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大學書法楷書臨摹教程
王羲之傳世楷書作品,都是后人的摹本和臨本,著名的如《樂毅論》《黃庭經(jīng)》《東方朔畫贊》等。
與鐘繇的小楷《賀克捷表》《宣示表》諸帖相比,王羲之楷書在用筆、結體、意蘊上的技巧與追求已
有明顯的不同。王羲之的楷書簡化了起筆與收筆,橫畫不再夸張,主筆多表現(xiàn)在豎畫上,字形方整,
意態(tài)典雅,結構嚴謹而更注重點畫在筆勢與筆意的內在呼應。王獻之是王羲之的小兒子,聰穎而有膽
識,紹述家法而銳意創(chuàng)新,曾勸父親改革書體。其小楷如《洛神賦》則更加疏簡迅直,點畫起收精神
外露,在楷書發(fā)展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事實上,東晉時期,在“二王”周圍有一個有著共同革新思
想的書家群體,這是王羲之楷書及行草書改革成功的重要基礎。
西晉時期碑禁甚嚴,至東晉禁令逐漸松弛,故后世尚能見到少量刻石。刻于東晉永和四年
(348)的《王興之夫婦墓志》于1965年在南京出土,使人得以一睹彼時的碑刻楷書。東晉大亨四年
(405)的《晉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寶子碑》樸厚奇茂,尤見古拙氣息。由于兩晉刻石甚少,尺牘多用
行草,故楷書之用未顯。至南北朝墓志碑刻風行于世,楷書在實用中迅速普及,各派書家蜂起,形成
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繁榮局面,也使我們今天能夠欣賞到風格各異的南北朝楷書。這比起后來唐代
楷書大都籠罩在歐、虞、褚、顏等幾位大家之下的時代風尚更有著對后世楷書藝術創(chuàng)造的提示和借鑒
意義。故清人康有為以其倡導碑學的立場,極力推崇南北朝楷書,他在《廣藝舟雙楫·十六宗十六》
中說:
古今之中,唯南碑與魏為可宗,可宗為何?曰有十美 :一曰魄力雄強 ;二曰氣象渾穆 ;
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tài)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
九曰結構天成 ;十曰血肉豐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二、南朝楷書
南朝宋、齊、梁、陳因受禁碑余波影響,石刻存世甚少,著名的有劉宋大明二年(458)的《宋
故龍驤將軍護鎮(zhèn)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龍顏碑》,簡古勁險,雄渾威重,尚含隸書意味。劉宋大
明八年(464)的《劉懷民墓志》,稚拙蕭散,收放自如。蕭齊永明五年(487)的《劉岱墓志》莊重
典雅,筆法精致。蕭梁天監(jiān)十三年(514)摩崖刻石《瘞鶴銘》,字勢寬綽,豐力多筋,雄厚峻宕,
質樸自然。蕭梁普通年間(520—527)的《始興忠武王蕭憺碑》,體勢開張,傲岸豐贍。陳光大二年
(568)的《新羅真興大王巡狩管境碑》古茂樸拙,意態(tài)天真。陳太建二年(570)的《衛(wèi)和墓志》淳
厚寬和,古雅沉凝。梁、陳書跡世不多見,楷書尤少,存世碑刻愈顯珍貴。
三、北朝楷書
北朝楷書,競相吐艷,一時蔚為壯觀,或奇古,或峻整,或雄渾,或超逸,或厚重,或典雅,足
以俯仰前代,傲視后來??涤袨樵凇稄V藝舟雙楫·體變第四》中說:“北碑當魏世,隸、楷錯變,無
體不有?!北背瑫呀?jīng)高度成熟,由書家與碑石刻手共同創(chuàng)造的整體時代風格是一種恣肆雄強的陽
剛大氣。其主要代表是北魏時期以河南﹑山東、河北、陜西等地碑刻和西域寫經(jīng)文書墨跡。需要指出
的是,北魏拓跋氏入主中原以后,崇尚儒學、稽古復禮的政治與文化傾向,曾使隸書又滲透在楷書的
發(fā)展過程中,一些楷書又明顯地滲入了隸書筆意,成為一種“復古”取向。同時,北魏刻石中民間書
海上圖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