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藎
(3)在某恒容、絕熱密閉容器中模擬上述氣化爐制氫中的反應(yīng)Ⅱ,下列能說明該反應(yīng)達(dá)到
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混合氣體的溫度不再變化
b.H2O(g)、H2(g)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且各質(zhì)量不再變化
c.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d.斷裂amolH—H 鍵的同時形成2amolH—O鍵
(4)對于反應(yīng)Ⅲ,其他條件不變,平衡時再充入CO2,使其濃度增大到原來的2倍,則平衡
(選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動;當(dāng)重新平衡后,CO2濃度 (選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理由是 。
4 N2O5是硝酸的酸酐,采用N2O5為硝化劑是一種新型的綠色硝化技術(shù),在含能材料、醫(yī)藥等
工業(yè)中得到廣泛應(yīng)用。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氣通過干燥的硝酸銀,得到 N2O5,該反應(yīng)的氧化產(chǎn)物是一種
參與大氣循環(huán)的氣體,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 。
(2)F.Daniels等曾利用測壓法在剛性反應(yīng)器中研究了25℃時 N2O5(g)分解反應(yīng):
2N2O5(g) →4NO2(g)+O2(g) ΔH1>0,2NO2(g)??? N2O4(g) ΔH2<0。其
中 NO2二聚為 N2O4的反應(yīng)可以迅速達(dá)到平衡。體系的總壓強p 隨時間t的變化如
下表所示[t=∞時,N2O5(g)完全分解]:
t/min 0 40 80 160 260 1300 1700 ∞
p/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
① 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速率v=2×10-3×pN2O5 kPa·min-1。t=62min時,
測得體系pO2 =2.9kPa,則此時pN2O5 = kPa,v= kPa·min-1。
② 若提高反應(yīng)溫度至35℃,則 N2O5(g)完全分解后體系壓強p∞ (35℃) (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3.1kPa,試從勒夏特列原理的角度加以解釋
。
③ 寫出 N2O4(g)??? 2NO2(g)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dá)式 。
(3)對于反應(yīng)2N2O5(g) →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應(yīng)歷程:
第一步 N2O5 ??? NO2 +NO3 快速平衡
第二步 NO2 +NO3 → NO+NO2 +O2 慢反應(yīng)
專題6 速率與平衡
藎
246
參 考 答 案
第一篇 組成和結(jié)構(gòu)
專題1 物質(zhì)的組成與分類
1.1 物質(zhì)的分類
【好題精練】
1 B 2 A 3 B 4 D 5 BD 6 C 7 B
8 ①②④⑥
【拓展提升】
1 B 2 D 3 B 4 ①③④⑦ 5 ②③④
6 (1)Fe2O3 +6HCl??2FeCl3 +3H2O 黃
(2)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FeCl3+3NaOH??
Fe(OH)3↓+3NaCl 復(fù)分解反應(yīng)
(3)紅褐 自來水中含有帶電微粒,使氫氧化
鐵膠體發(fā)生聚沉
(4)Fe(OH)3 膠體中產(chǎn)生一條明亮的光路 膠
體和溶液
(5)① Fe(OH)3膠體粒子帶正電 電泳
② 先生成紅褐色沉淀,接著生成的紅褐色沉淀
逐漸溶解,最終又得到棕黃色的溶液
膠體由于聚沉形成紅褐色沉淀,然后發(fā)生中和
反應(yīng)產(chǎn)生Fe2(SO4)3和水,故最終沉淀溶解又
得到棕黃色的溶液
7 (1)AgNO3 +KI?? AgI(膠體)+KNO3
丁達(dá)爾現(xiàn)象 電泳
(2)半透膜 K+ 、NO3 、Ag
+
(3)反應(yīng)物的相對用量 有 實驗③中兩種
提純后的 AgI膠體混合后出現(xiàn)了聚沉現(xiàn)象,
說明兩者膠體粒子所帶電荷的電性相反
(4)不合理,實驗①得到的 AgI膠體Ⅰ中含有
過量的 KI,實驗②得到的 AgI膠體Ⅱ中含有過
量的 AgNO3,若未提純除去,則混合時 KI與
AgNO3也會生成 AgI沉淀,無法確認(rèn)膠體是否
發(fā)生了聚沉
1.2 化學(xué)計量
【好題精練】
1 D 2 D 3 C 4 B 5 AB 6 C
7 (1)64 (2)30g·mol-1 (3)44g·mol-1
(4)
2a+32b
a+b
g·mol-1 32(a+b)
16a+b
g·mol-1
(5)1.75 57.1 (6)A4
【拓展提升】
1 A 2 C 3 C 4 BD 5 BD
6 0.8 896 0.8 1∶1
7 (1)1.204×1024 (2)8.5 (3)2 1∶2
【高考速遞】
1 A 2 C 3 A 4 C 5 C 6 D
專題2 原子結(jié)構(gòu)與元素周期律
2.1 原子結(jié)構(gòu)與核外電子排布
【好題精練】
1 B 2 CD 3 B 4 AD 5 A 6 BD
7 BD 8 AD 9 CD 10C
1110 12 a
A +m
(A -N +m)
13 (1)2 3∶1 (2)71
142 2 3 4
【拓展提升】
1 D 2 BC 3 AC 4 CD 5 A 6 C
7 B 8 B 9 C 10C
112 3 5 7 121∶4(或4∶1) <
131s22s22p
3 2 146 紡錘形
15··N??N·· 第3周期ⅣA族
4
247
藎
【高考速遞】
1 A 2 B 3 B 4 B
2.2 元素周期表與元素周期律
【好題精練】
1 D 2 D 3 BD 4 B 5 A 6 B 7 C
8 D 9 D
104 6 4 78.96
11 HXO3
12bc
【拓展提升】
1 C 2 AB 3 D 4 A 5 AC 6 BC
7 ④>③>②>① ②>①>③>④ ④>③>
①>② ①>②=③
8 (1) H·
·N
··
··
·
·
H
H >
(2)2Al+2OH- +6H2O??2[Al(OH)4]-+
3H2↑
(3)Al(OH)3 ??? Al3+ +3OH-
(4)F bc
9 磷 第4周期ⅢA族 P與 As相比,電子層數(shù)
少,半徑小,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能力
強,故易得到電子,故P的非金屬性比 As強
10 弱 Si位于元素周期表ⅣA族,Si在C的下方,非
金屬性:Si<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yīng)水化物的酸性:
H4SiO4<H2CO3,碳酸為弱酸,故原硅酸酸性更弱
11 強 碳原子和氮原子在同一周期,氮原子核電
荷數(shù)大,原子半徑小,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
力更強
12 (1)氧原子與硫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電子層
數(shù):S>O,原子半徑:S>O,從而得電子能力:
S<O,對共用電子對的吸引力:S<O,因此
S—H的極性小于 O—H 的極性
(2)第3周期ⅥA族 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yīng)水
化物硫酸的酸性強于碳酸
13 (1)r(Cl- )>r(Na+ )>r(Mg
2+ ) (2)bd
14 (1)①a ② PCl3+3H2O??H3PO3+3HCl
NH3·H2O與 HClO
(2)① 兩性 BeO+2OH-??BeO2-
2 +H2O,
BeO+2H+??Be2+ +H2O ② Li2O、Li3N
(3)① 小 大 ②3 ③1 ④ Mg(OH)2
【高考速遞】
1 D 2 D 3 B 4 A 5 B 6 D 7 B
8 C
9 (1) (2)(a) 同一周期
第一電離能的總體趨勢是依次升高的,但由于
N元素的2p軌道為半充滿狀態(tài),因此N元素的
第一電離能較C、O兩種元素高 (b)
10 (1)1∶2(或2∶1)
(2)Cu Cu的第二電離能失去的是3d10的電
子,第一電離能失去的是4s1電子,Zn的第二電
離能失去的是4s1的電子,第一電離能失去的是
4s2電子,3d10電子處于全充滿狀態(tài),其與4s1電
子能量差值更大
專題3 分子結(jié)構(gòu)與晶體
3.1 化學(xué)鍵與分子間作用力
【好題精練】
1 C 2 C 3 A 4 B 5 B 6 D 7 D
8 不穩(wěn)定
9 分子晶體 苯胺分子之間存在氫鍵
10 (1)√ (2)√ (3)× (4)√ (5)√
(6)× (7)×
【拓展提升】
1 C 2 A 3 D
4 (1)Ge原子半徑大,原子間形成的σ鍵較長,
p p軌道肩并肩重疊程度很小或者幾乎不能重
疊,難以形成π鍵 (2)σ鍵和π鍵
(3)π鍵、離子鍵 (4)6NA
5 (1)2 (2)abd
(3)H2O+H2O??? H3O+ +OH- 雙氧水分
子之間存在更強烈的氫鍵作用
(4)20 (5)b
【高考速遞】
1 B 2 B 3 A 4 BD
參考答案
251
藎
2Zn(OH)2-
4??2Zn+O2↑+4OH- +2H2O
降低
14 H2 +CO2-
3 -2e-??CO2 +H2O
O2 +2CO2 +4e-??2CO2-
3 A
15PbO+ClO-??PbO2+Cl- Pb2++2H2O2e-??PbO2↓+4H+ 石墨上包上銅鍍層
Pb2+ +2e-??Pb↓ 不能有效利用Pb2+
【高考速遞】
1 D 2 A 3 C 4 C 5 D 6 C 7 D
8 B
專題6 速率與平衡
6.1 速率影響因素
6.1.1 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基礎(chǔ)
【好題精練】
1 0.036 2 0.1mol·L-1·min-1
3 0.08mol·L-1·min-1 4 0.011 0.3 e
5 0.032mol·L-1·s-1
6 0.0025mol·L-1·min-1
7 0.05mol·L-1·min-1
【拓展提升】
1 0.09mol·L-1·min-1
2 2.25×10-4 mol·L-1·h-1
3 0.015mol·L-1·min-1
4 5×10-5 mol·L-1·min-1
5 0.002mol·L-1·min-1
6 0.004mol·L-1·min-1
7 0.03mol·L-1·min-1 不變
6.1.2 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影響因素
【好題精練】
8 ③⑦⑧
9 Al Fe形成原電池加速電子轉(zhuǎn)移
10 (1)在空氣中久置的鋁片表面有氧化鋁薄膜,硫
酸首先和氧化鋁反應(yīng),不產(chǎn)生氫氣
(2)氧化膜未完全反應(yīng)掉,鋁與硫酸接觸的面積
較小且溫度較低
(3)反應(yīng)放出的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反應(yīng)速率
加快
(4)硫酸的濃度逐漸減小,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逐漸下降
【拓展提升】
8 D 9 A 10BC 11C
12 ②
13 (1)增大 (2)增大 (3)不變 (4)減小
140.075mol·L-1·min-1 小于 隨著反應(yīng)向
右進(jìn)行,生成物濃度逐漸增加,逆反應(yīng)速率逐漸
增大,因此前5min的逆反應(yīng)速率小于前10min
的逆反應(yīng)速率
6.2 化學(xué)平衡
6.2.1 平衡基礎(chǔ)
【好題精練】
1
c3(HCl)
c(SiHCl3)·c(H2)
2C(s)+H2O(g)??? CO(g)+H2(g)
3 (1)① √ ② √ ③ × (2)√ (3)√
(4)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5)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6)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4 (1)× (2)× (3)√ (4)× (5)×
(6)√ (7)√
【拓展提升】
1 BC 2 B 3 D 4 D
6.2.2 化學(xué)平衡的移動
【好題精練】
5 (1)正向 (2)不 (3)逆向 (4)正向
(5)變小 不變 (6)1∶3 1∶1
6 正向 不變 不
7 (1)正向 (2)一定不 (3)> (4)增大
8 (1)× (2)× (3)× (4)× (5)√
(6)× (7)×
9 C
【拓展提升】
5 A 6 AD 7 D 8 BD 9 CD 10 B
11BD
6.2.3 化學(xué)平衡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yīng)用
【好題精練】
10 AEHIJ
參考答案
藎
252
【拓展提升】
12 A 13C 14B
6.3 圖象綜合
6.3.1 時間相關(guān)圖象
【好題精練】
1 (1)t0~t1,t2~t3,t3~t4,t5~t6
(2)升高溫度 減小壓強 (3)A
2 D
3 ②④⑤⑦
【拓展提升】
1 縮小體積(或增大壓強) 加了催化劑 t3~t4
2 AD
6.3.2 其他與時間相關(guān)圖象
【好題精練】
4 D 5 (1)> > (2)放 (3)C
【拓展提升】
3 B 4 B 5 B 6 C 7 D 8 B
6.3.3 雙自變量圖象
【好題精練】
6 (1)< > (2)< <
【拓展提升】
9 ②④
10BD 11 A 12C 13 D
【高考速遞】
1 BC 2 AB 3 BD
6.4 速率平衡綜合
【好題精練】
1 D 2 BC
3 (1)K =
c2(H2)
c2(H2O)
(2)吸熱 > BC
(3)ab (4)向右 不變
因K =
1
c(CO2)
,溫度不變的情況下,K 不變,
所以平衡時CO2濃度不變
4 (1)2Cl2+4AgNO3??2N2O5+O2+4AgCl
(2)① 30.0 6×10-2 ② 大于 NO2生成
N2O4的反應(yīng)為放熱反應(yīng),溫度升高,平衡左移,
容器體積不變,體系物質(zhì)的量增加,總壓強增大
③K =
c2(NO2)
c(N2O4)
(3)b
【拓展提升】
1 BD 2 CD 3 B 4 D
5 (1)
c(C6H6)·c3(H2)
c(C6H12)
吸熱 (2)40% >
(3)分子篩膜分離出 H2,使c(H2)減小,促進(jìn)平
衡正向移動,提高了環(huán)己烷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4)①2 4
② H3PO3 +2OH-?? HPO2-
3 +2H2O <
6 (1)①ad ② 不變 否 > c(CO2)
c(CO)
<0.263,反
應(yīng)向正反應(yīng)方向進(jìn)行,則v正 大于v逆
(2)減小 減小 適當(dāng)降低溫度、減小生成物
CO2的濃度
(3)0.004 mol· L-1 min-1 c(Na+ )>
c(HCO3 )>c(CO2-
3 )>c(OH- )>c(H+ )
7 (1)3NO2 +H2O??2HNO3 +NO
(2)0.3NA 0.0375akJ (3)ae
(4)
(5)T4 ΔH1<0,該反應(yīng)是放熱反應(yīng),溫度升
高反應(yīng)Ⅰ平衡逆向移動,c(N2O2)減小;濃度降
低對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大于升高溫度對反應(yīng)速率
的影響,轉(zhuǎn)化相同量的 NO 時,T4消耗的時間
較長
8 (1)
c2(NO)·c(Cl2)
c4(NO2)
(2)① bc ②2NO2 + NaCl?? NaNO3 +
ClNO 高于
(3)① < C>A=B ②0.04mol/(L·min)
(4)反應(yīng)未達(dá)平衡,溫度升高,反應(yīng)速率加快
【高考速遞】
1 D 2 D
3 (1)① -223 1.2×1014
② 碳氯化反應(yīng)氣 體 分 子 數(shù) 增 加,ΔS>0 而
化學(xué) 專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