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歷程上最大的一次蛻變,就是 19 年的夏天,在北京參加的聯(lián)盟師訓。雖然之前在學校里上過
一段時間巧問的課程,但由于學期中,始終沒有系統(tǒng)地接受過巧問培訓。到了北京,才發(fā)現(xiàn)同
期接受培訓的老師有 300 多人,僅是數(shù)學思維課程就超過了 100 人。這對于本就不自信的我
來說,倍感壓力。于是在培訓的 6 天時間里,我加倍的努力,每天認真聽講記筆記,上課積極
參與互動,晚上整理筆記和寫教案到一兩點更是家常便飯。當最后一天公布成績時候,前面一
直沒有我的名字,心里非常焦急,直到老師公布我的成績是數(shù)學思維課程總分第一的時候,壓
力終于得到釋放,眼淚不自覺地就流了下來。那天,我最大的收獲是自信心。從北京培訓回來,
我也順利的完成了從單純的課堂教學,走向教學管理的道路。
很慶幸在抱樸幼小銜接的時候,遇到了巧問教育。作為毫無經(jīng)驗的小白
家長,我們深知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是不會停留,也不可復制。此時,
能夠有一個真正關心孩子、熱愛孩子的機構(gòu),將老師和家長凝成一股真
正的“一切為了孩子”的力量,在今天的中國,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曾記得,茉莉老師在我第一次聆聽她的講座時就特別講到,商業(yè)機構(gòu)與
孩子的利益是應該可以兼得,而不應有所沖突的。彼時,我們?nèi)匀槐е?/p>
觀望的態(tài)度。但是,當我們真正走入巧問的家長課堂,看到茉莉老師憑
借在教育領域所積累的人脈,全心全意地為我們這些小白家長,去爭取
教育大咖們的支持,我明白她的理想不是虛言,而是她個人對于事業(yè)的
目標追求。
最開始,無論是昕兒還是我們,都沒有太重視這次專注力大挑戰(zhàn)。但直到走到了總決選,
看到細心的工作人員、書法家的手寫證書、最后的頒獎典禮、還有昕兒和七位來自五
湖四海的小朋友一起獻唱活動主題曲,一個個充滿儀式感的環(huán)節(jié),才讓我們意識到這
次活動的珍貴。
而且專注力大挑戰(zhàn)活動帶來的變化可不只有昕兒,可愛的弟弟才是全家最激動的那一
個?;貋碇?,弟弟逢人就跟別人介紹自己的姐姐是全國第二,言語之間充滿了驕傲
和自豪,并且立志要像姐姐一樣優(yōu)秀。
感謝專注力大挑戰(zhàn),讓昕兒渡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讓昕兒更加自信,更加相信“我
一定可以的”。
大連去上學 教師:李曉蕾
任抱樸的爸爸
專注力大挑戰(zhàn)第二名——馬筠昕媽媽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