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8?明永樂 青花枇杷纏枝花卉紋蓮子碗
說明:本品外壁飾回紋與蓮瓣紋,口沿內(nèi)壁飾波濤起伏的海水紋,腹內(nèi)壁繪纏枝花卉,碗心繪折枝枇杷紋。紋飾炫麗明快,青花
色澤濃艷,并有暈散現(xiàn)象。因碗底心有雞心樣突起,故曰“雞心碗”。另因器形似蓮子,又名“蓮子碗”。該式碗系明永樂、宣
德年間流行的碗式之一,存世頗為罕見。
明代是伊斯蘭教在中國迅速發(fā)展的時期。統(tǒng)治者對信仰伊斯蘭教采取寬松政策,鄭和下西洋和陳誠等出使西域在海陸方面
都加強了同伊斯蘭世界的聯(lián)系,雙方文化交流達到空前盛況。此件青花蓮子碗,其紋飾風(fēng)格便是伊斯蘭文化與永樂御窯瓷
器融合之典范。其豐滿的青花紋飾,以菊瓣、纏枝西番蓮、枇杷紋飾,充盈整只碗身內(nèi)外壁,這種帶有伊斯蘭風(fēng)格的器物
造型、紋飾在迎合永樂大帝兼容并蓄的大國風(fēng)范之外,也符合了西亞伊斯蘭文化區(qū)域內(nèi)民眾的審美與使用習(xí)慣。
此類永樂蓮子碗見有大中小三種尺寸,常見大小兩種,本品為大尺寸者,尺寸紋飾類同著可見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之一例。
明代是伊斯蘭教在中國迅速發(fā)展的時期。統(tǒng)治者對信仰伊斯蘭教采取寬松政策,鄭和下西洋和陳誠等出使西域在海陸方面
都加強了同伊斯蘭世界的聯(lián)系,雙方文化交流達到空前盛況。此件青花蓮子碗,其紋飾風(fēng)格便是伊斯蘭文化與永樂御窯瓷
器融合之典范。其豐滿的青花紋飾,以菊瓣、纏枝西番蓮、枇杷紋飾,充盈整只碗身內(nèi)外壁,這種帶有伊斯蘭風(fēng)格的器物
造型、紋飾在迎合永樂大帝兼容并蓄的大國風(fēng)范之外,也符合了西亞伊斯蘭文化區(qū)域內(nèi)民眾的審美與使用習(xí)慣。此類雞心
碗除作貢御之用外,另有一部分被送至近東,伊朗阿德比爾神廟亦見有此類瓷碗。
在明代宮廷中,此式大碗亦有考證應(yīng)貢茶道之屬。明初洪武、永樂、宣德、正統(tǒng)四朝之寧王朱權(quán),有著《茶譜》一書,繼
承唐宋茶風(fēng),開啟明清寫著茶書之風(fēng)氣。其自述“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以巨甌大碗點茶,其后分
茶于“啜甌”飲用,并于“茶甌”條內(nèi)以推崇茶碗以“饒瓷為上,注茶則青白可愛”。
燒造用料方面,本品之青花發(fā)色光澤猶如寶石藍,凝重古雅,乃由外進口的蘇麻離青鈷料燒制。其瓷器亦甚特別,可見表
面布滿開片,尺寸雖大卻十分輕盈,全因其是用漿胎燒制而成。永樂漿胎瓷器、茶器存世量極少。全世界僅存三件完整器
的永樂壓手杯有一只明顯亦是漿胎,其表面和本品一樣布滿開片。
據(jù)劉新園著《高嶺土史考》從文獻記載來看,景德鎮(zhèn)制瓷原料被朝廷獨占并宣布為“御土”始于元。明代把麻倉土作為官土,
必從元代繼承而來。明代的所謂“官土”就是元代的“御土”,含義相同,僅字面差異而已。由此推知,此件青花墩式碗的制胎
原料應(yīng)是麻倉土,而不是高嶺土。麻倉土的特征是白而不細,有很多氣孔。制作漿胎時,不過是在基胎里外施以泥漿,形成“漿
衣胎”,“漿衣胎”好比內(nèi)衣。陰干后,勾描青花圖案,再罩上透明釉即可入窯燒成。燒成開窯過程中,由于基胎和薄漿的收
縮率不同,就形成粹美的紋路。民國時期出版的《飲流齋說瓷》其文曾幾次提到“漿胎”瓷器。本品正可與文獻印證。
而本品的折枝花果紋飾以最上等蘇麻離青鈷料描繪,內(nèi)口沿繪青花雙線圈,碗心單圈繪折枝菊花;外口沿繪青花單線圈,
壁繪折枝花果紋,輔以雙層蓮瓣,圈足僅飾一道弦紋,非常簡潔。繪畫筆法流暢,色調(diào)明快、藍白相映,典雅秀麗,給人
以賞心悅目的藝術(shù)享受。
《明太宗實錄》載永樂四年十月丁未:“回回結(jié)牙思進玉碗,上不受,命禮部賜鈔譴還。謂尚書鄭賜曰 :‘朕朝夕所用中國磁器,
潔素瑩然,甚適于心,不必此也。’況此物今府庫亦有之,但朕自不用。”其中朱棣對于“回回”進貢之玉碗表達出不屑之態(tài)度,
可見在永樂心中,由御窯廠所制的如本品之類的青花瓷碗更為“適于心”,更受其寶愛。
參閱:明永樂 青花菊瓣紋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高 10.3 厘米,口徑 21.2 厘米,足徑 7.6 厘米。清宮舊藏。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壓手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青花蓮瓣紋蓮子碗,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20.5 cm. D
RMB: 1,800,000 - 2,800,000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