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傳薪
47 2022 年總第 54 卷第 5 期
2021年 5月12日三診:患者訴口干口苦、反酸
嘈雜癥狀消失,目赤頭痛、頭暈等癥較前明顯緩解,
胸脅刺痛已明顯減輕,情緒癥狀較前明顯改善,肢體
活動癥狀緩解不顯。予二診方去石決明、決明子、黃
連、吳茱萸,加雞血藤10 g、白術12 g,14劑;黛力新
改為每日早晨1片,中午停服。另囑繼續(xù)堅持康復功
能訓練。
2021年 5月27日四診:患者訴情緒控制良好,
可與旁人安靜交流,沒有郁怒,胸脅刺痛癥狀消失,
右側肢體運動癥狀較前好轉,復查抑郁量表評分 10
分(輕度抑郁)。予逍遙散加減,處方:柴胡12 g,玫
瑰花 8 g,黃芪 30 g,黨參12 g,當歸8 g,白芍 9 g,茯
苓 9 g,茯神10 g,杜仲10 g,雞血藤10 g,白術12 g,
甘草 6 g。14劑。囑其適當飲食、避風寒、慎起居。
半年后隨訪,患者諸癥未復發(fā)。
按語:本案患者為中年男性,有較長煙酒史,加
之平素喜食肥甘厚膩,以致氣機不利,內熱繁生,耗
灼陰血,氣滯血停,瘀阻腦竅,發(fā)為卒中。本案患者
社會任職為領導干部,年富力強,今突發(fā)卒中,以致
身體殘疾,心理落差極大,因而情緒急躁煩悶,綜合
抑郁量表評分診斷為卒中后抑郁,又結合其當前主
訴和發(fā)病前的生理基礎可辨為肝熱血瘀型。治療
上,閆師選用自擬方清肝化瘀飲,組方思路來源于俞
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之“清肝達郁湯”。方中以
石決明為君,涼肝息風、平肝潛陽,既可止暈又能明
目止痛;柴胡為疏理肝氣之要藥,當歸為血中氣藥,
白芍可柔肝緩急,三者合用可使血充肝柔。初診時
患者有口苦便秘之熱盛征象,加龍膽草、大黃以瀉
熱通腑;有目赤頭痛,加白蒺藜、決明子、川楝子清
熱平肝明目,且白蒺藜可破瘀活血,決明子可潤腸通
便,川楝子可解胸脅疼痛;肝經蘊熱,疏泄失常,久
病必瘀,故見兩脅刺痛,加丹參活血祛瘀,川芎行氣
止痛;偶發(fā)嘈雜吞酸,且無胃部疾病病史,考慮為木
旺乘土,肝氣犯胃所致,加黃連、吳茱萸肝胃同治,且
黃連亦可清心火,心火清而神魂安,體現(xiàn)“實則瀉其
子”。二診時患者大便已經恢復正常,且口苦口干較
前減輕,目赤腫痛基本緩解,故去大黃。患者情志稍
緩解,未有動輒罵人的表現(xiàn),另加佛手、玫瑰花增強
疏利氣機的作用,肝胃同調。三診時患者肝熱征象
已經基本消失,且無反酸嘈雜等,故減去石決明、決
明子、黃連等苦寒之輩,防其傷胃。此時患者主要癥
狀已變成胸脅稍痛,另有情緒癥狀及肢體運動不靈,
可知肝熱已消,瘀血仍在,故重在調理肝氣,施以調
肝健脾之雞血藤、白術,使氣足血充,濡養(yǎng)四肢,以達
“四肢之輕健而柔和者,營衛(wèi)之滋榮,而即脾胃之灌
注也”之目的。四診時患者癥狀已大幅好轉,右側肢
體活動欠靈活較前明顯改善,調整方藥以疏利肝氣
為主,在逍遙散方基礎上加補血安神之當歸、茯神,
補氣固陽之黃芪、黨參,祛風活血、舒筋活絡之雞血
藤,以鞏固療效??v觀此案,閆師明辨病證,以清利
肝熱、化瘀行氣為法治療肝熱血瘀型卒中后抑郁,療
效顯著。
4 結語
閆師認為,PSD根本病機在于卒中,抑郁是卒中
之后五臟功能失常,加之情志因素所形成的外在表
現(xiàn)。氣血受抑,腦竅受蒙,心神失養(yǎng),神明失用,既可
出現(xiàn)卒中后的偏身障礙,又可表現(xiàn)出郁證的情緒低
落、抑郁、時喜時悲。治療上應當首論肝之變化,從
肝病尋他臟之病,并結合患者平素狀態(tài),綜合考慮后
確定治法方藥。中醫(yī)治療郁證多從肝氣郁滯為出發(fā)
點,閆師在從肝論治的基礎上,綜合患者平素生活狀
態(tài),提出從肝熱血瘀論治PSD的新思路,為臨床治療
PSD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內科醫(yī)師分會神經心理與情感障礙專
業(yè)委員會.卒中后抑郁臨床實踐的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卒
中雜志,2016,11(8):685.
[2] MURRAY C J L,ABBAFATI C,ABBAS K M,et al.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J].Lancet,2020,396
(10258):1129.
[3] 屈曉紅,王翔宇,朱力勤.卒中后抑郁的研究進展[J].中國社
區(qū)醫(yī)師,2021,37(11):8.
[4] 孟憲良,趙娜,張寧,等.卒中后抑郁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
用神經疾病雜志,2019,22(18):2082.
[5] 李楠,張續(xù),顧志強,等.卒中后抑郁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
用神經疾病雜志,2021,24(2):172.
[6] 王豆,李濤,閆詠梅.中醫(yī)藥治療卒中后抑郁的研究進展[J].
遼寧中醫(yī)雜志,2021,48(10):212.
[7] 周海哲.張學文教授肝熱血瘀學術思想及清肝化瘀法治療
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8.
[8] 葉桂.臨證指南醫(yī)案[M]沈慶法,點評.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
出版社,2020 :23.
[9] ZHU M F,ZHOU H Z,ZHANG W B,et al.Stigma
experienced by Chinese patients with stroke during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and its correlated facto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J].Top Stroke Rehabil,2019,26(5):342.
第一作者:張子騰(1998—),男,碩士研究生
在讀,研究方向:中西醫(yī)結合腦血管疾病的基礎與
臨床研究。
通訊作者:閆詠梅,醫(yī)學碩士,主任醫(yī)師,教
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3609216551@163.com
收稿日期:2021-12-25
編輯:傅如海 蔡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