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88|国产乱妇无码在线观看|国产影院精品在线观看十分钟福利|免费看橹橹网站

元謀縣常見藥用植物圖鑒

發(fā)布時(shí)間:2023-5-05 | 雜志分類:其他
免費(fèi)制作
更多內(nèi)容

元謀縣常見藥用植物圖鑒

·114·  【屬名】牡荊屬 Vitex  【藥材名】黃荊?!  緞e名】黃荊條、黃荊子、布荊、荊條、五指風(fēng)、五指柑?!  旧场可诤0?1200~2500 米的溪邊、山坡、灌木叢中?!  舅幱貌课弧扛⑶o、葉、果實(shí)。  【性味功效】根、莖:苦,微辛,平;清熱止咳,化痰截瘧。葉:苦,涼;化濕截瘧。果實(shí):苦,辛,溫;止咳平喘,理氣止痛?!  局髦巍扛⑶o:用于支氣管炎,瘧疾,肝炎。葉:用于感冒,腸炎,痢疾,瘧疾,泌尿系感染;外用治濕疹,皮炎,腳癬,煎湯外洗。果實(shí):用于咳嗽哮喘,胃痛,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唇形科 Labiatae  【屬名】筋骨草屬 Ajuga  【藥材名】痢止蒿?!  緞e名】白龍須、止痢草、無名草、散瘀草、散血草、止痢蒿、痢止草?!  旧场可诤0?1700~4000 米的開闊的路旁、溪邊等潮濕的草地、矮草叢中,常成片生長(zhǎng)。  【藥用部位】全草或根?!  拘晕豆πА课犊?,辛,性寒。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散瘀止痛,驅(qū)蟲。  【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痢疾,黃疸,熱淋,水腫,乳腺炎,脈管炎,癰瘡癤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蛔蟲病。白毛黃荊 Vitex negundo痢止蒿 ... [收起]
[展開]
元謀縣常見藥用植物圖鑒
粉絲: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內(nèi)容
第151頁

·112·

馬鞭草科 Verbenaceae

  【屬名】大青屬 Clerodendrum

  【藥材名】海州常山。

  【別名】臭梧桐。

  【生境】生于海拔 2400 米以下的

山坡灌叢中。

  【藥用部位】果實(shí)。

  【性味功效】辛,苦,甘,涼。祛

風(fēng)除濕。

  【主治】用于風(fēng)濕痹痛,肢體麻木,

半身不遂。

  【屬名】石梓屬 Gmelina

  【藥材名】小葉石梓。

  【生境】生于海拔 1500~2500 米的

石灰?guī)r灌木林中、干燥的荒坡上。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辛,溫。健胃理氣,

截瘧宣肺。

  【主治】胃脘氣痛,脹飽滿悶,食

欲不振;外用治患瘧疾,消瘦。

海州常山

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小葉石梓 Gmelina delavayana

第152頁

·113·

  【屬名】過江藤屬 Phyla

  【藥材名】過江藤。

  【別名】苦舌草、番梨仔草、蓬萊

草、大二朗箭、水黃芹。

  【生境】常生于海拔 300~2300 米

的山坡、平地、河灘等濕潤之地。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微苦,辛,平。清熱

解毒,散瘀消腫。

  【主治】用于痢疾,急性扁桃體炎,

咳嗽咯血,跌打損傷;外用治癰疽疔毒,

帶狀皰疹,慢性濕疹。

  【屬名】馬鞭草屬 Verbena

  【藥材名】馬鞭草。

  【別名】龍牙草、鳳頸草。

  【生境】常生于路邊、山坡、溪邊、

林旁。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微寒,無毒。

涼血,散瘀,通經(jīng),清熱,解毒,止癢,

驅(qū)蟲,消脹。

  【主治】瘧疾寒熱,大腹不腫,婦

女經(jīng)閉,結(jié)成索子,乳癰,疥瘡,赤白痢。

過江藤 Phyla nodiflora

馬鞭草 Verbena officinalis

第153頁

·114·

  【屬名】牡荊屬 Vitex

  【藥材名】黃荊。

  【別名】黃荊條、黃荊子、布荊、

荊條、五指風(fēng)、五指柑。

  【生境】生于海拔 1200~2500 米的

溪邊、山坡、灌木叢中。

  【藥用部位】根、莖、葉、果實(shí)。

  【性味功效】根、莖:苦,微辛,

平;清熱止咳,化痰截瘧。葉:苦,涼;

化濕截瘧。果實(shí):苦,辛,溫;止咳平喘,

理氣止痛。

  【主治】根、莖:用于支氣管炎,

瘧疾,肝炎。葉:用于感冒,腸炎,痢疾,

瘧疾,泌尿系感染;外用治濕疹,皮炎,

腳癬,煎湯外洗。果實(shí):用于咳嗽哮喘,

胃痛,消化不良,腸炎,痢疾。

唇形科 Labiatae

  【屬名】筋骨草屬 Ajuga

  【藥材名】痢止蒿。

  【別名】白龍須、止痢草、無名草、

散瘀草、散血草、止痢蒿、痢止草。

  【生境】生于海拔 1700~4000 米的

開闊的路旁、溪邊等潮濕的草地、矮草

叢中,常成片生長(zhǎng)。

  【藥用部位】全草或根。

  【性味功效】味苦,辛,性寒。清

熱解毒,利水通淋,散瘀止痛,驅(qū)蟲。

  【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痢

疾,黃疸,熱淋,水腫,乳腺炎,脈管炎,

癰瘡癤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蛔蟲病。

白毛黃荊 Vitex negundo

痢止蒿 Ajuga forrestii

第154頁

·115·

  【屬名】風(fēng)輪菜屬 Clinopodium

  【藥材名】風(fēng)輪菜。

  【別名】落地梅花、九塔草、紅九

塔花、熊膽草、野涼粉草、苦刀草。

  【生境】生于海拔 2400 米以下的

路旁、溝邊、空曠草地、林緣、灌叢中。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辛,苦,涼。疏風(fēng)清

熱,解毒止痢,止血。

  【主治】用于感冒,中暑,痢疾,

肝炎;外用治疔瘡腫毒,皮膚瘙癢,外

傷出血。

  【屬名】風(fēng)輪菜屬 Clinopodium

  【藥材名】寸金草。

  【生境】生于海拔 1300~3200 米的

山坡、草地、路旁、灌叢中及林下。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辛,微苦,性微寒。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主治】牙痛,風(fēng)濕痛,瘡腫,小

和疳積,跌打腫痛。

細(xì)風(fēng)輪菜 Clinopodium gracile

寸金草 Clinopodium megalanthum

第155頁

·116·

  【屬名】火把花屬 Colquhounia

  【藥材名】藤狀火把花。

  【別名】苦梅葉、藤狀炮仗花。

  【生境】生于海拔 240~2700 米的

灌叢中。

  【藥用部位】花。

  【性味功效】祛風(fēng)除濕,活血散瘀,

續(xù)筋接骨。

  【主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跌打損傷,

半身不遂,腰肌勞損;外用治骨折等。

  【屬名】香薷屬 Elsholtzia

  【藥材名】東紫蘇。

  【別名】鳳尾茶、小山茶、云松茶、

牙刷草、野山茶。

  【生境】生于海拔 1200~3000 米的

松林下、山坡草地上。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辛,性平。發(fā)散解

表,清熱利濕,理氣和胃。

  【主治】外感風(fēng)寒,感冒發(fā)熱,頭

痛身痛,咽喉痛,虛火牙痛,消化不良,

腹瀉,目痛,急性結(jié)膜炎,尿閉及肝炎

等癥。嫩尖亦可當(dāng)茶飲用,有清熱解毒

之效。

藤狀火把花 Colquhounia seguinii

東紫蘇 Elsholtzia bodinieri

第156頁

·117·

  【屬名】香薷屬 Elsholtzia

  【藥材名】野草香。

  【別名】野香薷、魚香菜、木姜花、

野薄荷、狗尾草、野香蘇、野蘇麻、滿

山香。

  【生境】生于海拔 400~2900 米的

田邊、路旁、河谷兩岸、林中、林邊草地。

  【藥用部位】莖、葉。

  【性味功效】味辛,性涼。清熱發(fā)

表,解毒截瘧。

  【主治】風(fēng)熱感冒,咽喉腫痛,鼻

淵頭痛,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瀉痢腹痛,瘧疾,

疔瘡腫毒,汗斑,神經(jīng)性皮炎。

  【屬名】香薷屬 Elsholtzia

  【藥材名】野拔子。

  【別名】香蘇草、野蘇、野香蘇、

崩瘡藥、掃把茶、膜悠麻、小蘇蘇棵、

里香薷、狗尾巴香、山香、鬼米香條、

小野菝子、滿山香、小壩子。

  【生境】生于海拔 1300~2800 米的

山坡草地、曠地、路旁、林中、灌叢中。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辛,苦,性涼。解

表退熱,化濕和中。

  【主治】感冒發(fā)熱,頭痛,嘔吐泄

瀉,痢疾,爛瘡,鼻衄咳血,外傷出血。

野草香 Elsholtzia cyprianii

野拔子 Elsholtzia rugulosa

第157頁

·118·

  【屬名】廣防風(fēng)屬 Epimeredi

  【藥材名】廣防風(fēng)。

  【別名】防風(fēng)草、落馬衣、穢草、

抹草、馬衣葉、土藿香、排風(fēng)草、野蘇麻、

豨薟草(福建)、假豨薟草(廣西)。

  【生境】生于海拔 40~2400 米的熱

帶及南亞熱帶地區(qū)的林緣、路旁等荒地

上。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辛,苦,微溫。祛風(fēng)

解表,理氣止痛。

  【主治】用于感冒發(fā)熱,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

痛,胃痛,胃腸炎;外用治皮膚濕疹,

神經(jīng)性皮炎,蟲蛇咬傷,癰瘡腫毒。

  【屬名】野芝麻屬 Lamium

  【藥材名】寶蓋草。

  【別名】接骨草(昆明)、蠟燭扦

草、蓮臺(tái)夏枯草、佛座草、燈籠草。

  【生境】生于海拔 4000 米以下的

路旁、林緣、沼澤草地及宅旁等地,或

為田間雜草。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辛,苦,平。清熱利

濕,活血祛風(fēng),消腫解毒。

  【主治】用于黃疸型肝炎,淋巴結(jié)

結(jié)核,高血壓,面神經(jīng)麻痹,半身不遂;

外用治跌打傷痛,骨折,黃水瘡。

廣防風(fēng) Epimeredi indicus

寶蓋草 Lamium amplexicaule

第158頁

·119·

  【屬名】繡球防風(fēng)屬 Leucas

  【藥材名】白絨草。

  【別名】白花茶匙紅、白花塔仔草、

老虎花、毛繡球防風(fēng)、白風(fēng)輪菜、銀針七、

北風(fēng)草、燈籠花。

  【生境】生于海拔 750~2000 米的

陽性灌叢、路旁、草地及蔭蔽和溪邊的

潤濕地上。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甘,微辛,平。清肺

止咳。

  【主治】咯血,胸痛;外用治癤腫,

乳腺炎。

  【屬名】羅勒屬 Ocimum

  【藥材名】羅勒。

  【別名】九層塔、金不換、圣約瑟

夫草、甜羅勒、蘭香。

  【生境】非洲、亞洲溫暖地帶。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疏風(fēng)行氣,化濕消食,

活血,解毒。

  【主治】胃痛,胃痙攣,胃腸脹氣,

消化不良,腸炎腹瀉,外感風(fēng)寒,頭痛,

胸痛,跌打損傷,瘀腫,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小兒發(fā)熱,腎臟炎,蛇咬傷,濕疹,

皮炎。

白絨草 Leucas mollissima

羅 勒 Ocimum basilicum

第159頁

·120·

  【屬名】牛至屬 Origanum

  【藥材名】牛至。

  【別名】土香薷(貴州)、白花

茵陳(江西、云南)、五香草、暑草、

琦香、滿坡香、滿山香(云南)、小甜草。

  【生境】生于海拔 500~3600 米的

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辛,溫。發(fā)汗解表,

消暑化濕。

  【主治】用于中暑,感冒,急性胃

腸炎,腹痛。

  【屬名】雞腳參屬 Orthosiphon

  【藥材名】雞腳參。

  【別名】化積藥、山蘿卜、地葫蘆、

直管花。

  【生境】生于海拔 1200~2900 米的

松林下、草坡上。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辛,甘,平。祛風(fēng)利

尿,鎮(zhèn)痛化積,接骨生肌。

  【主治】用于食積,脈管炎,腎炎,

膀胱炎,尿路結(jié)石,風(fēng)濕痛;外用治跌

打損傷,骨折。

?!≈痢riganum vulgare

雞腳參 Orthosiphon wulfenioides

第160頁

·121·

  【屬名】夏枯草屬 Prunella

  【藥材名】夏枯草。

  【別名】麥穗夏枯草、鐵線夏枯草、

麥夏枯、鐵線夏枯、夕句、乃東、燕面、

鐵色草、滁州夏枯草、牯牛嶺、絲線吊

銅鐘、毛蟲藥、小本蛇藥草、土枇杷、

金瘡小草、羊蹄尖、古牛草、燈籠草、

牛低頭。

  【生境】生于海拔 3000 米以下的

荒坡、草地、溪邊及路旁等濕潤地上。

  【藥用部位】全株。

  【性味功效】味苦,微辛,性微溫。

祛肝風(fēng),行經(jīng)絡(luò)。

  【主治】口眼歪斜,筋骨疼,肝氣

郁結(jié),目珠夜(脹)痛,瘰疬(周身

結(jié)核),手足周身節(jié)骨酸疼。

  【屬名】香茶菜屬 Rabdosia

  【藥材名】腺花香茶菜。

  【別名】食疙瘩、鐵石元、路邊金、

水龍膽草、大鈕子七(云南麗江)。

  【生境】生于海拔 1150~3400 米的

松林、松櫟林、竹林下,或林緣草地上。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辛,澀。健脾利濕,

鎮(zhèn)吐理氣。

  【主治】上吐下瀉,食欲飽脹,

痢疾。

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腺花香茶菜 Rabdosia adenantha

第161頁

·122·

  【屬名】香茶菜屬 Rabdosia

  【藥材名】溪黃草。

  【別名】熊膽草、山熊膽、風(fēng)血草、

黃汁草。

  【生境】生于海拔 500~2700 米的

沼澤地上、林下潮濕處。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寒。清熱利濕,

涼血散瘀。

  【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

囊炎,咽喉炎,婦科病,瘤型麻風(fēng),草

烏中毒,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

腸炎,痢疾,跌打腫痛。

  【屬名】香茶菜屬 Rabdosia

  【藥材名】黃花香茶菜。

  【別名】白沙蟲藥、痢藥、爛腳草、

臭蒿子、雞蘇。

  【生境】生于海拔 500~2800 米的

空曠草地上、灌叢中。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辛,溫。利濕,解毒。

  【主治】痢疾;外用治爛腳丫。

線紋香茶菜

Rabdosia lophanthoides

黃花香茶菜 Rabdosia sculponeata

第162頁

·123·

  【屬名】香茶菜屬 Rabdosia

  【藥材名】不育紅。

  【別名】九頭獅子草、小鐵牛、疙

瘩草、四棱草、小疙瘩、滇香菜菜。

  【生境】生于海拔 1800~3000 米的

松林下、草叢中。

  【藥用部位】根莖。

  【性味功效】味辛,苦,性微溫。

祛風(fēng)利濕,活血通經(jīng),解毒消腫。

  【主治】感冒,風(fēng)濕骨痛,偏癱,

食積,脘痛,痢疾,黃疸,痛經(jīng),經(jīng)閉,

崩漏,瘰疬,梅毒,瘡瘍,單板機(jī)疹,

風(fēng)疹,疥癩,跌打損傷,狂犬,毒蛇咬傷。

  【屬名】鼠尾草屬 Salvia

  【藥材名】栗色鼠尾草。

  【別名】栗毛鼠尾草、栗色鼠尾、

西色克。

  【生境】生于海拔 2500~2800 米的

疏林、林緣、林緣草地。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辛,溫?;钛铕?,

活血調(diào)經(jīng),養(yǎng)心除煩

  【主治】用于瘀血證,月經(jīng)不調(diào),

痛經(jīng),心煩失眠,心悸。

不育紅 Rabdosia yuennanensis

栗色鼠尾草 Salvia castanea

第163頁

·124·

  【屬名】鼠尾草屬 Salvia

  【藥材名】丹參。

  【別名】赤參、山參、郗蟬草、木

羊乳、逐馬、奔馬草。

  【生境】生于海拔 120~1300 米的

山坡、林下草叢、溪谷旁。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苦,微寒,無毒。祛

瘀,生新,活血,調(diào)經(jīng)。

  【主治】子宮出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

瘀,腹痛,經(jīng)痛,經(jīng)閉,癰痛。亦治神

經(jīng)性衰弱失眠,關(guān)節(jié)痛,貧血,乳腺炎,

淋巴腺炎,關(guān)節(jié)炎,瘡癤痛腫,丹毒,

急慢性肝炎,腎盂腎炎,跌打損傷,晚

期血吸蟲病肝脾腫大,癲癇。

  【屬名】鼠尾草屬 Salvia

  【藥材名】紅骨參。

  【別名】長(zhǎng)冠鼠尾、紫參、毛丹參。

  【生境】生于海拔 800~2500 米的

山坡、山谷、疏林下、溪邊。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淡,溫?;钛{(diào)經(jīng)。

  【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

丹 參 Salvia miltiorrhiza

長(zhǎng)冠鼠尾草紫參

Salvia plectranthoides

第164頁

·125·

  【屬名】鼠尾草屬 Salvia

  【藥材名】荔枝草。

  【別名】薺寧、雪見草、雪里青、

癩子草、癩團(tuán)草、癩疙寶草、蛤蟆草、

豬婆草。

  【生境】生于河邊荒地、路邊。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辛,涼。清熱解

毒,利尿消腫,涼血止血。

  【主治】用于扁桃體炎,肺結(jié)核

咯血,支氣管炎,腹水腫脹,腎炎水腫,

崩漏,便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外用

治癰腫,痔瘡腫痛,乳腺炎,陰道炎。

  【屬名】黃芩屬 Scutellaria

  【藥材名】黃芩。

  【別名】西南黃芩、小黃芩、條芩、

子芩、枯芩。

  【生境】生于海拔 1300~3000 米的

云南松林下的草地中。

  【藥用部位】根莖。

  【性味功效】苦,平,無毒。清熱

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溫?zé)岵?,上呼吸道感染?/p>

肺熱咳嗽,濕熱黃疸,肺炎,痢疾,

咳血,目赤,胎動(dòng)不安,高血壓,癰腫

癤瘡等。

荔枝草 Salvia plebeia

滇黃芩 Scutellaria amoena

第165頁

·126·

  【屬名】黃芩屬 Scutellaria

  【藥材名】直萼黃芩。

  【別名】半枝蓮、滇紫花地丁、屏

風(fēng)草、小黃芩、藍(lán)花地丁。

  【生境】生于海拔 1200~3300 米的草

坡、松林中。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苦,微辛,性寒。

瀉火平喘,解毒消腫。

  【主治】肺熱咳喘,熱毒瀉痢,肝

炎,腸癰,癰疽腫毒,咽喉腫痛,走馬

牙疳,痔瘡,疥癬,毒蛇咬傷。

  【屬名】水蘇屬 Stachys

  【藥材名】破布草。

  【別名】麻布草、野甘露、鐵騾子、

白根藥(云南)、貓貓菜(四川敘永)、

山菠蘿子(四川雷波)。

  【生境】生于海拔 900~2800 米的

山坡草地、曠地及潮濕溝邊。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微苦,咸,寒。消炎

解毒,排膿。

  【主治】瘡癤,骨髓炎。

直萼黃芩 Scutellaria orthocalyx

西南水蘇 Stachys kouyangensis

第166頁

·127·

茄 科 Solanaceae

  【屬名】曼陀羅屬 Datura

  【藥材名】洋金花。

  【別名】曼羅花、蔓陀羅花、千葉

蔓陀羅花、層臺(tái)蔓陀羅花、山茄花、押不蘆、

胡茄花、大鬧楊花、馬蘭花、風(fēng)茄花、佛花、

天茄彌陀花、洋大麻子花、關(guān)東大麻子花、

虎茄花、風(fēng)麻花、酒醉花、羊驚花、楓茄花、

廣東鬧羊花、大嗽叭花。

  【生境】常生于向陽的山坡草地、

住宅旁。

  【藥用部位】花。

  【性味功效】味辛,性溫,有毒。

平順止咳,麻醉止痛,解痙止搐。

  【主治】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風(fēng)

濕痹痛,癲癇,驚風(fēng)。亦用于外科麻醉。

  【屬名】假酸漿屬 Nicandra

  【藥材名】假酸漿。

  【別名】水晶涼粉(《貴州草藥》)、

藍(lán)花天仙子、大千生(《云南中草藥》)、

冰粉(《云南中草藥選》)、鞭打繡球、

草本酸木瓜(《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苦莪(《廣西藥植名錄》)。

  【生境】生于田邊、荒地、住宅區(qū)。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甘,微苦,性平,

小毒。清熱解毒,利尿鎮(zhèn)靜。

  【主治】感冒發(fā)熱,鼻淵,熱淋,

癰腫瘡癤,癲癇,狂犬病。

洋金花 Datura metel

假酸漿 Nicandra physalodes

第167頁

·128·

  【屬名】酸漿屬 Physalis

  【藥材名】小酸漿。

  【別名】天泡子、掛金燈、燈籠果、

打額泡、天泡草。

  【生境】生于海拔 1000~1300 米的

山坡。

  【藥用部位】全株。

  【性味功效】清熱,化痰,消炎,

解毒。利尿止血,消腫散結(jié)。

  【主治】可治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

小兒天皰瘡,濕熱瘡。

  【屬名】酸漿屬 Physalis

  【藥材名】燈籠果。

  【別名】狗葡萄、醋栗、山麻子、

東北茶藨、山櫻桃。

  【生境】生于海拔 1200~2100 米的

路旁、河谷。

  【藥用部位】果實(shí)。

  【性味功效】味辛,性溫。疏風(fēng)

解表。

  【主治】感冒。

小酸漿 Physalis minima

燈籠果 Physalis peruviana

第168頁

·129·

  【屬名】茄屬 Solanum

  【藥材名】假煙葉樹。

  【別名】野煙葉、茄樹、土煙葉。

  【生境】常見于海拔 300~2100 米

的荒山、荒地灌叢中。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苦,溫,有毒。消炎

解毒,止痛,祛風(fēng)解表。

  【主治】用于胃痛,腹痛,骨折,

跌打損傷,慢性粒細(xì)胞性白血??;外用

于瘡毒,癬疥。

  【屬名】茄屬 Solanum

  【藥材名】刺天茄。

  【別名】苦顛茄、苦天茄(《云南

中草藥》)。

  【生境】生于海拔 180~1700 米的

林下、路邊、荒地,在干燥灌叢中有

時(shí)成片生長(zhǎng)。

  【藥用部位】果實(shí)。

  【性味功效】微苦,寒,有小毒。

消炎解毒,鎮(zhèn)靜止痛。

  【主治】風(fēng)濕跌打疼痛,神經(jīng)性頭

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

假煙葉樹 Solanum erianthum

刺天茄 Solanum indicum

第169頁

·130·

  【屬名】茄屬 Solanum

  【藥材名】龍葵。

  【別名】苦葵、苦菜、天茄子、水

茄、天泡草、老鴉酸漿草、老鴉眼睛草。

  【生境】喜生于田邊、荒地及村莊

附近。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微甘,滑,寒,

無毒。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主治】用于疔瘡,癰腫,丹毒,

跌打扭傷,慢性咳嗽痰喘,水腫,癌腫。

  【屬名】茄屬 Solanum

  【藥材名】黃果茄。

  【別名】黃水茄、黃打破碗、刺茄

(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cè)》)、野茄果、

大苦果(《云南經(jīng)濟(jì)植物》)。

  【生境】喜生于海拔 125~1100 米

的干旱河谷沙灘上。

  【藥用部位】根、果實(shí)及種子。

  【性味功效】苦辛,溫。清熱利濕,

消瘀止痛。

  【主治】風(fēng)濕痹痛,牙痛,睪丸腫

痛,癰癤。

龍 葵 Solanum nigrum

黃果茄 Solanum xanthocarpum

第170頁

·131·

玄參科 Scrophulariaceae

  【屬名】假馬齒莧屬 Bacopa

  【藥材名】白花豬母菜。

  【別名】過長(zhǎng)沙、瓜子草。

  【生境】生于水邊、濕地及沙灘。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淡,微甘,性寒。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

  【主治】痢疾,目赤腫痛,丹毒,

痔瘡腫痛;外用治象皮腫。

  【藥材名】鞭打繡球。

  【別名】地草果、紅頂珠、頂珠草、

底線果、地紅參、地紅豆、地胡椒、月

月?lián)Q葉、連線草(云南)。

  【生境】生于海拔 3000~4000 米的

高山草地、石縫中。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淡,平。活血調(diào)經(jīng),

舒筋活絡(luò),祛風(fēng)除濕。

  【主治】用于經(jīng)閉,月經(jīng)不調(diào),肺

結(jié)核,扁桃體炎,跌打損傷,風(fēng)濕腰痛;

外用治濕疹,瘡瘍,口腔炎。

假馬齒莧 Bacopa monnieri

鞭打繡球

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

  【屬名】鞭打繡球?qū)?Hemiphragma

第171頁

·132·

  【屬名】鐘萼草屬 Lindenbergia

  【藥材名】茸草。

  【別名】菱登草。

  【生境】生于海拔 1200~2600 米的

干山坡、巖縫及墻縫中。

  【藥用部位】葉。

  【性味功效】味苦,性平。祛風(fēng)除

濕,解毒斂瘡。

  【主治】風(fēng)濕痹痛,咽喉腫痛,骨

髓炎,皮膚濕瘡,疔瘡腫毒,頑癬。

  【屬名】通泉草屬 Mazus

  【藥材名】通泉草。

  【別名】膿泡藥、湯濕草、豬胡椒、

野田菜、鵝腸草、綠藍(lán)花、五瓣梅、貓

腳跡、尖板貓兒草。

  【生境】生于海拔 2500 米以下的

濕潤的草坡、溝邊、路旁及林緣。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平。止痛,健胃,

解毒。

  【主治】用于偏頭痛,消化不良;

外用治疔瘡,膿皰瘡,燙傷。

鐘萼草 Lindenbergia philippensis

通泉草 Mazus pumilus

第172頁

·133·

  【屬名】山羅花屬 Melampyrum

  【藥材名】山蘿花。

  【別名】球銹草。

  【生境】生于海拔 1200~3400 米的

山坡草地及林中。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苦,性涼。清熱

解毒。

  【主治】癰瘡腫毒,肺癰,腸癰。

  【屬名】馬先蒿屬 Pedicularis

  【藥材名】馬先蒿。

  【別名】廣布馬先蒿。

  【生境】生于海拔 2500~4300 米的

空曠山坡草地與稀疏針葉林中,有時(shí)也

見于山谷中。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苦,平。祛風(fēng)利濕,

殺蟲。

  【主治】用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尿路

結(jié)石,小便不利;外用治疥瘡。

滇川山羅花

Melampyrum klebelsbergianum

大王馬先蒿 Pedicularis rex

第173頁

·134·

  【藥材名】松蒿。

  【別名】小鹽灶菜。

  【生境】生于海拔 150~1900 米的

山坡灌叢陰處。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微辛,平。清熱,利濕。

  【主治】用于濕熱黃疸,水腫。

  【屬名】獨(dú)腳金屬 Striga

  【藥材名】大獨(dú)腳金。

  【別名】小白花蘇、干草。

  【生境】生于山坡草地及雜木林內(nèi)。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甘,淡,平。健脾消

食,清熱利濕。

  【主治】用于小兒疳積,食欲不振,

泌尿道感染,黃疸型肝炎。

松 蒿

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

  【屬名】松蒿屬 Phtheirospermum

大獨(dú)腳金 Striga masuria

第174頁

·135·

  【屬名】婆婆納屬 Veronica

  【藥材名】勒馬回。

  【別名】斬龍劍、蜈蚣草、追風(fēng)草、

一支香。

  【生境】生于海拔 2400~3200 米的

山地。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寒。清肺,化痰,

止咳,解毒。

  【主治】用于慢性氣管炎,肺化膿

癥,咳吐膿血;外用治痔瘡,皮膚濕疹,

風(fēng)疹瘙癢,癤癰瘡瘍。

  【屬名】腹水草屬 Veronicastrum

  【藥材名】腹水草。

  【別名】疔瘡草、仙橋草、翠梅草、

毛葉仙橋、霜里紅、兩頭根、釣魚竿、

吊線風(fēng)、梅葉伸筋、金雞尾、倒地龍、

吊桿風(fēng)、葉下紅、雙頭粘。

  【生境】生于海拔 700~1100 米的

山坡、路旁、疏林下陰處,也可生于干

燥草坡、巖石中。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微寒。行水,消

腫,散瘀,解毒。

  【主治】用于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

跌打損傷,瘡腫疔毒,燙傷,毒蛇咬傷。

水蔓菁 Veronica linariifolia

腹水草

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

第175頁

·136·

  【屬名】婆婆納屬 Veronica

  【藥材名】水苦荬。

  【別名】水仙桃草、仙桃草(云南、

四川)、水接骨丹、接骨仙桃草、蟲蟲草、

水萵苣、水對(duì)葉蓮。

  【生境】生于水邊及沼地。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平?;钛寡?/p>

解毒消腫。

  【主治】用于咽喉腫痛,肺結(jié)核

咯血,風(fēng)濕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小板減

少性紫癜,跌打損傷;外用治骨折,癰

癤腫毒。

紫葳科 Bignoniaceae

  【屬名】角蒿屬 Incarvillea

  【藥材名】?jī)深^毛。

  【別名】嗩吶花。

  【生境】生于海拔 1400~3400 米的

干熱河谷、山坡灌叢中。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苦,性涼。祛風(fēng)除

濕,解毒止痛,活血散瘀,止血,止痢,

消食健胃。

  【主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骨痛,月

經(jīng)不調(diào),癰腫,胸肋疼痛。

水苦荬 Veronica undulata

兩頭毛 Incarvillea arguta

第176頁

·137·

爵床科 Acanthaceae

  【屬名】假杜鵑屬 Barleria

  【藥材名】紫靛。

  【別名】藍(lán)花草、吐紅草、地狗膽、

青藤、刺牛膝、白牛膝、假紅藍(lán)、洋

杜鵑。

  【生境】生于海拔 700~1100 米的

山坡、路旁、疏林下陰處,也可生于干

燥草坡、巖石中。

  【藥用部位】全株。

  【性味功效】味辛,苦,性涼。清

肺化痰,祛風(fēng)利濕,解毒消腫。

  【主治】肺熱咳嗽,百日咳,風(fēng)濕

疼痛,風(fēng)疹身癢,黃水瘡,小便淋痛,

跌打瘀腫,癰腫瘡癤。

  【屬名】地皮消屬 Pararuellia

  【藥材名】地皮消。

  【別名】地皮膠、刀口藥、蛆藥、

一掃光、紅頭翁、巖威靈仙。

  【生境】生于山坡、草叢地邊、灌

木叢中。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微苦,辛,性涼。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

痄腮,瘰疬,癰腫瘡毒,跌打骨折,外

傷感染。

假杜鵑 Barleria cristata

地皮消 Pararuellia delavayana

第177頁

·138·

  【屬名】爵床屬 Rostellularia

  【藥材名】爵床。

  【別名】小青草、六角英、赤眼老

母草、麥穗癀、鼠尾癀、孩兒草、野萬

年青、節(jié)節(jié)寒、大鴨草、毛澤蘭(四川)。

  【生境】生于山坡林間草叢中,為

常見野草。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微苦,寒。清熱解毒,

利尿消腫,截瘧。

  【主治】用于感冒發(fā)熱,瘧疾,咽

喉腫痛,小兒疳積,痢疾,腸炎,腎炎

水腫,泌尿系感染,乳糜尿;外用治癰

瘡癤腫,跌打損傷。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屬名】珊瑚苣苔屬 Corallodiscus

  【藥材名】石膽草。

  【別名】石花、石蓮花、石荷葉、

虎耳還魂草、石蝴蝶、巖指甲、鎮(zhèn)心草、

鈕子藥、地蒲團(tuán)。

  【生境】生于海拔 1400~3600 米的

山坡林緣巖石上及石縫中。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辛,寒。有小毒。

活血,祛濕,止血生肌,止痛。

  【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過多,心

悸,心口痛,濕熱痹癥。

爵 床 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石 花 Corallodiscus flabellatus

第178頁

·139·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屬名】糯米條屬 Abelia

  【藥材名】短枝六道木。

  【別名】紫荊丫。

  【生境】生于海拔 520~1640 米的

溝邊、灌叢、山坡林下或林緣。

  【藥用部位】果實(shí)。

  【性味功效】苦,澀,平。祛風(fēng)濕,

解熱毒。

  【主治】風(fēng)濕筋骨疼痛;外用治癰

瘡紅腫。

  【屬名】鬼吹簫屬 Leycesteria

  【藥材名】空心木。

  【別名】鬼吹哨、來色木、吹鼓清、

泡掌筒、炮竹筒、鬼竹子、大筆桿草、

空心草、猴桔子、梅竹葉、金雞一把鎖、

大追風(fēng)、野蘆柴。

  【生境】生于海拔 1100~3300 米的

山坡,山谷,溪溝邊或河邊的林下、林

緣或灌叢中。

  【藥用部位】莖葉或根。

  【性味功效】味苦,性涼。利濕清

熱,活血止血。

  【主治】濕熱黃疸,風(fēng)濕痹痛,

哮喘,月經(jīng)不調(diào),外傷出血,膀胱炎,

骨折損傷。

蓪?;ābelia uniflora

鬼吹簫 Leycesteria formosa

第179頁

·140·

  【屬名】忍冬屬 Lonicera

  【藥材名】金銀花。

  【別名】金銀藤、銀藤、二色花藤、

二寶藤、右轉(zhuǎn)藤。

  【生境】生于海拔 550~1600 米

( 川、 滇最高海拔可達(dá) 2200 米)的山

谷溪旁、向陽山坡灌叢、林中。

  【藥用部位】花蕾或初開的花。

  【性味功效】性寒,味甘。清熱解

毒、抗炎、補(bǔ)虛療風(fēng)。

  【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fā)熱,熱

毒癰瘍,腫瘤,頭昏頭暈,口干作渴,

多汗煩悶,腸炎,菌痢,麻疹,肺炎,

乙腦,流腦,急性乳腺炎,敗血癥,闌

尾炎,皮膚感染,癰疽疔瘡,丹毒,腮

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

  【屬名】接骨木屬 Sambucus

  【藥材名】陸英。

  【別名】蒴藋、走馬前、走馬風(fēng)、

八棱麻、八里麻、臭草、苛草、七葉金。

  【生境】生于海拔 300~2600 米的

山坡、林下、溝邊和草叢中。

  【藥用部位】根、莖、葉。

  【性味功效】甘淡,微苦,平。根:

散瘀消腫,祛風(fēng)活絡(luò)。莖、葉:利尿消腫,

活血止痛。

  【主治】用于跌打損傷,扭傷腫痛,

骨折疼痛,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腎炎水腫,腰

膝酸痛;外用治跌打腫痛。

細(xì)氈毛忍冬 Lonicera similis

接骨草 Sambucus chinensis

第180頁

·141·

敗醬科 Valerianaceae

  【屬名】纈草屬 Valeriana

  【藥材名】纈草。

  【別名】拔地麻、小救駕(陜西)、

鹿子草、臭草。

  【生境】生于海拔 1000~3500 米的

草坡、林緣、林下、溪邊。

  【藥用部位】根、莖。

  【性味功效】辛,甘,溫。安神,

理氣,止痛。

  【主治】用于神經(jīng)衰弱,失眠,癔

癥,癲癇,胃腹脹痛,腰腿痛,跌打損傷。

  【屬名】纈草屬 Valeriana

  【藥材名】蜘蛛香。

  【別名】馬蹄香、土細(xì)辛、心葉

纈草、養(yǎng)心蓮、養(yǎng)血蓮、臭藥、烏參、

貓兒屎、老虎七、香草。

  【生境】生于海拔 520~1640 米的

溝邊、灌叢、山坡林下和林緣。

  【藥用部位】根、莖。

  【性味功效】辛,微苦,溫。消食

健胃,理氣止痛,祛風(fēng)解毒。

  【主治】胃痛腹脹,消化不良,小

兒疳積,胃腸炎,痢疾,風(fēng)濕疼痛,腰

膝酸軟。

長(zhǎng)序纈草 Valeriana hardwickii

蜘蛛香 Valeriana jatamansi

第181頁

·142·

川斷續(xù)科 Dipsacaceae

  【屬名】雙參屬 Triplostegia

  【藥材名】雙參。

  【別名】對(duì)對(duì)參、肚拉、白都拉、

蘿卜都拉、西南囊苞花、一支蒿(四川

西昌)、土洋參(四川木里)。

  【生境】生于海拔 2000~3000 米的

山谷林下、林緣、草坡等處。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甘,微苦,平。健脾

益腎,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崩漏,解毒。

  【主治】用于腎虛腰痛,貧血,咳

嗽,遺精,陽痿,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

倒經(jīng),崩漏,帶下,不孕癥;外用止血。

桔???Campanulaceae

  【屬名】牧根草屬 Asyneuma

  【藥材名】土沙參。

  【別名】止咳草、咳嗽草、泡參、

土洋參、雞肉參、喉節(jié)草。

  【生境】生于海拔 3000 米以下的

山坡草地、林緣、林中。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味甘,性平。健脾益

氣,潤肺止咳。

  【主治】體虛自汗,乳汁不足,飲

食少進(jìn),咳嗽,咯血。

大花雙參 Triplostegia grandiflora

球果牧根草 Asyneuma chinense

第182頁

·143·

  【屬名】風(fēng)鈴草屬 Campanula

  【藥材名】蘭花石參。

  【別名】巖蘭花、雞肉參、土沙參、

紫花參、小石參、土桔梗、山鵝兒腸、

土人參。

  【生境】生于海拔 3000 米以下的

草地及松林下。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味甘,性溫。祛風(fēng)除

濕,補(bǔ)虛止血。

  【主治】風(fēng)濕痹痛,癱瘓,破傷風(fēng),

虛癆咳血,病后體虛。

  【屬名】黨參屬 Codonopsis

  【藥材名】雞蛋參。

  【別名】山雞蛋、金線吊葫蘆、牛

尾參、補(bǔ)血草。

  【生境】生于海拔 3000 米以下的

草地及松林下。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甘,微苦,微溫。補(bǔ)

養(yǎng)氣血,潤肺生津。

  【主治】用于貧血,自汗,肺陰虛

咳嗽,神經(jīng)衰弱。

西南風(fēng)鈴草 Campanula pallida

松葉雞蛋參

Codonopsis convolvulacea

第183頁

·144·

  【屬名】黨參屬 Codonopsis

  【藥材名】雞蛋參。

  【別名】山雞蛋、金線吊葫蘆、牛

尾參、補(bǔ)血草。

  【生境】生于金沙江的干旱河谷。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甘,微苦,微溫。補(bǔ)

養(yǎng)氣血,潤肺生津。

  【主治】用于貧血,自汗,肺陰虛

咳嗽,神經(jīng)衰弱。

  【屬名】半邊蓮屬 Lobelia

  【藥材名】山梗菜。

  【生境】生于海拔 2300 米以下的

山地林邊、溝邊較陰濕處。

  【藥用部位】根、全草。

  【主治】根主治癰腫瘡毒、胃寒痛;

全草治毒蛇咬傷。

雞蛋參 Codonopsis convolvulacea

江南山梗菜 Lobelia davidii

第184頁

·145·

  【屬名】銅錘玉帶屬 Pratia

  【藥材名】銅錘玉帶草。

  【別名】地鈕子、地茄子、地浮萍。

  【生境】生于田邊、路旁、丘陵、

低山草坡、疏林中的潮濕地。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辛,苦,平。祛風(fēng)利

濕,活血散瘀。

 【主治】用于風(fēng)濕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

白帶,遺精;外用治跌打損傷,創(chuàng)傷出血。

  【屬名】藍(lán)花參屬 Wahlenbergia

  【藥材名】藍(lán)花參。

  【別名】細(xì)葉沙參、金線吊葫蘆、

毛雞腳、拐棍參、寒草、一窩雞、娃兒草、

雀舌草、罐罐草。

  【生境】生于低海拔的田邊、路邊

和荒地中,有時(shí)生于山坡或溝邊,在云

南可生于海拔 2800 米的地方。

  【藥用部位】根、全草。

  【性味功效】甘,平。益氣補(bǔ)虛,

祛痰,截瘧。

  【主治】用于病后體虛,小兒疳積,

支氣管炎,肺虛咳嗽,瘧疾,高血壓病,

白帶。

銅錘玉帶草 Pratia nummularia

藍(lán)花參 Wahlenbergia marginata

第185頁

·146·

菊 科 Compositae

  【屬名】藿香薊屬 Ageratum

  【藥材名】勝紅薊。

  【別名】咸蝦花、白花草、白花香

草、白花臭草、檸檬菊、七星菊、白毛苦、

貓屎草、膿泡草、勝紅藥、消炎草。

  【生境】生于山谷、山坡的林下或

林緣,河邊或山坡的草地,田邊、荒地

上。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辛,微苦,涼。祛風(fēng)

清熱,止痛,止血,排石。

  【主治】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

體炎,咽喉炎,急性胃腸炎,胃痛,腹痛,

崩漏,腎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外用治濕疹,

鵝口瘡,癰瘡腫毒,蜂窩織炎,下肢潰瘍,

中耳炎,外傷出血。

  【屬名】兔兒風(fēng)屬 Ainsliaea

  【藥材名】寬葉兔兒風(fēng)。

  【別名】寬穗兔兒風(fēng)、刀口箭、大

葉一枝箭、三花兔兒風(fēng)、倒赤傘、翅柄

兔兒風(fēng)。

  【生境】生于海拔 1300~3500 米的

山地林下、路邊。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辛,微苦,溫。

  【主治】祛風(fēng)散寒,止血生肌,止

咳止痢。

藿香薊 Ageratum conyzoides

寬葉兔兒風(fēng) Ainsliaea latifolia

第186頁

·147·

  【屬名】兔兒風(fēng)屬 Ainsliaea

  【別名】葉下花、追風(fēng)箭(昆明)、

地黃連(思茅)。

  【生境】生于海拔 1500~2500 米的

山谷溪旁、林中濕潤地。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祛風(fēng)除濕,舒筋活絡(luò),

接骨消腫。

  【主治】祛風(fēng)除濕,舒筋活絡(luò),接

骨消腫。

  【屬名】兔兒風(fēng)屬 Ainsliaea

  【藥材名】小一支箭。

  【別名】牛尾一支箭。

  【生境】生于海拔 1100~2000 米的

草地、林緣或松林、雜木林中。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澀,苦,寒。消炎,

殺菌,利尿,殺蟲。

  【主治】阿米巴痢疾,喉炎,腳氣

病,食欲不振,腹脹。

腋花兔兒風(fēng) Ainsliaea pertyoides

細(xì)穗兔兒風(fēng) Ainsliaea spicata

第187頁

·148·

  【屬名】兔兒風(fēng)屬 Ainsliaea

  【藥材名】云南兔兒風(fēng)。

  【別名】燕麥靈。

  【生境】生于海拔 1700~2700 米的

林下、林緣、山坡草地上。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平。祛風(fēng)濕,舒

筋,續(xù)骨。

  【主治】用于跌打損傷,骨折,風(fēng)

濕筋骨痛。

  【屬名】廣防風(fēng)屬 Anisomeles

  【藥材名】豨薟草。

  【別名】肥豬草、肥豬菜、粘蒼子、

粘糊菜、黃花仔、粘不扎。

  【生境】生于海拔 1950~2050 米的

林中沙礫地上。

  【藥用部位】地上部分。

  【性味功效】辛,苦,寒。祛風(fēng)濕,

利關(guān)節(jié),解毒。

  【主治】用于風(fēng)濕痹痛,筋骨無力,

腰膝酸軟,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風(fēng)疹

濕瘡。

云南兔兒風(fēng) Ainsliaea yunnanensis

豨薟草 Anisomeles indica

第188頁

·149·

  【屬名】香青屬 Anaphalis

  【藥材名】打火草。

  【別名】香青、清明草。

  【生境】生于海拔 350~1900 米的

平坡及河邊溝旁。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甘,平。清涼解毒,

止咳定喘。

  【主治】感冒咳嗽,急、慢性氣管

炎,風(fēng)濕性腿痛,高血壓。

  【屬名】牛蒡?qū)?Arctium

  【藥材名】牛蒡子。

  【別名】大力子、惡實(shí)。

  【生境】生于海拔 750~3500 米的

山坡、山谷、林緣、林中、灌木叢中、

河邊潮濕地、村莊路旁、荒地。

  【藥用部位】成熟果實(shí)。

  【性味功效】辛,苦,寒。疏散風(fēng)

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主治】用于風(fēng)熱感冒,咳嗽痰多,

麻疹,風(fēng)疹,咽喉腫痛,痄腮丹毒,癰

腫瘡毒。

尼泊爾香青 Anaphalis nepalensis

牛 蒡 Arctium lappa

第189頁

·150·

  【屬名】蒿屬 Artemisia

  【藥材名】白蒿、萬年蒿、香蒿、

鐵桿蒿。

  【生境】生于中、低海拔地區(qū)的山

坡、路旁、灌叢地及森林草原地區(qū)。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清熱,解毒,祛風(fēng),

利濕。止血。

  【主治】創(chuàng)傷出血。

  【屬名】紫菀屬 Aster

  【藥材名】野冬菊。

  【別名】菊花暗消、肋痛草。

  【生境】生于海拔 2300~4000 米的

高山和亞高山針林下、開曠坡地、山坡

路旁。

  【藥用部位】花。

  【性味功效】味苦,性涼。清熱解

毒,消腫止痛。

  【主治】目赤腫痛,喉嚨疼痛,口

腔炎,牙痛。

白蓮蒿 Artemisia sacrorum

石生紫菀 Aster oreophilus

第190頁

·151·

  【屬名】紫菀屬 Aster

  【藥材名】黑根藥。

  【別名】威靈仙、草威靈、黑頭暈、

千里光紫菀。

  【生境】生于海拔 2100~3000 米的

高山山谷坡地、針葉林下及山頂石礫地。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辛,苦,性溫。祛

風(fēng)除濕,散寒止痛。

  【主治】風(fēng)寒感冒,風(fēng)濕痹痛,肢

氣腫痛,胃脘疼痛,瘡瘍久潰不斂。

  【屬名】鬼針草屬 Bidens

  【藥材名】鬼針草。

  【別名】鬼釵草、鬼黃花、山東老

鴉草、婆婆針、鬼骨針、盲腸草、跳虱

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線包、針包草、

一把針、刺兒鬼、鬼蒺藜、烏藤菜、清

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鉆草、

山虱母、粘身草、咸豐草、脫力草。

  【生境】生于村旁、路邊及荒地中。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苦,性微寒。清熱

解毒,祛風(fēng)除濕,活血消腫。

  【主治】咽喉腫痛,泄瀉,痢疾,

黃疸,腸癰;外用治疔瘡腫毒,蛇早咬

傷,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狗舌紫菀 Aster senecioides

鬼針草 Bidens pilosa

第191頁

·152·

  【屬名】天名精屬 Carpesium

  【藥材名】金挖耳。

  【別名】蕓香草、挖耳草、毛葉草、

倒提壺、毛葉蕓香草、煙鍋草、野葵花、

金挖耳(《滇南本草》)、杓兒菜、煙

袋草、挖耳草(昆明、麗江)、子里甲(福

貢)。

  【生境】生于海拔 540~2500 米的

林下、灌叢下、山坡、路邊。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苦,微辛,性寒,

有小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咽喉熱毒腫痛,風(fēng)火牙痛,

傷風(fēng)頭痛;鮮葉外用治瘡癰。民間常作

金挖耳用。根治瘧疾有奇效。

  【屬名】白酒草屬 Conyza

  【藥材名】矮腳苦蒿。

  【別名】魚膽草、苦艾、勁直假蓬、

金龍膽草、金蒿枝、劉寄奴、細(xì)苦蒿、

毛苦蒿、油蒿、龍膽草。

  【生境】常生于海拔 1800~2600 米

的山坡草地、荒地、路旁、曠野。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苦,性平。清熱解

毒,瀉火止血。

  【主治】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

咽喉炎,口腔炎,腎炎,黃疸型肝炎,

眼結(jié)晶膜炎,中耳炎,瘡瘍,牙痛,鼻衄,

便血,崩漏,外傷出血。

煙管頭草 Carpesium cernuum L.

熊膽草 Conyza blinii

第192頁

·153·

  【屬名】飛蓬屬 Conyza

  【藥材名】野塘蒿。

  【別名】香絲草、小山艾、火草苗。

  【生境】常生于荒地、田邊、路旁,

為一種常見的雜草。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涼。清熱去濕,

行氣止痛。

  【主治】用于感冒,瘧疾,急性風(fēng)

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外用治小面積創(chuàng)傷出血。

  【屬名】白酒草屬 Conyza

  【藥材名】白酒草。

  【別名】假蓬、山地菊 ( 廣西 )、白

酒棵、白酒香、小白酒草、酒香草、酒

藥草、銀鈕。

  【生境】生于海拔 750~2500 米的

松林下、山坡草地、田邊和地旁。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苦,辛,性寒。消

炎止痛,清熱解毒。

  【主治】感冒,咽炎,胸膜炎,瘡

毒,頭痛,小兒肺炎。

香絲草 Conyza bonariensis

白酒草

Conyza japonica (Thunb.) Less.

第193頁

·154·

  【屬名】還陽參屬 Crepis

  【藥材名】肉根還陽參。

  【別名】一支箭、萬丈深、蕪菁還

陽參、抽葶還陽參。

  【生境】生于海拔 1400~3300 米的

山坡及河谷林下。

  【藥用部位】根、全草。

  【性味功效】苦,涼。潤肺止咳,

消炎生肌。

  【主治】用于夜盲,支氣管炎,百

日咳,咳嗽;全草外用治刀槍傷,瘡傷,

開放性骨折。

  【屬名】還陽參屬 Crepis

  【藥材名】還陽參。

  【別名】天竺參、萬丈深、竹葉青、

獨(dú)花蒲公英(《滇南本草》)、鐵刷把、

有根無葉(《文山中草藥》)。

  【生境】生于海拔 1580~2700 米的

向陽山坡。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味苦,甘,性涼。止

咳平喘,健脾消食,下乳。

  【主治】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小兒

疳積,乳汁不足。

蕪菁還陽參 Crepis napifera

綠莖還陽參 Crepis lignea

第194頁

·155·

  【屬名】杯菊屬 Cyathocline

  【藥材名】杯菊。

  【別名】小紅蒿、紅蒿枝。

  【生境】生于海拔 150~2600 米的

山坡林下、山坡草地、村舍路旁、田邊

水旁。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涼。清熱解毒,

消炎止血,除濕利尿,殺蟲。

  【主治】急性胃腸炎,中暑,膀

胱炎,尿道炎,咽喉炎,口腔炎,吐血,

衄血。

  【藥材名】野木耳菜。

  【別名】假茼蒿、冬風(fēng)菜、飛機(jī)菜、

滿天飛、安南草、金黃花草、皇爺膏、

假苦薺、觀皮芥、解放草、飛花菜、土

三七。

  【生境】生于海拔 300~1800 米的

山坡路旁、水邊,灌叢中常見。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微苦,辛,性平。

清熱解毒,調(diào)和脾胃。

  【主治】感冒,腸炎,痢疾,口腔

炎,乳腺炎,消化不良。

杯 菊 Cyathocline purpurea

野茼蒿

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屬名】野茼蒿屬 Crassocephalum

第195頁

·156·

  【屬名】魚眼草屬 Dichrocephala

  【藥材名】小魚眼草。

  【別名】小魚眼草、菊葉魚眼草。

  【生境】生于海拔 1350~3200 米的

山坡與山谷草地、河岸、溪旁、路旁、

田邊荒地。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涼。清熱解毒,

祛風(fēng)明目。

  【主治】用于肝炎,小兒消化不良,

小兒感冒高燒,肺炎,痢疾,瘧疾,牙痛,

夜盲癥;外用治瘡瘍,蛇咬傷,皮炎,

濕疹,子宮脫垂,脫肛。

  【屬名】鱧腸屬 Eclipta

  【藥材名】鱧腸。

  【別名】蓮子草、旱蓮草、墨煙草、

墨頭草、墨菜,猢猻、豬牙草。

  【生境】生于河邊、田邊、路旁。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甘,酸,平,無毒。

涼血,止血,消腫。

  【主治】偏正頭痛,瘧疾等。

小魚眼草

Dichrocephala benthamii

鱧 腸 Eclipta prostrata

第196頁

·157·

  【屬名】一點(diǎn)紅屬 Emilia

  【藥材名】一點(diǎn)紅。

  【別名】紅背葉、葉下紅、羊蹄草。

  【生境】常生于海拔 800~2100 米

的山坡荒地、田埂、路旁。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苦,涼。清熱解毒,

散瘀消腫。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

口腔潰瘍,肺炎,急性腸炎,細(xì)菌性痢疾,

泌尿系統(tǒng)感染,睪丸炎,乳腺炎,癤腫

瘡瘍,皮膚濕疹,跌打扭傷。

  【屬名】球菊屬 Epaltes

  【藥材名】老鼠腳跡。

  【別名】地胡椒、大鵝不食、鵝不

食草。

  【生境】生于旱田中、曠野沙地上。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味辛,性溫。祛瘀止痛。

  【主治】跌打損傷,目赤腫痛。

一點(diǎn)紅 Emilia sonchifolia

球 菊 Epaltes australis

第197頁

·158·

  【屬名】牛膝菊屬 Galinsoga

  【藥材名】辣子草。

  【別名】向陽花、珍珠草、銅錘草。

  【生境】生于林下、河谷地、荒野、

河邊、田間、溪邊、市郊路旁。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淡,平。止血,消炎。

  【主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

黃疸型肝炎;外用治創(chuàng)傷出血。

  【屬名】火石花屬 Gerbera

  【藥材名】鉤苞大丁草。

  【別名】白葉不翻、小一支蒿、鉤

毛大丁草。

  【生境】生于海拔 1800~3200 米的

曠地、荒坡、林邊草叢中。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辛,微苦,平。清熱

利濕,消積殺蟲。

  【主治】痢疾,胃痛,消化不良,

蛔蟲癥。

牛膝菊 Galinsoga parviflora

鉤苞大丁草 Gerbera delavayi

第198頁

·159·

  【屬名】大丁草屬 Gerbera

  【藥材名】毛大丁草。

  【別名】兔耳風(fēng)(云南)、小一支箭、

一枝香(福建)、白眉、一炷香、撲地香、

白花一枝香、頭頂一枝香、磨地香。

  【生境】生于林緣、草叢中、曠野

荒地上。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微苦,平。清熱解毒,

止咳化痰。

  【主治】痢疾,小二疳積;外用治

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屬名】鼠曲草屬 Gnaphalium

  【藥材名】鼠曲草。

  【別名】黃花曲草、清明菜、田艾、

佛耳草、土茵陳(廣東)、酒曲絨。

  【生境】生于低海拔地區(qū)的干地和

濕潤草地上,尤以稻田最常見。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甘,平。止咳平喘,

降血壓,祛風(fēng)濕。

  【主治】用于感冒咳嗽,支氣管炎,

哮喘,高血壓,蠶豆病,風(fēng)濕腰腿痛;

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毛大丁草 Gerbera piloselloides

鼠曲草 Gnaphalium affine

第199頁

·160·

  【屬名】鼠曲草屬 Gnaphalium

  【藥材名】秋鼠曲草。

  【別名】下白鼠曲草、白頭翁(四

川)、大葉毛鼠曲草、碎米花、白頭風(fēng)、

火草。

  【生境】生于海拔 350~1900 米的

平坡及河邊溝旁。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功效】甘,苦,涼。祛風(fēng)止

咳,清熱利濕。

  【主治】用于感冒,肺熱咳嗽,痢

疾,淋巴結(jié)結(jié)核;外用治下肢潰瘍。

  【屬名】菊三七屬 Gynura

  【藥材名】矮人陀。

  【生境】生于海拔 160~2100 米的

山坡沙質(zhì)地、林緣、路旁。

  【藥用部位】塊根。

  【性味功效】苦,寒。有小毒。舒

筋活血,涼血,止血。

  【主治】貧血或失血過多,風(fēng)濕痛,

跌打損傷,胃痛,癤瘡癰腫,皮炎,濕疹。

秋鼠曲草 Gnaphalium hypoleucum

狗頭七 Gynura pseudochina

第200頁

·161·

  【屬名】菊三七屬 Gynura

  【藥材名】菊三七。

  【別名】土三七(《滇南本草》)、

金不換(《秘方集驗(yàn)》)、紫三七(《南

京民間藥草》)、血當(dāng)歸、血三七、血

七、血格答(《貴州民間方藥集》)、

水三七(《河北藥材》)、紫蓉三七、

艾葉三七、鐵羅漢、烏七(《湖南藥物

志》)、菊葉三七(《上海常用中草藥》)、

狗頭三七(蘇醫(yī)《中草藥手冊(cè)》)。

  【生境】常生于海拔 1200~3000 米

的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林緣。

  【藥用部位】根。

  【性味功效】甘苦,溫。破血散瘀,

止血,消腫。

  【主治】跌打損傷,創(chuàng)傷出血,吐

血,產(chǎn)后血?dú)馔础?/p>

菊三七 Gynura japonica

百萬用戶使用云展網(wǎng)進(jìn)行電子書刊在線制作,只要您有文檔,即可一鍵上傳,自動(dòng)生成鏈接和二維碼(獨(dú)立電子書),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網(wǎng)站!
收藏
轉(zhuǎn)發(fā)
下載
免費(fèi)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費(fèi)制作
x
{{item.desc}}
下載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