不知道是誰設計的,在此我向他致敬。我面對這個設計它是合理的。

主持人 / 胡洪俠

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深圳

報業(yè)集團副總編輯,《晶報》總

編輯,深圳報業(yè)出版社社長。

著有《夜書房》《微書話》《書

情書色》等。

bols

畢飛宇(中)、韓家英(右)和胡洪俠(左)在“城市的符號

——用設計語言與文學語言解讀一座城”對談活動現(xiàn)場

第48頁

對視 書都 046 現(xiàn)在回答你的問題。南京成為“文學之都”,在我看來合理,我們不能說必然。我

們的指揮官帶領我們一群人在巴黎為申都“戰(zhàn)斗”,回來后電視臺采訪我們,特別希望

我們從一個很現(xiàn)實的角度來談南京為什么能成為“文學之都”。我告訴他們,你們千萬

別以為南京有什么作家就能成為“文學之都”,別以為南京有輝煌的歷史就能成為“文

學之都”,也別以為南京有千萬的文學讀者就可以成為“文學之都”。我覺得這幾個元素

加在一起,一個都不能少,才有可能讓最終的結果合理。

南京成為“文學之都”,首先我們要感謝一部偉大而輝煌的南京文學史。假如深圳

成為“文學之都”,我個人認為我可以祝賀,但是我覺得不合理。深圳成為“設計之都”

合理,南京因為文學史(成為“文學之都”) 合理,第一,我們先人用兩只腳,幫我們

走成了“文學之都”;第二,我們當代許許多多的作家、批評家、翻譯家,一切有關文

學工作的人,南京有一個龐大的文學從業(yè)人員隊伍,靠我們兩只手把南京寫成了“文學

之都”;但最關鍵的一條,我們南京有高品質的讀者,長期不懈的熱忱的文學讀者,靠

他們專注的目光,用他們兩只眼睛把我們南京讀成了“文學之都”。

所以歷史的兩只腳、讀者的兩只眼和我們作家的一雙手——腳、眼、手——使我們

南京成為“文學之都”。如果更宏觀一點,我認為省、市兩級政府、官員給予了很多支

持,這也是真的。但是我認為最關鍵的是 :一雙腳、一雙眼、一雙手。

胡洪俠 :深圳、上海、北京及武漢四個城市,如果中

國有第二個城市申請成為 “文學之都”,您猜猜有可能是哪

個城市?

畢飛宇 :我希望是深圳。剛剛我來的時候,給我開車的很胖的兄弟,一見我上車,

說畢老師又見到了,幾年前他接過我,當時我跟南翔,也是在書城做了一個對話。我當

時對深圳許許多多朋友講,其實我對深圳的文學是熱切渴望的,因為每一個地方,民族

也好、城市也好,在一個斷代里面,它的文學都是有軌跡地生長的。因為改革開放,歷

史賦予了偉大的深圳這樣一個機會,它突然成為移民城市,來自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的

人到這里來,他們帶來各自地方的文化。 但是,對不起,你完全靠自己的區(qū)域文化是

Symbols of the City

– Reading a City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Design and Literature

對視

流動的平面——2022 OCT-LOFT 創(chuàng)意節(jié)展覽空間 ?? 深圳華僑城創(chuàng)意文化園,攝影 :黃京

\"City of Literature\" Nanjing: Feet +

Eyes + Hands

第49頁

Dialogue

047 Book Capital

沒法活人的,你必須在這個地方,利用幾十年的時間,共同形成屬于深圳的文化、

深圳的生活、深圳的文學?,F(xiàn)在我說深圳的文學并沒有讓我們特別羨慕,但是我

斷言,未來的深圳一定會有偉大的作家,深圳有可能在中國文學史的維度里,開

創(chuàng)出新的維度,為我們的漢語文學走出完全不同的寫作路徑,這是我的愿望。

胡洪俠 :為什么深圳是中國第一個“設計之都”?

韓家英 :其實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全國有非

常多想做設計或愛設計的人,那時候只有去深圳才有機會做一個

真正的職業(yè)設計師。城市的發(fā)展軌跡與社會的需求有緊密關系,

我覺得深圳能成為“設計之都” 的原因主要在于設計行業(yè)都聚集

在這里,像是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時裝設計、建筑

設計的上市公司非常多,與文學不同,設計是需要多人共同完成

的工作。所以我覺得深圳能夠成為“設計之都”,是中國市場發(fā)

展的必然結果。

第50頁

對視 書都 048 愛護藝術家是一個城市的

可貴品質

好城市其實還有一個最硬性的標準,就是熱愛自己這座城市的藝術家,這是

好城市的重要標志。如果有一天,像韓家英這樣的藝術家在深圳混不下去了,那

真是恥辱,它會牽扯到一個城市未來幾十年、上百年的命運。熱愛自己的天才,

保護自己的天才,愛護自己的藝術家是一個城市最可貴的品質。

——畢飛宇

我覺得未來文學和設計的關系是可以融合的,深圳和南京這樣的城市要多混

在一起,才會好玩。

——韓家英

Sym書都 048

對視

Taking Care of

the Artists Is the

Preciousness of a City

百萬用戶使用云展網進行電子期刊雜志制作,只要您有文檔,即可一鍵上傳,自動生成鏈接和二維碼(獨立電子書),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網站!
收藏
轉發(fā)
下載
免費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費制作
x
{{item.desc}}
下載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