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持此石歸 瓢中有眉壽
文 / 黃健亮
清朝嘉、道年間,文人墨客涉足紫砂陶藝,如陳鴻壽(曼生)、瞿應(yīng)紹(子冶)、朱石梅、
喬重禧、郭頻伽等金石書畫家開始在紫砂壺上進行書畫創(chuàng)作,使得實用導(dǎo)向的紫砂工藝品增
添了文化意蘊,茶人墨客視若珍寶,自此掀起“文人壺”的浪潮,而晚清的玉成窯文人壺更
是精采紛呈。
此件石瓢壺以紫泥為胎,質(zhì)地潤澤綿密,細看則有大小、深淺不一的各色顆粒,如畫有遠、
中、近,大小深淺錯落,層次豐富,明針工夫到位,窯火克諧,器表瑩潤可喜。直流平嘴,
三角形微曲端把,平蓋,橋鈕,底做柱礎(chǔ)形三足釘。此壺造型線條以微微飽張的弧線為架構(gòu),
嘴口微翻似噘嘴掀唇,端把上緣異于常制,做成微微上翹的圓弧,平蓋、壺底折角圓潤,流、
把、橋鈕、釘足皆為暗接,使全器式度溫婉可人,卻又不失于軟弱無力。蓋內(nèi)似曾施挽蓋明針,
氣孔以獨個修整,整體氣息開闊。壺身銘“石可袖 亦可漱 云生滿瓢咽者壽 公壽”,款風(fēng)
瀟灑俊逸,雙刀描刻后以“啄砂地”去底,為玉成窯文人壺銘款特色。壺底印款“日嶺山房”,
蓋內(nèi)款“心舟”。綜觀此壺,無論泥料、窯火、式度、工藝、款風(fēng),皆無愧精品,顯非高手
莫辦。
壺身銘文“石可袖亦可漱,云生滿瓢咽者壽”。“石可袖”,典出北宋·蘇軾〈文登蓬萊閣
下石壁千丈為海浪所戰(zhàn)時有碎裂淘〉詩,中有“…閻浮一漚耳,真妄果安在。我持此石歸,
袖中有東?!睆母∧《矞纾d發(fā)世事皆如空花,真、妄界線模糊之嘆,因此袖石而
歸,也可以相當(dāng)于卷起一整袖大海,頗有莊生齊物、釋氏無分別智之旨?!耙嗫墒保涑觥稌x
書》:“(孫)楚少時欲隱居,謂(王)濟曰:“當(dāng)欲枕石漱流?!闭`云“漱石枕流”。濟曰:
“流非可枕,石非可漱?!背唬骸八哉砹?,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厲其齒?!庇浭鰧O
楚與好友王濟斗嘴的趣事。孫楚本言志欲“枕石漱流”,卻口誤“漱石枕流”,因遭王濟嘲
諷水不能枕,石不可漱。孫楚反應(yīng)奇快,說枕流是欲仿效古賢洗耳潁濱,漱石則為磨礪牙齒,
語序參差,卻仍不改歸隱之義?!霸粕鷿M瓢咽者壽”,則謂咽下石瓢壺泡的茶可使人長壽。
綜上所述,“石可袖,亦可漱,云生滿瓢咽者壽”镕鑄出了萬法皆空,不如歸隱,飲茶自適,
全生保真的語境,而銘中暗含之“石”、“瓢”,正展現(xiàn)了文人壺銘言志之時仍能切茶、切
壺的巧思。
壺身銘末落“公壽”,即清末海上畫派領(lǐng)袖胡公壽(1823-1886)。《陽羨砂壺圖考·雅流》
載其“嘗定制茗壺,自題銘識?!鄙w內(nèi)款“心舟”,心舟其人生卒不詳,從現(xiàn)存?zhèn)髌骺钭R拼
湊,僅知其姓何,齋號“曼陀華館”或“日嶺山房”。何心舟善制茗壺、文房器皿,造工精練,
形式迭有創(chuàng)新,與陶友王東石屢與海上畫派畫家合作,堪稱大彬、鳴遠之后,受文人影響最
深的宜興陶人,作品極具文人味,乃晚清最重要的陶人之一。