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88|国产乱妇无码在线观看|国产影院精品在线观看十分钟福利|免费看橹橹网站

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所志20211013版本02(1)

發(fā)布時間:2021-12-02 | 雜志分類:其他
免費制作
更多內容

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所志20211013版本02(1)

圖書再版編目 (CIP) 數(shù)據(jù)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所志編委會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主 任:邵林生 李 洪 副 主 任:王堅強 黨德宣 委 員:(按姓氏筆劃排序) 于紀珍 平俊愛 白文斌 呂慧卿 劉 勇 李愛軍 李慧明 楊 玲 楊慧勇 張一中 張沛敏 張俊珍 周福平 鄭麗萍 孟春鋼 趙威軍 郭建文 郭瑞峰 程慶軍 薛秀芳 主 編:喬建清 副 主 編:張振剛 張曉英 楊慧勇 參編人員:(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子萱 王立新 王花云 王林芳 王瑞鋼 王 磊 巨 嵐 史麗娟 韋 峰 申惠勇 馮曉敏 喬 婧 閆鳳霞 李 光 李志華 李作一 李金梅 楊 彬 張元卿 張建華 張桂香 張曉娟 張 頎 張海燕 張福耀 武晉英 范國華 范 娜 龐 旭 郝佳麗 趙文博 段 冰 賀文文 姚建業(yè) 聶萌恩 高海燕 ... [收起]
[展開]
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所志20211013版本02(1)
粉絲: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內容
第1頁

?山山西 省 農 西 農 科業(yè)業(yè) 學 大 院學 高 (粱 50 1971-2021 研 究 )所 所 志

第2頁

圖書再版編目 (CIP) 數(shù)據(jù)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所志編委會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主 任:邵林生 李 洪 副 主 任:王堅強 黨德宣 委 員:(按姓氏筆劃排序) 于紀珍 平俊愛 白文斌 呂慧卿 劉 勇 李愛軍 李慧明 楊 玲 楊慧勇 張一中 張沛敏 張俊珍 周福平 鄭麗萍 孟春鋼 趙威軍 郭建文 郭瑞峰 程慶軍 薛秀芳 主 編:喬建清 副 主 編:張振剛 張曉英 楊慧勇 參編人員:(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子萱 王立新 王花云 王林芳 王瑞鋼 王 磊 巨 嵐 史麗娟 韋 峰 申惠勇 馮曉敏 喬 婧 閆鳳霞 李 光 李志華 李作一 李金梅 楊 彬 張元卿 張建華 張桂香 張曉娟 張 頎 張海燕 張福耀 武晉英 范國華 范 娜 龐 旭 郝佳麗 趙文博 段 冰 賀文文 姚建業(yè) 聶萌恩 高海燕 郭旭凱 常玉卉 程彥俊 楚建強 詹鵬杰 樊芳芳

第3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所志編委簡介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喬建清,男,漢族,1955 年 12 月生,山西榆社人。1976 年 8 月晉中農機校畢業(yè)留校任教師, 1978 年 9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 年 1 月調山西省農科院高粱研究所工作。1990 年參加成人自 考山西大學黨政管理??飘厴I(yè),2006 年成人自考山西農業(yè)大學農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副研究員。 1982 年 1 月至 1989 年 2 月負責高粱所人事勞資管理工作,并任共青團總支部書記,1989 年 3 月任所辦公室副主任,1992 年任主任。1995 年 2 月任高粱所副所長、紀委書記,分管行政、 后勤、人事、基建、紀委工作,2006 任高粱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正處待遇),分管紀委、 黨務、基本建設,2011 年分管計劃財務與扶貧工作。工作期間組織完成了新建科研辦公樓、職 工住宅、張村基地基礎設施以及新征土地等重大建設項目,組織建立健全了全所行政、人事、 后勤、財務等管理制度。曾兩次獲省下鄉(xiāng)辦模范工作隊員獎,多次榮獲山西省農科院先進工作者、 優(yōu)秀共產黨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2015 年 12 月退休。 張振剛,男,漢族,1957 年 4 月生,山西榆次人。1975 年 3 月參加工作,在榆次東陽任 民辦教師;1978 年 7 月山西農學院任教學輔助員,1987 年 3 月調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 工作。199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 年任高粱研究所辦公室主任,2006 年黨委辦公室主任、副 研究員。2017 年 4 月退休。 張曉英,女,漢族,1957 年 2 月生,山西靈石人。1975 年 4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 年 12 月畢業(yè)于山西農學院(現(xiàn)山西農大)農學專業(yè),1979 年分配到晉中農科所(現(xiàn)高粱研究所)工作, 從事圖書情報資料管理、種子檢驗、檔案(文書、科技、人事)管理、黨務、人事勞資等工作, 2006 年任黨委辦副主任,2008 年任所辦副主任,2012 年 2 月退休。 楊慧勇,女,漢族,1980 年 10 月生,碩士,副研究員,中共黨員,山西忻州人。2010 年 6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7 年 7 月畢業(yè)于南京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植物病理學專業(yè),2008 年 入職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梁研究所(現(xiàn)為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從事高粱抗病蟲害分子 育種工作,現(xiàn)任科研辦公室主任。

第6頁

發(fā)凡 一、本志記事,上限為 1971 年,下限為 2021 年。 二、本志本著實事求是,尊重歷史的原則,客觀、真實記錄建所 50 年的發(fā)展歷程與現(xiàn)狀。 三、本志共八章,各章根據(jù)內容分成若干小節(jié),資料主要來源于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 檔案室、陳列室、編制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院志高粱所部分的資料、由各科室編寫提供的資料、 走訪部分老同志的口述資料。 四、在編撰過程中為了表述的方便和習慣,涉及單位名稱的地方,使用了“晉中地區(qū)農業(yè) 科學研究所”、“晉中農科所”、“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 “高粱所”、“我所”等名稱。 五、專家簡介為建所以來晉升的研究員,除已去世者為查閱檔案資料編寫外,大部分由本 人撰寫,經編委會審核定稿,按晉升職稱時間排序。所領導簡介為建所以來由上級黨組織任命 的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除已去世者為查閱本人檔案資料編寫外,其他由本人撰寫,編委會審閱 定稿,按任職時間排序。中層機構按設立時間排序。 六、榮譽獎勵僅限于省地(市)級黨委、政府及上級機關的獎勵,按獲最高檔次獎與時間排序。 七、本志使用記述體、說明文,文字力求簡明、嚴謹。 八、本志涵蓋發(fā)展歷程、機構沿革、科學研究、成果推廣、社會服務、行政管理、黨群工作、 財務資產、大事記等章節(jié),編纂過程中,由于年代跨度大、歷史資料不完善或欠缺、編寫水平有限, 書中難免有缺陷和不足,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九、本志在編撰過程中得到全所職工的關注與大力支持,積極提供相關資料,參考文獻資料, 參與文稿修改等,在此深表謝意!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所志編委會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二○二一 年

第7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山西農業(yè)大學 山西高粱 高粱研究所官網 高粱研究所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高粱產業(yè)技術 山西農業(yè)大學 山西農業(yè)大學 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lián)盟 高粱研究所抖音碼 高粱研究所快手 區(qū)域公用品牌標識

第8頁

概述 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創(chuàng)建于 1971 年 8 月,前身為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 1979 年更名為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2019 年 10 月更名為山西農業(yè)大學高 粱研究所,所址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蘊華西街 238 號。 現(xiàn)有職工 130 人,其中高級研究人員 56 名,博士研究生 7 名,在讀博士研究生 4 名,碩士研究生 55 名,曾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3 名。擁有國家谷子高粱產業(yè) 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國家高粱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lián)盟,高粱遺傳與種質創(chuàng)新山西 省重點實驗室,汾酒集團中國白酒釀酒高粱研究中心等 10 個科研平臺。有科研試驗 地 1250 余畝,科研設施建筑面積 15000 ㎡,萬元以上儀器設備 152 臺(件),藏書 16110 冊,固定資產(含土地使用權)15568.68 萬元,職工住宅總面積 29600 ㎡。 建所以來,承擔國家和山西省各級各類項目 760 項(省部級以上 234 項),育 成農作物新品種 126 個(國審 24 個、省審 59 個、登記 43 個),獲得全國科學大會 獎 1 項,國家發(fā)明獎 2 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69 項。發(fā)表研究論文 587 篇,出版 著作 10 部,授權發(fā)明專利 14 項,實用新型專利 83 項,制定地方標準 10 項,新品 種、專利轉讓 36 個。2013 年被省直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文明單位”, 2017 年命名為“文明單位標兵”。 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是我國成立較早,學科齊全的高粱專業(yè)研究機構。高 粱雜種優(yōu)勢利用以來,在新品種研發(fā)、技術攻關等方面引領了我國高粱產業(yè)發(fā)展的 三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高粱的雜種優(yōu)勢利用引領全國,育成“晉雜號” 矮稈抗倒伏雜交種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基本上覆蓋全國高粱種植區(qū)域,高粱單產成 倍提高,緩解了當時糧食緊缺的問題?!案吡浑s交種晉雜 5 號、4 號、1 號”獲全國 科學大會獎;創(chuàng)制了“二矮”型雜交高粱育種模式,育成晉粱 5 號、晉輻 1 號兩個 中晚熟恢復系,組配出大量優(yōu)良雜交種。在我國高粱恢復系選育利用中,晉粱 5 號 及其衍生系占 20%,晉輻 1 號及其衍生系占 25%,成為我國高粱恢復系的兩大主干 系?!案吡换謴拖禃x粱 5 號和晉輻 1 號”獲國家發(fā)明三等獎。 第二階段為上世紀八十年代,高粱 A2 細胞質的應用取得重大突破,解決了高粱 雜種優(yōu)勢利用以來邁羅細胞質單一利用局面,育成新型 A2 細胞質不育系 V4A 并組配 A2 雜交種晉雜 12 號大面積推廣,在國際上首先開創(chuàng)了 A2 細胞質高粱雜交種商品化

第9頁

利用,在國際、國內產生重大影響,“新型細胞質高粱雄性不育系 A2V4A 創(chuàng)制與利用” 獲國家科技發(fā)明三等獎。 第三階段為本世紀初,是高粱產業(yè)化開發(fā)的重要時期,高粱研究以市場需求為 導向,育成一批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品種,晉雜號釀造高粱品種,優(yōu)質飼草高粱品種, 晉甜系列甜高粱以及晉雜系列適宜機械化栽培的高粱品種在生產上得到廣泛應用, 解決了下游企業(yè)優(yōu)質原料短缺的問題。晉雜 101、晉雜 22 號、晉雜 23 號、晉糯 3 號等 21 個品種進行了成果轉讓。晉雜 22 號、晉雜 23 號、晉雜 18 號成為汾酒釀造 專用品種,被汾酒廠分別命名為“汾酒 1 號”、“汾酒 2 號”、“汾酒 3 號”?!皶x 雜 22 號”釀造品質優(yōu)良,優(yōu)質酒率顯著提高,被汾酒集團確定為高端系列酒專用品種, 為汾酒集團的提檔升級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皶x雜 22 號”也成為西鳳酒、江小 白的專用品種,并被洋河、伊犁特曲、北京二鍋頭等 20 余家酒廠應用?!皶x糯 3 號” 等糯高粱系列品種被郎酒、瀘州老窖等川酒集團的企業(yè)應用?!皶x草 1 號”等飼草 高粱系列品種被養(yǎng)殖企業(yè)大量應用,解決了當前飼草嚴重短缺的問題。 2019 年山西農業(yè)大學與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合署改革后,高粱研究所為適應高粱 產業(yè)發(fā)展的新形勢,打破高粱傳統(tǒng)研究模式,建立新型研究體系,形成“兩度兩體系” 高粱研究的新機制,把科學研究體系和科技服務體系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向深度與 廣度拓展。建立新型科學研究體系,加強分子生物學、種質創(chuàng)新等基礎性方面的深 度研究,拓展高粱加工、文化等下游產業(yè)鏈的研究,使研究成果能夠更有效的與市 場對接,夯實高粱產業(yè)發(fā)展基礎。通過 H 型農業(yè)生產托管模式,解決高粱產業(yè)發(fā)展 中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矛盾,從產業(yè)發(fā)展的深度,探討解決制約高粱產業(yè)發(fā)展 的問題,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科技服務體系。轉變服務農業(yè)生產的傳統(tǒng)模式,提供 大數(shù)據(jù)平臺、金融、保險、購銷、期貨、高粱區(qū)域公用品牌,高粱文化挖掘等服務, 拓展了科技服務的廣度,建立高粱全產業(yè)鏈服務體系。為高粱生產再上新臺階,釀 品企業(yè)提檔升級,產業(yè)文化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一個具有鮮明產業(yè)特色 的創(chuàng)新型研究所正在崛起。

第10頁

目錄 領導關懷……………………………………………………………001 榮譽獎勵……………………………………………………………007 第一章 發(fā)展歷程 第一節(jié) 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時期…………………………… 011 第二節(jié)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時期……………………… 014 第三節(jié) 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時期…………………………… 019 第二章 機構沿革 第一節(jié) 歷屆黨政領導……………………………………………… 023 第二節(jié) 歷任黨政領導簡介………………………………………… 029 第三節(jié) 科室機構…………………………………………………… 037 第三章 科學研究 第一節(jié) 科研機構及團隊沿革……………………………………… 045 第二節(jié) 研究室介紹………………………………………………… 051 第三節(jié) 科研成果…………………………………………………… 063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新平臺…………………………………………………… 089 第五節(jié) 高粱加工…………………………………………………… 101 第六節(jié) H 型農業(yè)生產托管模式… ………………………………… 104 第七節(jié) 學術交流…………………………………………………… 108 第八節(jié) 專家介紹…………………………………………………… 116 第四章 社會服務 第一節(jié) 農業(yè)技術集成與推廣……………………………………… 127 第二節(jié) 科技成果推廣……………………………………………… 133 第三節(jié) 產業(yè)開發(fā)…………………………………………………… 139 第四節(jié) 扶貧工作…………………………………………………… 143 第五節(jié) 對口援茂…………………………………………………… 148

第11頁

第五章 行政管理 第一節(jié) 黨政辦公室………………………………………………… 151 第二節(jié) 組織人事科………………………………………………… 154 第三節(jié) 科研辦公室………………………………………………… 157 第四節(jié) 財務資產科………………………………………………… 158 第五節(jié) 后勤保衛(wèi)科………………………………………………… 160 第六節(jié) 社會服務辦公室…………………………………………… 164 第六章 黨群工作 第一節(jié) 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 167 第二節(jié)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71 第三節(jié) 工 會……………………………………………………… 173 第四節(jié) 民主黨派…………………………………………………… 176 第五節(jié) 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 176 第七章 財務資產 第一節(jié) 固定資產…………………………………………………… 181 第二節(jié) 經 費… ………………………………………………… 185 第八章 大事記 大事記………………………………………………………………… 189 附錄 一、科技成果匯編(1971 年——2021 年)… …………………… 213 二、歷屆所學術委員會人員名錄…………………………………… 317 三、各級各類代表名錄……………………………………………… 318 四、單位、個人榮譽………………………………………………… 319 五、職工名單………………………………………………………… 331

第12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孫孚凌視察我所科技興鄉(xiāng)示范工程 山西省委書記田成平聽取飼草高粱推廣情況匯報 001

第13頁

1971-2021 領 導 關 懷 劉維佳副省長陪同農業(yè)部副部長張?zhí)伊忠恍姓{研國家高粱產業(yè)技術體系運行情況 山西省省長劉振華、副省長王昕視察山西紅高粱種業(yè)有限公司 002

第14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院長李振吾出席高粱研究所黨委換屆大會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黨委書記牛西午來所指導科研工作 003

第15頁

1971-2021 領 導 關 懷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院長劉惠民檢查指導財政支農項目執(zhí)行情況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院長喬雄梧主持高粱育種合作項目簽字儀式 004

第16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黨委書記李斌來所指導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工作 山西農業(yè)大學黨委書記廖允成、副校長(副院長)王娟玲檢查有機旱作高粱試驗情況 005

第17頁

1971-2021 領 導 關 懷 來山 所西 指省 導農 工業(yè) 作科 學 院 黨 委 書 記 關 建 勛 、 院 長 喬 雄 梧 山西農業(yè)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院長)張強來所檢查指導工作 006

第18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007

第19頁

1971-2021 榮 譽 獎 勵 008

第21頁

第 一 章 發(fā) 展 歷 程

第22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第一節(jié) 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時期 (1971-1978) 一、建所初期概況 1、建所背景 1971 年 4 月,原屬于晉中地區(qū)管轄的交城、文水、汾陽、孝義、中陽、臨縣、離石 7 縣劃歸 呂梁地區(qū),原晉中地區(qū)設在汾陽的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劃歸呂梁地區(qū)。為促進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推 動科技興農,用科學技術武裝農民,增加農業(yè)科技含量,貫徹落實中央“打好科學技術這一仗” 的指示精神,晉中地委決定建立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同年 8 月 8 日晉中地區(qū)革命委員會生 產辦公室印發(fā)(71)革生字第 154 號《關于建立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并啟用公章的通知》的 文件,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正式成立,選址榆次縣陳侃公社東白村東,隸屬于晉中地區(qū)革命 委員會生產辦公室領導。 2、班子建設 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領導班子的組建受到晉中地委領導高度重視,在領導班子的安排上 給予高規(guī)格配備,1971 年首派行政 13 級老干部王水、行政 14 級老干部趙紹德、行政 17 級老干 部李冬生(均為縣級領導)組成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領導班子,負責農科所籌建與業(yè)務工作 的組織領導。1972 年調行政 15 級老干部武興華任所長,1973 年 5 月趙紹德任黨支部書記,李冬 生任副書記,委員李毓桂、武迺恭、周富聯(lián)、武狗只。1973 年 12 月 --1975 年先后調行政 14 級 老干部蔡云、侯維藩任黨支部書記,1974 年增加孟常孝、鐵雙喜、李國昌、車幼平為支部委員, 1975 年增補張樹隆為支部委員。1978 年 2 月任命張萬明為副書記,1978 年 3 月任命孟常孝為副 所長,喬振漢為黨支部書記。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在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走過了從 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fā)展歷程。 3、職工隊伍 1971 年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成立之初,經晉中地委協(xié)調從汾陽農科所選調了 9 名科技 人員到所工作,并從其他單位調配 7 名干部從事科研行政管理。同年經晉中地委批準,從平定縣 011

第23頁

1971-2021 發(fā) 展 歷 程 招收 14 名、晉中平川各縣招收 14 名、同時將在汾 陽農科所學習的晉中籍 14 名學員招為合同工,從 事 試 驗 田 管 理、 飼 養(yǎng) 員、 電 工、 財 會、 基 建、 鐵 工、木工、炊事員、科研輔助等工作。1971 年底 職工總人數(shù) 58 人。當時所內基本建設尚未開工, 在東白村租房解決全所職工辦公、吃、住問題,到 1973 年才陸續(xù)遷回新建所址辦公、居住。 1978年職工人數(shù)擴大到150人,其中:科技人 員47人,科研管理人員17人,生產、后勤工人 84 人(工人劃分生產一隊、二隊、后勤三個隊),臨 時工2人。 4、物資調配 建所初期物資極其匱乏,僅有晉中地委從晉中 農校調拔的一輛馬車,從晉中“五七干校”調拔5 匹騾馬,1972年又購買5匹騾子,晉中地委分配一 臺東方紅—55型拖拉機,辦公用品及辦公設備則是 由撤銷的平遙林校調用的陳舊物品。 5、土地征用 土地是農業(yè)科研單位必備的基礎條件,為滿足科研工作的需要,在地、縣、鄉(xiāng)領導的協(xié)調 下,與王香、東白、陳侃村協(xié)商確定了征地范圍,劃定了370余畝可征用的土地,王香225畝、 東白135畝、陳侃10畝,征地補償費9萬元,土地征用手續(xù)于1975年辦結。 6、基礎設施 所址距榆次城區(qū)15公里,遠離市區(qū),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必須考慮這一特殊的條件,除建設 必須科研試驗研究設施設備外,還必須解決與之相配套的職工吃、住等生活問題。所以,在基 礎建設中除建設實驗室、溫室、儀器室、掛藏室、庫房、曬場、電力設施、辦公與科研用房、 田間灌溉水井與渠系的配套外,還建設單身職工住房、家屬住房、鍋爐房、職工食堂、餐廳、 醫(yī)務室、幼兒園等輔助設施。為增加土壤肥力,解決試驗田所需的農家肥,還建設了牲畜圈、 豬場、雞場以解決肥源,建粉坊解決豬飼料,形成良性循環(huán),同時解決了職工副食品的供應, 客觀上形成小而全運行體系。到1978年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房屋總面積4322m2,其中辦公 用房840m2、科研用房1200m2、庫房812m2、餐廳210m2、單身宿舍400m2、家屬宿舍860m2。雖然 條件簡陋,但科研、生產、職工生活等設施一應俱全。 二、研究體系的建立與科研進展 1、研究體系建立 建所初期,科研工作設糧作和經作兩個系,糧作系包括小麥、玉米、谷子、高粱,經作系 012

第24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有棉花、油料等作物,主要開展新品種選育與栽培技術研究,設植保、耕作改制、土肥等研究 課題,成立了資料室,建設了生理生化、植保、土肥等三個實驗室,購置了一些必備的化驗分 析等儀器設備,為科研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基本條件。 管理機構設行政科(包括財務、事務、內務),科研辦公室,農管科(包括試驗工、生 產后勤工、管理人員),到1978年管理機構設辦公室、科研科、行政科、農管科。科研設小麥 組、谷子組、玉米組、高粱組、棉花組、油料組、植保組、土肥組。 2、研究方向 上世紀70年代,正是作物雜種優(yōu)勢利用研究高潮時期,晉雜號高粱雜交種已在全國大面 積推廣,生產水平大幅度提高,引發(fā)了其它谷類作物雄性不育系創(chuàng)制和雜種優(yōu)勢利用研究的高 潮,小麥、玉米、谷子等作物在傳統(tǒng)雜交育種的基礎上都開展了雜種優(yōu)勢利用研究。小麥主攻 冬小麥高產、抗逆性強新品種選育以及冬小麥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利用;谷子在選育新品種的同 時開展了遠緣雜交選育雄性不育系研究;玉米在選育抗病、配合力強的自交系以及高產、多抗 雜交種的同時也開展了不育系的選育利用研究;棉花開展了特早熟新品種、雄性不育系選育的 探索研究;大豆、花生、油菜進行了引種試驗。植保開展了新農藥的試驗示范、枯黃病的研 究、病蟲測報、選育防治病蟲害有效微生物新菌種等研究。 3、科研進展 以牛天堂為代表的老一代高粱育種專家育成的晉雜5號、4號、1號等高粱品種在全國范圍 大面積推廣,晉雜號高粱基本覆蓋了全國高粱主產區(qū),高粱生產水平大幅度提高,成為農業(yè)學 大寨時期北方糧食畝產“過黃河”、“跨長江”種植的主要作物,對當時緩解糧食緊缺,解決 溫飽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晉雜5號還推廣到坦桑尼亞、贊比亞、阿爾巴尼亞、朝鮮等第三世 界國家。這一劃時代的科研成果,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小麥研究育成了“PE”型小麥不育系,用γ射線輻射晉中849育成桿低、耐肥水、抗倒 伏、抗青干、越冬性好的高水肥冬小麥“晉中103”新品種。谷子課題組育成202、211、215等 新品種,在生產中進行大面積試驗種植。育成玉米新雜交種303,玉米、谷子在雄性不育系創(chuàng) 制方面都取得新進展。另外在化學誘導高粱孤雌生殖研究、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研究方面 都取得重要進展。 4、服務當?shù)剞r業(yè)生產 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時期的社會服務占全所科研工作的40%,每年科研人員根據(jù)晉中 農業(yè)生產情況,赴各縣指導科學種田,解決生產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長期蹲點跑面推廣農業(yè)科學 技術。在太谷縣楊家莊實施“三種三收”噸糧田試驗、祁縣推廣耕作改制、壽陽草溝推廣玉米 高產技術、榆次褚村推廣棉花高產高密栽培管理技術、聶村推廣生物防治等技術,極大地推動 了晉中地區(qū)農業(yè)新技術的推廣。其次是舉辦農技培訓班,1976年—1978年,每年4月—12月分 期舉辦農業(yè)技術培訓班,普及農業(yè)科學技術,為晉中各縣脫產培訓農民技術員達180人,為晉 中地區(qū)推廣科學種田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013

第25頁

1971-2021 發(fā) 展 歷 程 第二節(jié)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時期 (1979—2019) 1978年9月20日,山西省人民 政府辦公廳晉革發(fā)(1978)33號文 《關于調整我省農業(yè)科研機構關系 的通知》,1978年9月10日經省委 常委討論確定,雁北、忻州、晉 中、呂梁、晉東南、臨汾、運城等 九個專區(qū)的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變更為 省、專區(qū)雙重領導。各所的研究任 務、人事管理、勞動工資、事業(yè)經 費、物資分配等由山西省農業(yè)科學 院統(tǒng)一管理,黨的領導仍歸地委。 省委要求,領導關系變更后,各所除保證完成省統(tǒng)一部署的科研任務外,還必須考慮和安排好 從當?shù)厣a需要出發(fā)的一些研究課題,為當?shù)剞r業(yè)生產發(fā)展服務。 1978年10月7日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78)晉農科字200號文通知,要求接通知后,速作有關 移交準備工作,并向全體職工傳達。 1979年9月14日,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根據(jù)省委要求將分布在全省的九個地區(qū)農科所更名為 九個專業(yè)研究所,原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更名為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并成立中 共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委員會。 014

第26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一、使張村所址建設 1979年劃歸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后,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根據(jù)省政府要求,為加速農業(yè)現(xiàn)代化 進程,根據(jù)我省農業(yè)科研機構分散,小而全,不能適應“四化”建設要求的現(xiàn)狀,決定按照我 省農業(yè)自然區(qū)劃,辦一所山西省中部農業(yè)科學研究中心(包括晉中、呂梁、忻州三個地區(qū)和太 原市)。任務是承擔中部地區(qū)主要農作物的育種、栽培、土肥、植保等研究工作,立足本省, 面向全國,并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在此背景下,開始籌建使張村所址。 1、土地征用與基礎設施建設 研究中心原計劃征地840畝,100畝用于科研等設施的建設,其余作為試驗用地。1979年山 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所領導實地勘察后,與榆次市鄉(xiāng)、村領導協(xié)商,決定在榆次北部距山西省農 科院較近的使張村征地623畝。省政府、省計委分別于1980年6月、12月批復同意高粱所購置土 地并建設相應的機具庫、食堂、宿舍、辦公室、掛藏室等1700m2、曬場1000m2 、輸電線路2公 里及供電設備安裝,總投資92萬元。高粱所于1981年與使張村簽訂征用土地協(xié)議,辦結土地征 用手續(xù)。 1981年4月由一名副所長負責,選派20名干部、工人進駐使張村,開始新所址建設。到 1981年底完成職工宿舍500m2,配電室60m2。架設了2公里低電線路,三眼機井的配套和畜圈、 豬舍、蓄水塔等設施的建設。1982年隨著使張村所址建設和部分科研課題繁種任務的增加,增 派15名職工到使張村新址工作。由于兩地相距25公里,為解決管理上的不便,經省院批準設立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原種繁殖場,并設立原種場黨支部,統(tǒng)一管理基地工作。 1985年開始建設的4200m2科研實驗辦公樓,于1986年竣工,1987年部分科研項目進駐開展 工作,1989年4月全所遷入新址辦公。 2、艱苦奮斗創(chuàng)業(yè)建所 由于科研體制改革,原計劃的山西中部研究中心建設擱置,各項投資也隨之停止,使高粱 所的建設與發(fā)展遇到較大困難。遷入新址后,僅一棟辦公樓顯的格外冷清,四周沒有圍墻,冬 春風大,塵土飛揚,經??耧L大作,刮的人都無法站立。辦公樓建設時留下施工坑都未填埋, 院內坑坑洼洼,周圍荒無人煙,進所道路雨天成“水泥路”,晴天是“洋灰路”。這樣的工作 環(huán)境、工作場所只能靠職工的勞動去改變。同時,遷所后由于田間勞動力不足,為不違農時, 組織全所職工平田整地,修渠刮堰,從播種到收獲,秸稈清理等全部由干部職工義務勞動完 成。 為改變所容所貌,全所職工在所領導的帶領下,利用農閑時節(jié)到附近磚場拉廢磚、灰渣鋪 路、拉土墊院、栽樹綠化美化環(huán)境、修建排污管道等,通過艱苦勞動使機關環(huán)境面貌有了較大 的改變,保證了科研及各項工作的正常進行。 1986年高粱所在建啤酒中試廠時向省投資公司貸款160萬元,到期需要歸還,在省院的協(xié) 調下,每年從高粱所經費中扣還25萬元。當時單位搬遷后,由于遠離市區(qū)職工上下班必須接 送,車輛與取暖等費用開支加大,雙重的經濟壓力,使單位經費嚴重不足。為解決經費不足 015

第27頁

1971-2021 發(fā) 展 歷 程 的困難,發(fā)動職工利用土地資源開展增收節(jié)支,增加收入,這就是大家念念不忘,記憶深刻的 “種菜籽”創(chuàng)收勞動。 1989年冬為解決經濟上的困難,與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簽訂了繁殖90畝白菜種子 的繁育任務。白菜種子的繁育,育苗需要在冬季進行,在天寒地凍、冰封雪飄、寒風刺骨的季 節(jié),抽調20多名黨團員為骨干的挖陽畦隊伍,用了十多天的時間完成了長10m、寬1.5m,深度 0.5m的270個陽畦任務。全所職工頂著刺骨的寒風,在零下二十度左右的三九天,跪在露天的土 地上兩人一組打草簾600余塊,解決了冬季陽畦育苗保溫之需。春節(jié)前為保證按時下種育苗, 職工們趴在冰冷的木板上一粒一粒點種菜籽。在夏季收獲季節(jié),為使種子不被爆裂,早上三點 集合,天剛蒙蒙亮就下地收菜籽,而且90畝菜籽繁殖田的整堰、覆膜、移栽全部由干部職工義 務勞動完成。那種勞動場景、勞動強度、勞動中的苦和累,大家至今記憶猶新。在最艱苦的困 難時期,全所職工每年參加勞動時間平均80多天,最多達120多天。盡管所領導幾次更換,但 是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一直不變,一茬接著一茬干,靠干部職工辛勤勞動,使高粱所走出困境,改 變了環(huán)境面貌,取得科研工作與文明建設的雙豐收。 1994年中共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黨委在高粱所召開了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的現(xiàn)場 會,對高粱所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與取得成績予以肯定。1996年被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評為“先進單 位”。 3、 科研工作成效 1979年變更為高粱專業(yè)研究所后,高粱研究形成了從品種資源、新品種選育、育種新技 術、植保、栽培技術、產后加工等學科齊全、系統(tǒng)完整的研究體系,各研究領域均取得重大進 展。品種資源研究完成了9883份高粱種質耐瘠性鑒定,在全國高粱研究領域率先創(chuàng)立了高粱耐 瘠性鑒定體系,填補了我國高粱抗逆境、耐瘠性研究方面的空白。為此,高粱育種研究上了一 個新臺階,育成晉中405、晉雜86—1、88—2等新品種大面積推廣種植,育成新型A2細胞質不 育系V4A并組配的A2雜交種晉雜12號大面積推廣,在國際上首例開創(chuàng)了A2細胞質高粱雜交種商 品化利用,在國際、國內產生重大影響,獲國家發(fā)明三等獎。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制了高粱無融合生殖系 296B和SSA-1A,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高粱育種新技術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利用體細胞克 隆技術育成高粱恢復系R111,高粱體細胞無性系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研究獲山西省科技進步 二等獎,育成高粱雜交種晉雜18號大面積推廣。植保研究方面發(fā)現(xiàn)并定名一種高粱新病害-高 粱柱黑穗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栽培技術研究方面集成 “高粱三項栽培技術”獲山西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加工研究方面成功研制出高粱啤酒 并進行了中試生產。這一時期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下一步科研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奠定 了較好的基礎。 016

第28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4、使張村所址變遷 2000年晉中市建設緯 四街占用高粱所土地123 畝,2011年山西高校新區(qū) 建設占用高粱所土地220余 畝,2011年高粱所出讓土 地120畝。晉中市因高校新 區(qū)建設,在經二路為高粱 所置換土地173畝,高粱所 將剩余的180畝土地重建了 近2000m灌溉管道,建圍墻 1500m,并對使張村基地辦 公樓水、暖、電、門窗,以及室內外墻等進行了維修改造,翻建綜合庫房800m2,新架設了用 電線路,更換了變壓器,與自來水公司協(xié)商接通了自來水、使張村基地的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 明顯改善。 二、蘊華街所址建設 上世紀九十年代,高粱所發(fā)展遇到較大困難,使張村、東白、市內住宅區(qū)三地相距25公 里。每年用于職工上下班接送的車輛消耗與取暖物業(yè)管理、維修等費用不斷增加,沉重的經濟 負擔,制約著高粱所的發(fā)展。艱苦的工作環(huán)境不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好多大學生不愿意 到高粱所工作,選送外出進修學習的科研人員,學成后都調外單位工作,碩士以上研究生一個 都沒有,高端人才嚴重缺乏,科技人員青黃不接的問題尤為突出。在此情況下,為從根本上解 決制約高粱所發(fā)展的問題,2000年冬高粱所在市內臨時租用了一棟兩層辦公樓,機關全部遷回 市內辦公。2001年—2004年在多方的協(xié)調下,經晉中市計委、榆次區(qū)國土局、晉中市建設局同 意,所內籌集部分資金,向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借款200萬 元,省發(fā)改委投資200萬元, 先后在蘊華街238號征地31 畝,新建了科研辦公樓和職 工宿舍樓,大大改善了科研 與職工生活條件,為科研事 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使高粱所從2001年后得到快 速發(fā)展。 017

第29頁

1971-2021 發(fā) 展 歷 程 三、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及職工生活條件改善 2004年在蘊華西街238號新建一棟 4337m2的科研辦公樓,2011年續(xù)建4258m2的 科研實驗樓,先后配備了品質分析、生理 生化、細胞胚胎、分子生物等實驗儀器設 備232臺套。為解決政府占地后科研用地不 足,2010年在東白基地北新征土地199畝, 2012年在修文鎮(zhèn)修文村新征土地291畝,緩 解了科研用地緊張的矛盾。條件的改善,為 高粱所創(chuàng)新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1984年在柳北街新建一幢1896m2職工住宅樓,解決了中級科技人員住房問題;1988年由 職工集資在柳北街新建一幢3425m2職工住宅樓;1995年在建設路52號購買一幢1812m2職工住宅 樓,基本上解決了職工住房困難的問題;1999年在柳北街與榆次住宅合作社合作建房3200m2; 2002年—2003年在蘊華街238號新建一幢3470m2職工住宅樓;2007年—2010年在蘊華街238號新 建2、3、4、5、6號五幢職工住宅樓20685m2,全所職工住房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同時解決了家 屬在農村的單職工住房問題。 經過多年的努力,科研、辦公條件和職工住房條件有了較大幅度的改善,高粱所的面貌煥 然一新。 四、科研隊伍建設與科研事業(yè)發(fā)展 所址遷回榆次城區(qū)后,辦公、科研、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 條件顯著提升。2001年以來在職攻讀和招聘碩士研究生55名,博士5名,在讀博士4人,大大緩 解了人才青黃不接的 問題。高端人才從無 到有,從少到多,從 多到強,形成了具有 較強研究活力的科研 團隊。 科研平臺建設 得到快速發(fā)展,目前 擁有國家谷子高粱產 業(yè)技術體系崗位科學 家、國家高粱產業(yè)技 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lián)盟、高粱遺傳育種山西省重點實驗室、汾酒集團中國白酒釀酒高粱研究中心等10 個科研平臺。 018

第30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2001年以來,科研課題大幅增加,研究課題級別不斷提升,全所共承擔國家級項目55項,省 級項目106項,研究的成果數(shù)量與檔次不斷提高。獲科研成果40項,審(鑒)定新品種100個,轉 讓新品種36個。發(fā)表的研究論文檔次與數(shù)量不斷提高,2001年—2020年發(fā)表論文499篇,其中SCI 論文4篇,國家級學報論文32篇,核心期刊論文107篇。獲國家發(fā)明專利14個,實用新型專利83 個,制定各類標準10個。 五、兩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隨著高粱所條件不斷改善,2000年后高粱所科研工作快速發(fā)展,兩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 效。 2005年、2006年、2014年被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授予“先進研究所”,“模范單位”榮譽稱 號。 2007年被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授予“科技開發(fā)先進集體” 。 2012年、2013年被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授予“農村推廣示范行動先進研究所”。 2002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8年被晉中市直 工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2年被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評為“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2年、2016年被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評為先進黨委,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4年、2015年被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評為“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 2006年被晉中市直機關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命名為“文明和諧單位”。 2008年、2010年、2012年被晉中市委,晉中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和諧單位”。 2013年、2016年分別被省直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文明單位”。山西省農林水氣 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2017年被省直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文明單位標兵”。 2007年、2009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7年所工會被晉中市總工會評為“先進工會 委員會”。 2010年、2015年、2016年高粱所共青團總支委員會被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團委評為“五四紅旗 團組織”。2013年被晉中市直團工委評為“先進團組織”。 建所以來,1人獲全國勞模稱號;5人獲“山西省勞動模范稱號”;4人獲山西省“五一勞動 獎”;2人榮立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特等功;1人榮立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一等功;1人獲山 西省“三八紅旗手”稱號。 第三節(jié) 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時期 (2019—2021) 2019年省政府對事業(yè)單位進行改革,山西農業(yè)大學與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合署,山西省農業(yè)科 019

第31頁

1971-2021 發(fā) 展 歷 程 學院高粱研究所更名為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 2021年高粱研究所黨委根據(jù)山西農業(yè)大學黨委要求對內設機構進行了調整,管理機構設黨 政辦公室、組織人事科、科研辦公室、社會服務辦公室、后勤保衛(wèi)科、財務資產科。研究室增 設了園藝、植保、產業(yè)經濟研究室。 為促進高粱所科研事業(yè)的發(fā)展,乘合署改革東風,借助“谷城院”深度融合的發(fā)展契機, 高粱所把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地域有特色的高水平應用研究所”作為發(fā)展目標,把 加大高粱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示范推廣,推動高粱研究縱深發(fā)展,向上游企業(yè) 提供優(yōu)質、宜栽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向下游企業(yè)提供釀酒、釀醋、飼用高 粱專用品種,作為新的發(fā)展方向;把探索可復制、易推廣的高粱托管模式,作為高粱全產業(yè)鏈 發(fā)展的技術支撐。加快院校融合,促進科教融合、產學研協(xié)同發(fā)展,為建成地域特色鮮明的高 水平研究應用型大學助力,作為提升科技服務農業(yè)經濟新舉措。在新的管理體制下,按照抓管 理、育人才、補短板、強研發(fā)、重服務的發(fā)展思路,建設一流研究所。 2019年以來高粱所為落實中央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戰(zhàn)略,積極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全國范圍內開展 了以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的“H型農業(yè)生產托管”服務,已初見成效。此項工作在促進農業(yè)生產 關系變革的同時,對農業(yè)生產力進行全面整合,發(fā)展農業(yè)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雙零一 高”的商業(yè)價值(即零投入、零風險、高回報)的新型農業(yè)生產發(fā)展模式。到目前為止聯(lián)合體 現(xiàn)有11個鄉(xiāng)級工作站、155個村級服務點、10個服務型合作社、52個村集體經濟組織、2戶農業(yè) 企業(yè),托管整合各類農機具300余臺,托管土地3萬余畝,營業(yè)收入達260萬元。同時為托管農 戶提供耕、種、管、收、加、貯、銷等“保姆式”、“菜單式”服務,實現(xiàn)了托管組織、農戶 及服務類企業(yè)(合作社或大戶)多贏的良好局面。2020年托管面積8.3萬畝、涉及6個鄉(xiāng)鎮(zhèn)102 個村、6240戶農戶。2020年,在9個鄉(xiāng)鎮(zhèn)、165個村整合380余臺農機,托管農戶23641戶,托管 土地面積25.5萬畝,開展了耕、種、機械化除草、統(tǒng)防統(tǒng)治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托管服務。 農業(yè)生產托管服務已輻射到山西、內蒙、河北、陜西、安徽、甘肅、河南、山東、黑龍江 等地,累計指導托管面積120萬畝。農業(yè)生產托管2020年疫情期間網絡直播培訓28萬多人次。 期間中央臺進行了專題報道,農民日報等媒體報道50余次。 高粱研究所正以新的發(fā)展思路,向著創(chuàng)建一流研究所目標邁進。 020

第33頁

第 二 章 機 構 沿 革

第34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第一節(jié) 歷屆黨政領導 一、歷屆黨委領導(晉中地區(qū)農科所時期為黨支部) (一)、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1971.08—1979.08) 023

第35頁

1971-2021 機 構 沿 革 (二)、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1979.08—2019.10) 024

第36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025

第37頁

1971-2021 機 構 沿 革 (三)、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2019.10—) 二、歷屆行政領導 (一)、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1971.08—1979.08) (二)、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1979.08—2019.10) 026

第38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027

第39頁

1971-2021 機 構 沿 革 (三)、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2019.10—) 028

第40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第二節(jié) 歷任黨政領導簡介 王 水,男,1918 年 2 月生,河南許昌人。1937 年 8 月參加工作,1937 年 9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 年 7 月西北青年訓練班學習,1939 年 1 月抗大一分校工作,先后任排長、副隊長,1940 年 9 月 軍工部小腰兵工廠任干事,1942 年 4 月榮軍學校任政治教員,1943 年 4 月平定縣任聯(lián)合校長、副區(qū) 長,1947 年 4 月太行行署教育處任科員,1948 年 5 月左權縣先后任校長、區(qū)委書記、宣傳部副部長, 1950 年 12 月任地委辦公室干事,1953 年 6 月任榆次縣委副書記,1957 年 3 月任晉中地委宣傳部副部長, 1961 年 9 月任晉中地委黨校校長、黨委書記,1966 年 8 月在晉中五七干校學習,1971 年 12 月晉中 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任黨支部書記,1973 年 5 月調晉中地委工作。 武興華,男,1919 年 11 月生,山西左權人。初中文化,中共黨員, 1937 年 4 月參加工作。1937 年 4 月平定教導團學員,1937 年 10 月武 鄉(xiāng)決死隊五大隊隊員,1938 年 4 月左權 129 師供給部石印員,1938 年 11 月和順青年戰(zhàn)地服務團,晉東青救會工作,1939 年 5 月遼縣青救會、 遼西第五區(qū)任主席、區(qū)長,1942 年 9 月任太谷二區(qū)副區(qū)長,1943 年 9 月先后任和順、左權太行二專署、和順縣第二、三高??茊T、教員、校長, 1949 年 4 月在昔和左榆聯(lián)師任教員,1950 年 4 月任晉中專署農業(yè)科副 科長,1956 年 2 月任農林水利局副局長,1970 年 4 月方山五七干校學習, 1970 年 10 月下放殷家莊插隊,1972 年 2 月在平遙任地區(qū)路線教育宣 傳隊隊長,1972 年 8 月調晉中地區(qū)農科所任所長,1979 年 5 月任山西 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所長,1983 年 12 月離休。 趙紹德,男,1921 年生,河南郾城人。1938 年 7 月參加工作, 1938 年 10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 年 1 月山西民訓青年部教練團學員, 1937 年 9 月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任教導員、政治部主任,1943 年 1 月 先后任晉綏八專署武工隊隊長、區(qū)書記、教育科長、副縣長。1948 年 10 月晉中日報社任科長,1957 年 3 月任文水縣委書記,1959 年 3 月晉 中師范、晉中教育干部學校任書記,1963 年 6 月任晉中地委宣傳部副 部長,1973 年 5 月任晉中地區(qū)農科所黨支部書記,1973 年 12 月調晉 中地委工作。 029

第41頁

1971-2021 機 構 沿 革 孟常孝,男,1939 年 11 月 21 日生,山西平遙人。1959 年 3 月加 入中國共產黨。1965 年 7 月畢業(yè)于山西農學院。1965 年 9 月—1968 年 7 月在晉中農校工作,曾任教師、副校長;1968 年 8 月—1972 年 3 月 在晉中“五七干校”學習;1972 年 4 月—1980 年 1 月在晉中農科所工作。 期間:1972 年 4 月—1974 年 5 月在植保室并兼基建工作,1974 年 6 月— 1977 年 5 月任行政辦公室主任,1978 年 3 月—1980 年 6 月任副所長。 1980 年 9 月調入晉中林業(yè)局工作。 牛天堂,男,1932 年 10 月生,河南 林縣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49 年— 1952 年山西農學院附屬農校學習,1952 年—1954 年榆次專區(qū)農場技術 員,1954 年—1956 年山西汾陽農科所棉花試驗站技術員,1956 年— 1960 年山西農學院學習。1960 年—1971 年原汾陽晉中農科所技術員, 1971 年 9 月調晉中地區(qū)農科所先后任糧作系主任、遺傳育種研究室、 新技術研究室主任,1979 年 9 月任高粱研究所副所長,1983 年 10 月調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任副院長。1979 年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趙田陸,男,1929 年 4 月生,山西交口人。初中文化,中共黨 員,1949 年 4 月參加工作。1949 年 4 月解放軍三軍八師、一軍二師戰(zhàn) 士,1954 年 11 月—1962 年 12 月分別在青海省公安廳勞改局、青海省 人委駐河南辦事處、青海省德令哈公司政治處、青海省農墾廳辦公室、 青海省蘇吉峽農場任科長、主任、副主 任、黨委書記。1963 年 1 月山西省人事 局 干 部 處、 農 業(yè) 廳 種 子 站 任 科 長,1971 年 2 月下放交口縣西羅村。1974 年 5 月— 1989 年在晉中地區(qū)農科所,高粱所任行 政辦公室副主任、高粱研究所副所長,1989 年 1 月離休。 侯維蕃 1975.04—1978.02 任晉中地區(qū)農科所黨支部書記。 喬振漢 1978.03—1978.10 任晉中地區(qū)農科所黨支部書記。 李冬生 1971.08—1973.12 任晉中地區(qū)農科所黨支部副書記。 張萬明 1978.02—1980.06 任高粱研究所黨委副書記。 蔡 云 1973 年 12 月—1975 年 4 月 任晉中地區(qū)農科所黨支部書記。 030

第42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韋耀明,男,1934 年 11 月生,山西榆次人。1951 年 5 月參加工 作,1958 年 5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 年 9 月太谷農校農學專業(yè)畢業(yè), 1961 年中國人民大學函授農業(yè)經濟專業(yè)畢業(yè)。歷任忻州地區(qū)農科所副 所長、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長、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 所副所長、所長、黨委書記等職。1994 年晉升為研究員,1995 年 9 月 退休。 楊秉章,男,1922 年生,山西榆社 人。中共黨員,1940 年在榆社交通局工 作參加工作。1945 年左權三中學習,1947 年—1949 年湖北麻城、安徽 阜陽先后任工作隊員、交通員、農業(yè)局任科員、股長、科長。1955 年— 1959 年榆次農場副場長。1959 年—1980 年 2 月任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 物研究所副所長,1980 年 2 月任高粱所黨委副書記,1981 年 7 月任顧問, 1983 年 12 月離休。 崔友錄,男,漢族,1927 年 6 月生,河南孟州人。中共黨員, 1957 年畢業(yè)于山西農學院農學系,農藝師。 1942 年 10 月參加革命,1949 年 8 月之前在太岳聯(lián)合辦事處,太 岳整風學校,太岳區(qū)黨委供職。1949 年 8 月 -1950 年 3 月在中共太原 市委供職。1950 年 3 月—1957 年 9 月在山西第一工農速成中學、山西 農學院學習。1957 年 9 月—1962 年 10 月任山西省隰縣水土保持試驗 站技術員。1962 年 10 月—1963 年 10 月任隰縣下莊水庫負責人,主持 修建了下莊水庫。1963 年 10 月—1970 年 10 月任隰縣水土保持專業(yè)隊 隊長,期間帶領本地職工及 300 名北京知青對本地局部地區(qū)進行了小 流域治理。1970 年 10 月—1975 年 9 月任隰縣水泥廠黨支部書記兼革 命委員會主任,主持創(chuàng)辦了地方國營隰縣水泥廠。1975 年 9 月—1978 年 10 月任隰縣農村政治部副部長, 負責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在本地東川地區(qū)通過水力沖填做法淤積出大面積農田。1978 年 10 月— 1982 年任山西省農科院小麥所副所長。1982 年任山西省農科院高粱所黨委副書記,1987 年離休。 031

第43頁

1971-2021 機 構 沿 革 楊理清,男,1934 年 4 月生,廣西富川人。1951 年 8 月參加工作, 1954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 年 10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學校鐵 路工程專業(yè)二年制第五期中專畢業(yè)。1951 年—1956 年 6 月中國人民解 放軍鐵道兵 14 師 64 團、九師 26 團、42 團戰(zhàn)士、文書、機要員。1957 年 8 月—1959 年 1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鐵道工程技術學校學習。 1959 年 12 月—1979 年 9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九師 42 團、十四師 70 團先后任政治處組織干事、汽車連指導員、干部股長、組織股長、 政治處副主任、副政委。1983 年 2 月轉業(yè)高粱研究所任副書記,1987 年— 1995 年 2 月兼任紀委書記,負責黨建與紀委工作。1994 年 8 月退休。 黃華元,男,1931 年 9 月生,上海寶山人。1951 年參加工作, 1984 年 6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 年復旦大學肄業(yè)。1971 年由汾陽“五七 干?!闭{晉中農科所,1980 年任小麥研究室主任,1984 年 2 月—1989 年 2 月任高粱所副所長,負責科研工作。1992 年 3 月退休。 武迺恭,男,1938 年 4 月生,山西 太谷縣人。1938 年 4 月生,1965 年 8 月 參加工作,1971 年 2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5 年山西農學院土壤農化 專業(yè)畢業(yè),分配汾陽農科所工作。1971 年調晉中地區(qū)農科所。1973 年 任晉中農科所黨支部委員,1974 年任科辦副主任,1978 年任農科所科 研科副主任,1980 年任科辦主任,1984 年—1995 年任高粱所副所長, 1994 年晉升為研究員。1995 年調省農科院優(yōu)種開發(fā)總公司工作。任職 期間負責科研、開發(fā)創(chuàng)收、啤酒廠建設等工作。1999 年 3 月退休。 馬 勤,男,1936 年 6 月生,山西祁縣人。 1956 年 祁 縣 中 學 畢 業(yè),1956 年 9 月 參 加 工 作, 1974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 年由侯馬郵電局調 高粱所,1984 年 2 月—1995 年 2 月任高粱研究所 副所長,負責后勤與基建工作。1996 年 6 月退休。 032

第44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王呈祥,男,1953 年 3 月生,山西高平人。1975 年 12 月山西農 學專業(yè)畢業(yè)留校工作,1985 年 6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 年 9 月調山 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1984 年任高粱所辦公室副主任,1989 年 2 月任高粱所副所長,1995 年 2 月任高粱所所長,2001 年 3 月任高粱 所黨委書記,2006 年調山西省農科院科研處工作。 高 金 文, 男,1949 年 10 月 出 生, 山西盂縣人。漢族,中共黨員,大學學歷。 1969 年 12 月入伍,1973 年—1975 年山西農學院學習,1975 年—1991 年在山西省農科院高粱所工作,1992 年—1995 年任山西省昔陽縣科技 副縣長,1995 年—2001 年任山西農科院高粱研究所黨委書記、副研究員, 2001 年—2009 年任山西省農科院高粱所調研員。工作期間主要從事科 研和黨務工作,2009 年退休。 張福耀,男,1956 年 8 月生,山西盂縣人。中共黨員,1976 年畢 業(yè)于晉中農業(yè)學校,同年分配晉中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工作,一直從 事高粱,谷子遺傳育種研究。1982 年由農業(yè)部選派到國際半干旱地區(qū) 作物研究所(印度)進修高粱遺傳育種,1984 年任品種資源研究室副 主任,1995 年任高粱研究所副所長分管科研工作,1997 年 2 月—1998 年 6 月年赴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學習,2005 年—2016 年任高粱研究 所黨委書記,副所長,2019 年退休。 喬建清,男,1955 年 12 月生,山西 榆社人。中共黨員,1976 年 8 月晉中農機校畢業(yè)留校工作。1982 年 1 月調山西省農科院高粱所工作,2006 年成人自學山西農大農學專業(yè)畢 業(yè),副研究員。歷任高粱所團總支書記、人事負責人,所辦公室副主任、 主任、紀委書記、副所長、副書記(正處待遇)等職,任職期間先后 負責紀委、行政、后勤、財務、基建等工作。2015 年 12 月退休。 033

第45頁

1971-2021 機 構 沿 革 檀文清,男,1952 年 8 月生,山西盂縣人。漢族,中共黨員,副 研究員。1978 年畢業(yè)于山西農學院農學專業(yè)畢業(yè),分配高粱所工作, 從事高粱育種和推廣工作。參與多項科研工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 成果多項,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fā)表論文 20 多篇,1995 年 2 月—2001 年 2 月任高粱所副所長,分管科技開發(fā)創(chuàng)收、原種繁殖場工作。2002 年退休。 董良利,男,漢族, 1959 年 1 月生, 山西省汾陽市人。中共黨員,農業(yè)推廣碩士。1994 年 11 月—1996 年 11 月任山西省農科院經作所黨委副書記,1996 年 11 月—2001 年 4 月 任山西省農科院果樹所黨委書記,2001 年 3 月—2015 年 7 月任農科院 高粱所所長、黨委副書記,2015 年 7 月調山西省農科院人事教育處任 處長。 田森林,男,1964 年 9 月生,山西高平人。中共黨員,大本學歷, 農業(yè)推廣碩士學位,研究員。1986 年山西農業(yè)大學畢業(yè)分配到山西省 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工作。2006 年 1 月任高粱研究所副所長,分管 成果轉化、辦公室、人事和基地工作,兼任山西紅高粱種業(yè)有限公司 法人及總經理。2011 年 6 月調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試驗研究中心任主任。 柳青山,男,1968 年 11 月生,山西和順人。中共黨員,研究員, 1991 年畢業(yè)于南京農業(yè)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yè),同年分配高粱研究所 工作,從事高粱遺傳育種工作,2003 年任高粱育種一室副主任;2006 年 1 月任高粱研究所副所長,分管學委會、外事、修文基地管理,并 負責工青婦、教育工作;2015 年 8 月—2020 年 6 月任高粱研究所所長、 黨委副書記,主持全面工作,重點負責科研、推廣,2020 年 7 月調山 西農業(yè)大學社會服務部工作。 034

第46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宋旭東,男,1959 年生,山西文水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82 年畢業(yè)于山西農業(yè)大學農學專業(yè)學士學位,1982 年 12 月分配高粱研 究所工作。1992 年任高粱所咨詢站副站長,2001 年任咨詢站站長, 2007 年任高粱所副所長,任職期間先后分管后勤、基建、財務等工作, 2019 年 4 月病逝。 邵 林 生, 男,1968 年 6 月 生, 山 西平遙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90 年 畢業(yè)于山西農業(yè)大學園藝系園藝專業(yè)。 1990 年 7 月分配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 研究所工作,2006 年任高粱研究所副所 長。2015 年 9 月調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玉米研究所任所長。2019 年 6 月 調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科技信息研究所任所長。2020 年 6 月調山西 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任黨委書記,所長。2021 年 10 月調任中共山西農 業(yè)大學農業(yè)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山西農業(yè)大學農業(yè)經濟管理學 院(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經濟研究所)院長(所長)。 王堅強,男,1968 年 1 月出生,山西文水人。中共黨員,1990 年 7 月山西農業(yè)大學農機專業(yè)畢業(yè),同年分配到文水縣科委工作,農業(yè)推 廣碩士,副研究員。1997 年 8 月調高粱研究所工作。2006 年 1 月任高 粱研究所副所長,2015 年 12 月任紀委書記,2020 年 7 月任黨委副書 記。任職期間先后分管人事、保衛(wèi)、老干部、財務、后勤、紀檢等工作。 2009 年—2011 年參加四川茂縣災后援建工作,先后獲得山西省勞動競 賽委員會個人一等功 1 次,被山西省直工委評為援建四川茂縣工作優(yōu) 秀共產黨員,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評為援建四川茂縣工作先進個人。 白成云,男,漢族,1964 年 1 月生,山西忻州人。中共黨員,研 究員。1986 年 6 月畢業(yè)于山西農業(yè)大學土化系土壤農化專業(yè)畢業(yè)。分 配山西省農科院土肥所工作。1996 年 6 月調院開發(fā)辦(技術推廣處), 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管理及脫貧攻堅等工作。2016 年 11 月調山西省農科 院高粱研究所任黨委書記、副所長,主持黨委工作,分管技術推廣和 扶貧工作。2019 年 1 月調山西省農科院蔬菜所任所長。 035

第47頁

1971-2021 機 構 沿 革 馬宏斌,男,1964 年 9 月出生,漢族,山西昔陽人。中共黨員, 大學學歷,研究員。1987 年 12 月參加工作,歷任山西省農科院咨詢服 務站技術干部、院技術推廣處主任科員、副處長,2019 年 1 月—2020 年 6 月任高粱所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工作,并分管扶貧,技術推廣工作。 2020 年 6 月調山西農業(yè)大學。 呂慧卿,女,1962 年 6 月生,漢族, 山西省汾陽人。 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 歷,碩士學位,研究員。1983 年 8 月山西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專業(yè)畢業(yè), 同年分配高粱所工作。1996 年 1 月—2003 年 2 月任所科研辦公室副主 任,2003 年 3 月—2006 年 1 月任所成果轉化辦公室主任,2006 年 2 月— 2021 年 3 月任所辦公室主任兼任雜糧及加工研究室主任,2016 年 11 月— 2020 年 7 月任高粱所副所長,分管保衛(wèi)、后勤工作。 黨德宣,男, 1975 年 8 月生,山西芮城人。中共黨員,碩士,研究員。 1996 年 7 月畢業(yè)于山西農業(yè)大學。歷任山西省農科院農業(yè)科技信息研 究所技術干部、農業(yè)資源與經濟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山西省農科院紀委、 山西農業(yè)大學紀委主任科員,2020 年 12 月任高粱研究所副所長,分管 紀委、科研、后勤等工作。 李 洪,男,1975 年 5 月生,山西廣靈人。中共黨員,碩士, 研究員。1996 年 7 月畢業(yè)于山西農業(yè)大學。歷任山西省農科院高寒 區(qū)作物研究所技術干部、玉米研究室副主任、玉米研究二室主任, 2014 年 6 月任高寒所副所長,協(xié)助所長分管后勤和技術推廣工作, 2020 年 6 月任山西農業(yè)大學高寒區(qū)作物研究所副所長,分管科研和 社會服務工作。2021 年 10 月任高粱研究所副書記(主持工作)、 副所長(主持工作)。 036

第48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第三節(jié) 科室機構 一、晉中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時期 機構名稱 職務 姓名 / 任職時間 職務 姓名 / 任職時間 李毓桂(1971-1973) 行政辦公室 主任 周富聯(lián)(1973-1974) 副主任 張耘熳(1974-1979) 孟常孝(1974-1978) 趙田陸(1978-1979) 科研辦公室 主任 李毓桂(1978-1979) 趙彥忠(1978-1979) 組宣科 主任 農管科 主任 李毓桂(1974-1978) 副主任 武迺恭(1974-1979) 經作系 主任 張均秀(1978-1979) 鐵雙喜(1974-1977) 糧作系 主任 副主任 牛天堂(1978-1979) 張耘熳(1971-1973) 副主任 張樹?。?978-1979) 副主任   副主任 黃愛仙(1974-1978) 喬付根(1971-1979)  李國昌(1974-1977)   牛天堂(1974-1978) 張均秀(1974-1978) 二、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時期 機構名稱 職務 姓名 / 任職時間 職務 姓名 / 任職時間 黨委辦公室 主任 李毓桂(1980-1996) 副主任 張耘熳(1980-1989) (秘書科) 王維喜(1996-1998) 張樹?。?980-1989) 張振剛(2006-2017) 郝保生(1996-2000) 鄭麗萍(2018-2021) 專職監(jiān)察(正科) 趙丑玲(1996-2000) 張曉英(2006-2008) 鄭麗萍(2008-2017) 037

第49頁

1971-2021 機 構 沿 革 所辦公室 主任 馬 勤(1984-1992) 副主任 王呈祥(1984-1989) 喬建清(1992-1995) 喬建清(1989-1992) 科研辦公室 主任 張振剛(1996-2006) 張振剛(1992-1996) 科長 呂慧卿(2006-2021) 李占錄(1992-1996) 人事科 科長 張潤梅(1996-2000) 計劃財務科 科長 王堅強(2001-2006) 科長 田森林(2001-2006) 后勤科 翟世宏(2006-2008) (行政科) 張曉英(2008-2012) 農管科 武迺恭(1980-1984) 副主任 喬付根(1980-1984) (生產科) 王豐林(1996-2001) 杜玉堂(1984-1989) 武曉琴(1985-1995) 王維喜(1982-1984) 王豐林(1984-1996) 李占錄(1996-2001) 劉貴鋒(1989-1996) 陳淑蘭(1992-2012) 張克強(1989-1996) 薛秀芳(2013-2021) 王良群(1996-2001) 呂慧卿(1996-2003) 楊水清(1980-1989) 李全禎(1989-1996) 副科長 張金海(1996-2013) 趙建武(2013-2021) 副科長 郝保生(1989-1992) 副科長 薛秀芳(2003-2012) 張樹?。?979-1980) 成根杰(1989-1991) 趙田陸(1978-1979) 王維喜(1979-1981) 楊文珍(1984-1989) 李全禎(1984-1989) 程俊生(1992-2000) 孟春鋼(1996-2006) 趙建武(2006-2013) 副科長 038

第50頁

山西農業(yè)大學 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原種繁殖場 場長 李景文(1980-1994) 副場長 成根杰(1984-1989) 保衛(wèi)科 科長 楊文珍(1996-2000) 老干科 科長 副科長 王維喜(1980-1987) 周忠宇(2006-2021) 副科長 李占錄(1987-1989) 工會 主席 孟春鋼(2006-2021) 武曉琴(1989-1995) 副主席 張桂香(1995-2002) 開發(fā)辦公室 主任 李毓桂(1979-1980) 田森林(2002-2012) 趙田陸(1980-1987) 趙建武(2015-2020) 王維喜(1987-1998) 程彥?。?020-) 張桂香(2002-2015) 柳青山(2015-2015) 副主任 劉貴鋒(1996-2001) 鄭麗萍(2015-2020) 田森林(1996-2001) 李愛軍(2020-) 張克強(1996-1998) 咨詢站 站長 馬獻珍(1984-1992) 副站長 陳培五(1984-1989) 段啟光(1992-1996) 段啟光(1989-1992) 宋旭東(2001-2004) 宋旭東(1992-2001) 李愛軍(2001-2004) 翟世宏(2001-2004) 趙根弟(2001-2004) 紅高粱種業(yè)有限 張福耀(2002-2004) 副主任 張福耀(1984-1986) 總經理 邵林生(2004-2006) 田森林(2007-2011) 公司 程永鋼(2011-2015) 品種資源研究室 主任 趙學孟(1984-1991) 高粱育種一室 主任 張桂香(2006-2019) 副主任 孫 毅(1984-1989) 張希圣(1984-1986) 高粱育種二室 主任 侯荷亭(1984-1989) 副主任 039

百萬用戶使用云展網進行電子書在線制作,只要您有文檔,即可一鍵上傳,自動生成鏈接和二維碼(獨立電子書),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網站!
收藏
轉發(fā)
下載
免費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費制作
x
{{item.desc}}
下載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