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化學一本通高分手冊
151 / 346
A.圖中 a 和 b 分別為 T1、T2溫度下 CdS 在水中的溶解度
B.圖中各點對應的 Ksp的關系為:Ksp(m)=Ksp(n)<Ksp(p)<Ksp(q)
C.向 m 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Na2S 固體,溶液組成由 m 沿 mpn 線向 p 方向移動D.溫度降低時,q 點的飽和溶液的組成由 q 沿 qp 線向 p 方向移動
【答案】B
【解析】CdS 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dS(s) Cd
2+
(aq)+S
2-(aq),其溶度積Ksp=c(Cd
2+
)·c(S2-),在飽和溶液中,c(Cd
2+
)= c(S
2-),結合圖象可以看出,圖中 a 和 b 分別表示 T1和 T2溫度下CdS 的溶解度,A正確;CdS 的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度積受溫度影響,m、n 和 p 點均在溫度為 T1條件下所測的對應離子濃度,則其溶度積相同,B 錯誤;m 點達到沉淀溶解平衡,向其中加入硫化鈉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Cd
2+
)減小,c(S2-)增大,溶液組成由 m 沿 mnp 向 p 方向移動,C 正確;從圖象中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離子濃度增大,說明 CdS(s) Cd
2+
(aq)+S
2-(aq)為吸熱反應,則溫度降低時,q 點對應飽和溶液的溶解度下降,溶液中的c(Cd2+)與 c(S
2-)同時減小,會沿 qp 線向 p 點方向移動,D 正確。
【變式探究】(廣東執(zhí)信中學高三模擬)某溫度下兩種難溶性鹽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圖中X2-表示 CO2-
3 、SO2-
4 ,且 MSO4不溶于酸,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MSO4的飽和溶液中 c(M2+
)=1×10-5 mol·L
-1
B.MCO3(s)+SO2-
4 (aq) MSO4(s)+CO2-
3 (aq)的平衡常數(shù) K 為 10
C.用鹽酸和濃碳酸鈉溶液有可能將 MSO4轉(zhuǎn)化為 MCl2
D.向 a 點含 MSO4的分散系中加入 M(NO3)2固體后,體系有可能轉(zhuǎn)化為b 點的分散系【答案】D
【解析】加入的 M(NO3)2溶解后會使溶液中 c(M2+
)增大,盡管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動,但由勒夏特列原理知,重新達到平衡后 c(M2+
)仍是增大的,D 錯誤。
【舉一反三】(重慶巴蜀中學高三質(zhì)檢)室溫下,分別向濃度均為 0.010 mol·L
-1的K2CrO4、NaBr 溶液中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