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88|国产乱妇无码在线观看|国产影院精品在线观看十分钟福利|免费看橹橹网站

泉州家訓

發(fā)布時間:2024-1-29 | 雜志分類:其他
免費制作
更多內容

泉州家訓

{{`發(fā)布時間:2024-1-29`}} | 云展網畫冊制作 公司宣傳冊 其他 泉州家訓
348德化泗濱顏氏家訓顏芳一生為師,且以為榮,甚有孔圣人之風范、復圣公之遺風。顏芳唐大中十四年(即咸通元年,860 年)逝世,享壽七十四?!镜湫偷募医坦适隆刻颇┑母=?,文化荒蕪,社會動蕩。顏芳入閩后,被歸德場金員外聘為塾師。顏芳把它作為謀生手段,雖為金員外教育后代,自己的孩子也得到良好教育。顏芳生 7子,這七個孩子童年即接受家學,在嚴父的諄諄教導下,勤苦攻讀、孜孜不倦,習禮明經,為詩綺繡,大模必瑚璉之器,真才乃棟梁之貴,隨擢為學生徒,勤德大名,皆為飽讀詩書的士大夫。顏芳在歸德場為師,“敦詩說禮講道型仁人,士仰其風,鄰里受其化”,社會影響非常之大。顏芳七子成人后,各地縉紳大夫交相薦舉,顏芳之子應聘遷徙外地建德立業(yè),硬直為事,金堅守信,名聲大燥。年老的顏芳眼看兒子一個一個地外出,誰來接過自己手中的教鞭而憂心忡忡。又有縉紳大夫交相薦舉顏芳五子顏雅(818 - 882 年),顏雅字文麗。顏雅卻以“父在觀其志在侍奉朝夕不慕顯官”而推辭不就。顏雅常言曰:“爵祿黻冕之榮,不如仁義之醉飽也”深得其父贊賞,“是能繼志述事也”,遂命顏雅守泗濱承父業(yè),繼續(xù)教書育人。顏雅“恢先人緒,范身德禮、家訓是遵、化俗詩... [收起]
[展開]
泉州家訓
粉絲: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內容
第351頁

339

詩詠敦煌 敦煌是歷史文化名城,蘇履吉宦海沉浮多年,足跡遍

及天南塞北,飽覽勝跡。每每觸景,感慨于懷,公余吟詩作賦,至

敦煌任上,已作詩 3800 余首。時分為七卷擇詩作 800 余首,輯成《友

竹山房詩草》一書。詩作多以詠物、寄懷為勝,其中法,練就一筆草書,

作有《閩南蘇履吉字帖》。

蘇履吉,號稱“蘇九齋剌史”。他在北宋禮部尚書德化蘇奉禮

家規(guī)垂訓的影響下,治政上主張“秋霜及冬日,威愛宜并施”,“治

人先自治”,“責人先責己”;注重“孝悌”,以此施治家、國。

并主張從師者應“衣冠嚴視履”,從農者應“手足勤舉趾”;規(guī)勸“耕

讀安本分舉動偱矩規(guī)”,告誡士民“勿以身試法,私冀長官慈”;

指出健訟兒女“勿自啟釁端”,“抅訟來公庭”,“縱得邀恩寬,

終難逃詬指”;忠告士民“飲博莫效尤,作事貴循理”,“處世守

和平,持身顧廉恥”。還主張“知法不知恩”,曲直勿憑片紙,刑

罰唯秉科律,據(jù)事求是,忌憚私情枉法。強調工、商并進,切莫偏

廢農業(yè)。

德化蘇奉禮家規(guī)垂訓

資料來源:錄自《德化縣蘇氏志》、德化《蘇氏族譜》339

報送單位: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第352頁

340春美鄉(xiāng)雙翰蘇氏族訓

春美鄉(xiāng)雙翰蘇氏族訓

立身處世,天地無欺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

忠信孝悌,人文根基

進德修業(yè),見賢思齊

敬老愛幼,重道尊師

勤儉持家,力戒奢靡

睦鄰友好,救困扶危

惡小不作,善小從之

偷盜必忌,奸詐勿為

非義不取,聲色遠之

志存高遠,濟世匡時

家國天下,奮發(fā)有為

注:《族訓》在春美鄉(xiāng)雙翰村世德堂祖厝內。

【譯文】

立足社會,與人相處,天地可鑒,真誠無欺。禮義廉恥,忠信孝悌,

是治國安民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即人文的根本。要提高道德修

養(yǎng)、擴大功業(yè),見到德才兼?zhèn)涞娜司鸵蛩待R;必須尊敬老人,

第353頁

341

愛護幼小,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以勤勞節(jié)約的精神操持家務,

極力反對奢靡浪費;與鄰居和睦相處、友好互往,救濟和幫助困境

危難中的人;壞事再小也不能胡為,善事再小也要積極跟從;偷盜

之事當禁忌,奸詐之事不可為;不義之財不可取,聲色犬馬遠離之。

人,應當雄心壯志,抱負遠大,拯救人世,匡正時政,正心修身齊

家治國平天下,振奮精神,有所作為!

【典型的族訓故事】

春美鄉(xiāng)春美村蘇宜建,在《德化雙翰蘇氏族訓》的影響下,其

73 歲的父親蘇興點由于中風癱瘓在床二十幾年了,已經 3 年無法用

言語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一日三餐只能通過鼻飼管進食,生活無

世德堂照片蘇和平(書) 春美鄉(xiāng)雙翰蘇氏族訓

第354頁

342

法自理,母親也已 70 歲,身體多病虛弱,不能很好地照顧父親。蘇

宜建自知其哥哥嫂嫂都在外打工,不方便照顧父親,自己的妻子兒

子在石獅務工,他放棄自己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毅然決然的把照顧

老父親的擔子給挑下來,在家中全職照料老父親。老父親蘇興點的

生活起居根本無法自理,時不時就把屎和尿給拉下去,但蘇宜建不

嫌幫老父親端屎換衣擦身臟和累,也不覺得厭惡,更不會去責怪父

親的這種行為,總是微笑并安慰的對父親說:“爸,沒關系的。”

基本上一星期就幫父親擦身一次,換被褥。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堅持了二十幾年。他不僅給予父親生活上的照顧,同時也給予父親

精神上的關心,一有空就陪父親說說話,給他講講笑話,雖然父親

不能講話,但蘇宜建能從父親的眼神和神情當中看到父親的快樂和

欣慰,感到這是一種幸福。

春美鄉(xiāng)雙翰蘇氏族訓

第355頁

343春美鄉(xiāng)雙翰蘇氏族訓

族訓翻譯:蘇國標

族訓名人事跡簡介及整理者:蘇國標 蘇興湧

族訓收集整理編輯單位:德化縣春美鄉(xiāng)政府

報送單位: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第356頁

344

大銘鄉(xiāng)瓊溪賴氏家規(guī)

1. 尊祖宗

福宗之靈洋洋如在祭之日各宜莊敬不露頂跣足褻慢先靈違者

不容與祭如有侵欺祭田及臨祭攘奪者此不孝之子孫也與祭棄之不

許入譜

2. 睦族黨

瓜瓞同根不可忘也凡我族氏死必赴冠婚必告少而孤則老者字之

貧而無歸則富者收之如有燃萁煮豆摘子絕蔓者此家之蟊賊也合族送

治毋玷家風

3. 正宗潢

菌草疑芝荑稗似榖君子惡其什也故非其種者鋤而去之凡屬螟蛉

不得闖入以防亂宗之弊

4. 謹職業(yè)

蠹食之民王法所禁故四民之業(yè)不可廢也讀書之外須課農商不許

游手生事自干國網如為僧為道為優(yōu)為錄此又玷辱先人之甚者也直削

其名毋羞吾譜若為士而有劣行居官而有貪名皆不肖之子孫也俱不錄

大銘鄉(xiāng)瓊溪賴氏家規(guī)

第357頁

345

【賴垓事跡簡介】

賴垓(1593 - 1661 年),字元式,號宇肩,大銘鄉(xiāng)瓊溪村人。明天

啟年間(1621 - 1627 年)恩貢,天啟七年(1627 年)在順天府(今北京)

考取舉人,明崇禎元年(1628 年)戊辰科進士。初為浙江平湖縣知縣,一

到任便興修學舍,著意甄拔地位低而杰出的人才;為了減輕民負,清退湖

稅超額銀,還節(jié)約修筑海堤費用,裁減勞役 50 名;并建立公共備荒的谷倉

14 所,又修糧莊,創(chuàng)圓形糧倉儲藏民食;還剔除私鹽 40 萬斤,核實清理

軍產田百余畝,以解民困,并供養(yǎng)士子。此外,建公墓以埋葬無主的尸體。

庚辰年(1640 年),奉勅封藩。既奉命就道,賴垓契指情切,請假便

郵入閩為定省,至時見雙親俱色笑無恙,方卸懸心。其時慈母年近古稀體

大銘鄉(xiāng)瓊溪賴氏家規(guī)

第358頁

346

弱,垓未敢遠行。閑暇之際,虔誠至寺巖梵剎求佛庇佑母健壽延,或在家

會友吟詩,假滿復職。壬午年(1642 年春),家告母恙,賴垓急告假回家。

其三個小弟皆盡孝道,關愛備至,而己為長子更須力行,恪盡“得親順親,

方可為人為子”以及親老不遠行之孝道,深居簡出,盡心竭力侍奉于旁,

親為問醫(yī)煎藥,暮晝湯服床前。至當年九月其母壽終。

賴垓任平湖知縣,廉潔清苦,政績卓著,“吏治文學獨冠兩浙”,擢

為翰林院簡討,轉右春坊(太子宮)任右庶子,為太子講學。其后,給假

省親,得冊藩之役,晉升宗伯(禮部右侍郎)任學士。未及回京,值清兵

入關,遂歸瓊溪故鄉(xiāng),隱居不仕。清廷差使征召,垓托病固辭,家居近 20 年,

詩酒自娛,自撰山樓楹聯(lián)“皎月高懸蘿薜夜,蒼天長放蕨薇春”以表心跡。

于清順治十八年(1661 年)辭世,享年 68 歲。

著作有文集十余卷,已散失。 大銘鄉(xiāng)瓊溪賴氏家規(guī)

資料來源:《瓊溪賴氏族譜》,2011 年;《德化文史》第三十一輯忠義孝

友篇

名人事跡簡介及整理者:《大銘鄉(xiāng)志》,許瓊蓉

報送單位: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第359頁

347德化泗濱顏氏家訓

德化泗濱顏氏家訓

1. 諭兒孫·忠孝傳家

永耀宗風光世德,茂揚祖訓啟人文

永教兒孫且耕且讀,茂鐘世代惟孝惟忠

2. 諭師

惟家無長物,留貽一經,諧兒童耕云鋤雨,藝圃灌園而取給,

可與千戶侯等;

培佳子弟若樹芝蘭,樂莫過此焉,何必士宦始為榮哉。

【譯文】

為了讓顏氏家族遵守《顏氏家訓》,弘揚祖訓,傳承祖德,教

育后代子孫要重視生產勞動和文化教育,孝順長輩,忠于國家。讓

子孫后代牢記,此家訓由先輩撰為冠頭聯(lián),書寫在顏氏入閩始祖宗

祠“永茂堂”的廳柱上。

【顏芳事跡簡介】

顏芳(787 - 860),字教先,顏氏入閩始祖。“少學詩禮,旋擢明經”。

顏芳“隨父宦侯官”由河南之溫入閩。唐永貞元年(805 年),顏芳從侯

官來到永泰縣所轄的歸德場?!兜禄h志》載:“(唐)永貞元年金員外

聘請顔芳為師,為德化史載最早的辦學形式”。在歸德場山亭里(今德化

縣泗濱村),顏芳被當?shù)亟饐T外聘為塾師,便留寓泗濱。對于如何為人師表,

顏芳的標準是:“惟家無長物,留貽一經,諧兒童耕云鋤雨,藝圃灌園而取給,

可與千戶侯等”;“培佳子弟若樹芝蘭,樂莫過此焉,何必士宦始為榮哉”。

第360頁

348德化泗濱顏氏家訓

顏芳一生為師,且以為榮,甚有孔圣人之風范、復圣公之遺風。顏芳唐大

中十四年(即咸通元年,860 年)逝世,享壽七十四。

【典型的家教故事】

唐末的福建,文化荒蕪,社會動蕩。顏芳入閩后,被歸德場金

員外聘為塾師。顏芳把它作為謀生手段,雖為金員外教育后代,自

己的孩子也得到良好教育。顏芳生 7子,這七個孩子童年即接受家學,

在嚴父的諄諄教導下,勤苦攻讀、孜孜不倦,習禮明經,為詩綺繡,

大模必瑚璉之器,真才乃棟梁之貴,隨擢為學生徒,勤德大名,皆

為飽讀詩書的士大夫。顏芳在歸德場為師,“敦詩說禮講道型仁人,

士仰其風,鄰里受其化”,社會影響非常之大。顏芳七子成人后,

各地縉紳大夫交相薦舉,顏芳之子應聘遷徙外地建德立業(yè),硬直為

事,金堅守信,名聲大燥。年老的顏芳眼看兒子一個一個地外出,

誰來接過自己手中的教鞭而憂心忡忡。又有縉紳大夫交相薦舉顏芳

五子顏雅(818 - 882 年),顏雅字文麗。顏雅卻以“父在觀其志

在侍奉朝夕不慕顯官”而推辭不就。顏雅常言曰:“爵祿黻冕之榮,

不如仁義之醉飽也”深得其父贊賞,“是能繼志述事也”,遂命顏

雅守泗濱承父業(yè),繼續(xù)教書育人。顏雅“恢先人緒,范身德禮、家

訓是遵、化俗詩書、驕佚深誡”。后裔聚族泗濱,“千年陶瓷始梅嶺,

百世書香傳泗濱”?!洱垵°魹I顏氏族譜》載:“上承先業(yè)聚族泗

濱則為明經博士文麗公也,歷傳三十余世,雖無顯宦而士農商賈靡

不發(fā)達,于時千有余年,行實可考。”

資料來源:《龍潯泗濱顏氏族譜》

家訓每人事跡簡介及家教故事出處:《龍潯泗濱顏氏族譜》

整理者:顏水龍

家訓收集整理編輯單位:德化縣三班鎮(zhèn)泗濱村村委會

報送單位: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第361頁

349國寶葉氏家訓

國寶葉氏家訓

1. 敬祖宗

祖宗身所自出,不盡誠敬是謂忘本。凡四時祭祀,務要必誠必恭,

以盡子孫報本之情。亦宜循分稱職,以無越庶人之分。至先賢圣人,

潔岙修行,上至馳驅社穆,下以光大家聲,此又尊祖敬宗之大者,

凡我子孫,共體此意以毋忘。

2. 教子孫

凡人子孫,誰不愿其賢良方正。乃或溺于寵愛,昧于大體;或

吝其稟氣,不延嚴師。是以人于庸流,禮儀不知,倫理不識,將來

干犯法玷辱祖先,雖子弟不才,實咎在父母兄也。凡有子孫者,當

其幼時,宜就師傅,收其可心,端其學習,使質材有成,大可謂國

家器使,小亦不失為明世良善。若果頑梗不類,教而不善者,即鳴

眾送官,務卑痛懲自新,毋任毋縱。掩耳不舉,既誤子弟,亦墜家聲,

非盡教之道也。

3. 睦家族

合祭一廟之謂宗,其系一氏之謂族。支派雖繁,原本則一,茍

不敦睦,是忘本昧源矣。凡子孫者,常顧名守份,心宜平恕,事貴

含忍。不可因小忿而傷同氣,不可因小利而滅大義。貴不恃勢加乎

賤,富不矜財凌以貧。如此則本源之乖,友愛之情彌篤,宗支椒衍,

長發(fā)其祥也。

第362頁

350國寶葉氏家訓

4. 勤事業(yè)

嘗謂土家工商務專一業(yè),讀者朝惜別寸陰,夜勤青燈求為名士,

耕者早作晚怠,不辭勞苦求為上農。稍循窮途,必須義命自安,不

得越份而行非禮不法之事。觀世之自買刑憲,玷祖辱宗,皆好逸惡

勞致,亦由家法不嚴隱縱者之責也。如有不肖子孫,不事生業(yè),家

長嚴加稽宗,痛加懲治,以儆將來。

5. 崇儉樸

古語有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為維艱?!?/p>

冠婚喪祭祀,切戒奢后,應遵儉約習俗之本。大節(jié)固不可廢,而平儉

當不失宜。喪祭循士庶之分,冠婚守當今之制。娶必擇淑女,頻繁有托;

嫁必選才郎,門楣無忝。庶門多孝,行敬承之善,而鮮芻忤遞反目之愆。

至于衣服飲食居室,尤宜循份量力,毋得過后縱恣,以暴殄天物。

【說明】

國寶鄉(xiāng)葉氏源流:南宋景炎二年(1277 年),葉萬一郎(葉與后裔),

為避元兵屠殺,從興化府仙游古瀨徙居郭坂(今國寶鄉(xiāng)佛嶺村)福坪頭,

為國寶葉氏始祖。

【人物簡介】

葉乃矧(1882 - 1949 年),德化縣國寶鄉(xiāng)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 年),

剛滿 13 歲時,生計所逼,跟隨親戚到馬來西亞謀生。16 歲時,在一家制

鞋店當學徒,3 年期滿獨立操作。1930 年獨建橡膠加工廠,繼而購置商店,

經營橡膠與百貨,自營“福美牌”橡膠,信譽遠揚,貨物暢銷。創(chuàng)業(yè)十年,

頗為富裕。

第363頁

351

乃矧事業(yè)有成,依然過著粗衣淡飯的儉樸生活,而對家鄉(xiāng)公益事業(yè)則

慷慨解襄。民國 12 年(1923 年),土坂村“登龍橋”重修,他鼎立資助。

民國 17 年,捐資 500 銀元在國寶創(chuàng)辦南陽小學。民國 19 年,又捐資 500

銀元設立葉氏獎學金。民國 27 年,任馬來西亞怡保昔加挽籌賑分會理事,

積極籌集物資和款項,支援祖國抗日戰(zhàn)爭。

民國 28 年,乃矧回德化后,倡議在德化設立慈兒院,自己捐資一萬

元作為開辦費,并得到熱心公益事業(yè)的商民蘇由甲以及海外華僑和本縣熱

心人士的支持,以程田寺為校舍,創(chuàng)辦鳳林慈兒院,聘李述賢為院長,招

收抗日軍屬子弟、陣亡將士遺孤和部分淪陷區(qū)孤兒以及德化、永春、大田

的貧苦兒童,使其就學與獲得撫養(yǎ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該院由人民

政府接辦。1953 年,該院合并于莆田縣黃石兒童教養(yǎng)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葉乃矧回國準備辦實業(yè),因社會動亂未能

如愿。1949 年 9 月卒于故鄉(xiāng)國寶鄉(xiāng),終年 67 年。 國寶葉氏家訓

資料來源:《福建德化縣國寶葉氏族譜》2012 年版

報送單位: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第364頁

352祥云陳氏家訓

祥云陳氏家訓

1. 父母面前無違拗,在生不見子承歡,死后念經有何効?爾子

在旁看你樣,忤逆之人忤逆報,當知孝。

2. 兄長面前無使氣,手足痛癢本相關,你尖我妒終何益?有酒

有肉朋友多,打虎還是親兄弟,當知悌。

3. 富貴貧賤本相同,譬如替人謀一事,能盡其心便是忠,一點

欺心天不依,弄得錢來轉眼空,當知忠。

4. 一諾千金人所敬,譬如約人到午時,不到未時終是信,若是

一事不踐言,下次說來人不聽,當知信。

5. 循規(guī)蹈矩無粗鄙,先生長者當尤尊,子弟輕狂人不敢,況我

侮人人侮我,到底哪個饒了你,當知禮。

6. 事大遇幼無不及,譬如一事本當為,有才也要留余地,又如

好事不向前,懦弱何無男子氣,當知義。

7. 百般有命總由天,口渴莫飲盜泉水,家貧休要昧心錢,巧人

詐得癡人谷,癡人終買巧人田,當知廉。

第365頁

353

8. 好漢原來一張紙,含羞忍辱偏得來,哪知背后有人指,寄語

男兒當自強,甘居人下何無恥,當知恥。

【說明】

國寶鄉(xiāng)祥云村陳氏源流:元代中期,陳卓弼(諱成,字慶瑞,其祖父

陳大六與丁墘陳明甫從大田縣上京經溫陵往莆圳即仙游,后同入德)遷居

上云(今國寶鄉(xiāng)祥云村),明洪武年間(1368 - 1398 年),陳卓弼四世孫

陳榮五以陳卓弼名義建“西乾堂”。

祥云陳氏家訓

資料來源:《祥云陳氏族譜》2006 年版

報送單位: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第366頁

354上涌鎮(zhèn)郭氏家規(guī)祖訓

上涌鎮(zhèn)郭氏家規(guī)祖訓

尊祖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本培其根,枝葉盛茂。

水養(yǎng)其源,河海納吐。比人禽獸,誰不震怒。

惟豺與獺,生知報哺。亦有狐貍,死首邱顧。

何以為人,不念爾祖。時祀匪懈,受天之佑。

敬宗

惟祖有功,惟宗有德。亦有積德,以衍今日。

宗之有祖,惟爾之食。宗之有類,惟爾之錫。

胎孫其謀,子以燕翼。敷時繹思,寢成斯變。

雨露時降,凄慘怵惕。人不敬宗,是謂伐德。

事親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不離于里,不屬于毛。

饑寒衣哺,疾痛抑搔。子路負米,雖貧亦多。

溫裾一絕,痛恨如何。亦有慈鳥,守林夜號。

報德罔極,棘人伊蒿。哀我人斯,三復蓼莪。

睦族

惟吾氏族,人百其身。惟吾氏族,其初一人。

一木而分,一氣而陳。陳陳相因,是以百身。

第367頁

355

身有其分,亦一其心。大小相恤,禮義相成。

患難相扶,疾病相臨,爾族既睦,受天之慶。

上涌鎮(zhèn)郭氏家規(guī)祖訓

資料來源:上涌鎮(zhèn)云路村郭氏后人

祖訓收集整理編輯單位:德化縣上涌鎮(zhèn)人民政府

報送單位: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第368頁

356水口鎮(zhèn)黃氏家訓

水口鎮(zhèn)黃氏家訓

敦孝悌:孝悌為百行之首,凡為人子為人弟者,當盡孝悌之道,

不可泯滅天性。惟望吾族子孫,宜敦孝悌于一家。

睦宗親:宗族為萬年所同,雖分支派,則源同一脈,不可相視

為秦越,勿恃強凌弱,茲惟吾族,務宜敦一本之誼,共成宗親之道。

和鄉(xiāng)鄰:鄉(xiāng)鄰乃同井共居,宜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切不可相

殘相斗,務宜視異姓如同骨肉之親。

明禮讓:禮讓為待人處世之道,非徒拜跪作揖之禮,必使亢戾

不萌,驕態(tài)不作,養(yǎng)成謙讓遜順之風。

務本業(yè):士農工商各有其業(yè)。古人云:“業(yè)精于勤,勿荒于嬉?!?/p>

惟務其本業(yè)者,乃得自食其力。可見自食力者,敢不專其事乎?

端士品:士為四民之首,隆其名,正以貴其實也?故宜居仁由

義,以成明體達用之學。若使竊閑不準,上達無由,且士類有玷。

隆師道:師道為教化之本,隆師重道,正以崇其教也。若不尊崇,

不惟教化不行,且有藝瀆之嫌,何得漫言傳道?

畏法律:法律者政府之律例也。凡人犯王法之章,不怕爾心如

鋼如鐵,到其間必自有溶化之刑矣,宜必畏之免之。

修墳墓:墳墓所以藏先人魂骸,每年應詣墓祭掃,剪其荊榛,

棄其泥穢,以安祖靈。切勿挖掘拋露,致使祖宗之怨恫。

戒爭論:爭論非立生之道。凡事必有失,訟則終兇。宜以忍讓

處之為尚,勿致有斷情義之路,傾家蕩產之悔。

戒非為:非為用非人省可作可為之事。凡所行者,必要光明正大,

第369頁

357

天理良心勿貪財設計,貪色行奸。

戒犯上:自古尊卑上下,名分昭然。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

宜徐行后長,勿致有干犯在上之失。

戒異端:異端乃非圣之道,所作乃無父無君之事也。愿吾族宗盟,

若聞邪術妖言,宜必遠之,勿致其害。

戒輕譜:家譜之修,所以敘一本也。譜編成牒,乃一家之寶務,

宜同為珍重,以便孝查世系。切勿拋棄以褻祖宗也。宜共凜之。

【譯文】

(因原文通俗易懂,故不翻譯,僅對最后一處翻譯)

戒輕譜:家譜的修撰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所以只能編撰成一本。

家譜編撰成文書,是一個家族的重要的任務,應該要特別重視,以

方便后代查找世代家族體系。千萬不要拋棄族譜修訂來褻瀆祖宗,

水口鎮(zhèn)黃氏家訓

第370頁

358

應當嚴肅對待。

【德化美山堂黃氏族譜簡介】

德化美山堂黃氏族譜是湖坂村黃氏根據(jù)流傳下來的族譜進行補充完善

而來的,族譜中記載了黃氏家族的家訓、族規(guī)、家教等眾多內容,雖然其

中有一些屬于封建迷信的東西,但是也有很對現(xiàn)代仍然有教育、借鑒、傳

承意義的內容,水口鎮(zhèn)湖坂村通過族譜來教育家庭,聯(lián)系宗親。

水口鎮(zhèn)黃氏家訓

資料來源:德化縣水口鎮(zhèn)《美山堂黃氏族譜》

家訓收集整理編輯單位:德化縣水口鎮(zhèn)人民政府

報送單位: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第371頁

359

湯頭鄉(xiāng)湯頭村郭氏族訓

人之喜言有祖者,以其有祖德、祖地,然而子孫可以席蔭也。然

而有祖德者,又必自有心地。莫為之前,雖基而弗固也,莫為之后,

雖美而弗彰也。惟夫后人之心德、心地,無忝于前人之祖德、祖地,

斯久而彌芳,遠而彌光耳。吾族開基以來,祖宗世世相傳,恒產恒心,

皆務為深根固本之計,所以一發(fā)再發(fā)而家聲丕振,稱望族焉,茲且子

姓日昌熾矣 ! 予愧不辰,皓首窮經,不能奮達,數(shù)年來勞心修譜以遺

子孫。譜成,爰向族人而告之日:余之修是譜也,寧第詳其支派、世代、

先后、絕續(xù)、生娶、卒葬已故,蓋冀其觀是譜者,思睦族以繼善,推

心以廣德也。凡我合族,分派雖殊,合租屋一,親親之謂問其忽之耶?

吾怒族中人常念先代締造之艱,常念前人培植之久,常念積善存心之

當謹,常念纘緒成德之當勤;彼此親疏視為體,尊卑長幼處以同心,

學問相勉,得失相規(guī),患難相扶;貴賤貧富之或異也,則周恤而不恝置,

吉兇慶吊之時有也,則往來而不可坐視;欲為善則相與誘掖獎勸以成

之;欲為不善則相與告戒阻抑以止之。毋圖利以矢義,毋行險以幾安,

毋辱身賤行以玷名節(jié),毋悖逆斗狠以召禍災。嫉妒不生,綢繆是好,

孝友治家,仁讓處族。一人如是,人人亦如是,行之族黨、施之鄉(xiāng)鄰

亦無不如是,所謂繼善而廣德者此也。若是,則心德與祖德,心地與

祖地,可以相承而無替矣 ! 譜其有光乎 ! 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余言。

湯頭鄉(xiāng)湯頭村訓

資料來源:錄自民國版《龍俊郭氏族譜》

報送單位: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第372頁

360葛坑鎮(zhèn)大嶺村龜山王氏家訓

葛坑鎮(zhèn)大嶺村龜山王氏家訓

1. 不可忤逆父母

2. 不可祭祀不誠

3. 不可賭博竊盜

4. 不可內外無別

5. 不可驕奢無度

6. 不可略賣發(fā)妻

7. 不可婦奪夫權

8. 不可謀占公業(yè)

9. 不可貪戀酒色

10. 不可無故演戲

資料來源:《德化王氏志》,2008 年 12 月

報送單位: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第373頁

361

蓋德尚苑堂李氏祖訓族風

1. 蓋德尚苑堂李氏祖訓

祖德流芳遠,宗功世澤長

敬祖宗,重祭祀。孝父母,盡責任。

待兄弟,如手足。諧夫妻,互相依。

教兒孫,司禮儀。厚親朋,相扶持。

敦宗親,勤聯(lián)誼。睦鄰里,和為貴。

篤詩書,圖勵志。謙言行,少是非。

守法紀,務正業(yè)。講美德,揚正氣。 蓋德尚苑堂李氏祖訓族風

第374頁

362

2. 蓋德尚苑堂李氏族風

隴西祖德仁風傳萬代,李氏裔賢書禮綿千秋

弘揚祖德,敦睦宗親。和諧聯(lián)誼,融通族情。

敬老攜幼,血緣深情。尊師敬賢,篤學至善。

慎終追遠,祭祀修塋。勤奮正業(yè),誠實守信。

富不驕矜,貧無惰志。好善樂施,熱心公益。

鄰里友善,以和為貴。勤儉持家,奢侈不宜。

誠信守紀,家風鄉(xiāng)情。愛國愛家,族風傳承。

3. 孝敬父母箴言(蓋德李氏)

孝敬高堂乃美德,養(yǎng)育之恩不可忘。

十月懷胎臨盆期,擔驚受怕娘自知。

兒離母腹入人世,乳汁喂兒娘身血。

怕兒饑餓受風寒,爹娘鞠育辛苦累。

兒有危疾心不安,爹娘求醫(yī)奔波忙。

羊羔尚有跪哺恩,忤逆之人不如畜。

孝敬必生孝順子,忤逆便出忤逆兒。

自古一報還一報,屋檐之水滴原窩。

白發(fā)高堂能多久,勸君盡早孝爹娘。

孝敬嘉風世代傳,子孫昌盛瓜瓞棉。

蓋德尚苑堂李氏祖訓族風

第375頁

363

4. 鄰里和睦箴言

喬木千支乃同本,萬脈溯源同一宗。

敦親睦族孔圣言,鄰里相處和為貴。

五湖四海同相處,相聚本系人生緣。

尊老愛幼是美德,互尊互敬好鄰居。

富不驕矜受人尊,貧而勤奮讓人贊。

濟困扶危積福德,奉獻公益為善舉。

衿己傲人不可取,坦率至誠待人宜。

說長道短是非生,相互包容息紛爭。

鄰里紛爭便生災,和諧相處福運開。

遵紀守法講公德,鄰里和睦好風尚。

蓋德尚苑堂李氏祖訓族風

資料來源:德化縣蓋德尚苑堂祖厝

族風祖訓收集整理編輯單位:德化縣蓋德鎮(zhèn)政府

報送單位: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第377頁

臺 家訓/

/

區(qū)

拾 貳

TAI SHANG QU

第378頁

366

張坂鎮(zhèn)埔塘村孫氏祖訓

1. 赤心報國,勿臣異姓。

【譯文】

赤膽忠心,報效祖國。不能屈膝投降,對外稱臣。

2. 山瘠種松柏,家貧子讀書。

【譯文】

貧瘠的山地、適宜栽種耐旱的松樹柏樹。家庭貧困的子弟,更

應培養(yǎng)他們讀書上進。

3. 吾官尚不愛,肯畏勢乎?

【譯文】

我連官職都可以不要,會向惡勢力屈服嗎?!

4. 吾不以金易吾民也。

【譯文】

我不會以金錢交易來出賣治下群眾的利益的。

張坂鎮(zhèn)埔塘村孫氏《祖訓》

第379頁

367

5. 嚴立鄉(xiāng)約,熏德善良

【譯文】

設立嚴厲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陶冶宗親善良的美德。

【孫嘉安事跡簡介】

埔塘孫氏開基始祖孫嘉安,字仲吉,生宋寧宗慶元戊午年(1198)。

賜進士第,官至禮部左侍郎,告身通奉大夫。賜謚恭肅。始遷惠安埔塘村。

為八惠始祖。

他仕宋倜儻有大志,毅然以天下為己任。在朝日久,慎名節(jié),端軌范,

姿性凝重,有古大臣風度。端宗入海,他與兄諫議大夫孫真輔參知政事張

世杰。樞密副使陸秀夫蹕至泉,斃焉。遺命子孫赤心報國,勿臣異姓。葬

于惠逐家于惠。

在元朝統(tǒng)治的 97 年間,埔塘孫氏后裔棲身海嶠,不當元朝的官,保

持了高貴的民族氣節(jié)。

【典型的家教故事】

惠安地處海隅。土地貧瘠,人多地少,人民生活維艱。作為農

家子弟,只能悲守窮廬,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

在科舉時代,惠安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培養(yǎng)子女讀書,走“學而優(yōu)則仕”

的道路。

埔塘孫氏在正統(tǒng)思想的影響和先人的堅持下,和惠安各姓氏組

族人一樣,具有尊師重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們除了課讀子孫熱心向學外,

還通過聘請家庭教師,辦私塾等方法,來培養(yǎng)子女。明代貢生孫如

張坂鎮(zhèn)埔塘村孫氏《祖訓》

第380頁

368

壎在埔塘林中創(chuàng)辦的后埕私塾,除培養(yǎng)本村子弟外,坑柄村康朗也

曾來此學習。清代經學家、文字學家、音韻學家孫經世創(chuàng)辦的傳古

堂私塾,曾培養(yǎng)一代名宦陳金城、陳慶墉和貢生孫文圻、舉人孫振聲。

清道光七年(1827 年),知縣令卜年偶建文峰書院,董事為孫珩、

陳金城、孫其青等 8 人,襄事者為張向辰、陳安策、孫經世、江行

健等 16 人。在上述人士中,孫珩、孫經世、孫其青均為孫氏后裔,

陳金城又是孫經世的授業(yè)婿。此后,在辛亥革命“廢科舉,辦學校”

的潮流中,埔塘村中創(chuàng)辦了玉塘、重光兩所新校,1920 年兩校合并,

創(chuàng)辦惠南地區(qū)最早的學校之一,以孫氏郡望命名的樂安小學。

資料來源:清·孫經世《惕齋經說》 陳金城《孫惕齋先生行略》。

原文翻譯:孫懷偉

報送單位:泉州臺商投資區(qū)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

張坂鎮(zhèn)埔塘村孫氏《祖訓》

第381頁

369

張坂鎮(zhèn)后曾村蘇氏家訓

夫人既知譜之當重而識祖宗之源流矣,然立身應世之方,亦當

講習以求無忝厥祖,始得可稱為人。家訓十則言雖俚,茍能身體力

行之,立身應世,庶幾可興無漸,為圣為賢,也不外是道也。翼我

后人蹲起而勉之,祖宗之幸也。

先知孝悌

人之根本首重孝悌,事父母不失奉養(yǎng)之禮,處兄弟不乖有愛之

誼,翁順和睦,家庭之祥瑞也。奉養(yǎng)之道,非必甘旨常供,始稱為孝。

要在順意悅情,散而無失。有食先奉之,有事先稟之,無忤逆,無怨怒,

庶幾近奕。友愛之道,非在酒席之間,安能相窺拎道,相教以往。

母聽婦言而乖兄弟之情,毋爭家業(yè)而傷手足之雅。當相遜讓相親愛也。

次治家嚴正

凡人之治家,教導家人當率以正,忍弱讓人則可,持強狎人則非。

凡子弟有口角之事,而自督責而教以敦厚。婦人有詬誶之事,亦宜

自開導而教以和睦。敬能教以正,率以禮,家未有不振興者。

三持家勤儉

持家之道,勤儉二字最為要重。立身以勤為本,持家以儉為先。

凡家業(yè)之不振,大半出怠惰之不力,困乏之由,亦半出于用度之不節(jié)。

故曰勤則有成,儉則不匱。人皆能以勤以儉,亦何患不能成家乎?

四居鄉(xiāng)和睦

處鄉(xiāng)黨之中,重以和睦,守望相助,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義也。

唆人以爭端,陷人之不義,罪也。毋幸人之實,毋妒人之喜。長老

張坂鎮(zhèn)后曾村蘇氏家訓

第382頁

370

者尊之敬之,孤寡者矜之恤之。義舉公益,當踴躍以贊成。爭訟仇怨,

應竭力而排解。人處于鄉(xiāng),固宜如是也。

五守正不私

人處世間,以和為貴,以信為先。驕傲為人所惡,欺詐為人所賤。

行莫違道,言勿非禮。勿取非義之財,勿行非分之事。親賢而遠惡,

趨義以向善,中道而行,庶可立于世而無尤焉。

六祭祀誠敬

物本乎天而生,人本乎祖而傳,奉祀祖先之禮,不可不慎也。

凡富貴之家,不講求祭祀之禮,雖昌也不遠。祭祀之禮必誠必敬耳。

縱貧富不同,品物不能齊,而蔬食米盛,必豐必潔,無失誠敬之心。

中庸所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斯可矣。

七立心忠恕

人之存心不可不正也,揚人之短,敗人之事,心不正也。損人

利己,欺小凌弱,心亦不正也。是皆去怨以招尤也。欲求遠怨而無尤,

惟以忠恕而行。忠恕者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凡事能

反已而思之,則怨希而心無撼矣。

八處世忍讓

人生于世,能忍氣讓人,是為保身之善策,亦免夫禍端。橫逆

之來,我避之非可恥也,惡語之加,我讓之亦非可恥也。人當希圣

希賢,學顏子之不校,學師德之唾面,茍作事不愧于天,不怍于人,

正道而行,省心無憾,身之榮也。忍氣而讓人,亦何辱焉。

九守成不失

創(chuàng)業(yè)艱難,守成亦不易。人承先世之基業(yè),茍能繩祖武而丕振之,

克家之令子也。茍不能恢先緒守成業(yè)而不失,奕可以無愧。若享先

人之遺,怠于職業(yè),濫于用度,于是墜先世之鴻業(yè),損先人之名聲,

則為忝厥祖矣 ,何得稱為人也。

張坂鎮(zhèn)后曾村蘇氏家訓

第383頁

371

十無忝厥德

夫孔孟之教人千端萬語,不外孝悌仁義,正心修身之事。人茍

孝悌無虧德,身心無愧行,庶不負父母教育之恩,天地覆載之德而

祖宗亦有厚幸焉。

友蘭攥記

【譯文】

大家既然知道族譜的重要,從而知道祖宗的源流,恒立身應此

的方法,也應學習講究,以求無辱設厥祖,才可稱為人。家訓十則,

語句雖不夠文雅。如果能身體力行宅,立身應世,基本可以無慚,

那些圣人賢士,不過也是這樣去做的。希望我宗后人接踵而起共同

勉勵,這是祖宗的幸事。

先知孝悌

人的根本首先應注重孝悌。服侍父母不失奉養(yǎng)的禮貌,兄弟相處

不背離友愛的情誼,和順和睦,是家庭的祥瑞。奉養(yǎng)父母的方法,不

是每餐美味佳肴才有孝,重要在于順從老人的意思使他高興,恭敬而

沒有失禮。有好吃的東西先孝敬他,有事情先稟告他不要忤逆他們,

不能怨怒他們,經常親近他們。友愛的辦法并不在酒食之間,主要應

在學習上互相勉勵,共同培養(yǎng)優(yōu)秀品德。不要偏聽妻言而傷害兄弟的

感情。不要為爭家業(yè)而破壞手足之情。應該互相謙讓,互相親愛。

次治家嚴重

大凡人之治家,教導家人當率以正,忍弱讓人是對的,持強狎

人則仕錯的,凡子弟有口角的事情,應當自己監(jiān)督,而教他數(shù)厚為人。

婦人有詬誶的事情,也應該自己開守,而教以和睦,如果能掙確教育,

率之以禮,家庭沒有不振興的。

三持家勤儉

持家的辦法,勤儉兩字最為重要。立身以勤為本,持家以儉為

張坂鎮(zhèn)后曾村蘇氏家訓

第384頁

372

先。大凡家業(yè)不振的,大半出自于怠慢懶惰,做事不力。困乏的原因,

大半也出自于開支沒有節(jié)制。因此說勤則有成,儉則不匱。人如果

能既勤又儉 ,也就不怕不能成家了。

四居鄉(xiāng)和睦

處在鄉(xiāng)鄰之中,最重要的是和睦相處,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重在義也。挑唆他人引起爭端,陷人不義,是罪過。不要慶幸別人

的災難,不能妒嫉別人的喜事。對長老者應該尊敬他們。對孤寡的

人應同情體恤他們,義舉公益的事情應踴躍贊成。對爭訟仇怨的事

應極力排解。人處于鄉(xiāng)里,的確應該這樣。

五守法不私

人生活在此世間,應以和為貴,以信為先。驕傲被人所厭惡,

欺詐被人看不起。行為不要違背道德、說話不要沒有禮貌。不要取

不義之財,不要做非分之事。親賢而遠惡,趨義而向善,循規(guī)蹈矩,

老實做人,便可安穩(wěn)而無憂也。

六祭祀誠敬

萬物本來由天地自然而生成,人本于祖宗傳衍,奉祀祖先的禮

儀不可不慎也。但凡人家不講究祭祀的禮儀,雖然昌盛也不會長久。

祭祀的禮儀必須誠懇恭敬,縱使貧富不同,供奉的物品不能一樣,

而供品必須豐盛清潔,如《中庸》所說“事死而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這樣就可以了。

七心立忠恕

為人的存心不可不正,揚人之短敗人之事,心不正也。損人利己,

欺小凌弱,心也不正也。都是取怨招憂的行為。要想遠離怨恨而無憂,

只有以忠恕來為人。忠恕的人推己及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強

加給別人。人凡事都能反己而思,將心比心,則被人埋怨的少而心

無遺憾也。

八處世忍讓

人生在世能忍氣讓人,是保護自身最好的策略,也可避免禍端。

橫逆之來我避之,不是可恥,惡語之加我讓之,也不是可恥也。人

張坂鎮(zhèn)后曾村蘇氏家訓

第385頁

373

非圣賢,學子之不校,學師德之。如果做事不愧于天,不怍于人,

正道而行,省心無憾,是本身的光榮,忍氣以讓人,也不是恥辱的事。

九守成不失

創(chuàng)業(yè)艱難,守業(yè)更不容易,繼承先人的基業(yè),假如能繩祖武而丕振

而之,是克振家聲子弟。如果不能發(fā)揚光大固守先輩的恢宏成業(yè),而不

使流失,也可以無憾。如果享先人之產,怠慢于職業(yè),無度揮霍,于是

毀壞先人世的鴻業(yè),損壞先人的名聲,那就是忝厥祖矣,不配稱為人呀。

十無忝厥德

孔孟教人千端萬語,不外孝仁義、正心修身之事。人如果能孝

悌無虧德,身心無漸行,不負父母教育之恩,天地覆載的恩德,對

于祖宗來說,也是厚幸的。

【后曾村蘇氏及修譜者蘇友蘭簡介】

后曾村在泉州臺商區(qū)張坂鎮(zhèn)東北部,系蘇、曾、蔡三姓雜居。全村

1500 多人,蘇姓人家 250 戶,750 人,約占全村人口的 50%。據(jù)該村《蘆

山騎龍?zhí)K氏家譜》和《騎龍二房八世三房分派后曾譜》記載:其一世祖蘇

壽峰明代由南安入惠,(即蘇坑村之雅稱),九世祖蘇勝由舒卿移居后曾村。

至十一世歲進士蘇元音諱入齋,始建祠奉祖先行祭祀。至一九五一年廢,

祠堂之主奉至五世止。

修譜者蘇可生,字友蘭,蘇孫承次子,生于清光緒十年(1884)二月。

童生,業(yè)儒。曾在后曾本村和晉江等地設館授徒。繼十一世蘇元音建宗祠

奉祖先行祭祀之后,他于民國 23 年(1934)編纂《蘆山騎龍?zhí)K氏家譜》成稿,

至民國 29 年修成總譜。并具體制訂《家訓》10 條,以規(guī)范族人道德準則。

資料來源:后曾村《蘆山騎龍?zhí)K氏家譜》,蘇友蘭修,毛筆手抄本。

原文翻譯:孫懷偉

報送單位:泉州臺商投資區(qū)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

張坂鎮(zhèn)后曾村蘇氏家訓

第386頁

374

張坂鎮(zhèn)埔塘村《孫經世師訓》

1. 博覽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譯文】

《中庸》說:“廣博的學習,審慎的詢問,慎重的思考,眀睿

的判斷,堅定的執(zhí)行”,不去做這五個方面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學習。

【說明】

這是孫經世的座右銘和治學格言,也是他的家訓。語出《中庸》,

編入宋朱熹、呂祖謙撰之《近思錄》卷二“為學”第 72 則。原文曰:“博

覽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拔逭邚U其一,非學也?!?/p>

孫經世認為,教育學生,應引導他們博覽群書,增長知識。遇

到疑難問題,應慎重地提出疑問。對于文章的觀點,應深入思考,

進行正確的判斷,并親身實踐。只有從這五個方向去做,才算真正

的學習。

2. 為學先務窮經 ,窮經所以致用,然必自淑其身始,專事帖

括無益也。

【譯文】

學習首先要弄通原著的本源,研究經典著作的目的是為了實際

張坂鎮(zhèn)埔塘村《孫經世師訓》

第387頁

375

應用,但是必須從培養(yǎng)自己善良的品德做起,專事模仿搜求,理論

脫離實際是沒有益處的。

【說明】

孫經世誨人后文藝,先器識,他認為教育學生,要先培養(yǎng)其美好品德

和才能見識,然后教其書本知識。在其言傳身教下,其授業(yè)婿陳金城、門

生陳慶鏞、孫文析和其子孫振聲都成為當時著名的愛國士大夫和卓有建樹

的學問家。

3. 吾人治經,非以矜淹洽,為他日之當治人也。治人不能自治,

徒治經何益?

【譯文】

我們研究學問,不是要以學問淵博自夸,在跟人聯(lián)系中炫耀自

已,而是為日后更好地參與治理社會。要治理社會,首先應管好自己。

不能管好自己,只研究學問有什么益處?

【孫經世事跡簡介】

孫經世(1782-1832 年),清代經學家、文字學家和音韻學家。字濟侯,

號惕齋。惠安埔塘人。幼承家學,熟讀經史,博覽群書,深研經義。他常

言道:吾人治經,非以矜淹洽,為他日之當治之也。治人先自治,不能自治,

徙治經何益眷 ?!質其生平,可謂言行相顧者也。其居父母喪,不飲酒食肉,

不居內者六年。泉俗好斗訟,大姓為甚,孫氏為惠安望族,子姓數(shù)千人聚

居,先生嚴立鄉(xiāng)約,熏德善良,其族遂稱仁里焉。其所著《經傳釋詞續(xù)篇》,

為王引之所稱許。

張坂鎮(zhèn)埔塘村《孫經世師訓》

第388頁

376

他 26 歲為生員。道光十二年(1832)入京應優(yōu)貢試,得第一名。同

年五月二十日,在京病卒,其精通經學,研究訓話學,勤于著述。有《周

易本義發(fā)明》4 卷、《春秋例辯》8 卷、《孝經說》2 卷、《爾雅音疏》6 卷、

《夏小正集說》1 卷、《四書集解》12 卷、《十三經正讀定本》80 卷、《經

傳釋詞附錄》8 卷、《說文會通》16 卷、《釋文辯證》14 卷、《韻學溯源》

4 卷、《惕齋經說》6 卷、《讀經校語》4 卷、《小學輯記》《近思附錄注》

《性理輯義》等。

資料來源:清孫經世《惕齋經說》,陳金城《孫惕齋先生行略》。

原文翻譯:孫懷偉

報送單位:泉州臺商投資區(qū)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

張坂鎮(zhèn)埔塘村《孫經世師訓》

第389頁

377張坂鎮(zhèn)浮山西斗村曾濟平家訓

張坂鎮(zhèn)浮山西斗村曾濟平家訓

以人為善,尊親睦族;寬宏仁慈,濟困扶貧。

【譯文】

為人處世要善良相待,應尊重親友,和睦宗親;寬宏仁慈是為

人本錢,遇危難的人要扶持接濟,以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曾濟平其人及其家訓由來】

曾濟平,惠安縣張坂鄉(xiāng)(今泉州臺商投資區(qū)張坂鎮(zhèn)浮山西斗村)

人,系曾姓的始祖曾子(參)之六十七世孫瀨江(瀨窟)曾氏始祖

曾淮(號思齋之?十?世孫。曾氏族人素以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的祖訓作為為人處世之本。曾濟平秉承先祖遺訓,熱愛桑梓,為人

厚道,持家嚴謹,并教誨子侄應“與人為善,尊親睦族,寬厚仁慈,

濟困扶貧。”他當時家資殷實,每日早晨必登上魁榴崗這一西斗村

最高點,放眼四望,遍視全村房舍,看各家各戶煙囪有否冒煙,如

發(fā)現(xiàn)哪家煙囪沒有冒煙,知已斷炊,便請他們來家,贈以斗米,聊

補無米之炊。

曾濟平因扶貧濟困,行善積德,古人云:“仁者必壽”,因此

享壽八十九歲。而且子孫繁衍,五世同堂,家資昌盛,蜚聲遐邇,

深受社會贊賞,府邑當政者為授“五代同堂”匾額,掛在祖祠,以

第390頁

378

示旗表。后來其族人便以其生前的優(yōu)良家風作為族訓勉勵后昆,并

使之發(fā)揚光大。

張坂鎮(zhèn)浮山西斗村曾濟平家訓

資料來源:泉州臺商投資區(qū)張坂鎮(zhèn)浮山西斗村曾文輝整理手抄本《曾氏家譜》。

原文翻譯:孫懷偉

報送單位:泉州臺商投資區(qū)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

第391頁

379張坂鎮(zhèn)后邊村黃樹垣家訓

張坂鎮(zhèn)后邊村黃樹垣家訓

絳悵宏開四十年,敢云桃李溢門前。

身生朝代經三易,胸乏詩章賦一篇。

老我不才空寄世,望孫力學快加鞭。

攻書煉技能成器,為國爭光耀祖先。

【譯文】

我從事教育事業(yè)四十年,可以不愧地說桃李滿天下。一生經歷

過三個朝代,胸無文采沒有賦給你一首詩章。我已老矣空活在這個

世間。希望孫兒努力學習快馬加鞭。無論讀書或學藝一方面成才,

都能光宗耀祖為國爭光。

【黃樹垣事跡簡介】

黃樹垣原名元壁,號賓齋,別號龜山余叟,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 年)

生于張坂后邊村一書香門第,先年畢業(yè)于泉州開元舊制高級小學。繼而愛

業(yè)于周章甫,進修古典文學。

弱寇之年,他立志獻身教育事業(yè),為社會培育英才,1919 - 1938 年

第392頁

380

先后任教于南安崇仁、澎溪、晉江東壁、雁塔及惠安錦溪、埕邊等地私塾

及小學。1939 - 1942 年任教于群賢小學。1943 - 1947 年任教于山頭小

學。1948 - 1949 年秋任教于錦溪小學。1950 年設館授徒于家。解放初期

僑匯失續(xù),錦溪小學面臨停辦困境,先生不顧年近花甲,不計報酬菲薄,

于 1955 年春毅然任教該校,兼任學??倓眨?1955 年夏告休。

黃樹垣教學嚴謹,一絲不茍。循循善誘,言傳身教。他為人淳正樸實,

鄙薄名利,坦誠謙遜,和藹可親,深得鄉(xiāng)鄰之敬重與愛戴,不愧為德高望

重的老前輩。他精通文史,尤工書法,擅長詩詞及對聯(lián)。曾作詩詞數(shù)萬首,

惜已大部散失。他熱衷公益事業(yè),終其一生不渝。他發(fā)動華僑捐助錦溪小學,

主持福勝寺修建工作,續(xù)修黃氏族譜,為修復后邊黃氏祖祠,美女峰黃忠

封螢和錦田大福勝院等文物古跡作出巨大貢獻。 張坂鎮(zhèn)后邊村黃樹垣家訓

資料來源:黃樹垣《勛孫澄淵一律》;孫懷偉《黃樹垣先生傳略》,載 1990

年 12 月出版之《黃樹垣先生紀念冊》。

原文翻譯:孫懷偉

報送單位:泉州臺商投資區(qū)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

第393頁

381

張坂鎮(zhèn)象塘村紫云學塘黃氏家訓

四葉同根一樣青,莫因微利起紛爭。

相見一回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堂親。

【注釋】

《家訓詩》原注云:“前福族黃瓦金以象塘二世祖一舉公生四子成四

葉,敬錄義山《家訓詩》意與商孫共勉之。福州義山黃氏始祖黃教敦生六男,

后代稱“黃氏六葉”,《家訓詩》曰:“六葉同根一樣青,莫因微利起紛爭。

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兒時為弟兄?!秉S敦之后,子孫益盛,科甲連綿,

出兩位狀元,中進士者不勝枚舉。

【譯文】

四葉同根一樣青翠,不要因些微小利引起紛爭。人生苦短一回

見面一回老,還能有多長的時間可以作為堂親。

【黃瓦金黃瓦土事跡簡介】

《紫云象塘黃氏族譜》系 2000 年由黃瓦土任主編,黃金山,黃瓦金,

黃茂春任副主編。主編黃瓦土,出生于象塘前坂村,惠安一中高中畢業(yè)后,

考入廈門水產學院以品學兼優(yōu),畢業(yè)后分配到福建日報社當編輯、記者 36

張坂鎮(zhèn)象塘村紫云學塘黃氏家訓

第394頁

382

年,至退休。曾獲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授予 30 年以上為新聞工作做出貢獻

的榮譽證書。退休以后,熱心家鄉(xiāng)公益事業(yè),擔任《紫云象學塘黃氏族譜》

主編。

黃瓦金,20 世紀 50 年代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前線,調山東,多次

榮立戰(zhàn)功。轉業(yè)地方后,二三十年在惠安縣重要部門搞機要、檔案工作。

退休后擔任《紫云象塘黃氏族譜》副主編,成為修譜的得力助手,其撰錄

的《家訓詩》成為象塘黃氏家族尊祖敬宗、和睦相處的家訓箴言。

張坂鎮(zhèn)象塘村紫云學塘黃氏家訓

資料來源:《紫云學塘黃氏族譜》,2000 年 3 月,象塘黃氏族譜編輯委員會

鉛印本。

原文翻譯:孫懷偉

報送單位:泉州臺商投資區(qū)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

第395頁

383

張坂鎮(zhèn)塘邊店仔村駱忠信家訓

戒子

1. 眾志成城。

【譯文】眾人意志一致,堅固如長城。

2. 奮進。

【譯文】奮勇前進

懷真園記

明理求真,乃求學上進之本。念毓真勤于學而博識,勉后代涉

于世而求真,是懷真園之謂也。

【譯文】

明白道理,追求真理,這是追求知識努力上進的根本。懷念毓

真固勤奮學習而取得廣博的知識。我勉勵后代以她為榜樣,通過社

張坂鎮(zhèn)塘邊店仔村駱忠信家訓

384

會實踐而追求真知灼見,這就是為什么叫做“懷真園“的原因。

【駱忠信事跡簡介】

駱忠信(1911 - 2001 年),1911 年 2 月誕生于惠安縣(今泉州臺商

區(qū)張坂鎮(zhèn)杏坑店仔村)。1930 年秋考入廈門大學附屬高中,畢業(yè)后即升入

廈門大學部理工學院,化學系畢業(yè),獲理工學士學位,被分配到永安福建

省農技試驗場工作,任技士(即農科技術主任位),開始為實現(xiàn)其“科學

救國”及后來的“教育救國”的理想而奮斗。1940 年回惠安,先后任教僑

光中學和惠安中學。

1943 年秋與孫仲基、駱業(yè)裕等鄉(xiāng)賢創(chuàng)辦復興中學,惜僅辦一年就被并

入惠安中學。1948 年春辭去惠安中學教職,就任惠南中學校務主任,為學

校教育教學工作,以及校名舍建設和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

1982 年退休之后,他先后擔任群力小學董事長,張坂中學名譽校長、董

事長,惠南中學名譽董事長,張坂鎮(zhèn)僑聯(lián)副主席,惠安縣人民代表、縣政協(xié)

委員等多種社會職務。他老當益壯,奉獻余熱,以其在海內外鄉(xiāng)親中的崇高

德望。溝通瀛海,聯(lián)絡“三胞”,多方籌資,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優(yōu)化育

人環(huán)境。長期以來,他還常為鄉(xiāng)親排憂解難,敦睦仁里,竭盡全力,公正無私。

他教子有方,勵其奮進,有所作為。其四子五女皆不負所望,學有所成,各

有建樹,為社會經濟建設和文教衛(wèi)生慈善等公益事業(yè)貢獻良多,捐資逾千萬元。

【典型的家教故事】

為了遵循老人的教誨,駱志鴻、駱志平、駱志堅、駱志遠四昆仲把“奮進”

勒于他們創(chuàng)辦的圣莎拉集團制衣有限公司的大門旁作為廠訓,把“眾志成

城”勒于廠區(qū)的山石上,時時激勵自己:兄弟同心,其力斷金,眾志成功,

奮進不停。

駱忠信先生長孫女駱懷真 1968 年 11 月出生,在張坂中學讀初中時,

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知識廣博,品學兼優(yōu)。學習成績均在年段前三名內。

張坂鎮(zhèn)塘邊店仔村駱忠信家訓

第397頁

385

1983 年秋以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惠南中學高中部,深受家人寵愛,成為

家庭的掌上明珠。

“文化大革命”期間,駱忠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子女多人遭受連累,

無權報考大學。撥亂反正之后,先生認為子女既然無緣大學,就把一家的

希望寄托在懷真身上。不料 1985 年夏,當懷真讀到高二年時,期中考后,

惠南中學組織優(yōu)異學生到廈門新區(qū)參觀時,于 5 月 11 日因車禍不幸去世,

這一晴天霹靂使其一家遭受巨大打擊。駱忠信先生痛定思痛之后,為懷念

孫女,寄托哀思,建園紀念,親命園名,攥寫銘文,勉勵后代學習懷真,

涉于世而求真。 張坂鎮(zhèn)塘邊店仔村駱忠信家訓

資料來源:①圣莎拉大門題勒;②圣莎拉廠區(qū)山石摩崖石刻;③《駱忠信紀

念冊》,國際華文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出版;④懷真園匾額及背后銘文。

原文翻譯:孫懷偉

報送單位:泉州臺商投資區(qū)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

第398頁

386張坂鎮(zhèn)下宮村德潤儒園里家訓

張坂鎮(zhèn)下宮村德潤儒園里家訓

儒門立訓,范例應垂。綱常丕振,造化能為。遵行孝義,謹守宗規(guī)。

栽培給力,自奉庭幃。夫妻摯愛,父母仁慈。兄恭弟敬,家莫分離。

子孫教導,寬嚴咸宜。昭彰德智,繼述書詩。須親直諒,敦誼謙虛。

乃言乃信,不亢不卑。爭訟勿計。忍耐三思,和諧舉止,躁率毋依。

起居珍輟,量入食衣。務從儉約。兼顧收支,限煙少酒,健體神怡。

或榮或恥,辨別明兮。冠婚疾喪,適解幫伊。逢迎左右,童叟無欺。

修身養(yǎng)性,意志篤期。待人處事,知已知彼。襟胸坦蕩,哲理堅持。

文章惠念,識見贏余。尊長同列,端正招隨。論交問道,貴在求師。

精勤創(chuàng)業(yè),以韌而維。溫馨得運,把握公司。前途保重,一路相攜。

心靈蘊美,至上尤躋。綢繆歲月,機遇堯時。煉功雙管,參悟禪機。

傾虔禮佛,樂善好施。平安是福,天必佑之。

【注釋】

《德潤儒園里家訓》主要內涵是:自強尤重,當知求已勝求人,

持家如是,身教毋輕,牢記正人先正已,課子亦然。大德喚真情,

愛心馳正道,家訓體現(xiàn)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思路。成功的教育,需要

關心人的心靈成長。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如何將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

行為規(guī)范和現(xiàn)代社會進行結合。德潤儒園家訓有三個基本點:1、手

持正義,肩挑道義。2、與人為善,與鄰為友。3、學高為師,身正

為范。家規(guī)有三個方面:1、不忘本:養(yǎng)成寬厚濟家與回饋報恩的美

第399頁

387張坂鎮(zhèn)下宮村德潤儒園里家訓

德。2、盡孝道:孝道是持家的基礎,努力登攀。德潤儒園里家訓重

點三字:孝、儉、勤。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共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

要求儒園里的人做到:尊祖敬宗、和親睦族;尊敬老師、向學向上;

良好習慣、勤勞節(jié)儉、懂得持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駱愉事跡簡介】

駱愉,樂儒齋主。泉州臺商區(qū)張坂鎮(zhèn)下宮村人,福建師范大學英語本

科畢業(yè)。人生八字:自信、樂觀、向學、精心。德潤集團董事長、德潤慈

善基金會主席。泉州市離退休工作者協(xié)會副會長。泉州臺商區(qū)離退工作者

協(xié)會會長、臺商區(qū)教育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臺商區(qū)慈善基金會副會長。張

坂中心小學董事長、張坂中學副董事長、張坂僑聯(lián)會副主席。中華詩詞學會、

中國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泉州老園丁詩社名譽社長。著有《儒園吟草》三冊

和《樂儒散文集》。

報送單位:泉州臺商投資區(qū)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

第400頁

388郭義齋垂訓

郭義齋垂訓

祀預日必先沐浴,非沐浴不許與其祀;必潔衣服,不潔衣服無

以昭其敬。

祀預日必先巡掃其墓。

祀之禮必依品級。

祀禁用鼓樂。

祀用素服。

祀刲牲治具必昉教門。

祀用儒家禮兼之。

祀禁用獸畜而無角者。

祀禁用水族而無鱗者。

祀禁用水族而非卵生者。

祀禁用水族介類。

祀禁用豚。

【譯文】

祭祀先人的前一天必須先行沐浴,不沐浴的人不允許他參與祭

祀;必須更換潔凈的衣服,不更換潔凈的衣服就不能顯示他對先人

的尊敬。

祭祀先人的前一天必須先行巡掃先人的墳墓。

祭祀的禮儀必須依照不同的品級進行舉辦。

百萬用戶使用云展網進行書冊翻頁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檔,即可一鍵上傳,自動生成鏈接和二維碼(獨立電子書),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網站!
收藏
轉發(fā)
下載
免費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費制作
x
{{item.desc}}
下載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