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88|国产乱妇无码在线观看|国产影院精品在线观看十分钟福利|免费看橹橹网站

身邊的風景最美

發(fā)布時間:2024-1-24 | 雜志分類:其他
免費制作
更多內(nèi)容

身邊的風景最美

93那是 2015 年,金秋十月,陽光依然濃烈耀眼。我和幾個影友來到大汾拍攝圩場上的人間煙火。時間已經(jīng)過了上午的九點,街上的人越來越多。我端著相機,來到那條歷史悠久的騎樓老街。不遠處,有位老者坐在一個小竹椅上,一抹暖陽從屋檐穿出,正好照在他的身上,他那灰白的頭發(fā)和身上那件深色的上衣都灑滿了陽光。老者身邊放著一個籮筺,籮筐上面擺放著一把錫制酒壺,和幾個類似小時候用過的油燈樣的錫制燈盞。我蹲下,對著他拍了幾張照片之后,走上前去和他聊了起來。原來這位老者叫上官泰,是個祖?zhèn)鞯拇蝈a匠,祖上三代都是以打錫為生。那種錫制的燈盞,在當?shù)亟小敖挥H盞”(有的地方又稱為燭臺),是家庭敬祖用的一種器具。錫器在我國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00年。古時候,人們常在井底放上錫塊,凈化水質(zhì)。錫,是我國古代民間主流金屬。錫器“色如銀,亮如鏡”,享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儲茶味不變,插花花長久”的美譽,深受大眾喜愛,錫茶壺、錫酒壺、錫罐、錫香爐等都是有錢人家常用的生活用具。但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生活水平在不斷改善,食品接觸級的不銹鋼制品越來越豐富,已經(jīng)替代了原來的錫器。阿泰師傅說,目前,已經(jīng)很少人會用錫罐、錫壺、錫盤... [收起]
[展開]
身邊的風景最美
粉絲: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內(nèi)容
第51頁

51

坐。這個時候,劉師傅再忙也會停下手里的活,遞上一根煙,說句“早晨呀(早上好的意思)”,或“好久冇看到你哩”??腿私舆^煙,點上火,就和周圍的人說起話來,坐在那里按先來后到的次序等著,這單剃頭的生意也就定下來了。劉師傅也就忙手上的活去了,那情景猶如老朋友相約來聊天一樣的隨意。

現(xiàn)在的劉智清師傅雖然已是古稀之年,也還是閑不住,除了大汾逢墟在騎樓街剃頭外,滁洲逢墟日他還會搭車去滁洲墟場擺攤剃頭。

剃頭這門職業(yè),雖屬毛發(fā)手藝,卻是頂上功夫。上到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得剃頭,誰都離不開。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條件的改善,年輕人對自身形象有了

第52頁

52

新的追求,要想剪一個滿意的發(fā)型,自然會選擇專業(yè)的美容美發(fā)店。對于鄉(xiāng)村的中年和老年人來說,更愿意選擇類似劉智清師傅的那把木靠椅,和他的那種傳統(tǒng)剃法。我知道,那不僅僅是因為習慣。在那傳統(tǒng)剃頭攤上,每每看見地面雜亂的碎發(fā),我心里都很溫暖,老手藝,不會“冷”。(寫說 2022 年 8 月)

第53頁

53

大 仚的舊時光(我上了車,遠遠的又傳來一陣“嘎嘎嘎,呱呱呱”鵝鴨的叫聲,這種聲音在這靜謐的山谷里顯得那么親切、悠遠,牽引著我的靈魂。)

第54頁

54

第一次走進大仚這個村子,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恍惚間總覺得什么時候來過,但又記不起來。大仚位于巾石與碧洲兩鄉(xiāng)交界處的一座大山里,被茂密的樹林懷抱著,一條潺潺的溪流傍村而過。遠眺,濃郁的古老鄉(xiāng)村氣息撲面而來。村子依山而建,一幢幢老屋高低錯落、土墻黛瓦,別具風采。山腳下的小溪里,幾只白鵝、麻鴨浮在水面。小橋流水有人家,整個村子就如遺世獨立的江南佳麗,“藏在深閨人不知”。

賈平凹在《靜虛村》中寫道:“如今,找熱鬧的地方容易,尋清靜的地方難;找繁華的地方容易,尋拙樸的地方難?!?大仚,就是這樣一個既清靜又古樸的山村。

第55頁

55

我抵擋不了這誘人的景致,提著相機,過了小橋,順著逶迤而上的小道向村子中走去。小溪里的白鵝和麻鴨看到有陌生人經(jīng)過,“嘎嘎嘎,呱呱呱”地引吭高歌,就像是歡迎我們的到來。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陽光透過樹葉打在小道上,形成斑駁的光影。水泥和石板鋪成的小道,迂回曲折。石板上落葉片片,石板間青草叢叢。

我拐進右邊那個岔道,來到最低處那棟房子的院前,很顯然這里已經(jīng)很久沒人居住了。野草在窗前階下瘋長,一只蹲在木柵欄上曬太陽的野貓看到我的到來,飛速逃離,躲在遠處用警惕的雙眼盯著我。在幾扇門窗搖落的屋檐下,還碼放著幾排整齊的柴垛。

第56頁

56

想來,屋子的主人還沒有把這里的日子過完,就匆匆地離開了,只剩下破敗的老墻還承載著時光的記憶,如今時光也將它們一片片地剝落了。青青的石板路上,人的腳步走近又走遠,只有無言的時光停留在這,不問因果。我沿著臺階再往上走,來到山腰的一棟老屋前,看到了一對老夫妻。老夫人坐在屋檐下清理竹籃里的青菜,老爺子坐在堂前坪場一個樹墩上悠然地吐著煙圈。堂前的陽光溫暖而安祥。我走過去,搬了一條板凳坐下,和他們聊了起來。老爺子姓楊,叫楊華安,1953 年生,今年68歲了。兩個兒子,大的在縣城做事,小的在杭州務(wù)工。從他掛在廳堂的相片里,知道老楊還是一位有文化的人,遂川中學高中畢業(yè)。由于國家的“十年動亂”,他沒有走出這座大山,始

第57頁

57

終留在這里,縣里有多位退休的局長都曾是他的同窗。老楊,做過大仚自然村的組長。

老楊告訴我,大仚是巾石鄉(xiāng)銀村的一個自然村,原來有十多戶人家,近一百人口,由于交通不便,后來都陸陸續(xù)續(xù)外遷了,平時,就他夫妻兩人住在這里。只有周末或節(jié)假日的時候,村子里外遷的人偶爾會回來種種菜,養(yǎng)養(yǎng)蜂,或打理打理那閑置的老屋。

早先,大仚的村民過得很安逸。春天,山上百花盛開,特別是那大片大片的烏桕、柃木、杜英、擬赤楊,都是南方蜜蜂最好的蜜源,家家戶戶都放養(yǎng)著數(shù)十箱蜜蜂。夏天砍毛竹,秋天摘油茶,冬天挖竹筍。一年四季,大山里季季都有取之不盡的寶藏。后來,隨著年輕人的外出,再加上國家的

第58頁

58

深山移民政策,一戶一戶都先后搬到圩鎮(zhèn)去了。老楊說,在山那邊的云嶺新城他也買了一套房子,但山那邊,他沒有地,連種棵白菜的地都沒有。沒有地,夫妻倆就閑得心里不安落。新房給了兒子,他們倆又回到了這大山里。

這個村子都姓楊,一百多年前,從廣東一路遷居過來。以前人口多的時候,元霄節(jié)前后會舉辦一些民俗活動,清明也會一起祭祖、聚餐。任何一家的紅白喜事,鄉(xiāng)鄰鄉(xiāng)親都會主動向前幫忙,村子里每年也會熱鬧那么幾陣子。現(xiàn)在,人都走了,房子不要了,田地不要了,村子里的熱鬧也不要了。老楊講這些話的時候,目光空洞而遙遠,黑紅的臉上溝壑密布,這是歲月犁出的滄桑。一輩子被土地養(yǎng)活,怎能理解沒有土地的日子?一輩子都生活在熱絡(luò)熟悉的環(huán)境里,怎能習慣“對門不相識”的城市生活呢?至今,老楊還怡然地生活在大仚,放鵝養(yǎng)鴨,種菜挖筍。或許,不久的將來,老楊兩夫妻離開大仚之后,大仚自然村將在風里關(guān)上最后一扇大門,大仚的歷史也就會戛然而止。

第59頁

59

起身離開老楊,繼續(xù)向村子里走去。我再也沒有看到村民的人影,那留下的一幢幢老屋也褪去了當年的光鮮,但屋內(nèi)的神臺、方桌、板凳,還有那落滿灰塵的木板樓梯,廚房中的大灶、水缸,里里外外都是主人的痕跡,依稀承載著生活的印記。

我慢慢地走著,用相機記錄下那個屬于大仚的舊時光。我清楚,任何事物的存在與消失,都有其定數(shù)。大仚和眾多藏在深山里的老村子一樣,逃脫不了被遺棄的命運,終將雨打風吹去,但我會盡量用自己的風格去記錄去拍攝,去保存

第60頁

60

那一份記憶。

若干年后再回看當時拍攝的照片,可能照片中的場景早已不復(fù)存在,但希望可以從中找到當時的那份感動,也希望觀者能從中讀到一種淡淡的詩意和濃濃的鄉(xiāng)愁。走著、看著、拍著,不知不覺,我就在大仚逛了兩個小時。又到了該離開的時間。

對于大仚,我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不能全面了解它的過去,也無法準確預(yù)測它的將來。但大仚的影像已存在我的相機里,聽到的故事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中。我上了車,遠遠的又傳來一陣“嘎嘎嘎,呱呱呱”鵝鴨的叫聲,這種聲音在這靜謐的山谷里顯得那么親切、悠遠,牽引著我的靈魂。

雖初見,如重逢。大仚,我還會來的。(寫于2020年6月)

第61頁

61

【后記:這個村子雖然偏僻,但淳樸、靜謐,保存完好。通過我們這些攝影愛好者的傳播,帶來了不少游客前來觀光體驗。后來,縣里拍攝電影《紅色裁判》,也曾在這里取景。2022 年夏,我陪同我國著名書畫家毛國典先生等一行專程到大仚采風。】

第62頁

62

鑲磨(在鄉(xiāng)下有許多看起來很簡單的一件事,一棟建筑,那怕一件粗糙的農(nóng)具,都很有講究,里面都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后的故事聽起來都耐人尋味。)

第63頁

63

老家廚房至今還放有一臺閑置的石磨。那臺石磨是用青石打制而成的。當年八十多歲的奶奶說,她嫁過來時這臺石磨就已經(jīng)放置在老屋了。后來,爸爸手上建了新屋,就將這臺石磨從老屋搬了過來。在科技很不發(fā)達的年代,石磨的作用可大了。磨米粉、磨八角茴香粉、磨豆粉,甚至磨辣椒粉都靠石磨。當然,石磨最多的時候還是用來磨豆腐。那個年代,農(nóng)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石磨,石磨是家庭很重要的一種生活用具。石磨相傳是魯班發(fā)明的,它有上下兩扇。兩扇中間有一立軸鏈接,下扇固定,上扇繞軸轉(zhuǎn)動。上扇比下扇厚,下扇

第64頁

64

中心嵌一截硬木軸,叫磨臍。上扇與磨臍對稱的地方有一個圓孔,叫磨心。磨臍插入磨心中,兩扇就永遠是重疊的圓。上扇距離磨心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穿透的圓孔,這個圓孔用來放料,叫磨眼。下扇與一個木頭做成的起漏斗作用的磨槽連為一體,并且固定下來,磨出的粉或者漿水就通過那個磨槽匯集到一個木桶里。上扇磨的旁側(cè)插進一個硬木做的耳,再在耳上安一截硬木棍,那根木棍就叫磨手。人通過磨手來轉(zhuǎn)動石磨。

兒時的我也經(jīng)常用到過石磨,特別是家里來了客人,或者逢年過節(jié),就由我來幫媽媽、姐姐一起磨豆腐,因為豆腐是逢年過節(jié)或招待客人的主要菜肴。近些年,由于機械磨漿機、碾粉機的出現(xiàn),用石磨的人越來越少,石磨基本上就成了閑置品。進入農(nóng)村,在民居的房前屋后隨處都可以看到遺棄的石磨。石磨,也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鄉(xiāng)愁和記憶。

第65頁

65

有一次,縣里組織新農(nóng)村建設(shè)巡查,我在一個村的新農(nóng)村建設(shè)點上看到有一個所謂的農(nóng)耕文化園,園中那條彎彎曲曲的小道上鋪設(shè)的竟然全是廢棄的石磨。看到這些熟悉的石磨,那些曾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現(xiàn)在成了踩在腳下的風景,心里有股說不出的滋味,就好像聽到它們在向我訴說過去的往事。

第66頁

66

石磨用久了,就像老人的牙齒一樣,牙口就會被磨平,磨出來的粉或者漿就很粗糙。這樣,每隔兩三年,家里就要請來石匠,將石磨上下兩扇磨平了的舊紋路用鏨子重新鑿一遍,這叫鑲磨。鑲磨,大多選在春節(jié)前用磨較多的季節(jié)。丁哆,丁哆,鑲磨的聲音重濁緩慢,從容又有節(jié)奏。每當這種鐵錘敲擊鏨子的聲音在村子里響起,小孩子就知道春節(jié)快要到了。

第67頁

67

“叮叮哆,鑲石磨,鐵錘敲鐵鑿,鐵鑿鑿石磨”,這是我兒時聽過的關(guān)于鑲磨的童謠。鑲磨,也是我三十年前看過的老手藝。

到縣城工作之后,那種鑲磨的場景就基本沒有看過了。2015 年的一天,朋友張翔在大坑鄉(xiāng)黃坑村下鄉(xiāng)的時候,看到農(nóng)戶劉熙貞家有人在鑲石磨。張翔知道我喜歡拍攝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特別喜歡記錄一些民間的老手藝,就打電話告訴了我這件事。

聽到有鑲石磨的場景,我自然不會放過,必須抓住這次難得的拍攝機會。

我開車來到大坑鄉(xiāng)小黃坑村,遠遠就聽到了那久違的“丁哆,丁哆”鐵錘敲鏨子的聲音。走進劉熙貞家,看到一位石匠正在鑲石磨。那位石匠師傅姓郭,是盆珠人,他16歲學

第68頁

68

修磨,今年已經(jīng) 60 出頭了。

郭師傅說,以前沒有切割機,修新磨全靠手工敲鑿。一塊諾大的石頭,要把它鑿成圓圓的兩塊,很要技術(shù)。郭師傅告訴我們說,石塊也有紋路,破石塊時,要像劈柴火一樣,必須順著它的紋路來。修新磨,先要畫好線,敲成粗坯,再一點一點用鏨子鑿。鏨子要用好鋼,用力要大小合適,不然,石塊就容易斷裂。

第69頁

69

鑲磨,也是一門苦力活。一扇磨有五、六十斤重,一個人要搬得起,鑲磨時又整天掄著一個五、六斤重的鐵錘,還經(jīng)常有碎石彈進眼里,不小心就會傷到眼睛。郭師傅說現(xiàn)在修新磨、鑲舊磨的生意很少,一年到頭難得有一兩次,早就沒人學這門手藝了,鑲石磨這一行當不久肯定會絕跡。這次,劉熙貞老人也是為了將石磨留作紀念,才請他來鑲一次的。

第70頁

70

由于去到劉熙貞家時比較遲,郭師傅快要完工了,簡單拍了幾張照片之后,我就和郭師傅聊了起來。郭師傅說,石磨有公母兩扇,上面那扇磨是母,下面那扇是公。母磨的磨面是八卦圖形,講究的是陰陽調(diào)和,陰陽不對路,不僅不好磨,磨的粉或漿水出得也不流暢。同時,郭師傅還告訴我說,石磨卦面的每一條紋路都代表著一種文化,按丁、財、義、本、鰥、寡、孤、獨八種順序排列。其中丁財義本代表吉慶,意昧著主人講義氣守本份,將來的生活可以丁財兩旺,圓滿美好;而鰥寡孤獨代表兇殺、不吉利。一臺新磨在設(shè)計卦面紋路時,鏨磨師傅就要將卦面的最后一條紋路指向丁、財、義、本這四個字中的任何一個位置,不能指向鰥、寡、孤、獨四個字的位置。我開玩笑地問郭師傅,你一輩子鏨了那么多磨,有沒有因為主人招待不周或其

第71頁

71

他原因讓新磨的紋路指向鰥寡孤獨的。郭師傅一臉嚴肅地回答我說,這是鏨磨人絕對不能做也不敢做的,否則,違背了鏨磨的職業(yè)道德。就好像做人一樣,不能居心不良,不能做惡事,要與人為善,要多做善事、積善緣、結(jié)善果。是呀,萬事皆有原則有規(guī)矩,做人做事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定力,堅守底線。

沒有想到今天來拍鑲磨,照片沒拍幾張,倒聽了一次石磨背后的故事。

其實,在鄉(xiāng)下有許多看起來很簡單的一件事,一棟建筑,那怕一件粗糙的農(nóng)具,都很有講究,里面都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后的故事聽起來都耐人尋味。(寫于2020 年5 月)篾匠鐘書連

第72頁

72

(我感覺鐘師傅傳遞給人們的,不光是那精致實用的竹器,而是他一份至真至美的匠心。)

第73頁

73

遂川縣是我國著名的毛竹之鄉(xiāng)。特別是在碧洲、衙前、五斗江、新江、雙橋等幾個鄉(xiāng)鎮(zhèn),竹子更是漫山遍野,接地連天,望過去一碧如海。

竹多,篾活和篾匠自然就多。千百年來,篾匠們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和精湛的技藝,為人們營造了一個琳瑯滿目、異彩紛呈的竹制品世界,曬墊、簸箕、米篩、角籮、提籃、魚簍、竹椅、竹凳、篾席等等,應(yīng)有盡有??梢赃@么說,哪里有人類活動的空間,哪里就有竹器存在,就有篾匠忙活的影子。那天我在草林逢墟拍照時遠遠發(fā)現(xiàn)一位老哥坐在街頭臺階上吃西瓜,他頭發(fā)散亂,個子瘦小,而手中卻拿著一塊很大又很紅的西瓜在啃,畫面比較滑稽,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把手中的鏡頭對準了他。鏡頭里,他的面前還放著幾個簸箕

第74頁

74

和米篩,原來這位老哥是一位賣篾器的。我走過去看了看,這幾個簸箕和米篩做工精制,篾青篾黃交織有序,放遠一看,似乎還有不同的花紋。

經(jīng)過交談,知道這位老哥是一位篾匠,姓鐘,叫鐘書連,是黃坑鄉(xiāng)三坑村人,從事篾匠有40 多年了。黃坑鄉(xiāng)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站。1987 年我中專畢業(yè)后就安排在黃坑鄉(xiāng)政府工作,在黃坑工作期間,我曾在鄉(xiāng)村看到過許多用竹器的村民,在墟場上也看到過許多賣竹制品的老百姓,只是這些當?shù)靥禺a(chǎn)沒有引起我的留意,更沒有關(guān)注這些身居在大山里的傳統(tǒng)匠人。近十年來,我一直在尋找鄉(xiāng)間的傳統(tǒng)手藝,堅持用圖片和文字記錄這些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我很想拍攝這位篾匠師

第75頁

75

傅,記錄他做篾器的全過程。于是我蹲在他身邊,和他聊了一會,并約好了到他家拍攝的時間。根據(jù)約定,我和謝老師如期來到了三坑村鐘師傅家里。鐘師傅 1957 年出生,今年65 歲,育有四個兒子。兒子們都已成家,而且都移民出山或外出闖業(yè)了。目前,只有他們夫妻倆在三坑村這個大山里生活。農(nóng)閑時,鐘師傅就在家做篾。

聽鐘師傅說,黃坑很多農(nóng)戶都有種竹做篾的傳統(tǒng)。俗話說“竹刀拿得起,不怕沒柴米;一把竹刀一把鋸,勝過耕種十畝地”。就他們?nèi)哟?,原來也有幾十個篾匠,但隨著老篾匠的離世,年青人又不肯學,現(xiàn)在村子里做篾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第76頁

76

鐘師傅做篾在一棟堆滿家用物件的舊房子里。他做篾常用的工具不多,就一把篾刀,一把鋸子,兩片刮刀,一把篾鍬,還有一條長木凳和一個“傷痕累累”的短木樁。他的那把篾刀已經(jīng)用了近三十年了,刀刃處已用成了一個彎彎的弧形。鐘師傅說,用習慣了,不舍得換。三坑人做篾大多數(shù)是爺教父、父傳子,祖?zhèn)飨聛淼?。鐘師傅也是認他父親為師,花了三年時間學徒過來的。鐘師傅說起他的學徒生涯,情緒興奮,眼睛發(fā)亮,似乎又回到了少年時代。

第77頁

77

鐘書連 14 歲開始跟著父親學徒,三年里,隨父親走村串戶,腳跡踏遍了附近幾個鄉(xiāng)鎮(zhèn)的村村寨寨。父親對他要求很嚴,農(nóng)忙時期在家做農(nóng)活時,也要他利用晚上的時間,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做篾活。

學徒做篾,第一年從學習基本功——破篾開始。將整根竹剖開成竹片,然后將竹片剖成細竹條,接下來是將細竹條剖成篾片,最后,當他能將細竹條剖成6——8 層薄如紙的篾片時,基本功就算打扎實了。

第78頁

78

說話間,鐘師傅操起篾刀,向我們示范起來,只聽篾刀遇到竹節(jié)時有節(jié)奏地響一下,聽著甚是悅耳,隨著竹片層層變薄,最后嘴和牙齒都用上了。鐘師傅剖篾不用緊盯著篾刀,神態(tài)輕松,和我們有說有笑,動作行云流水,也就一盞茶的工夫,他將那片細竹條就剖成了8 層薄如蟬翼的篾片。篾破好后,要用刮刀刮去那層薄薄的竹青和篾片上的竹刺。鐘師傅說,一根篾片起碼要刮三到四遍,才能將篾片上粗糙的容易傷人的竹刺和鋒口刮平。

第79頁

79

多年的篾匠生涯,鐘師傅的手指對篾片非常敏感,經(jīng)過他手拉出來的篾片,厚薄勻稱,細膩柔軟。剖篾刮篾時,那光潔頎長的篾片,在手指間來回不停地搖擺,一條接一條地流出,他手抓一扎篾條一甩,嘩啦拉,篾條輕輕顫動,婀娜曼舞??粗妿煾灯鼠误?,仿佛就在欣賞一場嫻熟的藝術(shù)表演。他說,我剖篾整整學了一年時間,其間,手無數(shù)次被篾片劃傷或被刀割傷,但剖篾的基本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打扎實的。

第80頁

80

第二年主要是修補雇主家破舊的竹器。鐘師傅說,修補竹器這一關(guān)也很重要,主要是在修補的過程中熟悉各種竹器構(gòu)成和形狀。

篾匠每到一戶雇主家里,雇主都會拿出幾個竹簍竹籃、米篩簸箕,或者是曬墊之類的破舊的竹器要求篾匠維修。這些竹器有的是幾處篾片斷了,有的被老鼠咬了個洞,還有的邊框壞了,必須重新做個框子。如果重修邊框,那就算是修

第81頁

81

補里的大工程了,邊框做好了,竹器的形狀就出來了。學做竹器就是從做邊框開始的。

修補竹器主要的工具是用篾鍬(有的地方叫墊鍬,篾貼),它是篾匠的主要工具,也是篾匠永不離手的工具。既要用篾鍬把竹器里的殘篾斷篾抽掉,又要能準確地用篾鍬將新篾補進去。只有熟練使用篾鍬,才算是技藝精湛的篾匠。鐘師傅就是在這一年并不起眼的修補之中熟悉了篾鍬,掌握了篾匠的全部技藝。

第82頁

82

第三年其實已經(jīng)是合格的篾匠了。鐘師傅說,如果不是跟家人學徒,而是跟隨外面的師傅學,那第三年就算是為師傅義務(wù)打工了,工錢歸師傅。按照習俗,如果是跟外人學徒,那在學徒期間,每年的端午、中秋、春節(jié)還得給師傅送雞鴨魚肉等,作為孝敬師傅過節(jié)過年的禮品,師傅每年也會給徒弟做兩套衣服作為鼓勵。三年之后,還得搞一個出師儀式,辦幾桌出師酒,請師傅師娘以及左鄰右舍、至親好友吃一餐,師傅在這個儀式上

第83頁

83

會送給徒弟一整套篾匠的行囊。只有這樣,才算出了師,可以單打獨斗謀生活了。

三年的學徒生涯可謂是含辛茹苦,雖然鐘師傅嘴里輕描淡寫,但我還是感覺到了他其中的艱辛。俗話說“十件家具六件竹”。在工業(yè)尚不發(fā)達的年代,農(nóng)村日常用品基本都是竹器。如果篾匠手藝精,做活細致,編的東西好,這家還沒做完,那家就來請了,一年四季都有

第84頁

84

活做。鐘師傅就是靠著這門手藝養(yǎng)活一家老小,讓四個兒子都讀完了初中。

鐘師傅說做篾的人還要會選竹。兩年生的竹子,比較嫩,糖份多,會發(fā)蟲,做出來的東西不經(jīng)用;四年以后的竹子,又比較脆,篾片容易折斷。三年成長期的毛竹柔韌度正好。黃坑雖然大片大片的竹山不多,但幾乎每家每戶房前屋后都有一叢竹林。有一首關(guān)于做篾的鄉(xiāng)間民謠,鐘師傅記得

第85頁

85

清晰,并隨口就唱了起來“竹子生來不為強,荒山野嶺都能長。篾匠師傅砍了去,做成物件用途廣。做把竹椅放門堂,夏日炎炎好乘涼。起青削黃做涼席,鋪在床上四方方。劈成篾子做魚簍,撈魚捉蝦數(shù)它強。做個籃子拎在手,買魚買肉上街坊。做張篩子千只眼,姐姐用它篩米糠。做成斗笠能擋雨,頂在頭上插禾秧。做把雨傘上街賣,防雨遮日走四方。做成筷子人人用,吃飯搛菜美味嘗。做支筆桿能寫字,吟詩作對寫文章?!彪S著這首像山歌一樣的民謠從鐘師傅的嘴里

第86頁

86

流淌出,他的眼睛也閃著亮亮的光芒。那天,鐘師傅一邊和我們聊天說笑,一邊不停地做著手上的篾活。他說,篾青韌性好,顏色亮,要用在最關(guān)鍵的部位。篾黃比較脆,容易折斷,所以每織幾條篾黃之后,都要加入篾青做支撐。為了竹器更加美觀,用篾青和篾黃這兩種篾條相間地編,可以編織出色澤鮮明的花紋。如果在竹器中編入不同的花草蟲鳥,這種篾器就是一種藝術(shù)品了。

第87頁

87

現(xiàn)在想起來,我剛參加工作時的黃坑鄉(xiāng)村,老百姓上街逢墟,都是人人手上拎一只竹角籮,或者是挎著一個竹扁簍,這其實就是舊時的一道風景。時間過得很快,我們不知不覺就在鐘師傅家呆了一個上午。記錄完之后,我們離開了三坑,但鐘書連師傅那專注的神情,那自信的笑容,那厚厚的繭子,那深深的皺紋,那手指上下飛舞的嫻熟技藝,卻久久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幾十年來,他制作的竹器,在市面上廣泛銷售,他的技藝也在鄉(xiāng)村口口相傳。

雖然工業(yè)產(chǎn)業(yè)快速發(fā)展,但民間類似鐘師傅的手藝人卻一直堅守手工不放棄。這種傳統(tǒng)手藝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是對非物質(zhì)文化的一種情懷、一種責任。我感覺鐘師

第88頁

88

傅傳遞給人們的,不光是那精致實用的竹器,而是他一份至真至美的匠心。(寫于 2020 年10 月)

第89頁

89

錫匠阿泰(叮噹,叮噹的聲音就在這古舊的老屋里傳出,仿佛穿越時空,是一場歷史與歷史的對話聲響。)

第90頁

90

三年沒去阿泰師傅家了。上次去他家,是三年前,也就是2020 年的5月,我做完紀實攝影展之后。

那次影展,展出了我拍攝的二十幾種傳統(tǒng)手藝一百幅照片,其中就有阿泰師傅打錫的五張照片。撤展之后,我專程去了一次阿泰師傅家里,將這五張照片送給了他。這次去他家,也是送照片。把他打錫的所有流程整理了一下,并沖印了一組用絹絲做的照片。

第91頁

91

一阿泰師傅,大名叫上官泰,大汾鎮(zhèn)石獅人。大汾大多是客家人,講客家話,當?shù)胤Q呼人的名字都習慣帶一個“阿”字,叫什么阿古,阿華之類的。上官泰,村民們都叫他“阿泰”。

阿泰 1936 年出生,今年88 歲了。雖然年齡長,但除了有一點耳背之外,眼不花、背不駝,身體硬朗,腰板挺直,不用戴眼鏡就可以在本子上查找手寫的電話號碼。阿泰 16 歲結(jié)婚,妻子小他一歲。夫妻兩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一輩子,一共生育了 13 個子女,夭折4個,養(yǎng)大了4 男 5 女。

第92頁

92

阿泰的愛人 2011 年患病中風后半身不遂,臥床12年,都由他一人照料。阿泰說:“少年夫妻,老來伴。老婆子辛苦一輩子,為我生育 13 個小孩,做飯洗衣,耕田種土,家里的事全由她一人操勞。她病了,我服侍她再苦再累,也是應(yīng)當?shù)摹!?/p>

二認識阿泰師傅,是在大汾街逢圩的時候。

第93頁

93

那是 2015 年,金秋十月,陽光依然濃烈耀眼。我和幾個影友來到大汾拍攝圩場上的人間煙火。時間已經(jīng)過了上午的九點,街上的人越來越多。我端著相機,來到那條歷史悠久的騎樓老街。不遠處,有位老者坐在一個小竹椅上,一抹暖陽從屋檐穿出,正好照在他的身上,他那灰白的頭發(fā)和身上那件深色的上衣都灑滿了陽光。老者身邊放著一個籮筺,籮筐上面擺放著一把錫制酒壺,和幾個類似小時候用過的油燈樣的錫制燈盞。我蹲下,對著他拍了幾張照片之后,走上前去和他聊了起來。原來這位老者叫上官泰,是個祖?zhèn)鞯拇蝈a匠,祖上三代都是以打錫為生。那種錫制的燈盞,在當?shù)亟小敖挥H盞”(有的地方又稱為燭臺),是家庭敬祖用的一種器具。錫器在我國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00年。古時候,人們常在井底放上錫塊,凈化水質(zhì)。錫,是我國古代民間主流金屬。錫器“色如銀,亮如鏡”,享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儲茶味不變,插花花長久”的美譽,深受大眾喜愛,錫茶壺、錫酒壺、錫罐、錫香爐等都是有錢人家常用的生活用具。但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生活水平在不斷改善,食品接觸級的不銹鋼制品越來越豐富,已經(jīng)替代了原來的錫器。

阿泰師傅說,目前,已經(jīng)很少人會用錫罐、錫壺、錫盤這些錫器了,攤子上的這把酒壺也擺放了好幾個圩日,還沒

第94頁

94

遇到買家。倒是鄉(xiāng)下姑娘出嫁,娘家人定制一對“交親盞”陪嫁的習俗還依然保持著。女方將“交親盞”作為嫁妝帶到男方去,象征兩個家庭合二為一,一對新人傳承香火、傳宗接代,也有為新人照亮未來美好前程的寓意。臨近冬天,結(jié)婚的人多,做“交親盞”的生意稍微好些。阿泰師傅只有逢圩日才來街上擺攤接訂單、賣錫器,平時閑日都在家做手工。

都說高手在民間,匠人在農(nóng)村。我喜出望外——又遇到一位傳統(tǒng)的手藝人!我跟阿泰師傅約好時間,準備去他家里全程拍攝一次。

第95頁

95

三我們?nèi)缂s來到阿泰師傅家。阿泰打錫是在他的老宅子里。一棟土磚結(jié)構(gòu)的老屋,由于打錫時的煙熏火燎,原本用石灰粉白的廳堂四周已經(jīng)是黑黢黢的。

打開大門,我們走進老屋,迎面看到的是各式各樣的打錫工具。一個生火的爐子,一個熔錫的坩堝鍋,幾把鐵錘,

第96頁

96

幾個高低不一的“丁”字木樁,幾把鐵鉗,一把剪刀,一把圓規(guī),幾把量尺,還有鐵鐓、錫槽和幾塊耐高溫的石英板模具等等。這些工具都有些年頭了,鐵鉗、鐵錘磨得溜光,锃锃發(fā)亮。地上還放置了幾把阿泰師傅收購過來熔作原料用的舊酒壺。

阿泰師傅說,打錫的工具簡單,但工藝卻極為講究。造型各異的錫器,必須經(jīng)熔化、壓板、裁剪、打磨、焊接、拋光等多道工序。錫屎煉成錫塊,錫塊熔成錫箔,錫箔再打造成錫模,錫模最后制成錫器,每道工序都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

錫箔要制得均勻合適,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錫箔做好后,要像裁縫師傅裁布一樣,將錫箔裁剪成模塊(裁剪前還要根據(jù)幾何原理,將圓周長短和邊長角度計算好,畫好圖線,再按圖裁剪,否則就會上下脫節(jié),牛頭不對馬嘴)。再將裁剪好的模塊錘打成器皿的形狀,然后對各種模塊進行焊接做成粗坯。每一道工序都要反復(fù)錘打,最后打磨拋光,這其中的功夫全在手上,有“三分打,七分磨”之說。這樣打磨出來的錫器,才有精細勻稱的錫花、弧線優(yōu)美的造型,才能光亮耀目、高雅堂皇,才算是一個精品的錫器。

第97頁

97

四阿泰師傅告訴我們說,“文化大革命”開始那幾年,生產(chǎn)隊不讓他打錫,說打錫是搞單干,把他的工具全部收繳上交了。后來,因為家里孩子多,光靠夫妻田間勞動的工分很難養(yǎng)活一家老小。阿泰就向隊里申請,每年承包給生產(chǎn)隊上交一定金額的現(xiàn)金,隊里才允許他外出打錫。這種承包的方式一直延續(xù)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

第98頁

98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打錫的生意最好。那時農(nóng)村開始富裕起來,定制錫器的人多。一到冬天,阿泰都是挑著行頭,走村串戶,走到哪做到哪,吃住都在東道家里。生意特別忙的年份,一個冬天都在外面打錫,直到春節(jié)前兩三天才能回到家里團圓。

阿泰師傅說,打錫技藝都是祖?zhèn)?,而且是傳男不傳女,傳?nèi)不傳外。他的大兒子也跟他學過打錫,并且獨立做過多年,但后來錫器的需求越來越少,就沒有堅持下來?,F(xiàn)在更是門庭冷落,生意蕭條,沒人學了。打錫這一行當,遲早會消失。

在阿泰師傅慢慢的講述中,平和的臉上偶爾會露出一抹別有意味的笑容。

第99頁

99

五為了能多拍一些手工制作的過程,同行的謝總現(xiàn)場定制了一把錫酒壺。

阿泰一邊和我們聊天,一邊架起爐子,生起了火。往爐子里加好木炭后,他用自制的鵝毛扇給爐子扇風。紅紅的炭火映照在他臉上,我仔細地打量著他:這是一張飽經(jīng)風霜的臉,臉上滿是溝壑縱橫的皺紋,仿佛歲月用刀在他

第100頁

100

的臉上刻過一樣。他微微下陷的眼窩里,一雙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但是整張臉又讓人感到無比的堅毅和樂觀。

阿泰在爐子上放一個坩堝鍋,再往鍋里加入錫塊。十幾分鐘時間,錫塊就熔化成錫水。他將錫水倒入事先準備好的石英模板里,冷卻后,打開模板,錫水就成了錫箔。這個過程叫倒模。

阿泰師傅說,倒模是打錫的關(guān)鍵技術(shù)。先將作模具用的兩塊石英板掀開,鋪上火紙(可以用報紙或毛邊紙代替),在火紙的表面涂抹一層石灰,再在其周邊圍上一圈麻繩線(線的上端還得留一敞口),將兩塊石英板合起來,再將熔好的錫水從紅繩的敞口處倒入。

倒模時,阿泰師傅腳踩石英板,告訴我們說,腳要掌握平衡,稍微用力不均,就有可能倒出厚薄不均的錫箔,如果這樣就必須重新回爐熔化,再一次進行倒模。冷卻成錫箔后,用圓規(guī)、尺子畫好線,剪成所需的形狀和尺寸。

下一步是塑形。對裁剪好的錫箔用錘子反復(fù)敲打,通過敲打?qū)⒕茐氐膲厣怼厣w、壺嘴的基本形狀打造出來。叮噹,叮噹的聲音就在這古舊的老屋里傳出,仿佛穿越時空,是一場歷史與歷史的對話聲響。之后,再將各個部件焊接,一個酒壺的粗坯就固定成型

百萬用戶使用云展網(wǎng)進行翻頁電子圖書制作,只要您有文檔,即可一鍵上傳,自動生成鏈接和二維碼(獨立電子書),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網(wǎng)站!
收藏
轉(zhuǎn)發(fā)
下載
免費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費制作
x
{{item.desc}}
下載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