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88|国产乱妇无码在线观看|国产影院精品在线观看十分钟福利|免费看橹橹网站

浮生—紫砂茶具及陳茶專場

發(fā)布時間:2023-6-21 | 雜志分類:其他
免費制作
更多內(nèi)容

浮生—紫砂茶具及陳茶專場

銘文:注彼漣猗濯我錦繡 陳 鳴遠來源:民國文彝軒奚萼銘舊藏,鴻禧美術(shù)館遞藏出版:《中國雅趣品錄宜興茶具》備註:褚德彝題、張楫如刻紫檀盒及紫檀器座〈陳鳴遠制朱泥水盂〉曾為臺灣著名的鴻禧美術(shù)館舊藏,並著錄於《中國雅趣品錄宜興茶具》。這件小水盂高僅四釐米,胎身質(zhì)感溫潤。陳鳴遠以慣用的朱砂紅泥為胎,摶製成這件細膩沉靜的三足小盂,燒結(jié)後色澤紅潤,盈盈一握,溫婉可喜,宛如掌珠在手,又像朱紅小柿,令人聯(lián)想起他的好友——學(xué)誠齋主人金張在《介老編年詩抄》中的讚嘆:「陳生手摶沙,於畫又變格。因知不朽藝,貴乎自開闢。文章有妙悟,俯仰成陳跡。偶爾指柿紅,因利就土赤。(時剩朱砂泥,小童攜一大柿,遂摹之)…」間世特出 文士爭延攬陳遠(1648-1734),字鳴遠,號鶴邨,又號壺隱,亦號石霞山人,江蘇宜興人,清康熙宜興陶藝巨匠。陳鳴遠出身紫砂世家,塑鏤兼長,技藝精湛,用泥脫俗,調(diào)砂巧妙,作品迭翻新樣,卻又古韻盎然,睽諸清初以降的宜興史料,陳鳴遠的盛名未曾稍歇。是以康熙詩人金張向他的朋友圈昭告:「荊溪陳鳴遠摶壺名家,更能種種肖生」,花塑器固然是陳鳴遠的專擅,而光素器他也能信手揮灑,不拘不泥,巧妙地運用線條變化、曲面轉(zhuǎn)... [收起]
[展開]
浮生—紫砂茶具及陳茶專場
粉絲: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中貿(mào)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是一家國際綜合性拍賣公司,成立于1995年,具備國家一類文物拍賣資質(zhì)。中貿(mào)圣佳總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東三環(huán)南路25號北京汽車大廈17層,并在上海、廣州、香港、臺灣、日本及北美多地區(qū)設(shè)有辦事處。
文本內(nèi)容
第101頁

1865

清乾隆·邵基祖·桑扁

鈐?。旱卓睿荷刍嬷?/p>

尺寸:W:12cm H:5.5cm

容量:200cc

Qianlo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Shao Jizu·TEAPOT OF SQUAT ROUND SHAPE

RMB: 300,000-400,000

說明:此壺為朱泥壺中之佳品,泥質(zhì)精純潤澤,燒結(jié)得宜,發(fā)色嬌艷潤澤,討人歡喜。短頸,壺蓋造工尤為精雅,扁珠式壺

鈕亦顯晶瑩。壺身作上侈下斂的溜肩桶形,管狀直壺流似曲非曲,微微向上翹起,平添了一份可愛,壺把上弧下收,充滿張力,

更顯生動。壺底鈐印“邵基祖制”四字印款。

邵基祖? 清雍正至乾隆年間人,傳其制壺精雅,體堅質(zhì)凈稱著,亦以粉彩技術(shù)稱長。

【展覽傳承】

翦淞閣舊藏

第103頁

銘文:注彼漣猗濯我錦繡 陳 鳴遠

來源:民國文彝軒奚萼銘舊藏,鴻禧美術(shù)館遞藏

出版:《中國雅趣品錄宜興茶具》

備註:褚德彝題、張楫如刻紫檀盒及紫檀器座

〈陳鳴遠制朱泥水盂〉曾為臺灣著名的鴻禧美術(shù)館舊藏,並著錄於《中國雅趣品錄宜

興茶具》。這件小水盂高僅四釐米,胎身質(zhì)感溫潤。陳鳴遠以慣用的朱砂紅泥為胎,

摶製成這件細膩沉靜的三足小盂,燒結(jié)後色澤紅潤,盈盈一握,溫婉可喜,宛如掌珠

在手,又像朱紅小柿,令人聯(lián)想起他的好友——學(xué)誠齋主人金張在《介老編年詩抄》

中的讚嘆:「陳生手摶沙,於畫又變格。因知不朽藝,貴乎自開闢。文章有妙悟,俯

仰成陳跡。偶爾指柿紅,因利就土赤。(時剩朱砂泥,小童攜一大柿,遂摹之)…」

間世特出 文士爭延攬

陳遠(1648-1734),字鳴遠,號鶴邨,又號壺隱,亦號石霞山人,江蘇宜興人,

清康熙宜興陶藝巨匠。陳鳴遠出身紫砂世家,塑鏤兼長,技藝精湛,用泥脫俗,調(diào)砂

巧妙,作品迭翻新樣,卻又古韻盎然,睽諸清初以降的宜興史料,陳鳴遠的盛名未曾

稍歇。是以康熙詩人金張向他的朋友圈昭告:「荊溪陳鳴遠摶壺名家,更能種種肖生」,

花塑器固然是陳鳴遠的專擅,而光素器他也能信手揮灑,不拘不泥,巧妙地運用線條

變化、曲面轉(zhuǎn)折,並搭配各種紋樣裝飾,製作出創(chuàng)新脫塵俗之作。是以金張說陳鳴遠:

「圓非圓又方非方,各家都無式略似……」。乾隆吳騫(1733—1813)《陽羨名陶錄》

亦評曰﹕「鳴遠一技之能,間世特出……足跡所至,文人學(xué)士爭相延攬?!?/p>

在歷來宜興陶人當中,陳鳴遠的陶藝品位獨占鰲頭,可謂融古鑄新,兼?zhèn)涔馑?、筋紋

及花貨三類造型的技能於一身,壺、杯、瓶、盒,無所不巧,所制雅玩為文人學(xué)士、

名公巨卿所競相覓求,堪稱是塑鏤兼長、技藝超群的全能陶藝大家,開創(chuàng)了一代壺藝

文麗工巧的風(fēng)格。無怪乎吳騫稱讚陳鳴遠的作品:「製作精雅,真可與三代古器並列。

竊謂就使與大彬諸子周旋,恐未甘退就邾莒之列耳?!?/p>

幾案之珍 悅目賞心

這件小水盂圓潤飽滿,線條流暢,看似結(jié)構(gòu)單純的扁圓形,但是翻過器底則另現(xiàn)風(fēng)采,

三枚微微外撇的底足有如三葉迎風(fēng)招展的花瓣,三條簡練流暢的稜線充滿生命力度,

三足活潑靈動的自由曲線,宛如花之容顏,迎風(fēng)可動。面對如此盛開的花瓣底足,必

然讓人想起著名的龐元濟、翦淞閣遞藏的〈陳鳴遠素帶壺〉(圖 1),一壺一盂,兩

者如出一轍,毋須多言矣。

圖 1 左為拍品〈陳鳴遠制朱泥水盂〉;右為〈陳鳴遠素帶壺〉底部

注彼漣猗 濯我錦繡

- 康熙陳鳴遠制朱泥水盂賞析

撰文 / 黃健亮

第105頁

此器舊主,晚清奚萼銘謂之「水注」,在器匣上精刻「陳鶴村造沙水注」。水注,秦

漢有之,一般多稱水盂,是置於文房書案上的貯水器。事實上,昔時有嘴可出水者曰

「水注」,無嘴而盛水者曰「水丞」,又稱「水中丞」,取其與官職諧音,意寓青雲(yún)。

水注是文人朝夕相處之物,常被稱為丞兄或丞友,是文房的必備器具。既然常伴文士

左右,除了實用之外,更應(yīng)該是能體現(xiàn)品味的文房陳設(shè)品,必然要求不噪不喧,古樸

雅致,方能體現(xiàn)文人雅士的審美情趣。

一池漣漪通錦繡

三枚花瓣底足就像隨著清風(fēng)翻開的書頁,翻現(xiàn)出底心的銘文「注彼漣猗 濯我錦繡」

兩行八字寫刻行楷,下方鈐押「陳」、「鳴遠」上圓下方兩枚陽文小印。而下方這枚「鳴

遠」小章也可見於龐元濟舊藏,著錄於《虛齋名陶錄》、《Zisha:The Purple Sand

of China》的〈瓜果桃杯〉、美國西雅圖博物館藏〈陳鳴彎把梅樁壺〉、美國費尼克

斯藝術(shù)博物館舊藏〈千載松杯〉(圖 2)。

圖 2 依序為:1. 拍品〈陳鳴遠制朱泥水盂〉;2.〈瓜果桃杯〉龐元濟舊藏;3.〈陳鳴

彎把梅樁壺〉美國西雅圖博物館藏;4.〈千載松杯〉美國費尼克斯藝術(shù)博物館舊藏

水注銘文:「注彼漣猗 濯我錦繡」,文意直切水注的基本用途,事實上對於文人而言,

文房諸寶不只是朝夕相親之物,也是求取功名之路的依傍。水注雖小,水面的圈圈漣

漪卻意味著文人錦繡前程的寄託。陳玉堂《藏盂小志》:「試叩問之,若無盂盛以水,

豈能染墨濡筆,揮毫於縑素耶?」沒有了小小的水注供水作嫁,又怎能磨墨寫出錦繡

文章?所有的錦繡前程莫不是寄託於這區(qū)區(qū)一池的涓滴漣漪也!這些不足為外人道

的幽微念想,也唯有曾為太學(xué)生的陳鳴遠才能一語道破,直指文人心事。

書跡紋飾 脈絡(luò)可循

陳鳴遠作品的刻款方式有兩類,一類是雙刀描刻,即是先由自己或文友寫上墨跡,再

以鋼刀雙邊描刻;另一類則是單刀寫刻,不打墨稿,直接以刀代筆,以坯作紙,一揮

而就。兩者的操作工序、刻坯時程、效果呈現(xiàn)當然有所不同。就鑑賞實務(wù)而言,單刀

寫刻理應(yīng)就是陳鳴遠的筆跡,我們只要循筆跡鑑別的方法,系統(tǒng)性地將多件單刀寫刻

的鳴遠筆跡彼此對照比較,再佐以印章、泥料、工藝、風(fēng)格等資訊,便不難梳理出結(jié)

論。以本件拍品為例,茲舉幾例筆跡一致者如下(圖 3):

圖 3 依序為:

1.〈康熙壬申田螺〉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2.〈像生栗子盃〉貝聿銘舊藏

3.〈風(fēng)味蓮蓬水盂〉中貿(mào)聖佳 2022 秋拍

4.〈秋茄水注〉龐元濟舊藏

5.〈竹節(jié)臂擱〉龐元濟舊藏

6.〈雙桃杯〉龐元濟舊藏

7.〈白蓮水洗〉龐元濟舊藏

水盂常駐幾案,相伴硯田,其形制主體為重心較低的扁圓形,再由三枚花瓣形足撐起,

顯得神采昂然,不致流於頹圮。而臨池的文人主視野則落在器身的中腹以上。陳鳴遠

在口緣處蓄起一匝圓圈,便於濡水順筆,沿著盂口押飾廿四枚如意雲(yún)紋。中腹再依序

以橫向S形竊曲紋、回紋、蕉葉紋等三重小紋樣裝飾。這些源於商周青銅器上的裝

飾元素,也常見於陳鳴遠的光素作品,在他的幾件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諸如:北京故

宮博物院藏〈鼓釘紋小水丞〉、天津博物館〈陳鳴遠天雞紫砂酒壺〉、以及《虛齋名

陶錄》著錄的〈仿漢方水注〉等器均見。

特別值得關(guān)注的是:在龐元濟舊藏《虛齋名陶錄》收錄的〈仿漢圓水注〉(圖 4)一

樣採用這種三環(huán)押印紋樣組合的裝飾風(fēng)格,而該件銘文曰「致和堂主人屬作 時甲午

清明日 遠」,並鈐「鳴遠」小章。這三行十四字單刀刻款的筆跡與上揭〈陳鳴彎把

梅樁壺〉等多件鳴遠器一致,而其紀年「甲午」當為康熙 53 年(1714),另據(jù)《陳

氏宗譜》可知此年陳鳴遠 67 歲。由於這件〈仿漢圓水注〉與本次拍品〈陳鳴遠制朱

泥水盂〉裝飾風(fēng)格完全一致,因此筆者推測兩器的製作時間理應(yīng)十分接近,都是陳鳴

遠耳順之後的後期作品。

圖 4 〈仿漢圓水注〉龐元濟舊藏

第108頁

寶匣庋藏 名器傳家

〈陳鳴遠制朱泥水盂〉曾為臺灣著名的鴻禧美術(shù)館舊藏,並著錄於《中國雅趣品錄宜

興茶具》。配有精雕細琢的紫檀木匣與底座,循跡可知在晚清時期原為奚萼銘舊藏。

紫檀木匣蓋面有奚萼銘好友褚德彝題字,由晚清雕刻名家以啄沙地手法精雕隸書「陳

鶴村造沙水注」,隱刻小章「楫如手制」。一旁端楷「文彝軒珍玩」「丁己冬十二月

松窗」,小章「里堂」。水盂器座為環(huán)狀下有三足,足式巧妙地將水盂的如意雲(yún)頭與

花瓣形足結(jié)合設(shè)計,顯見用心。環(huán)形底座下側(cè)滿工啄沙地,精刻隸書「陳鶴村手制沙

水注」、「小冬花庵珍玩」、「丁己年正月松窗記」,一足內(nèi)側(cè)隱刻小章「楫如手作」。

奚萼銘

奚鄂銘(圖 7),即奚光旭(1880-1918),一作奚旭,字振鏞、埜鶴,號鄂銘、萼銘、

鄂廬。澄江(江蘇江陰)人。奚能霑嗣子。為富而仁,立身高潔,處事謹慎,盡脫富

家習(xí)氣。富收藏,精鑑別。清末民國初上海顏料鉅賈,收藏家、齋名鄂廬(萼廬)、

室名文彝軒、小冬花庵。奚氏與滬上諸名家如蒲華、吳昌碩、張祖翼、褚德彝、趙叔

孺等相友善,尤與余杭褚德彝最為莫逆,故所購藏書畫及金石碑版,均以褚德彝一言

為是。奚氏雖身在商賈,然鍾情社會公益事業(yè),捐資興學(xué),民國政府教育部為其頒發(fā)

捐資興學(xué)一等獎獎狀,當時獲此榮譽的,全國僅孫輔三、周懷垣和他三人。1914 年

捐資 2 萬銀元修建連接無錫與江陰的義成橋。但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其捐資五萬銀元

修建中國最早的開放式公園之一的蘇州公園、及吳縣圖書館,一時傳為美談。

褚德彝

褚德彝(1871-1942)近代篆刻家、考古家。原名德義,避宣統(tǒng)諱更名德彝,字松窗、

守隅等,號禮堂,又作裡堂,別號漢威、舟枕山民等,浙江余杭人。篆刻初師浙派,

後精研秦漢印,所作挺秀蒼勁。側(cè)款刻篆文,亦短峭入古,別有風(fēng)韻。書宗河南(褚

遂良),能得其淵源,隸書學(xué)漢禮器碑,功力最深。著有《金石學(xué)續(xù)錄》、《竹人錄續(xù)》、

《松窗遺印》等近二十種,皆為有價值之著述,惜多未及刊佈。與黃牧甫、吳昌碩、

趙叔孺、王福庵等交契至深。精篆刻,取徑浙宗,而廣涉古璽漢印,沉著遒勁,筆力

挺秀,時露天倪,邊款尤短峭入古,精美如古之碑版。其印非知交不能得,人故無由

知之,亦不欲人知也。辛亥革命後定居滬濱,四方求書及諸藏家出所藏求為題識者,

絡(luò)驛於門。收藏家若張石銘、奚萼銘等,購藏書畫及金石碑版,均以禮堂一言為是。

古董商及書畫掮客欲加賄賂,乞以兜售之物定為珍品,然遭嚴拒。

張楫如

張楫如(1870 - 1924),橫林鎮(zhèn)人,雕刻家。字鈺,號西橋,近代江蘇武進(今常

州市)人。早年在蘇州學(xué)木版雕刻,得到師傳技藝,後客居上海,專為人刻竹。以刻

字為主,偶有刻畫,技藝很高,尤擅刻陽文字,世人求其作品者眾,名聲鵲起。所刻

各種篆籀文尤精,惟所作竹刻流傳極少。

張楫如雕刻藝術(shù)及構(gòu)思非一般雕刻家所能及。刻字雖細於秋毫,但都以大刀雕刻。當

時上海雕刻同行亦有佼佼者,但都只能刻陰文,惟獨張揖如功底紮實,能刻陽文,不

論正、草、隸、篆?;蚴巧剿?、人物、花卉、禽獸,都是古色古香,精湛絕倫。

從上述奚鄂銘、褚德彝事略可知,兩人皆是書畫及金石碑版的收藏家,尤其褚德彝更

是住著作等身的金石篆刻名家,以他們倆人的閱歷與專業(yè),再加上當時藝名遠播的巧

匠張楫如,顯然十分珍視這件〈陳鳴遠制朱泥水盂〉,為之配製名匣寶座,傳諸後世。

第110頁

1866

清康熙·陳鳴遠制朱泥水盂 褚德彝題、張楫如刻紫檀盒及紫檀器座

鈐?。核郏宏?、鳴遠 底座:楫如手作

篆刻:水盂:注彼漣漪、濯我錦縤

紫檀底座:陳隺邨手制沙水注 丁巳年正月松窗記 小冬蒼庵珍玩

紫檀盒:陳隺邨造沙水注 文彝軒珍玩 丁巳冬十二月松窗

尺寸:W:7.5cm H:4cm

Kangxi Period of Qing Dynasty·Chen Mingyuan·WATER POT MADE BY CHEN

MINGYUAN

RMB: 1,600,000-1,800,000

【出版著錄】

《中國雅趣品錄 - 宜興茶具》P160,鴻禧藝術(shù)文教基金會,1990 年

【展覽傳承】

鴻禧美術(shù)館舊藏

第111頁

1867

50 年代美術(shù)字鐵餅

數(shù)量:1 片

工序:生茶

1950s·STEEL TEA CAKE

RMB: 420,000-450,000

說明:美術(shù)字圓茶,所指的即是其外包裝紙的標示字體為“美術(shù)變體字體”,與“藍印鐵

餅圓茶”的字體相同。此款茶的配茶風(fēng)格萌芽頗重,茶面偏紅,茶韻主要表現(xiàn)在口感上

十分強勁,在味覺上層次豐富。數(shù)量少質(zhì)量優(yōu)是茶餅市場價格的評判條件之一,而美

術(shù)字鐵餅正符合此種特點。

第112頁

1869

厚紙 7542

數(shù)量:2 片

工序:生茶

1980s·7542 THICK PAPER TEA BRICK

RMB: 88,000-90,000

說明:這餅茶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的厚紙 7542 青餅,餅型較

緊致,可見茶芽撒面,香氣純正持久,回甘生津,湯色黃亮,葉

底勻齊,自飲待客皆不失為佳品。

1868

60 年代黃印同期

數(shù)量:6 片

工序:熱蒸發(fā)酵

1960s· HUANGYIN TEA BRICK

RMB: 165,000-180,000

說明:五十年代大黃印是勐海茶廠 50 年代末所產(chǎn),其外包紙標

記八個紅色中字組成的圓圈中“茶”字為黃色,而內(nèi)飛記為綠色“茶”

字。茶餅條索肥碩、顏色粟紅,茶面油光,茶湯透紅厚釅,藥香

味十足,飲后舌底鳴泉。

第113頁

1870

純干倉 薄紙 8582

數(shù)量:6 片

工序:生茶

RMB: 800,000-900,000

說明:8582 是 80 年代七子餅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品之一。勐海

茶廠于 1980 年以后開始生產(chǎn) 7582 青餅。1985 年之后,香港

南天貿(mào)易公司開始向勐海茶廠定制七子餅茶,從此該款茶品改稱

為 8582。8582 以三至八級茶青拼配緊壓,茶面茶用 3、4 級嫩

芽,里茶用、8 級為主精制而成,外形端正,茶餅外觀油亮潤澤,

紅褐色表現(xiàn)相當搶眼。茶湯偏深栗色,水性柔軟順滑。撒而茶索

肥碩,口感厚重,吸引了一大批普洱茶愛好者。

第116頁

1871

商檢 8582 大葉青餅

數(shù)量:1 桶

工序:生茶

8582 PU’ER TEA BRICK

RMB: 900,000-1,200,000

說明:本拍品較干倉儲存,品相出色;經(jīng)過 30 年陳化及在優(yōu)良倉存之下,已經(jīng)轉(zhuǎn)化

至富有印級茶的韻味。大葉青餅配方為 8582,約在八十年代出現(xiàn),常稱 8582 大葉青

餅。早期的 8582 大多為厚紙包裝,茶質(zhì)極佳,是收藏市場的搶手貨。這款茶的特色

為表面茶用三、四級茶菁,里面用七、八級茶,因用的茶料粗枝大葉,又被稱大葉青餅,

餅身也較大較厚。

第117頁

1872

清末·匋齋周盤壺

鈐?。旱卓睿盒y(tǒng)元年 ?正元?

蓋款:匋、齋、寶華庵制

尺寸:W:13.5cm L:6.5cm

容量:250cc

Late Qing Dynasty·ZHOUPAN TEAPOT WITH TAOZHAI MARK

RMB: 150,000-200,000

說明:此周盤壺壺身圓潤而不失剛勁,坡頸平口,平蓋圓鈕,泥質(zhì)紅潤,道勁中出媚姿,縱橫中見遺韻。寓意為人處世,寬容大度,

能屈能伸。其境界有如將白云、清風(fēng)與歸,遠引若至,臨之已非。誦之思之,其聲愈希。其特點是去除繁瑣的裝飾和陳舊的樣式,

務(wù)求簡潔明快。其次是壺身大量留白,壺品古典高雅,坡頸平口,平蓋圓鈕,溫潤細膩,泥質(zhì)泛紫,工藝精到。此壺圓潤而不失剛勁,

三足鼎立方顯智者胸襟,周盤暗蘊太極,有形而無窮。道勁中出媚姿,縱橫中見青銅遺韻,肅然絕俗。 曼生夜讀,撥弄羅盤而有

感羅盤雖如銅勺,表面圓通,卻堅持己見,曲直合一,實為為人之道。所以以羅盤為原型,繪圖設(shè)計,命名為周盤,因其三足形似

乳釘狀故又稱乳鼎壺,乃是“曼生壺”中的經(jīng)典款式。周盤暗蘊太極,有形而無窮,任憑大風(fēng)大浪,我自巍然不動。擁壺自省,以凈

其身。相逢重大抉擇,執(zhí)周盤品清茶,三思而后行,方能至方至圓。此壺為壺底吟有“宣統(tǒng)元年月正元日”篆書印款,蓋內(nèi)吟有“匋”、

“齋”篆書聯(lián)珠印款、“寶華庵制”篆書印款 。

匋齋? 端方(1861-1911 年),號匋齋,堂號“寶華庵”。清末湖廣總督,金石學(xué)家。一生嗜好金石書畫,對紫砂器尤其喜愛。根

據(jù)端方的生卒年可斷定凡帶有“匋齋”、“寶華庵”款的紫砂壺的制作時間上限不早于光緒元年(1875 年),下限不晚于宣統(tǒng)三年

(1911 年)。

第120頁

1873

清末·無款刻山水方壺

篆刻:壺身銘文:焚香讀書之余

慰我渴懷 玉山四兄清賞 梅南

尺寸:W:18.5cm H:11.5cm

容量:650cc

Late Qing Dynasty·SQUARE TEAPOT WITH LANDSCAPES AND NO MARK

RMB: 25,000-30,000

說明:此壺以紫泥為胎,壺體作四方,流、把與鈕亦然,全器方正簡潔,以“鑲身筒”手法制作,由多個四方體組合而成,線條利落,

端正挺刮,剛直遒勁,氣勢挺拔。此壺制作講究整體精神飽滿,規(guī)整利落,力度到位,點、線、面處理得當。

壺側(cè)一面刻山水圖案,一面則刻詩句“焚香讀書之余,慰我渴懷,玉山四兄清賞 梅南”。從壺身落款來看,應(yīng)是晚清文人的定制作品。

第121頁

1874

清嘉道·楊彭年·珠盤壺

鈐印:底款:楊彭年慕古石泉品定

篆刻:壺身銘:勿執(zhí)牛耳以勵吾齒 壬寅春日友琴

尺寸:W:16cm H:10cm

容量:370cc

Jiaqing to Daoguang Period,Qing Dynasty·Yang Pengnian·PANZHU TEAPOT

RMB: 350,000-450,000

說明:泥質(zhì)呈肝紫色,淘制細膩。壺身呈圓形略扁,寬口溜肩。寬大壺蓋圓鼓飽滿,蘑菇鈕,便于提起。直管狀短壺嘴,內(nèi)壁為一眼。

把呈圓形。壺底有呈等半月形外撇的三足。壺身刻銘:“毋執(zhí)牛耳,以礪吾齒。壬寅春日,友琴”。另一面刻梅竹雙清圖。此器形制

罕見,光素典雅,文韻十足,為嘉道文人茶道精品,值得寶玩。傳世紫砂器所見有“楊彭年摹古石泉品定”印款,由此推測石泉應(yīng)屬

楊彭年同時期文人,乃名手制器用以賞玩。

楊彭年? 字二泉,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王健華依北京故宮博物館藏“河洛圖盤”推斷,楊彭年當生于乾隆晚期,卒于

道光晚期)。楊彭年弟楊寶年、妹楊鳳年,都是當時的制壺高手,一門眷屬皆工此技,名聞一時他善于配泥,渾樸雅致,首創(chuàng)捏嘴

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藝,雖隨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銘刻、工隸書,追求金石味,還與當時名人雅士合作鐫刻書畫,技

藝成熟,至善盡美,聲名極盛嘉慶年間陳曼生(名鴻壽)作宰溧陽(1812-1817 年),相傳由陳曼生設(shè)計壺樣并題銘,彭年制作,

世稱“曼生壺”,為世所珍也嘗與瞿應(yīng)紹合作制砂胎錫壺,柄上鐫有“彭年”印記彭年制壺甚多,大多是與陳曼生合作所制。

【出版著錄】

《壺中天地》第三期,P63,壺中天地出版社,1989 年出版

《以適幽趣》

【參考】

《紫砂名品》P111,唐人工藝出版社,2008 年元月

第125頁

1875

清晚期·玉成窯·石瓢壺

鈐?。旱卓睿宏柫w王東石制

篆刻:壺身刻:石可袖 意可漱

云生滿瓢 咽可壽

愛農(nóng)書 東石作 心舟刻

尺寸:14cm

Late Qing Dynasty·Yucheng Yao·SHIPIAO TEAPOT

RMB: 1,200,000-1,500,000

說明:浙寧玉成窯延續(xù)曼生文人壺的傳承,更是青出于藍,如詩書畫的煥然一新,自成一派。此壺壺體作半瓢式,一側(cè)出彎

短流嘴,小巧圓潤,另側(cè)出圓鋬,形制雅正盈巧。截蓋半弧,橋鈕立中,整個紫砂壺通體未見方正折轉(zhuǎn)之處,意在表現(xiàn)其憨

厚敦秀之態(tài)。壺形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穩(wěn)當,觀賞端莊敦穆。

這件瓢瓜壺胎制細膩,顆粒隱現(xiàn),壺體渾然,線條流暢,整器暗蘊流動之美。一側(cè)刻“石可袖亦可漱,云生滿瓢嚥者壽”。落

款“艾農(nóng)書東石作心舟刻”,此壺式堪稱玉成窯文人壺代表作,無論砂質(zhì)、銘文、書法、印款、器形上,均獨領(lǐng)風(fēng)騷。無論壺

形、練泥、題字、印款皆大有可觀。壺底鈐印“陽羨東石制”,此壺為三位玉成窯代表人物的合作佳品,意義非凡。

王東石? 別號苦窳生,制壺深得古法,刻工精細,曾為清代晚期書畫家胡公壽制壺,并與何心舟、梅調(diào)鼎等到浙江寧波建玉

成窯,燒造紫砂壺。 《陽羨砂壺圖考》:東石。同、光間人。造壺得古法,刻工精細。嘗為胡公壽制壺。

艾農(nóng)? 常以刻款形式出現(xiàn)在玉成窯紫砂器上,有研究認為艾農(nóng)與以印款、刻款出現(xiàn)的山農(nóng)、山民或為同一人。當為陳榕,四

明(今寧波)人,字岳年、香畦,號山農(nóng)。金石篆刻名家,晚年參與玉成窯制作,為玉成窯主刻人員之一。

何心舟? 字子陶,號韻石、石林、石林居士,齋名曼陀華館,浙江紹興人。何氏既是練泥能手又是調(diào)砂高手,他所制調(diào)砂壺

質(zhì)堅砂勻,壺面光滑卻透氣良好。作品多與文人雅士合作,與海上畫家任伯年、胡公壽、虛谷等書畫家常相往來,為晚清文

人壺式的一面旗幟。

第128頁

1876

清晚期·玉成窯仿曼生延年壺

鈐?。旱卓睿喊⒙邮?把款:彭年

篆刻:壺身銘文:合之則全 偕壺之以延年 曼生銘

尺寸:W:14.5cm H:8.5cm

容量:280cc

Late Qing Dynasty·Yucheng Yao·ZISHA MANSHENG-YANNIAN TYPE TEAPOT

RMB: 400,000-500,000

說明:曼生半月壺,以明月入壺,是由清代篆刻名家陳曼生創(chuàng)制,是著名的曼生十八式之一?!溉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公

所作月有陰晴圓缺,而半月壺正是表現(xiàn)了其殘缺之美,以半月作壺,寄十分相思。形如半月,便多了一分飲茶對月的浪漫主義,凡事,

全則半,半則全。

壺身如半月升空,于傳統(tǒng)器型基礎(chǔ)上略作改動,協(xié)調(diào)和諧、舒張簡潔、前呼后應(yīng),一張揚、一內(nèi)斂,張弛有度,弧線與直線相互結(jié)合交融,

有柔和大方、果敢堅毅的氣韻。一彎流,如鵝頸,造型別致,圈耳壺把作方形,棱線分明,器型穩(wěn)重、簡單,同時不失柔和之美。壺身銘刻“合

之則全,偕壺之,以延年。曼生銘”。壺底鈐印“阿曼陀室”,把款鈐“彭年”印款。

【展覽傳承】

民國紫砂拓本,黃懷覺手拓

第131頁

1877

清末·黃玉麟·供春

鈐?。荷w款:玉麟 壺身:供春

尺寸:W:18.5cm H:10.5cm

容量:780cc

Late Qing Dynasty·Huang Yulin·GONGCHUN TEAPOT

RMB: 300,000-400,000

說明:供春壺是紫砂發(fā)展史上開始有記載的第一件作品,也是紫砂歷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壺以精選段泥制成,造型似樹

癭,取瓜蒂為蓋,壺身通體紋理繚繞,形如老樹疙瘩,癭瘤滿布,枝梗做柄,壺流具黃玉麟風(fēng)格。此壺樸質(zhì)輕巧,體量極小,

應(yīng)為文人雅玩做水滴之用。壺蓋鈐“玉麟”二字篆書陽文款。

黃玉麟(1842-1914年)? 活躍于清晚期的宜興紫砂大家,是紫砂發(fā)展史上兩個重要階段(道光與民國)承上啟下的人物之一。

顧景舟《宜興紫砂珍賞》紫砂陶史概論:黃(玉麟)的成就……是自大亨后唯一杰出人物。玉麟制器,除了制壺技藝精湛之

外,還善配泥,好復(fù)古。每制一壺,必精心構(gòu)選,積日月而成,非其重價弗予,雖屢空而不改其度。因而玉麟傳器較少且每

見必為精品,被紫砂愛好者視若拱璧。黃玉麟曾移居蘇州,作客于吳大澄家。吳大澄富收藏,玉麟從之得觀商周彝鼎及古器

物,藝事大進,聲名益高?!蛾柫w紫砂圖考》引《蘿窗小牘》玉麟……善制宜興茶器,選土配色,并得古法,賞鑒家珍之,

謂在楊彭年、寶年昆仲之上。

【出版著錄】

《文薈菁英》P302,唐人工藝出版社,2012.3.1

《紫玉金砂精華本》2,P89,唐人工藝出版社

第133頁

此件顧景舟大師手製六方雪華壺,以豆青泥調(diào)砂摶製,六方壺式,二灣流、

耳形方把俱作六方。鈕形與器身上下呼應(yīng),鈕柱、鈕座結(jié)構(gòu)分明,蓋面至

壺頸上下鑲合五塊泥片,折肩中虛而略高起,器身至中腹一改方折而為弧

線,飽滿蓄勢,下接六方圈足。自蓋頂俯瞰,可見雪花狀六方形自內(nèi)而外

層層擴展至壺肩,師法雪花由內(nèi)而外之六面結(jié)晶,極具美感張力。壺底鈐

印篆刻名家來楚生所刻「景舟手製」四字陽篆方章,蓋內(nèi)鈐任書博所刻「顧

景舟」三字陽篆小章。

曲盡厥妙 直取天工

此件〈六方雪華壺〉乃已故紫砂泰斗顧景舟宗師上世紀七零年代初創(chuàng)制,

以鑲身筒技法嵌合成六方之式。方器工藝通常比圓器繁複,因為彼此嵌合

的泥片可能在經(jīng)火收縮之後牽拉失衡,導(dǎo)致全器變形癱頹?!戳窖┤A壺〉

全器以二十三塊泥片鑲接而成,兼且處處方中寓圓,其塑形又比單純的方

器更加複雜許多(圖 1)。

華者,花也。六方雪華壺即以雪花形狀為師,故器呈六方。不論俯看、橫

觀都能見到方中寓圓的造形結(jié)構(gòu)。如鴿頸造型的壺六方流兼帶二灣,嘴口

外方而內(nèi)圓;耳形方把亦呈多稜,同樣方圓並俱;又如六方身筒側(cè)視每面

皆蓄勁飽張,筒腹鼓而充盈,壺肩折而彌堅;最可觀處則在壺頸到壺鈕一

段,短短幾釐米間便堆疊了五層泥片,而每片的厚度、泥片間增泥修出的

收縮弧度竟是各有所司,意態(tài)紛呈,直線與曲面兼容並蓄;蓋頂壺鈕形狀

即為壺身之微縮,六方壺鈕上侈下斂,鈕珠、鈕柱、鈕座依序而下,結(jié)構(gòu)

嚴謹,層次分明。望之有如莊嚴的七層寶塔,再從蓋頂俯視,又可見到層

層疊疊的六方泥片,恰如雪花結(jié)晶從中宮逐漸往外蔓延推移,全器規(guī)整挺

刮,卻不似尋常方器峻削板硬。能圓融於法度之間,正可窺見顧老馭泥功

力之深。

冰雪精魄 馭泥成壺

都說「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雪花」。顧老此式六方雪花壺,還有件軼

事值得一提。上世紀九零年代,宜興陶瓷陳列館正準備展出顧老作品前夕,

竟橫遭鼠竊,十二套四十一件作品不翼而飛,顧老只能緊急組織弟子,根

智圓行方 雪中之華

- 顧景舟六方雪華壺賞析

文 / 黃健亮

據(jù)自己的原始尺寸複製這批作品,壺底則鈐「景舟監(jiān)製」為識。當時顧老

指定方器好手顧紹培專責(zé)承製六方雪華壺,他在點撥弟子成品時,指出八

項要旨(圖 2),茲臚列於下:

1. 身筒大致可以,注意下腹的飽滿度

2. 肩虛滿略平,可挺起點

3. 大只層厚要七毫米

4. 雲(yún)肩線太闊了一點,可以收進一線

5. 蓋片的厚度略薄一點

6. 嘴需裝得暢一點,線形能更流暢

7. 鋬的開擋可收一點,側(cè)角交結(jié)清晰,過度有微妙的效果

8. 的子效果較入樣,蓋面的金錢頂當心不能厚

這則製壺筆記反映出一代宗師對於六方雪華壺式的工藝要旨與美學(xué)要求,

也引領(lǐng)著鑑賞者更深刻的領(lǐng)會雪華壺「方圓並俱」的精妙之處。比如下腹

為何要飽滿?壺肩為何宜挺不宜平?大只(即構(gòu)成壺頸的泥片)、蓋片、

蓋面金錢頂?shù)暮癖?,?yún)肩線的闊度等,為何有所講究?因為雪華式雖為方

器,卻如掇球式有意營造上下套疊的效果,只不過套疊之形由橢圓改為六

方而已。身筒為一疊,壺頸雲(yún)肩線以上到蓋面為一疊,壺鈕又是一疊,而

顧老上述的造型要求都切中到三疊彼此間的造形比例。細觀顧老此壺原作,

便能發(fā)現(xiàn)上下三疊並無失之太陷或過於高挺之弊,故整體氣度端莊安穩(wěn),

復(fù)以此壺泥料為豆青泥調(diào)砂,而方器形制又與金屬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聯(lián),

乍一過眼,便頗似「規(guī)仿尊壺摹古博」,有雍容肅穆的青銅遺韻??傊?/p>

此件六方雪華壺不只是具體造形,連抽象設(shè)計上都有著方圓同寓的思維,

這是此壺能夠成為顧老重要作品的獨到之處。

六方雪華壺創(chuàng)制之時,顧老已年屆耳順,此壺除有顧老一貫的嚴正精當,

還自然透顯出圓融之意。與顧老「智欲其圓,行欲其方」之題字並比,則

可見得六方雪華壺的方圓同寓並不只單純是為了造型美感,背裡或許還暗

含著顧老的人格追求,因此矛盾二元,便由顧老的藝術(shù)才情、人格懷抱調(diào)

和統(tǒng)一了。靜觀顧老雪華壺,想見其為人,所謂望之儼然,即之也溫,不

外如是。

第135頁

壺藝泰斗顧景舟簡介

顧景舟(1915-1996),本名景洲,號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

及壺叟等,堂號自怡軒。十八歲始拜師學(xué)藝,二十多歲便嶄露頭角,獲邀

至上海製壺仿古,大大拓展了其藝術(shù)視野,技藝也突飛猛進。宜興紫砂產(chǎn)

業(yè)經(jīng)多年戰(zhàn)亂後凋蔽不堪,而任淦庭、吳雲(yún)根、裴石民、朱可心、王寅春、

顧景舟、蔣蓉等七大藝人擔(dān)負起傳承、弘揚紫砂技藝的文化使命,作育無

數(shù)英才,使得紫砂產(chǎn)業(yè)能有如今的盛況。

顧老在七大藝人中之所以被獨尊為「壺藝泰斗」,徐秀棠(1937—)在〈「泰

斗」、「宗師」之我識〉一文解釋道:「因為顧景舟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

發(fā)揮了特定的作用,他在老新交接過程中不光是時間長,而且是作用效果

大,他教授的不光是在他門下的弟子,而事實上廣及整個從事紫砂工藝、

紫砂事業(yè)的眾多幹部、工人、技藝人員,很多人得到過他的教益。整個一

帶紫砂作品、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水平,也多得益於他的心血傾注,為此『一代宗

師』授予顧老應(yīng)該是非常貼切的。」

從壺藝而論,顧老之所以能為紫砂泰斗,汪寅仙(1943—2018)在〈憶

景舟大師 揚紫砂藝術(shù)〉中指出,除了天賦與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還因顧

老擁有較高的學(xué)識修養(yǎng)和藝術(shù)靈性。綜觀紫砂發(fā)展史,能稱為宗師者,無

一不具相當程度的文化修養(yǎng),如時大彬日常是儒服綸巾於士林中,陳鳴遠

則是國子監(jiān)太學(xué)生。顧老的文化素養(yǎng)則可從其手書「智欲其圓,行欲其方」

(圖 3)八字初窺,謂人行止間須有矩度,卻也須擁有因時變易的智慧。

中國器物賞玩向來有以器觀人的鑑賞傳統(tǒng),乃至發(fā)展出「壺如其人」的概

念。清順治年間的〈宜興瓷壺記〉便有這麼段評論:「時(大彬)為人敦

雅古穆,壺如之,波瀾安閒,令人喜敬?!固杖擞惺颤N樣的精神氣韻,便

會透顯到其作品中;反過來說,作品的精神氣韻,其實揭示的是作者的文

化素養(yǎng)與人格品性。汪寅仙的這段評價明顯也延續(xù)了以上概念:「顧老的

作品性格特徵是比較突出的,他的作品與他做人的尊嚴有關(guān),影響著他作

品人性化的追求。」這段評價無疑也闡述了顧老嚴謹?shù)膲厮噾B(tài)度,與精益

求精的藝術(shù)追求。

第138頁

1878

近代·顧景舟·六方雪華壺

鈐?。荷w款:顧景舟 底款:景舟手制

尺寸:W:17.4cm H:8.3cm

容量:450cc

Modern Period·Gu Jingzhou·HEXAGONAL XUEHUA TEAPOT

RMB: 3,500,000-4,500,000

顧景舟(1915-1996)? 原名景洲。別稱: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

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18 歲拜名師學(xué)藝。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壺仿古。1954 年進入宜興蜀山

陶業(yè)合作社。1956 年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shù)輔導(dǎo),帶徒徐漢棠、高海庚、李昌鴻、沈遽華、

束鳳英、吳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shù)代表大會,在港、澳、臺、東南亞影響特大,

被海內(nèi)外譽為“壺藝泰斗”,作品為海內(nèi)外各大博物館、文物館收藏。

【參考】

《宜興紫砂珍賞》P193,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 出版

《紫玉金砂》,唐人工藝,2010 年 1 月 1 日

《布衣壺宗》P220,江蘇鳳凰出版社,2015 年 8 月出版

第140頁

1879

清末·鴻溪·四方弧棱

鈐印:底款:璞齋 蓋款:鴻溪

尺寸:W:16cm H:9cm

容量:350cc

Late Qing Dynasty·Hongxi·SQUARE HULENG TEAPOT

RMB: 20,000-30,000

說明:此壺紫泥為胎,壺呈俯視四方形,側(cè)面看又有覆斗狀,但又不是直棱角的覆斗,像兩條斜邊向外彎曲的梯形 , 俗稱“觚菱式”。上斂下寬,

側(cè)角修圓,這樣的上下變化全依靠自壺蓋延伸下來的四條弧線的連貫與過渡,非制壺高手不能為。底承犴門,三彎流、圈把、如意形橋鈕

倒角,整器方中寓圓,器型穩(wěn)健流暢,素雅簡潔,古韻盎然。壺底鈐印“璞齋”印款,蓋內(nèi)鈐印“鴻溪”二字印款。

【參考】

《紫砂名品》P35,唐人工藝出版社,2008 年元月

第141頁

1880

清末·俞國良·傳爐壺

鈐?。旱卓睿哄a山俞制 蓋款:國良

尺寸:W:19cm H:11cm

容量:600cc

Late Qing Dynasty·Yu Guoliang·ZISHA CHUANLU TEAPOT

RMB: 120,000-150,000

說明:四方傳爐壺為清末創(chuàng)新品種,此壺式方中有圓,圓中寓方,要求比例恰當、珠圓玉潤,實屬不易。傳爐壺中以清末民初壺藝名家

俞國良制作的為傳世精品。壺面呈四方,鼓腹飽滿,棱角淡化呈圓鼓狀,三彎流胥出,壺鋬耳形,與流相呼應(yīng)。壺蓋以壓蓋式與壺口密合,

呈方形圓角,唇邊厚實,蓋面平弧微穹,壺紐滴狀如柱礎(chǔ),平底,下設(shè)四乳丁足。此壺器型方中有圓,圓中寓方,比例均勻,珠圓玉潤,

工藝精湛。此器形為俞國良制壺中經(jīng)典樣式,1927 年以傳爐壺參加巴拿馬國際賽會和 1932 年芝加哥博覽會并獎。

俞國良(1874-1939)? 又名祖琳,江蘇無錫錫山人,作品精美雅致,陶瓷藝人名手。

【出版著錄】

紫玉金砂

第143頁

1881

清末·俞國良·鳳凰壺

鈐?。旱卓睿哄a山俞制 蓋款:國良

篆刻:一壺香雪 兩腋清風(fēng)

作霖先生清賞、沙文達謹贈

尺寸:W:17.5cm H:9cm

Late Qing Dynasty·Yu Guoliang·TEAPOT IN PHOENIX SHAPE

RMB: 300,000-400,000

說明:清末民國時期,政局動亂、百業(yè)調(diào),東物?業(yè)也程?定程度上受到了?常?的影響。許多業(yè)?追干?計,檢紛外出,客居于達官

貴?家中,為其明整。千是令,這?時期有著許多紫砂作品都是官館之問選禮定制業(yè)作,此作俞國良的鳳凰壺,便是其

中的?件精品?作。此壺朱泥制成、砂質(zhì)淘練細膩,也澤艷麗不婚。?稱“?紅袍”。壺體為鳳凰造型,端莊秀麗,構(gòu)思奇特。整器富麗

堂皇,喜?洋洋。壺?由巖如刻繪,?法?格多樣,有??拓本、?、?等書,并留有“作霖先?清賞,沙?達謹贈”。俞國良,?名祖琳,

清末民初著名紫砂藝?,原籍?錫錫?。曾受聘為蘇州??家、湖南巡撫吳?澄,及兩?總督端?制壺,歷來被視為紫砂珍品。1932 年,

俞國良的傳爐壺獲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優(yōu)秀獎。俞國良?半??蹤漂泊,晚年定居蜀???村,?前為??操辦后事時說 ;\" ???,

求?不如求?。\"

【出版著錄】

《荊溪紫砂器》P170,唐人工藝出版社,1999 年 4 月

【展覽傳承】

俞國良制贈張作霖

國博展覽原件

第145頁

1882

民國·馮桂林·傳爐

鈐?。荷w款:桂林 底款:金鼎商標

篆刻:壺身刻:聞來蕉葉畫尤綠 吟道梅花具亦香 庚午冬 跂陶室刻

尺寸:W:22.5cm H:13cm

容量:1100cc

The Republic of China·Feng Guilin·CHUANLU TEAPOT

RMB: 80,000-100,000

說明:此傳爐壺器形沉著穩(wěn)重,方中寓圓,棱角渾樸有致,底、腹、口規(guī)矩而挺拔有力,嘴流自然,紐圓適度,壺蓋與身過渡相切,底

部四足穩(wěn)而秀巧。壺身刻有“聞來蕉葉畫尤綠,吟道梅花具亦香。庚午冬 跂陶室刻”。整器做工精細,混若天成。

馮桂林? 民國時期宜興紫砂名工,原宜興周鐵鎮(zhèn)人。1918 年遷居宜興蜀山北廠。紫砂著名藝人,擅長松竹梅題材及仿真自然塑器。其

制品或圓或方,或長或短,或高或矮,或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無不精致細膩,深沉肅穆,給人以“千奇萬狀信手出,鬼斧神工難類同”之感。

善制各款砂壺,花貨、光貨皆能。造型準確,做工細致,運線勻挺,整體自然。

第147頁

1884

清末·師蠡閣漢君壺

鈐印:底款:師蠡閣 蓋款:友泉

篆刻:壺身刻:癸巳仲夏之月 東溪慕古

尺寸:W:17.5cm H:8.5cm

容量:380cc

Late Qing Dynasty·HANJUN TEAPOT WITH SHILIGE MARK

RMB: 20,000-30,000

說明:此壺以紫泥制成,流把與肩連成一線,整體線面明暢、功法講究、玉潤飽滿、一氣呵成。嘴、把、橋鈕線條清晰,壺蓋外沿與壺

身上口沿緊密結(jié)合、嚴絲合縫,微細中見神韻。形制端莊大方。器胎用料講究,突沙細而不糙。壺體呈紅褐色,柔光內(nèi)藴,溫潤如膚。

平肩略下溜,直腹下收與肩同。體胎薄厚均勻一致,風(fēng)格淳樸獨特。壺底鈐“師蠡閣”印款,蓋內(nèi)鈐“友泉”印款。壺肩部則行書:“癸巳

仲夏之月 東溪慕古”。

東溪 趙松亭 , 清同治、光緒間宜興紫砂陶刻高手。書刻別署東溪生、東溪隱漁。陶刻書體舒展清秀 , 運刀蒼勁含蓄。曾與余生等合作制壺。

師蠡閣 教育家兼曲學(xué)專家童斐(1865 ~ 1931 年),字伯章,江蘇宜興人,早年求學(xué)于江陰南菁書院,1903 年秋闈中舉,1907 年

受聘為常州府中學(xué)堂歷史和國文教員,1911 年任學(xué)監(jiān),1913 年 4 月任常州中學(xué)校長,1925 年到上海擔(dān)任光華大學(xué)國史系主任,著有《中

樂尋源》一書,是著名的教育家與昆曲推廣家,但是,他曾以“師蠡閣”的齋號,訂制紫砂茗壺,卻鮮為人知。

第149頁

1885

50 年代天信號

數(shù)量:3 片

工序:生茶

1950s·TIANXINHAO TEA BRICK

RMB: 100,000-110,000

說明:天信號最早是自香港“陸羽茶樓”開出,再銷售至臺灣的市場。天信號采鳳山茶茶菁,是海拔較高的茶品,其茶韻與

般云南茶的風(fēng)味略有不同,經(jīng)過數(shù)十年陳期后,鳳山茶的茶韻便已穩(wěn)定,陳韻微苦,茶韻之中有一股淡淡的杏香,陳化度

頗佳,老茶韻味十足,其高山厚重的口感及強勁的氣韻,一點也不遜于易武正山的老茶,值得收藏。

第150頁

1886

89 年 8582 薄紙青餅

數(shù)量:4 片

工序:生茶

1989·8582 THIN PAPER TEA BRICK

RMB: 250,000-300,000

說明:此茶純干倉儲存,茶餅外形圓厚端正,撤面條索肥壯,松緊適中;并采用五至八級粗壯新老茶菁拼配緊壓,當中三、

四級為面,五至八級為里茶尤以七、八級為主,乃收藏市場的搶手貨。

百萬用戶使用云展網(wǎng)進行多媒體電子書制作,只要您有文檔,即可一鍵上傳,自動生成鏈接和二維碼(獨立電子書),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網(wǎng)站!
收藏
轉(zhuǎn)發(fā)
下載
免費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費制作
x
{{item.desc}}
下載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