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紹興是“浙東唐詩之路”必經(jīng)之地
浙東唐詩之路的命題,1991 年由新昌縣的竺岳兵先生在南京召開的
一次唐宋詩詞學術會議上首次提出。所謂“浙東唐詩之路”,就是從錢
塘江的西興出發(fā),經(jīng)蕭山到紹興鑒湖,沿浙東運河至曹娥江,然后沿江
而行入剡溪,再經(jīng)新昌天姥山,最后抵天臺石梁飛瀑的一條唐代詩人的
“旅游熱線”,全長約 190 公里。在《全唐詩》收載的 2200 余位詩詞作
者中,就有 300 余位頗有聲望的詩人,在這條“浙東唐詩之路”上,寫
下了 1000 余首佳作。
紹興山水名勝是唐代詩人向往之地。早期的旅游文學主要是山水文
學,風流倜儻的唐代詩人喜歡遍游名勝古跡?;借b水更是風光秀麗、
景色誘人。粗略統(tǒng)計一下,詩人涉足的景點就有鏡湖、蘭亭、禹穴、府
山、會稽山、古運河、云門寺、山陰道、秦望山、若耶溪、射的山、石
帆山、日鑄嶺、李斯刻石等數(shù)十處。尤其在鏡湖、若耶溪、云門寺寫下
的詩篇居多,有百余篇。若耶溪是鏡湖三十六源中最大的支流,從鏡湖
到若耶溪不長的兩岸,沿線景觀最密,到過詩人并產(chǎn)生唐詩也最多。李
白的“鏡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賀知章的“稽山罷霧郁嵯峨,鏡水
無風也自波”,杜甫的“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的佳句都產(chǎn)生于這
條短途上。 要研究浙東唐詩之路,鏡湖和會稽山是不可忽略的兩顆璀
燦明珠。這兩顆“明珠”,一顆在水中,一顆在陸上,遙向呼應,相映
生輝,成為山水之巍寶。
云門寺是唐代詩人的重要驛站。云門寺坐落于紹興縣平水鎮(zhèn)寺里頭
村境內,始建于晉義熙三年。這一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沉淀了太多的
文化底蘊和產(chǎn)生了太多的傳奇故事。王獻之曾在此隱居練字;《蘭亭序》
真跡曾長期保存在此,最終被唐太宗派監(jiān)察御史蕭翼從辯才手中騙取;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曾在此主持了一次模仿蘭亭雅集的修禊活動……
樁樁件件中國書法史上的許多名人和逸事,都與云門寺有關。以毛筆作
為主要書寫工具的唐代詩人,其書法造詣都普遍較高。能在充滿墨香之
地,品著黃酒吟詩作畫,更是詩仙們刻意追求的幸事。另外,云門寺在
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支遁、曇一、辨才等高僧就出于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