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1 清乾隆(18世紀)? 瑪爾巴上師唐卡 西藏,棉布礦彩 A THANKA OF MARPA, TIBET, MINERAL PIGMENT ON COTTON Qing Dynasty, Qianlong Period (18th Century) 71.5×55 cm. RMB: 400,000 - 600,000 此幅唐卡畫面表現(xiàn)的是一位上師在閉關(guān)的場景。圖中上師目光柔和,但面 容嚴厲,上身內(nèi)著坎肩,外披袒右肩袈裟,下身著僧裙,下方書寫有藏文 題記。上師左右各繪一弟子,與主尊形成強烈反差的弱小身軀,又凸顯出 主尊形象的高大與偉岸。其身后繪有閉關(guān)的山洞,襯托出畫面的縱深感和 層次感。山洞中閉關(guān)應用之物一應俱全。畫面運用層次分明的膠彩,使寬 闊、和諧的天空產(chǎn)生一種獨特的韻味,這一手法是藏東噶瑪噶止畫派的典 型特征,而在透視上,吸收了中國山水畫的透視方法,移動焦點透視,使 畫面產(chǎn)生立體深遠的全景式場景的視覺感受。整幅唐卡保存完好,維持了 原來的藏式裝裱。 這位上師應當是藏傳佛教噶舉派塔布噶舉支派奠基人瑪爾巴,他原名卻吉 洛追。西藏洛札人。15歲時到牛古垅寺從卓彌·釋迦意希學梵語,后變賣 家產(chǎn),多次赴印度、尼泊爾,從那饒巴、彌勒巴(或譯密則巴)諸師學密 教“喜金剛”法(亦譯“雙喜金剛”法)、“密集”、“大印”等密法和 經(jīng)典。返藏后,在卓窩垅定居,授徒譯經(jīng),兼營農(nóng)、商業(yè)。一生未出家, 有譯師稱號。1077年,米拉日巴從其門下,經(jīng)過6年8個月的觀察,以米拉 日巴“根器”可成就,而向他口傳全部密法。后米拉日巴又傳塔布拉杰。 至塔布拉杰時,形成塔布噶舉支派。噶舉派授徒傳法時,注重師徒口耳相 傳,始自瑪爾巴,以后成為此派之傳統(tǒng)?,敔柊桶从《让芙塘晳T,穿白色 僧裙修法,后來白色僧裙遂成為噶舉派世代相傳的袈裟式樣,故噶舉派俗 稱白教。塔布噶舉支派建立以后,被尊為初祖。 備注:1.北京保利,2014年12月4日,編號6662;? 2.日本關(guān)西藏家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